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专项工作 > 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学习基础素养项目学校研究计划

专项工作

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学习基础素养项目学校研究计划

索引号:-0902-2020-003  发布日期:2020-10-09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学习基础素养项目学校研究计划

一、    研究主题

“项目化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融入与创新

                    ——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第二轮实践研究

二、    研究目标

基于基础型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客观占比,以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为目标,以项目化学习为导向,以情境、规则、工具三要素为支撑,简化教学结构、综合情境任务在不同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学习再设计在此基础上,尝试打破学科边界,实施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初探。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探索项目化学习的“小升初”衔接。

三、   研究内容

1. 以项目化学习”为导向,开展基础型课程的学习再设计

在第一轮“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研究基础上,继续研究不同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用“项目化学习的思开展学习设计,将项目化学习融入基础型课程三级课堂的创建中。借助素养课堂转型“三要素”:情境、规则、工具,支撑教学结构的简化和情境任务的综合,使课堂成为素养萌发的“营养土”。

 在单科教学基础上,打破学科边界,每学期尝试一到两次“文科综合”(语文、道法)、“理科综合”(数学、自然)文理相综合的跨学科学习再设计,使之成为素养生长的“催化剂”。

2.  探索“项目化学习”的“小升初”衔接

在找到合适的高一学段实验学校的前提下,尝试通过学科核心知识的融合、拓展和延伸,开展综合案例分析或综合任务实践,主动匹配初中段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要求,从社会、自然、经济文化等大视角,设计学习任务与载体落实对学生素养的持续、长程培育。

 

 

四、  实施路径

1. 在单科及跨学科学习中,纵向设计项目化任务,培育素养

对标教育部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18个基本素养培育点, 对应各学科,找到内容联系点,从低段、中段、高段教材中,梳理出相近的学习内容,开展单元重组,体现螺旋式上升的设计。注重学科知识与各类情境之间的关联,形成基于本学科或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任务,并预设好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具体路径及成果呈现的形式。

本年度,首先尝试在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自然、美术等学科中,借助“规则”的建立和“工具”的设计简化教学流程,腾出自主学习时空,以落实“项目化学习”。具体以“诗词中国”作为语文学科的项目设计内容,以“生活中的几何美”作为数学学科的项目设计内容,以“睛睛环保行”作为自然、美术,以及道法的跨学科项目设计内容。具体研究设想见附件一。

 

2.以核心内容为载体,横向设计综合的项目化学习任务,培育素养

对标教育部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18个基本素养培育点,以核心任务作为载体,设计综合的项目化学习任务。该核心任务源于校本特色课程,如学校“睛彩之窗”拓展型课程中的《童心视界》少儿视觉艺术课程、《海洋国土》课程、《未来创造家》课程及“睛彩之旅”探究型课程中的仪式教育与生命教育课程等;也可超越课程范畴,基于学生价值观及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项目化任务设计,以期学生在综合的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把课内所学的知识与原有生活经验和现实社会相联结,促进对世界的深度理解,形成更灵活、更大格局的心智习惯,应对未来挑战。本年度以《海洋国土课程》和仪式教育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具体研究设想见附件二。

 

五、组织路径

1. 以所、院、校合力研究的机制推动和保障项目研究

制定研究计划,主动匹配市、区项目推进要求,依托市教科院学习基础素养项目专家团队引领,组织教师对市项目组提供的不断生成的研究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发挥第一轮实践研究中有创见的教师的引领作用,带动市、区内其他项目学校结伴共研。

把学习基础素养研究作为学校的龙头研究项目,继续从专家聘请、研讨论证,到设备添置、后勤服务等方面全方位保障项目研究的顺利开展和深入进行。除了继续邀请市教科院普教所、学习基础素养项目和区教育学院教研、科研专家团队引领和支持外,上海市学习科学研究所也将从开发学习潜能、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助力研究。

2.以教研与科研结合的方式,协同开展创造性实践

邀请区教院教研室、科研室两部门来校就项目开展情况作具体指导,从不同视角完善项目研究。将市教研室主导的基于课标的单元整体设计研究方向,和此项目第一阶段研究中创建“以学习为中心”的三级课堂作有机整合,创造性地开展协同研究与实践。

3.扩大研究队伍,细化研究“小团队”

研究人员从原来的19人增加至23人,占到全校将近三分之一。除了第一轮中涉及到的语文、数学、品社和自然学科外,增设综合形成四个研究“小团队”。每个研究“小团队”以申报年度研究“小项目”的形式,开展实践研究,学校将各队预设的研究内容按时间节点安排好,并力争以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互相观摩和学习,并做好过程性资料的积累梳理和提炼不断深化项目研究辐射阶段性成果。

4.携手高一学段项目学校,开展学段延伸性研究

应对中考新增“跨学科案例分析”的改革举措,尝试在中高年段中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对接。通过开展综合案例分析或综合任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创意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沟通等能力,真正落实对学生学习基础素养的持续、长程培育。

五、  研究进度

3月,校项目负责人预备会议,研读市项目组第二轮计划对应拟定学校研究计划

4月,新一轮校级项目组启动会,明确目标、任务形成校内各种研究共同体

4月申报种子教师开展工作坊研究

5月-6月,开展学科项目化研究,召开内部研究推进会,并基于实践撰写案例

5月6日,典型案例在“预见学习”公众号发表

6月,在专家指导下优化学科项目化设计案例

7月,参与市项目组组织的培训斯坦福项目化学习设计与评估营

9月-10月,组织教师开展跨学科项目化研究,并基于探索撰写跨学科设计案例,在专家指导下优化案例

10月-11月,参与上海教育学会素养论坛,典型案例在“预见学习”公众号发表

11月,举办题为“‘项目化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融入与创新”(主题暂定)年度研讨会,邀请市项目组专家团队和市级实验学校参加

12月,撰写年度研究报告,参与市级年度研讨交流总结会

六、  预期成果

1. 年度研究报告

2. 发表典型案例两篇

3. 实践案例若干篇

4、研究课和项目活动视频等相关配套资料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