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储能中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发展规划 > 上海市储能中学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创建特色高中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上海市储能中学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创建特色高中发展规划

索引号:-0701-2020-001  发布日期:2020-06-19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厚植人文情怀,培育“新工科”素养

——上海市储能中学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创建特色高中发展规划(2019-2024

 

一、创建背景与优势挑战

1.创建背景

储能中学是一所有着红色革命传统,具有较高声誉和办学质量的公办完全中学,2012年被命名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2018年黄浦区人民政府投资4800万为学校整体办学条件的改善创设了条件。在黄浦区加快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核心区,黄浦教育打造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一流的现代教育背景下,学校正积极寻求发展机遇,着力构建富有个性化的特色办学品牌,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我国教育部于20183月正式提出“新工科”建设,“新工科”最大的核心问题就是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工业领域已经或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兴起正在悄然改变社会,如何培养适应这些变化、进而引领新的变化的工程科技人才,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和基础教育共同需要面对的课题。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市属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2018年被列入了上海市高水平建设大学的行列。该大学目前提出了打造“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发展定位,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跨学科的“新工科”人才。上海理工大学有意愿、有能力、有实力为区域的基础教育做出贡献,尤其在构建基础教育与高校人才衔接和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育上提供支撑和动力。

创新型人才,尤其是未来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要从基础教育做起。因此,为了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动学校多样化发展,储能中学与上海理工大学在“新工科教育向高中教育的延伸”方面初步达成了合作意愿。储能中学将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依托大学资源,以培育高中生“新工科素养”为办学特色,努力融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贯通衔接机制;同时在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和打造黄浦区创新教育品牌过程中,进一步实现与上海理工大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度合作、共赢发展”。

2.优势挑战

储能中学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和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从2008年开始,学校经过了三年创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与八年两轮建设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规划完成,在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教育改革等方面均迈出了新的步伐。储能中学在“新工科教育向高中教育的延伸”方面开展特色创建,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与上海理工大学良好的办学渊源与合作基础——一是办学思想上有缘:储能中学提出的储传统之能、储实践之能、储科学之能、储智慧之能背后关键是要储不懈的动力之能,而这正是上理工学术追求的精髓和方向;二是共同拥有的校友上有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正是上理工的杰出校友,也是为储能中学校庆题词的优秀校友之一;三是地理位置上有缘,两所学校校址都在上海的中心城区,完全可以在课程、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精诚合作,将新工科教育建设好。

校史积淀的“红色基因”营造了良好的育德氛围——作为黄浦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储能中学的红色校史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得天独厚的校本教育资源,也是一门重要的学校课程。学校持续开展对红色校史文化的理性发掘、整理、总结和提炼,设计和升级储能红色校史陈列室,注重继承并根据时代特点持续注入新的内涵,构建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激发出新时代储能师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高位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构建了智能化校园——储能中学自2002年就开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探索,从自行研建校园网管理平台、开展moodle平台应用于教学的实践研究、自行开发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并应用于学科教学,再到尝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教研、渗透到学生管理、构建大概念的数字化课程环境等等,十七年的研究历程以及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大胆尝试,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多年来储能中学的信息化建设始终处于区内学校前列,充分发挥了“互联网+教育”的优势,构建了智能化、数字化校园。学校在校园网管理系统的设计上,采用模块化架构,让各子模块中的数据可以互相共享,从而形成合力,取得实效,同时也让数字化校园的实用性、可推广性和可持续性得到了保证。学校多次申报并开展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项目探索实践,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课题获得中央电教馆课题立项。20194月,《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上海市储能中学实践探索为例》一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在黄浦区教育学院的推荐下,学校成为华师大信息化专业本科、硕士专业实习基地。学校在打造智慧校园背景下,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培养适应未来多元化、创新型的高素质中学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日益丰富的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课程建设紧紧围绕着“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目标,以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契机,科学规划统筹、整体构建了学校“实”、“新”、“活”的课程体系,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充分发展。近年来,学校三类课程架构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体育艺术和综合实践等四类校本课程40余门,近30余门课程被评为黄浦区中小学特色课程。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培养会学、乐学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学生为目标,形成了以通识性(Generalization)、研究性(Research)和拓展性(Expansion)三大课程体系为基础,以生活生存课程(Existence)和网络数字化学习课程(Net)为辅助的具有储能特色的“G-R-E-E-N”课程模式。

多年积累的科技成效推动了教育优势深化——学校多年来一直保持黄浦区科技特色学校殊荣,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和环保实践活动,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特色项目来建设,通过科技教师梯队的培养,完善相关机制,努力用积极向上的课内外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学生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努力做到有理论有实践,使“知”与“行”有效结合。近年来, 学校在摄影、信息技术、野生动物保护、应用知识、科技英语、船模、机器人、头脑奥林匹克、劳技手工等多个领域和项目的各级各类科技比赛中获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使学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稳步提升的办学质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学校是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黄浦区艺术特色学校、黄浦区科技特色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并一直保持“上海市文明校园”的殊荣。近年来学校始终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教育教学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教育教学实效,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全面持续发展。储能学子身心健康,爱国爱校,礼貌谦恭,爱好广泛,敢于探索,勇于担当,在社会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近三年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高考达线率在95%以上,高考本科率保持在88%及以上。学生、家长和社区对学校各项工作高度认可,学生的人文、科学等素养也显著提升。

     储能中学多年的办学积累为学校形成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但基于“新工科”发展方向,应对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的发展要求,学校还面临以下诸多挑战:

对于新工科的认识、理解仍需借助高校资源的引领和指导。“新工科”是科学、人文、工程交叉融合,是着眼于互联网革命、新技术发展、制造业升级等时代特征,培养具备“整合能力、全球视野、领导能力、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综合性人才的新兴产业交叉学科。新工科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仅仅是一场教学改革,而是全周期、多方位的培养格局的尝试,是对于人才培养新理念的实践。“新工科”对于储能中学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如何正确认识“新工科”,如何培养能够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工科人才,如何更好地在基础教育的高中阶段,对其理念认知、实践操作等做好前期准备,让学生能更好地衔接大学教育,学校还需要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给予引领和指导,在围绕学生“新工科素养”培养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架构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特色创建需要大学、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等方面给予多方位的、持之以恒的支撑与扶持。储能中学原有的特色创建工作,如红色传承、混龄互动、信息技术等方面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延续和经验积累,但是由于受政策、师资、资源支持等限制,特色创建始终停留在不断徘徊摸索和操作层面,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定位培养学生“新工科素养”,开展学校特色创建,学校需要建立一个由学校、大学、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成的学校发展智库团队,该团队一方面为基础教育如何对接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有效实现新工科教育向高中教育的延伸把握方向,出谋划策;另一方面需要团队一方——上海理工大学在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与储能中学开展深入合作,将储能中学的特色创建纳入大学的整体发展布局,在课题、项目、国际交流、多元人才培育等全方位予以指导;同时也需要团队另一方——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在政策、经费、自主招生、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倾斜与支持。

与大学合作办学的协调与管理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储能中学作为一所完全中学,首次与大学合作办学,如何构建适应现代大学附属学校治理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是储能中学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储能中学将与上海理工大学充分协商,建立专门的学校发展的合作办学工作小组,并在“新工科素养”培育实践探索中与高校进行对接,进一步完善双方的协调与管理机制,定期对合作的项目进行分析研究,为日后的办学评估或措施改进提供合理化咨询或建议。

在特色发展上缺少相应的系列课程和创新实验室支撑。特色高中的创建需要特色课程体系和实验中心的支撑,但学校目前的特色课程在内容上还显单一,主要以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体育艺术和综合实践等课程为主,其他的课程还不够成熟,在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上,学校仍显滞后。学校课程的实施形式上也不够丰富,主要是以拓展课和学生社团为主,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没有形成有机整合和有效衔接,没有形成特色教育合力。学校需要上海理工大学对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和创新实验室建设等功能定位、空间规划、设施配备、课程研发、专家团队、实践研修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

教师专业素养以及梯队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所提出的人力需求尚存在一定距离。学校特色建设离不开特色教师的培养。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等方面看,目前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专业上有话语权及特色建设的专业领军者尚缺乏,品牌教师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需进一步借助高校专业教师队伍,激发教师内驱力参与“新工科”创建,加快培养特色创建的核心团队,并形成辐射效应,推动整体教师队伍素质提升。

二、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

1.厘定办学理念

学校以“知行精进 储能效实”为办学理念:在培育“新工科素养”的特色创建背景下,以知行统一,践履所学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为重点,通过培养学生为国效力、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 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高度责任感和可持续终身发展的能力。

2.明确学校发展目标

1)学校办学目标是: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创建 “新工科教育”特色鲜明,具有“创新发展力、协调统整力、绿色生命力、开放竞争力、共享幸福力”的现代大学附中。

具体体现在:

“新工科教育”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新工科素养”,体现在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上;体现在良好育德氛围的营造上;体现在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上,体现在教师特色教育教学上,体现在学校管理创新上,最终体现在学生“新工科素养”提升、综合能力增强、个性特长发展上。

创新发展力:量身打造符合基础教育特点的具有国际视野的、跨学科融合的、体现创新素养培育的“新工科素养”特色课程方案并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建立并运行学校创新教育实验中心,拓展并重构学习空间,探索符合创新教育规律和特点的学生素养以及学校创新驱动的评价机制,形成具有储能特色的教育体系;

协调统整力:学校管理注重制度化和人性化的统一,学校一切工作都要服务于全校师生的发展,提高学校内部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协调统整力度;

绿色生命力:在传承学校传统文化基础上,探求与大学合作办学的策略与经验,提炼独具储能特色的办学模式,进一步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开放竞争力:以更加规范、更加公平、更加开放的姿态办学,实现基础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提升学校在同类学校办学中的竞争力;

共享幸福力:实现学校与高校优质资源的共享,办学双方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创建属于学校未来发展的幸福共同体。

2)学校育人目标是“培养人文情怀深厚、新工科素养见长的现代高中生”。

人文情怀深厚:能够继承和发扬红色储能精神,具有家国情怀、丰厚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不懈追求学识修养和精神追求,为持续学习和人生幸福奠基。

新工科素养见长:在高质量达成普通教育总体目标的同时,具有较丰富的新工科知识与较高的新工科素养。对“新工科素养”的校本理解与界定如下:

“新工科素养”是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新工科人才培养向基础教育延伸,学生所需要的品格与能力。我们要培养的“新工科素养”,是学校在全面重视学生发展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新工科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提炼我校学生“新工科素养”四大支柱,即人文底蕴与情怀、工匠技能与精神、创新实践与合作、社会责任与担当等四个方面。

 

 

人文底蕴与情怀:指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底蕴,具有爱国意识和家国情怀,具有持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撑;

工匠技能与精神:指能够掌握初步的工科技能,能主动将科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具备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耐心、专注、坚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在严谨、一丝不苟中追求专业敬业,能够吃苦耐劳,敢打敢拼;

    创新实践与合作:指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够发挥创造性的思维,运用新工科知识和信息技术手段,形成对问题情景的整体判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个性化的问题解决方案,并予以实施的思维和能力;具有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在团队协作中通过沟通交流,合作分享,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社会责任与担当:具有奉献祖国、服务社会的道德责任感,敢于承担“中国智造”的历史责任,能够较好地为了适应社会未来变化,积极进行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准备和改变,不断积累潜能,促进发展。

三、重点项目与配套措施

项目一:构建“红色+责任”的学校德育工作

(一)负责团队:政教处、团队、心理室和其它职能部门

(二)期望目标:传承和发扬储能红色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储能校本德育工作操作体系,培养学生具有未来工程师的发展意识、情感、行为和能力,加强新时代“制造强国”战略的文化认同和责任使命感,构筑“新工科梦”。

(三)主要举措:

1.继续深化和完善德育教育系列课程,为育人创设更丰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立足德育核心,从实现德育功能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现有学校课程的育人价值,并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与外延,最终实现学生在各类教育情境中的主体内省。

系列名称

教育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

挖掘本校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发挥区域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优势

生活、生存教育系列

军训及入学教育、修身课程、公民道德、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学工、学农、志愿服务、公民责任与义务等

社会化教育系列

社会考察、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

自我管理教育系列

“温馨教室”创建

学生自律委员会建设

个性化发展教育系列

仪节教育、主题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社团课程、“德育特色班级”创建

2.凸显储能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扩大红色经典的影响力

1)学储能校史,感悟文化精神。结合储能校本教材《走进储能——校史篇》开展多渠道、多途径的校史学习活动。同时,在校园互联网中拓展和宣传校园文化;

2)觅红色足迹,重温峥嵘岁月。定期开展“红色寻根”的“三个一”活动:一次“红色之旅”寻访;一篇爱国志士华章的校史挖掘;一段历史岁月回眸的视频记录。

3)展学生风采,凝炼爱国精神。利用升旗仪式、影视、书刊、讲座、参观、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国情等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4)迎四方宾客,弘扬红色文化。作为黄浦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认证点和首批黄浦区少先队红色研学基地,我们要重新构建反映学校历史文化的校史室,培养更多的校内乃至于校外校史讲解员,使储能红色文化不仅在本校,更要在社区、黄浦区乃至全市范围内体现海派红色文化的张力和影响力;

5)承红色精神,铸就工匠品格。通过各类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通过科技社团建设,培养学生敢于竞争、探索创新的精神;通过各类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实施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行动工程,让学生在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社会责任感,构筑“新工科梦”

传承储能中学红色文化底蕴,与时俱进,结合新时期人才发展培养目标,将红色精神内化成为新时代激励学生规划人生的动力,通过项目实施,加强学生对新时代“制造强国”战略的文化认同和责任使命感。

这项工程的启动和实施,目的是探究学生在培育新工科素养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从而使每个学生的更好发展得到保障。学校将依托上理工资源,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引导学生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在实践过程中,使职业生涯辅导内容逐步向理工大类学科、专业与行业倾斜,使之成为学生工程素养培育的载体之一。

这项工程由学生自主制订计划、过程实施和反馈调整三个阶段反复循环、滚动发展组成,教师在全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学生在《学校发展指南》和学校生活实际中,充分了解他可支配和运用的教育资源,自订个人发展计划,自定达标措施,自主投入课程活动,自我开展诊断反思,自觉进行调整践行。教师组成咨询指导服务小组,由班主任协调、全体任课老师组成,引领的原则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育学生的自主情感,激发学生的发展责任,指导学生的发展行为。服务方式是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的个别化服务,通过倾听、引导、讨论、探究、合作、指导和解惑等平等的沟通方式,实施教师有目的的引领。

 

辅导年级

辅导重点

具体实施

预期目标

高一

生涯认知

(一听二看)

“听一听”工程专家讲座及理工大学专业介绍;

“看一看”上海理工大学校园、校史室、博物馆、图书馆等。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生涯兴趣,以及发展可能性;

帮助学生把握自身的优势;

帮助学生树立规划意识,尝试自主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涯。

高二

生涯探索

(三访四谈)

“访一访”退休的大学教授、专家、院士,甚至可以“访一访”校友、家长、学长等;

“谈一谈”关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与思考。

通过职业采访、生涯人物访谈等活动树立科技造福人类的理想;培养工匠思维。

   高三

生涯选择

(五做六选)

“做一做”上理工大学课题研究,完成研究报告;

“选一选”未来自己的专业方向。

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专业选择。

4.对校园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和布置,凸显“新工科教育”追求

利用南北校区的重新改造和修缮的契机,通过创意环境设计,突出传承与发展、人文与科学、个性与特色相结合的校园环境文化,努力使学校精神成为师生共同追求和学校发展的源泉。

(四)预期成果:

1.形成“红色+责任”为特征的校本德育工作操作体系;

2.建成与学校特色发展相匹配的校园文化环境;

3.初步形成校本化鲜明的红色文化品牌。

项目二:推进“选择+融合”的学校课程体系

(一)负责团队: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等相关职能部门

(二)期望目标:“选择+融合”的学校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供选择的,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新工科”课程群。具体表现为: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中进一步融入了新工科素养培育,提供的三类课程结构更趋合理,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和课程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培养目标得到落实,制订为学生提供新工科素养为核心的学习经历、获得实践体验的融合课程、跨界课程得以实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开发得到多元综合评价。

(三)主要举措:

1.明确“新工科素养”课程目标

厘清课程体系目标,探索新工科向高中阶段下延的特色课程,梳理和提炼学校拓展型课程和研究课题中与培育新工科素养密切相关的科目和成果,同时分析基础型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中利于提升新工科素养的板块,对创建新工科特色课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做初步的论证。

2.构建“新工科素养”特色课程群

构建课程框架内容,寻找高中学生课程设置与上理工新工科课程设置之间的联系。借助学校所处“格致教育集团”内课程资源的优势,积极寻求专业团队的支持,认真梳理学科核心素养和新工科素养的关系,形成学校“新工科素养”特色课程群,从而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中进一步融入新工科素养培育;探索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与新工科素养培育特色课程的结合点,既不能脱离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又要对课程的工科素养做延伸和提高,形成发展学生创新实践与合作、工匠技能与精神、人文底蕴与情怀、社会责任与担当等四个方面“新工科素养”的学校特色课程群,构建自主选择与跨学科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

“四大素养” 特色课程群

特色课程群

                          科目

创新实践与合作

《大数据与算法设计》,《STEAM创意编程》,《数据库系统》,《Python基础》,《计算机网络》,《AI与数学建模》,《Matlab》(矩阵实验室),《5G与通信原理》,《基因工程》,《光学工程》,《动力工程》,《电学》,《工程热物理》,《系统科学》,《健康与疾病》,《生物制药工程》,《机械工程》,《纳米材料》,《新材料》,……

工匠技能与精神

《现代制造基础》,《地球物理勘探方法》,《CAD绘图》,《工程制图》,《城乡规划》,《电子制作》,《数字油画》,《数字媒体制作》,《播音与主持》……

人文底蕴与情怀

《古诗词中的家园情怀》,《人物传记选读》,《外刊文献阅读》,《科普英语》,《英语翻转课堂》,《百家讲坛》,《中国古代发明》,……

社会责任与担当

《社会调查与探究》,《地图与遥感》,《环境分析与监测》,《大国博弈中的高科技竞争》……

备注:特色课程将依托上理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3.完善特色课程实施体系

学校特色课程与活动的实施为学校文化注入全新的、个性化的内涵与价值,并且最终沉淀为一种特色文化。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同时,通过渗透、融合、特需特供,培育学生新工科素养,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强调“选择”和“融合”,形成门类多、专业方向多、实施形式多,逐渐建立和完善从惠及少数学生到面向全体学生的选择性较强的特色课程实施体系。

“新工科素养培育”特色课程实施框架

类型

实施内容(模块)

科目名称或实施要求

实施年级

修习方式

基础学科新工科素养培育实施纲要

各基础学科渗透新工科素养培育的校本化实施

高一、高二、高三

必修

学科“智趣课堂”建设实施要素

各学科落实新工科素养培育课堂教学实施与改进

高一、高二、高三

必修

学科个性化学程

校本练习

各学科分层校本练习渗透新工科素养培育

高一、高二

必修、

选择性必修

“新工科素养培育”

基础课程

新工科基础素养微课程

新工科实训微课程

上理讲坛

高一、高二

选择性必修

“新工科素养培育”

拓展课程

“新工科与人文”课程群

“新工科与创新”课程群

“新工科与工匠技能及精神”课程群

高一、高二

选修

“新工科素养培育”

网络课程

学校网络数字化学习课程平台

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

高一、高二、高三

选修

“新工科素养培育”

研究课程

新工科与人文课题研究活动系列课程

新工科与创新课题研究活动系列课程

高一、高二、高三

选择性必修

生涯系列教育课程

生涯认知、探索及选择系列活动课程

高一、高二、高三

选择性必修

未来工程师校外基地研学课程

走进社会实践基地

走进大学实验室及实践基地

海外游学系列课程

高一、高二

选修

(四)预期成果:

1.形成“选择+融合”的学校课程结构和体系,并反映在学校日常的总课表中;

2.形成特色课程的课程实施方略。主要包括特色课程与三类课程的整合和智趣课堂的教学策略;

3.完善特色课程的管理与评价机制。

项目三:创设“智慧+兴趣”的“智趣课堂”

(一)负责团队:学校课程领导小组、教导处、教研组等相关职能部门

(二)期望目标:打造智趣课堂,从课堂氛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活动设计等方面提炼关键要素,明晰其内涵与策略,并充分利用学校数字化学习的环境优势,使课堂成为开发学生多元智能和培养学生“新工科”志趣的主阵地,逐步形成学生善于思考、勤于交流、勇于实践、乐于展现的优秀品质。

(三)主要举措

1. 打造智趣课堂,形成要素和策略

注重顶层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及思维品质的提升,立足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智趣课堂”的项目实践,形成“兴趣驱动、主动学习、学科融合、环境支持”四方面的课堂教学实施要素,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兴趣驱动激发学习动机、主动学习助力智能开发、学科融合优化认知结构、环境支持拓展学习时空”的学习策略,将新工科素养的培育有机融合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智趣课堂”要素

兴趣驱动

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通过“培养兴趣、增加乐趣、形成志趣”激励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主动学习

课堂设计引领学生通过阅读、提问、讨论、实验等手段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逐步发展研究探索必备能力。

学科融合

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交叉与渗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研究能力。

环境支持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创新实验平台提供崭新的学习工具、丰富的学习资源、流畅的交流合作工具与形象的知识呈现工具。

    2.开展学法指导,助推三类课程

    三类课程分别以“学会学习”、“浸润式体验学习”、“自主性项目学习”为目标,开展学法指导。在新工科素养培育的基础型课程教学实施中,注重教学方式、措施等的构建、组合、优化,使学生逐步达到五个“学会”,即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整理、学会表达、学会提问。

    在学会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基本学力;在新工科素养培育的拓展型课程教学实施中,开展浸润式体验学习,从内容处理、活动安排、教学方式到相关资源,通过设计学习任务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通过实践与反思的结合获得期望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新工科素养培育的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中,开展自主性项目学习,探索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的问题和挑战,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力、领导力以及计划、执行项目的能力。

3.完善评价指标,促进理念转变

修订储能中学课堂评价指标,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方面将新工科育人目标细化在评价指标中,通过专题教学研究活动,在各教研组进行理念渗透、实践探索,从而改变教师传统的狭隘学科观,引导教师加强个性诊断和具有新工科特色的风格形成。

4.加强 “新工科”概念的课例研究

总结提炼各学科激发课堂活力、聚焦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策略,积累各学科的智趣课堂案例。在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课程中进行课例研究,探索不同类型课程的课例结构,总结成文。

5.利用创新实验室升华学习模式

实验室环境下的教学策略是情景教学和学科建模。教学设计可以有诸多创新,比如,创设实验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而不是直接灌输,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接收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锻炼了科学思维能力、动手实践和创新创造能力。

(四)预期成果

1.形成智趣课堂的若干关键要素和教学策略,制定智趣课堂的评价量表;

2.形成具有“新工科”特色的学科教学指南;

3.总结校本特色的课例,形成课例研究集。

项目四:开展教师“储能之星”培育工程,促进教师的发展与成功

(一)负责团队:校长室、党支部、工会

(二)期望目标: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完善教师培养计划和教师梯队分层管理;打造特色课程教师核心团队,开展教师储能之星培育工程,使教师成为与现代大学附中相适应的特色群体,让学校成为教师发展的摇篮。

(三)主要举措: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梯队分层管理

针对学校目前特色课程教师团队存在学科分布不均、年龄偏大、新进教师引进力度不够、经验不足等结构型的问题,采用适当招聘年富力强、有特色发展基础的教师进行补充与加快培训校内年轻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调整教师结构,争取在3-5年内使教师队伍结构趋于合理,保证教师队伍的发展后劲。

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计划,细化师资队伍的培养方案,在构建“见习教师、职初教师,校骨干教师、区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教师专业发展成长链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教师梯队分层管理的细则措施,明确各类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重点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以“飞young”青年教师工作室建设为载体,形成专家介入、同伴互助、课题引领、个人与团队协同发展的教师培训机制。通过活动给予青年教师充分的人文关怀,强化教学研究,指导科研课题,组织教学比赛,开展专业功底学习,形成适度竞争机制,助人成功,促人成熟。

2.开展“我当储能之星”的活动

开展“我当储能之星”的活动,搭建平台,依据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科特色、兴趣特长等因素,着力在各特色学科中打造出一批一专多能,具有国际视野的特色课程领军教师,争取在未来培养一些有一定市区影响力的特色骨干教师。

为培育储能之星,学校为成熟的中青年教师聘请校内外的特级教师和名师为其导师;开设科研诊断咨询服务,为其确定专题研究方向;组织公开教学活动,为其形成教学风格把脉定向;推荐校内外轮岗锻炼,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提供出国培训或国内培训,使其拓宽教育思想和视野。

为培养储能名师,对储能之星的教师,鼓励其跨学科脱产学习进修,或不脱产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组织专家指导,使他的市级课题的研究出成果,开展学科专业研讨会、示范课展示会、科技人文演讲会,使其成为主角;鼓励其著书立说,成名成家。

3.挖掘学科资源,加强特色课程教师团队建设

学校将采取以学科为基础的特色队伍建设模式,来加强特色课程教师团队建设。初步构建以数学组、物理科技组、生物化学组、地理组、拓展型课程组等为核心团队,开发相应特色课程,推动特色课程建设;其他学科老师负责特色在基础课程中的渗透教育;班主任团队负责实践类课程的开发、实施与完善工作。各团队由教研组负责,组内组间分工协作,鼓励跨学科学习互动,学校提供培训、开发、研究、奖励等的经费支撑和外部资源保障,逐步形成全员参与、各有侧重、交流协作的特色团队生态。

4.借助外力专家指导,构建特色兼职教师队伍

学校将依托上海理工大学资源,聘请国内外专家、国内知名高校专家学者,上海市课程、学科、教育管理方面的专家,相关科研单位、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等成立学校专家指导团队及兼职教师队伍,定期、不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承担创新实验、学生创新课题指导等课程的教学辅导工作。学校将根据实际需要加强兼职教师与校内教师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专业优势帮助校内教师进行专业提升,共同促进学校特色课程的发展。

(四)预期成果

1.构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梯队分层培养有序的教师队伍;

2.培养一批在市和区层面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骨干教师;

3.建立一支在区域层面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教师团队;

4.初步形成特色教师的培养模式。

项目五:打造上理工——储能“新工科”创新实验中心

(一)负责团队: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等相关职能部门

(二)期望目标打造上理工——储能“新工科”创新实验中心,以创新实验研究项目驱动,指导学生实践创新。依托大学工程实训基地资源,学生浸润探索生涯发展,营造集创新实验室硬件、资源、课程、指导团队、实践研训为一体的创新教育环境,逐步彰显培育“新工科”素养为核心的办学特色。

(三)主要举措:

1. 聚焦新工科素养培育与实验教学,创建储能“新工科”创新实验中心

聚焦新工科素养培育与实验教学,上理工大学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5大一流学科赋能高中创新实验室建设,上理工大学优秀教授团队参与指导创新实验室设计,大力建设新工科素养特色配套实验室,包括环境科学实验室、信息科技创新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STEM实践馆等。以此为载体,搭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平台,丰富课程学习方式,探索中学生新工科素养培育的规律与模式。

上海理工大学团队指导学校共建储能中学新工科素养特色配套实验室

“新工科”创新配套验室

实验室规划项目

拟聘指导团队

环境科学实验室

天文地理、环境污染治理……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科学团队

信息科技创新实验室

创意编程、VRAR体验、思维创意、3D设计、机器人、人工智能体验……

上海理工大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团队、上海理工大学增材制造团队

数学建模实验室

数学建模、系统科学、计算思维……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指导团队

STEM实践馆

STEM项目实践研究、生活中的化学、光学工程、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团队等指导团队

2. 以创新实验研究项目驱动,指导学生实践创新

夯实创新实验室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大力发展新工科素养特色社团,以兴趣引领、项目驱动,积极参与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实践创新。大学专家、研究生团队与中学教师组成团队,共同参与学生创新项目指导。积累储能中学新工科素养特色创新实验研究项目,逐步形成领航创新实验项目、优质创新实验项目等。以特色项目引领、体现新素养培育,集创新实验室硬件、资源、课程、指导团队、实践研训为一体的教育环境,为学生创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乃至探究科学的自由时空,学生在创新实验室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与发展,探索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步提升创新能力。

3.构建灵活、开放、软硬件融合的创新学习环境,满足个性化、多样性学习需求

将“新工科”创新实验中心建设成为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学习环境。着力破解传统实验室固定式、标准化空间布局对学生探究性、个性化学习活动支持性不足,无法满足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需要的难题。创新实验室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构建更为灵活、开放、软硬件融合的适应性学习环境,以仪器设备前瞻性、可拓展性、可选择性为前提,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性的学习需求。

4. 依托大学工程实训基地资源,探索生涯发展

依托上理工大学资源,探索高中与大学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提供“新工科实训”基地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学生进入大学实验室和场馆设施体验,参与未来工程师夏令营等活动,加入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大作业”项目,在参观、实践和探究中逐步浸润体验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选择。

(四)预期成果:

1. 确立上理工——储能“新工科”创新实验中心;

2.积累储能中学新工科素养特色创新实验研究项目,逐步形成储能中学领航创新实验项目、优质创新实验项目等;

3.以实验室资源为依托,积极组织高中学生参与“互联网+萌芽”板块活动;

4.形成创新实验室管理和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研究的本校的教师团队。

项目六:建立“新工科”特色创建的评价机制

(一)负责团队:科研室、教导处、政教处

(二)期望目标:构建起与学校特色发展相匹配的课程评价体系和学生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三)主要举措:

1.“新工科”素养的学生评价体系

在特色课程的实施中,学校努力完善体现特色育人目标、可操作、有效度的学生评价。

1)学生“新工科”学习与实践的过程性评价

“新工科”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主要应用于学生学习“新工科”相关课程或参与“新工科”相关主题活动、表现性任务中的过程性评价。重点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探索及自主学习等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内容包括:作品评价、学习表现评价、客观性知识评价等。评价过程关注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的不同角度、综合评价对学生客体的描述,让学生的新工科素养个性特点得以刻画。

2)建立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新工科特色指标评价

学生新工科素养评价对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特色指标评价。学校结合高考综合改革,把学生新工科素养课程学习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规定评价项目和所占比例,以促进学生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视。

新工科素养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新工科素养水平及其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从而激发学生新工科方面的学习兴趣,为未来的终身发展埋下兴趣的种子。该评价以新工科基础方面素养、设计创新素养、实践应用素养为特色评价指标,对学生表现进行ABCD等第划分,由教导处、政教处定期组织考试和考查,每学期进行登录,形成学生综合评价数据库,为学生发展追踪和教育改进提供依据。

3)学生“储能之星”评选活动

“储能之星”包括人文学人、工匠能人、科技达人三个层面,每年有30位学生获奖。主要集中在学校“科技节”活动期间,通过“知识抢答”、“动手实践”、“素养测试”、“主题设计”、“现场答辩”等环节及不同渠道,考察学生各方面能力,储能之星评选结果纳入学生新工科素养特色评价体系中。

2“新工科”特色课程的发展性评价

在特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定期开展自我评估。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力求通过本课程的开设,探索符合储能学生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创新课程发展的路子,在课程开发实践中深化学校的办学理念、提升特色品位以及完善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

(四)   预期成果

1.建立“新工科”素养的学生评价体系,完善储能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2.构建储能中学“新工科”特色课程、教师评价体系。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机制

(一)加强领导

1.形成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规划实施

学校行政高度重视特色学校创建规划的实施,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党支部书记为副组长,副校长、工会主席、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教研组长为组员的“创建特色高中”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环节,统领规划实施。

2.组建专家团队,提供决策咨询建议

围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组建由学科、课程、高校、专业机构专家组成的特色创建专家指导团队,形成有力的专业和技术支撑。教育科研和课程指导专家团队,为学校总规划的制定实施、学校特色课程群的构建实施提供高屋建瓴的指导,高校专家和各学科专家团队为特色课程和活动的开展进行具体指导,相关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和社会团体等为学校课程的资源开发、硬件建设等提供建议和有力资助。

(二)机制保障

1.健全奖励机制,调动参与者积极性

学校为特色学校创建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项机制,如建立特色课程教师引进的绿色通道,特色创建工作奖励机制,特色课程教师的奖励机制,“新工科素养培育”成果奖励机制,特长学生奖助学金机制等等,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2.全员全程参与,形成创建合力

积极发动广大师生和家长参与到学校特色发展规划的制定中来,通过广泛的征询、论证、研究,制定出科学性与个性化协调统一且富有可行性与操作性的学校特色发展规划。全校师生要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形成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的局面。

(三)经费和硬件

学校在特色发展方面给予经费保障,并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特色发展的专项经费。每项经费的使用上有计划、有预算,重大经费支出经过校务会议和教代会讨论通过,严格保证专款专用。学校投入充足的资金建设特色课程和开展特色专项活动,专门用于科研、课程开设与管理、教师培训与奖励、设施设备购置等与特色学校建设相关的各项工作,并根据特色发展的特殊需要进行追加投入。同时确保政府下拨和企业资助的特色发展专项经费的专款专用。

学校围绕特色发展建设创新专用教室。进一步完善各类创新实验室,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围绕特色创建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扩大创新实验室群的规模,丰富新工科素养培育的内容,强化其新工科素养培育的功能,更好地为特色创建服务。

(四)管理保障

1.明确目标责任,做好分期规划实施

确立规划中各子项目的责任人和主要责任部门,责任人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以学期为单位进一步制定规划实施计划,对每个项目的实施细化落实,确保各管理人员和实施人员责任到位。

2.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反馈整改落实

规划子项目将按照学校特色创建总规划的实施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各责任部门以学期为单位,围绕规划进行自查自评,对有成效之处及时总结经验,对欠缺处及时发现问题,限期加以整改。

(五)服务保障

完善后勤管理制度,提升后勤工作水平与效率。实验室建设、设施设备的采购手续完备、程序规范、完成高效。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要由专业人员负责,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后勤部门根据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出定期的评估和诊断,为设备的有效使用和更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上海市储能中学

201912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