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教学科研 > 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教学科研

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索引号:-0803-2020-001  发布日期:2020-07-13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为重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基于绿色指标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通过 Happy课程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养成;以HELP互助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努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二、工作目标:

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深入课堂教学模式改进研究。不断延伸“预习教学同步优化教与学探索,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致力于学生的发展。

2、以“习得、选择、传承”为主线,以“快乐学习、快乐拓展、快乐探究”为模块,构建了民族文化习得以及未来小社会人的综合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创新能力的培养。

3、通过HELP互助,提高校园文化的认同,为学生创设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博物馆课程等多元体验与实跋,实现“学习是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办学宗旨。

 

三、工作重点:

(一)课程建设

1、基础型课程,加强统编教材的学习研究,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要求,在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元素的习得与传承。

2、以推进教与学行为的变革为抓手,继续深化各学科教学与评价的研究,落实“学业综合等第制评价”,以及“豆朋”校本化每日平台评价等。

3、全面落实“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内容的丰富与拓展实践的扎实开展。

4、围绕一年级幼小衔接有序对接,做好“学习准备期”主题综合评价活动、一年级家长开放活动等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5、继续深化“民族文化”校本拓展课程的学习与传承。整合“快乐活动日”拓展型课程的选择和实施。通过购买课程和外请内聘相结合,安排好校本快乐30拓展活动课程和校本兴趣小组活动课程的组织与管理,分年段普及与学生社团提高结合,博物馆课程与小众博物馆参观结合等,给学生更多的课程体验。

6、根据淮小“博物馆课程”实施计划,做好本学期的“博物馆课程”的指导,完成“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的参观与学科作业设计、指导、资料收集。

7、在探究型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引导教师进行主题活动的学习与交流。围绕民族文化、二十四节气开展主题探究式学习,展示学生探究成果。

(二)校本教研

1深化学习型团队建设,推进主题教研。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围绕“help模式,助推成长”的校本化实施,“预习教学同步优化”的深入推进与实践,各教研组开展从问题出发的主题式研究。

2、围绕教研组确定研究主题,立足实践研究。制定计划、落实进程,课堂实践,激发各“学习型团队”的工作动力和智慧潜能,扎实校本研修制度的管理与效能。

3、多层次课堂教学实践,推进教学行为优化。加强“跟进课、随堂课、跟踪课、研究课”的校内教学调研,帮助教师改进常态课教学质量,激发教学行为转变,提升教育智慧,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行政随堂听课(老同志提早通知、新教师推门课)、教研组跟进课、绿色课堂听课等,推动“HELP互助听课”的诊断与指导。

4、结合学校综改项目的结题,以“HELP互助 助推成长”的教学节主题,开展系列专家讲座、主题研讨、主题展示等教学实践活动,推进HELP互助,以及“呵护尊重、快乐陪伴、幸福成长”的学情的研究。同时,进行新一轮的课题申报以及科研成果推广项目的申报。

(三)质量保障

1、立足“教学五环节”监控,强化日常教学指导与管理。加强“教学五环节”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力度,全面质量监控。注重自主学习,课中调控互动,课后分层练习,及时抓差补缺。

2、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组织教导处、学科组长核心力量,明确质量监控的意义。及时分析、反馈,提出改进措施,提升常规检查对日常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3、实施“网络平台作业备案制”,完善学校质量保障体系。

4、推进绿色指标评价工作的学科学业监测、学生问卷、教师问卷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6、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与反馈平台。加强学业质量的监测。探索学业质量监测-反馈-改进的机制。针对校“学业指标测试”反馈报告,全面跟踪、分析与评价,及时掌握教学质量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三)身心发展

1、丰富校园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科技节、体育节、英语节”等各类活动的设计、组织、管理,搭建平台,激发兴趣,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营造快乐校园文化氛围。

2、落实一至四年级的“四课两操两”活动及“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等要求。完善“月月有赛事”体育竞赛内容与形式,增强学生体质。

 

四、其他:

1规范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实施文明校园、书香校园长效机制的创建。

2、加强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密切配合,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3、加强对各专用室的管理,最大限度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4、加强校园巡查,做好总护导安全校园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5、加强教学资料、档案、学籍管理、教师各类考核的整理、收集、梳理工作。

 

五、具体工作安排:(附后)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