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简介
联系方式
上海市第四聋校202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上海市十四五规划》中的相关“教育改革发展”精神,根据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依照《第四聋校2020—2022学年发展规划》第二学年中的内容,全面实施围绕“五育教育”的课程建设,以课题《基于学生评估的聋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引领课程发展,强化教育教学适切性,赋予每一位听力障碍学生适合其发展需要的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使教师队伍稳步优化,学校稳固发展。
工作内容:
一、疫情防控
1.执行由校长负责的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各部门按时保质落实各项常规防疫措施。
2.严格校园防控措施,落实消毒、通风等防疫措施,做好台账。
3.继续落实每日信息排摸、错峰上下学、进校测温、晨检、午检、日报告、零报告等疫情防控常规工作。
4.加强防疫知识宣传,班主任上好相关防疫知识的“开学第一课”,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与卫生技能培训。
5.储备满足两周使用量的防疫物资。确保教室、操场、厕所、食堂等防疫物资及洗手设施正常运行。
6.全校师生员工自8月18日起不离沪,进行14天自我健康观察。8月25、26、31日分别递交“健康码”“行程码”,各责任部门做好检查与资料保留。暑假期间离沪的师生完成“一人一册”记录,上交卫生室。
7. 早护导和课间护导按时到岗,指导学生做好个人卫生。
二、课程与教学
1.实施国家课标基础课程建设
(1)统整国家基础课程,严格落实各门学科教学,保证课时。
(2)实施“集体教学中的个性化教学”。
2.开展《基于学生评估的聋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校本课程教学研究
(1)进行第二轮 “国家课程标准”细化成“校本化教学方案”的研究,进行优秀案例分享与研讨(教育教学论坛)。
(2)每一位教师围绕《基于学生评估的聋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撰写一份相应教学案例,学期末交流考核。
(3)完善“一生一档”的个性化教学档案,制订《“一生一档”实施细则》。
(4)做好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落实语文课上的专题阅读指导。
(5)教学、教务、科研部门联合开展新生入学评估工作。
(6)结合区级研究内容,开展单元教学研究。
3.开展扎根于课堂的校本教研活动
(1)围绕课题《基于学生评估的聋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由三个教研组各推选一节校内公开课,进行全校教学研讨。
(2)制订《“学习型教研组”评选方案》,开展“学习型教研组”建设和评比活动。
4.校本课程拓展学习
(1)“走进上博”博物馆课程。(九月份)
(2)“川剧进校园”(九月份)
(3)“发现手工之美” 榫卯构建课程。(十月份)
5.带教培训
带教华师大实习生工作。
三、学生成长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按时保质做好班主任理论学习和工作经验分享。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以班级为单位,围绕“学真”进行“五育教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尝试编写《上海市第四聋校综合实践活动指南》。
3.开展主题活动
(1)组织“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主题活动。
(2)加强劳动教育,开展日常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和评选活动。
4.守护学生健康成长,做好卫生、体育工作
(1)继续开展“光盘行动”、“节约小妙招”等活动,推进勤俭节约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膳食习惯。
(2)定期开展开展防疫、防近视等卫生知识宣传。
(3)落实每日一小时活动,加强早操的规范性,按时保质做好眼保健操、室内操。合理安排每天下午半小时的课间大活动内容,同步做好运动安全教育。
5.心理健康
(1)对六--九年级学生进行《注意力测试》和《超常行为检测表》, 整理汇总测试结果和教育建议。
(2)在中学部尝试开展“导师制”工作。
四、教师发展
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1)保证每次教职工大会中,利用部分时间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2)以“文明班组”考核为契机,提高师德师风。
2.落实适合学校教师发展需求的校本培训
(1)制订《“十四五”校本培训工作方案》。
(2)期末进行《基于学生评估的聋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教学案例和手语考核。
3.开展阶梯型骨干教师培养
(1)配合区教育局,做好“区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2)为“区种子计划”培养项目提供各类培训资源。
(3)开展“2020-2022学年校内学科带头人和校内骨干教师培养”第三阶段工作,继续聘请专家进行课题过程性指导和跟踪服务,组织学习活动,组织三位学科带头人领衔的全校性教学研讨活动,并进行考核。
(4)开展新入职教师带教工作。
(5)开展6位职初教师专题培养工作(课堂教学;课题研讨;手语;考核粉笔字)
(6)教师提升学习。
五、教育科研
1.营造学校教科研氛围
(1)结合“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为教研组学习提供和推荐最新、最契合的教科研学习材料。
(2)结合学校课程建设,聘请教育科研专家做讲座、指导,提升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2.重点开展《基于学生评估的聋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的课题研究
(1)编写《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拟定基于学生评估的聋校课程校本化实施路径。
(2)开展融入“五育教育”的《基于学生评估的聋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相关子课题研究。
(3)整理上一学年教师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3.开展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
(1)按照市、区、专业类协会相关科研课题立项、成果申报、征文评比等工作要求,完成2021学年区级课题申报和2019学年区级课题结题,推荐学校与教师个人的科研成果。
(2)加强对校级层面科研课题的指导与跟踪服务,按照学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管理方案,作课题的过程性管理。
(3)编写2021学年校级课题选题指南、进行课题申报与立项。
六、资源配置
1.加强校园安全设备的维护。
2.完善校园、教室的各类硬件设备和设施。
(1)争取为全部教学班配齐“洛伽系统”。
(2)校园绿化布置。
(3)增补校园中的防疫设施及其宣传内容。
3.做好食堂安全和食品卫生工作。
(1)更新厨房设备。
(2)按时保质落实干部陪餐工作。
4.做好水、电、煤等日常保障工作。
5.做好物业、门房的管理工作。
七、第四听障中心
1.按要求做好要常规走访和指导工作。
2.充实管理平台的基础数据,使用并发挥学生管理平台的作用,做好学生指导、教师咨询和家长服务等常规工作,继续以项目研究的思维梳理提炼经验。
3.开展脑干植入幼儿术后康复、随班就读听障学生分级支持体系的研究。
4.排摸2021学年随班就读听障学生就读情况。
5.编写《同行(3)》。
6.协助市教委完成《上海市随班就读资源教室装备指南》。
八、学校管理
1.根据“五项管理”要求,调整在校学习、工作作息时间,每天早上8:20开始教学活动,调整错峰上、下学时间。
2.落实课后330服务。
3.按计划落实《上海市第四聋校办学情况综合督导整改书》内容。
4.搭建“构建基于“补偿-发展”教育的听障儿童数字化成长档案(学生个人数字画像)”总体框架,输入2020学年内容,设计学生“五育”评价内容。
5.扩展“企业微信”服务内容,增加“每月工资”一个项目。
6.加强学校网站管理,坚持每一板块每月更新。制订《第四聋校网站管理制度》。
7.梳理学校相关卫生和安全制度。
8.加强家、校、社区合作育人
(1)九月底召开家委会讨论新学年学校工作。
(2)发挥家委会作用,整合家长资源,开设第二次“家长课堂”。
(3)家长开放日活动
十月份 |
中学组 |
十一月份 |
小学组 |
十二月份 |
学前班 |
9.校园文化建设
地 点 |
内 容 |
执行部门 |
校 园 |
防疫工作 绿化 |
校长室 总务处 |
校门口电子屏 |
(每周更换) |
中学年级组 |
三号楼一楼走廊 |
“五育教育”主题宣传 (二年级教室外墙) |
教导处(教学) |
科学教育1 (生化实验室外墙) |
||
科学教育2 (物理实验室外墙) |
||
本学期班级综合实践活动一览表(一年级教室外墙) |
教导处(德育) |
|
卫生知识宣传 (卫生室外墙) |
卫生室 |
|
三号楼一楼 电子屏 |
每周工作安排(大屏幕右块) |
校办 |
少先队工作(大屏幕左块) |
大队部 |
|
(小屏幕1) |
工会 |
|
(小屏幕2) |
行政 |
|
(小屏幕3) |
党支部 |
|
(小屏幕4) |
团支部 |
|
科学小常识(小屏幕5) |
达洁珺 |
|
三号楼二楼走廊 |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
教导处(德育) |
三号楼三楼走廊 |
||
馨悦廊 |
“2020学年度德育先进、助学先进、优秀党员”事迹宣传;“建党100周年”活动回顾 |
党支部、工会 |
三号楼二楼 美术室外墙 |
更换新的宣传版面 |
党支部 |
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