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关助力强校,上海市小学自然学科与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科学学科基地联合展示活动
“引导深度学习培育核心素养”
攻关助力强校,上海市小学自然学科与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科学学科基地联合展示活动
2020年12月31日下午,辞旧迎新之际,室外寒意料峭,在上海市黄浦学校内却是暖意融融,热闹一片。在强校工程不断深入推进的时刻,以“引导深度学习培育核心素养”为主题的上海市小学自然学科与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科学学科基地联合展示活动正在这里隆重举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赵伟新老师、沈慧丽老师,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科学学科主持人张瑞芳老师及基地成员、上海市黄浦学校钱红校长、各区小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研员、骨干教师代表、黄浦区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学员等老师与会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展示活动由基地成员、上海市实验学校陈慧副书记主持。
首先由上海市黄浦学校钱红校长致辞拉开帷幕,钱校长介绍了黄浦学校的三年强校理念和设想,通过与“攻关计划”结对、政策红利下学校的各方面发展及强校工程取得的进步,对“攻关计划”科学学科基地给予学校和老师们的发展帮助表达深切的谢意。
接着由两位基地成员围绕“引导深度学习,培育核心素养”的理念,带来了两堂高质量的展示课。来自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的李毅萍老师执教了三年级第一学期《热传导》一课,利用感温变色油墨将看不见的热传递过程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直金属棒、弯金属棒、长方形铁片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在小组合作设计、交流、讨论和验证实验的过程中探究热传导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数据组织归因的分析性思维、对自己观点核查校正的批判性思维,对实验方法设计生成的创造性思维,逐步养成设计多种方案验证或修正自己的观点再得出结论严谨的科学态度,全面落实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上海市黄浦学校的方华老师带来的是四年级第一学期《勺子断了吗》一课。方老师从“勺子在水中看上去像断了一样”的真实生活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发生的路线变化,通过三次实验和三次记录单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深入思考分析,不断提升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最终获得更为科学、全面、清晰的认识:光从一种物质斜射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最后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并利用光的折射现象解决问题。整节课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有效培养。
教学展示之后,主题为“引导深度学习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的微论坛拉开序幕。攻关基地的各位老师们结合刚才两堂精彩纷呈的展示课,分别从创设问题情境、强化活动设计、活动迭代升级、有效课堂提问、引导分析解释、基于5E+D的双设计教学、优化材料设计、融入持续评价等八大教学策略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分析论述,然后基地主持人张瑞芳老师进行了整体总结归纳,提出引导深度学习,就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思考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开展高阶思维,形成结构化的认识,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感悟。这些浓缩了教学智慧精华的论述让与会老师都感到如沐甘霖,收获满满。
最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赵伟新老师和沈慧丽老师分别给出了专业的点评。赵老师对八大策略的引领下展现的两堂展示课,以及基地的微论坛予以了高度评价,认为今天的教学从时间、活动、资源都给了学生深度学习的保证。沈慧丽老师认为今天的教学给了学生深度探究过程的经历和体验。同时,两位专家也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和开放度。
本次展示活动主题鲜明、内容精致、探究真实,充分展示了“攻关计划”科学学科基地的严谨作风和扎实研究。基地对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培育所做的思考和探索,必将对本市的学科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黄浦学校在强校工程的推进过程中,能够得到双名工程攻关计划科学学科基地的引领和指导,学校科学学科也必将获得提升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