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同中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年度总结 > 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以人为本创育未来——上海市大同中学2020年工作小结

年度总结

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以人为本创育未来——上海市大同中学2020年工作小结

索引号:-0703-2022-001  发布日期:2022-10-26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高品质推进“双新课改”;持续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以教育创新推动“创新教育”,逐步有序推进《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坚持立德树人,发展学生关键能力,实施素质教育;聚焦关键环节和薄弱问题,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持续推进内涵建设,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幸福度,提升教育质量和育人品质;继续弘扬“创新,改革,上天,落地”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守时守信,时之以恒,努力实现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

二、主要工作:

1. 规范管理,严格对标,全面保障师生安全

1)“一校一策”对标落地  疫情防控面面俱到

安全第一,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全校人防技防水平。抗疫复学工作严格对标、因校制宜、全员参与,守好校园净土。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麾下的卫生防控、教育保障、教学保障、党建宣传、后勤服务保障五位一体,各司其职;“一校一策”对标落地,制定了开学工作预案35,编排了复学返校准备工作责任表逐条逐项细化管理要求,施行了24小时值班制和首问负责制,党政工团主要负责人全程参加晨检夜检,教师员担任防疫志愿者,确保一处不漏,一点不落,面面俱到,应急得当。

开学前准备六个“全”,即校园环境卫生全面清洁消毒、各项工作预案全面优化细化、师生健康信息全面排查建档、疫情防控要求全面动员培训、校园生活细节全程仿真预演、各项准备工作全方位督导检查,“一案(一个工作方案)”“一流程(一日工作流程)”“一要求(对师生员工在校生活的规范要求)”明确清晰,落实到位。

2)依法治校规范管理  文明校园全员参与

根据安全工作新形势和“创全”要求,开展学校新一轮“文明组室”评选。全面改善教学环境,完成校门防撞装置安装、教学楼中央空调安装、物联网灯光工程及室内吊顶工程、完善消防、无障碍设施建设,做到疫情防控常态化,垃圾分类全覆盖,“放心食堂”再提高、网络安全无漏洞、物业服务专业化。学校顺利通过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评审;获评20172018学年度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2. 党建引领,同心向党,不忘初心善作善成

1)理论学习丰富多彩  科研助推成果丰硕

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以四个党支部为依托,利用“学习强国”APP、企业微信腾讯乐享等学习平台和资源开展全方位党员理论学习;全体党员及教师开展“见证家园变化,梦圆美丽中国”、“正午时光”教师素养主题学习;“四史”学习形式多样,入脑入心:微报告重温长征精神,奋进改革之路;“七一”党日活动追寻建党光辉历程,重温先贤毁家兴学初心;主题党日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书记讲党课,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秋季研学考察寻访人文黄浦,解读城市红色基因;移动情景党课见证浦江发展印迹,共建风雨同舟情;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擦亮“文明校园”名片,以“顾老师人文教育工作室”为主阵地,探索多种方式宣传红色文化,开发原创慕课《先驱》两季十讲,致敬国父孙中山先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驱陈望道;《顾老师讲红色故事》第二季“初燃星火照童心”上线,顾老师入选黄浦区红色文化讲师团、黄浦区“四史”学习主题教育宣讲团、区教育系统红色宣讲团成员,《顾老师讲红色故事——从石库门走出的希望》获评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2019-2020年度上海市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

党建引领,科研助推,理论学习成绩斐然。学生党建传统一以贯之,第38期学生党章学习小组成为青年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和考察的摇篮;《新时代大同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荣获2019年黄浦区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中心组课题成果一等奖;校团委荣获2019年度黄浦区教育系统“红旗团组织”荣誉称号;教工团支部被评为2019年度黄浦区教育系统“特色团组织”。

2)模范带头攻坚克难  矢志不渝勇挑重担

党旗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始终高高飘扬。全体党员教师带头执行防疫要求,爱心募捐,义务献血,积极参与防疫宣传、环境整治、秩序维护、心理疏导、文明实践等志愿服务工作;各党支部成立志愿服务队,与校内一线抗疫人员子女“一对一”结对,通过电话沟通、网络连线等形式陪护学生,为“逆行者”分担后顾之忧;录制“党员暖心话”,每人每天一句,通过企业微信、微信公众号推送,传递温暖,鼓舞士气,弘扬正能量。

党员教师在技术攻坚、寒假生活指导各方面也甘当堡垒先锋。“停课不停学”项目攻关小组75%为党员教师,80%以上的党员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大同中学疫情防控专题教育》线上视频微课录制,内容涵盖专题解析、学科答疑、科普常识等各方面,全网辐射,让学生足不出户,收获满满,经媒体报道,社会反响强烈。

3. 基于“双新”,坚持改革,提升品质创育优课

1)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保障教学有序开展

按照市教委统一部署,疫情期间网上教学规范有序。发布《上海市大同中学网络在线学习指导的要求》(教师版和学生版),明确各自职责、教学任务、教学资源,各学科按要求和规范使用学校在线学习平台开展教学。

返校复学期间,根据上级各部门精神,结合《上海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防控新冠肺炎开学工作指南(修订)》做好开学准备工作。讨论制订返校复学教学工作方案、各功能教室制度和管理细则;配合错时上下学和错时就餐,重新调整课程计划和课程表,严控课时;减少学生流动走班,拓展型课程采用线上教学;确保学生锻炼时间;设置师生个体交流的时间空间;为师生配置五个“一”,即赠送一个防疫礼包;开展一堂疫情防控专题教育课;完成一次班级团建活动;组织一次学生的全程演练;上好一节心理课。

勇挑重担,见贤思齐,教学相长,学校各学科优秀教师积极投身上海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视频课录制,12名教师累计承担7门学科75课时课程录制。

2)聚焦“双新”精准施策,有效推动创新教育

探索和谋划新课程实施方案。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合理安排三年各学科课程,开齐开足艺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广泛开展学生、教师分层分类座谈、调研,聚焦创新教育加强综合实践课程研究及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以学生生涯发展和选课指导机制建设为抓手,探索学生形成个性化修习方案的路径与方式。

加强“双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实施系统建设。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以教研组为单位整体推进,紧扣立德树人,学科育人主题,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生根,结合学科特点,逐步形成“双新背景下”的学科特色。集体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解学科核心素养;邀请学科专家进行新课程解读,组织教研组、备课组全员听课交流,人人来实践,月月有重点。

深化教学改革,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分层教学和个别化辅导工作开展;创新利用上海“微校”平台优质教学资源,加强“易教”平台导学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以点带面、部分学科率先构建了单元教学视角下的《大同中学学科绿色作业平台》体现层次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研究,依托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推进创新教育的落地、开展。推进创新教育的落地、开展。依托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推进创新教育的落地、开展。50人次获得市级及以上学科类竞赛奖项,69人次在市级及以上科技类竞赛中获奖

继续推进第三轮上海市中小学提升课程领导力行动项目研究;课程改革持续深化,推进市教委教研室项目《普通高中个性化学程和学分管理试验项目——语文、政治、物理学科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第二轮深化实践研究;成功申报上海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实验校获评黄浦区创新教育标杆校

3)五育并举创新培育  整合资源开发课程

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加强跨学科联合教研,强基础、重应用,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五育融合课程建设,通过综合性课程学习了解传统文化、开拓国际视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

以学校“信息化标杆校”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加大网络空间大数据服务支持教学的研究。充分利用学科现代数字化实验室,开发与之相配套的学科课程,进一步探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途径。

完善创新课程构建,完成创新实践课程建设整体规划。聚集大同教育集团内部优质课程资源,依托大同中学学科特色课程开展集团学校学科营活动、科普讲座、实验操作等自然科学探究体验活动;开展新一轮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社大同分社、上海市创新实践工作站-大同中学实践点工作;举办上海中小学新科学新技术创新课程平台科学家季度讲坛(1216日首讲);继续建设大同-翔千创新基地,构建配套课程,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计划。

我校《制度自信的力量——“中国自信”系列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活动型选修课》、《顾老师讲红色故事》两门课程入选市教委评选的首批立项100门“中国系列”校本课程。开展“机器人走迷宫”研究型课程展示;学校斩获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上海赛)团体三等奖,学生个人一等奖第一名等若干奖项。

4. 名师引领,阶梯布局,师资建设创育良师

1师德为先技德并重  提升教育软实力

遵照《大同中学教师师德规范要求》,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举办第二届“年度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树立“为人、为师、为学”典型,将师德教育常态化、序列化。郭金华获评上海市先进工作者,2018年—2019度上海市志愿服务优秀组织者。智力助残志愿教师资深英语教师黄火箭首创微信群答疑,为困难学生义务辅导,社会反响良好。

2骨干发力示范引领  锻造过硬教师队伍

以“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郭金华、张亚东“攻关计划”基地和宋世广、李樑“种子计划”基地、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陆丽萍工作室为引领,以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科名师工作室为发力点,以大同教育集团为载体,推进集团化教师专业发展联合体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持续推进“学科高地”建设工程及教师培养工程。郭金华、何刚获评上海市特级教师。

继续开展第一期青年教师领导力提升培训班研训活动,青年骨干教师在各部门跟岗实践,锻炼提升,开展“创新教育 你我同行”TED微型演讲交流分享,就“五育融合”背景下学校如何开展创新教育,为学校建言献策。

以各级各类比赛、教学展示活动为抓手,夯实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王乐莎老师执教高二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中学政治一等奖,本人入选区思政学科名师工作室的首批成员;关钲老师经过层层选拔,代表上海赴福建厦门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委员会举办的“第十届高中青年数学教师课例展示与培训活动”,优秀课例展示获一致好评;顾博凯老师参加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上海市历史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外历史纲要》说课比赛,荣获二等奖;鞠妍老师在第二届上海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高峰论坛暨第八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高级研修班进行“对数函数的定义与图像”教学展示,受到广泛好评。

3研训并举科研助力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制订《上海市大同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纲要(2020-2023)》,初构师德浸润、专业提升、信息强基三大工程培养体系,实施萌芽计划、青苗计划、攀登者计划、高峰计划四项培养计划,搭建教研培训、教学展示、交流学习、自主研修四大成长平台,全力助推“学者型”、“专家型”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依托华东师范大学普教研究中心所主办的中小学骨干教师“校本科研能力提升”平台开展在线教科研主题研训二十讲。组织编撰校内首期学术期刊《同研集》,推进教师优秀教科研成果辐射分享。支持、指导青年教师申报完成各级各类课题,提升学校教科研活力,共计指导并协助教师申报市级课题5项,其中3项课题立项,申报区青年教师课题2项并获立项,申报2021年黄浦区教育科学研究项目6项,连续第二年达到高中段申报上限, 2项区青年项目完成结题并荣获2020年黄浦区青年教师课题研究一、二等奖。

以市第三轮提升课程领导力的行动研究为抓手,继续围绕“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的主题,以《基于个性化学习的学校课程供给机制建设研究》与《基于学生生涯发展的专业导航课程建设研究》作为新一轮行动研究的立足点,当前课题已进入中期阶段,郭金华校长参与上海市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2020年度项目大会并作主旨发言;学校被评为“上海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实验校”,荣获黄浦区第十三届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校课程体系、生涯导航机制建设、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机制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新着力点;学校被确立为黄浦区三所创新教育标杆校之一;《“双新”背景下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DT课程链实践研究》课题立项为2020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黄浦区重点课题

5. 注重内涵夯实双基  学校德育行稳致远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持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疫情期间组织每周一次“共抗疫情 爱国力行”网上升旗仪式;组织“捐点压岁钱,资助小伙伴”慈善募捐;开展“春暖花开 未来可期”复学第一课系列活动;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中秋、清明、端午文化主题活动;开展“国旗下成长——大同中学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主题活动”,利用Bilibili视频网站,邀请青海西宁果洛中学师生共同参与升旗仪式。

2)形式多样广泛参与   主题教育成果显著 

开展 “同心向党 奋斗有我” ——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深入学习‘四史’ 坚守初心使命”高一高二年级主题研学活动;指导学生参加“文化根·民族魂·中国梦——进馆有益”优秀微论文征集活动;举行“心系国防 爱我中华” 高一新生军训,接受教育部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现场调研;将红色印记刻入学生基因序列。

启动“乘风破浪 逐梦前行——十八岁成人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开展 “树立优良学风,学会自主学习”学风建设月活动;举办 “韶华·书香·画趣”为主题的“悦读节”活动;启动 “开展啦!——大同学子才艺月展活动”第四季——“大同·印象”篆刻主题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涵养校园书香氛围。

3)完善体制深入研究  优化立体育人网络

完善和推进“导师制”,以“追寻生命发展的彩虹,体验幸福成长”为主题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进一步推进生涯教育核心团队建设,持续推介《中国文博视界》、《制度自信的力量》两门区德育特色共享课程;承办黄浦区文文明明“新时代好少年”幸福小使者评选暨青少年“四史”学习主题研学定向活动;主办上海市生涯发展项目校研讨交流活动。顺利通过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中期评估,获评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学校《落实“六育人”   链通知与行——基于“链通知行”德育品牌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获评“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

发挥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的引领作用,坚持面向全体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以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心为依托,完善家长学校,健全学校、家庭、社区共建的三维立体育人网络。举办“战疫中成长 抗逆中前行”——2020年生涯教育、家庭教育暨心理健康教育开放日活动,通过在线讲座与云端咨询,提升学生抗逆能力和心理品质。《战“疫”中成长,抗逆中前行》 心理月活动荣获“上海市学校心理月优秀组织奖”

班主任工作室为抓手,加强班主任校本培训和赛事激励,着力提升班主任整体队伍素质。20人次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等师资证书;甘娅嬿老师获评2020年黄浦区优秀班主任

4)拓展渠道家校互动  共绘生命发展彩虹

推进“一班一居委”,深化馆校合作,延展社会实践平台; 优化“校长午餐会”议事平台、“校长小助理”团队,持续运行“我爱大同团学联”微信公众号,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完善学生社团常态化管理和激励机制;

深入细致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宣教工作,提高师生防控意识和能力;制定完善卫生、心理、班级防疫预案并逐级落实每日健康统计报备;组织开展疫情期间线上线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发布“居家学习心理支持工作建议”,制作“心理战疫,大同在行动”区级共享课程;“导师有约”、心理热线与学生“疫”路同行。举办2020学年秋季校园开放日,邀请家长进校园,参观学风建设成果展示、参与主题班会、体验课堂教学、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密切家校联系,发挥家校联动效应。

6. 体艺科技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以“健康第一”为总纲,落实“学生每年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方案”、“二操一锻炼”、体育专项课,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专技;作为第二批校园体育“一校多品”创建试点学校,在体育专项课程中积极组织学生继续开展空竹等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总体保持在98%以上。坚守传统运动特色项目,加强体育课程研究,锻造高水平运动团队。完成上海市学校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第一批)和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艺术“一条龙”布局项目申报

注重“三团一队”(管弦乐团、民乐团、合唱团和舞蹈队)的常规建制;继续推进市教委 “大中小学艺术德育一体化 理论与实践研究”之“高中艺术德育教学试点研究” 的研究项目;根据区教育局要求,逐步推进市高中阶段学校艺术“一条龙”项目;举办“同谱艺术情 共铸中国梦——大同中学新年艺术展演”;举办“国乐风雅颂”上海市大同中学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丝弦琴韵》胡琴音乐专场赏析会。

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及与各高校、企业的资源对接。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708)开展共建合作,为学生们开展社会实践、课题研究、职业体验等活动提供支持。继续建设人工智能课程及相关实验室,培养人工智能教师团队和竞赛辅导员团队;积极做好上海师范大学生物与环境实践工作站和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实践工作站的学生选拔和教师团队建设;加强与上海中小学新科学新技术创新课程平台的合作;深化自适应平台的使用,本年度各学科教师共计指导学生课题230余个

7. 坚持传统,凸显特色,坚持推进开放办学

1民主管理开放包容, 教育集团蓬勃发展

召开十届五次教代会,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营造幸福办公环境,增强团队向心力和凝聚力。打造学校全新微信订阅号“大同新闻直通车”,直击校园视点,讲好大同故事,自11月开通以来推送信息61条。本年度学校各类活动被市新闻媒体报道24余次

坚持社区教育“全员、全程、全方位”,开放资源、提供课程,搭建终身教育网络。坚持劳模爱心学校开放20209月始,每周六上午继续开放,为社区初三和高三100余名学生提供学习场地。本校11位高三数学教师开设了11门专题共计22课时,服务社区学生440余人次疫情下,在确保安全第一的原则下坚持有序开放学校场地设施,接待1400余人次;推进2020年度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基于特定对象的人文行走设计实验》和2019“市民修身行动”市级示范点和特色项目;2019年度黄浦区市民学习基地年度工作评估荣获优秀

上海市第八中学、中华路第三小学、徽宁路第三小学、复兴东路第三小学加入大同教育集团。坚持先行先试,早出经验,共享成果。发挥大同集团牵头校作用,根据各成员校学段校情开展全面合作交流:构建教师发展联合体,建设研训一体的“主题工作坊”;依托大同中学学科特色课程开展集团学校学科营活动;以部编新教材全面推行为契机,开展大同教育集团联合教研活动。

以落实“双新”为切入点,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持续向兄弟省市学校输出办学实践经验,完成宁波市骨干教师高端研修班培训带教工作、与重庆万州高级中学开展校际交流,推动沪渝教育协同发展。接待各级各类教育交流团队近百批万余人次。

2)固本正元文化浸润  对外交流平稳有序

PGA高中国际课程办学成果显著;以国际课程年检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国际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加强课程融合研究和境外教材审查,开展国家必修课程规范化实施研究;推进国际课程本土化实施及与大同文化的融合;丰富学业规划课程内涵,全面提高升学指导服务质量。

国际教育交流传承中国文化,促进彼此了解合作,培养“全球公民”意识。疫情期间仍持续推动与境外友好学校的联络,通过书信表达关切,分享在线教学经验,获得境外友好学校热情反馈。

3)对口帮扶脱贫攻坚  切实推动教育援青

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当地所需、上海所能”,不折不扣做好各项教育援青工作。浸润式跟岗实训当地教师、后备干部;成立明复青少年科学研究院果洛分院和新课程实验工作坊,辐射课改影响、科研优势和行动智慧,帮扶当地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筹集20万元支持当地学生的伙伴研学及创新活动;筹集30万元用于“点对点”教师帮扶,激励当地师生专业化发展;选派专家团队送教上门,开展多次讲学交流和深入教研;争取三十万定向捐赠资金用于集团校教师赴青海“点对点”帮扶,激励师生专业化发展;对口支援实实在在、精准帮扶、共享未来。

上海市大同中学

202012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