谈谈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育情怀
10月30日,上海市光明中学校长穆晓炯应邀来我校作报告,穆校长以《谈谈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育情怀》为主题,回顾了他走上三尺讲台、扎根三尺讲台的成长历程,光明初中和光明小学的全体教职员工聆听了报告。
“我的兴趣在讲台上,我的理想在讲台上。从小到大,我始终坚信,自己最适合的职业是教师。” 在回顾自己近30年的教学生涯时,穆校长感慨地说。因为对教师职业有着浓厚兴趣,从一开始,他就在工作上全身心投入,光有兴趣也是不够的,必须要付出努力。作为老牌名校,光明中学历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担任主课教师时,穆校长更多考虑的是学科教学;在担任校长后,除了重视日常教学外,继续秉持光明中学的优良传统,穆校长通过开展各类特色活动和特色教学,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
对于教学“特色”,穆晓炯有自己的解读,在他看来,所谓“特色”,就是要惠及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一所学校招几个特长生,组建一支专业队,这对于形成‘特色’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动起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特色”。
谈起光明中学的特色,一定不能少了法语。光明中学恢复开展法语教学已有30多年,近年来,在以穆晓炯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带领下,光明中学的法语教学已经成为特色品牌。除了开展基础课程外,还开展了一系列拓展交流课程,通过校内校外的各类活动,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光明中学,学生可以参加法语选修课,作为了解法国的窗口;可以参加法语角、法语社团以及每年外语周的海报设计、法语短文、法语歌曲、法语诗歌朗诵等才艺比赛;可以参加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举办的各类活动。此外,学校法语班的学生每年还参与法国姐妹学校的接待和互访活动。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在去年的“世界法语日”上,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演讲时表示,法国将推出30多项措施在全球范围内加强推广法语。马克龙列举了开展法语普及活动的国家,特别提到了上海光明中学的法语教学。这也是中国第一所获得“法国教育”标志认证的学校。
穆晓炯表示,作为校长,他有责任把学校办得有特色。站在学生角度考虑,一所学校有了特色,有了多元选择,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去发展。
穆校长在讲座中还特别提到,光明中学作为外滩学区的牵头人,要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区自愿的综合效应,融入沪上海派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与法语特色课程,打造“立足上海、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学区品牌。
穆校长的讲座精彩而接地气,让与会的老师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