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教学科研 > 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课程计划(2019修订版)

教学科研

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课程计划(2019修订版)

索引号:-0803-2020-002  发布日期:2020-10-09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政策指南,以“实现上海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总体目标为价值引领,以《上海市中小学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为操作依据,以黄浦区倡导的“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海派文化的精品教育”为文化追求,以“全面成长与个性发展并重,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并举,为学生提供精致、优质的课程服务”为课程理念,制定本课程计划。

一、学校课程发展基础

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由美国基督教南浸会副教士叔米士晏玛太会同粤籍教徒杨朝、林文于1911年创办,前身是两所教会学校——进德小学和民德小学。1951年两校合并。1952年成为公办学校,更名为“福建南路小学”,19571月改用现名。学校秉承“严谨、求真、务实”的办学传统,走过风雨百年。校址也从原人民路福建中路口,于2009年迁至南外滩。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发展”,用真情和智慧打造师生共有的文化空间和精神家园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创新、自主、和谐”的校风、“开拓、自立、和洽”的教风和“进取、自勤、和悦”的学风。学校始终坚持聚焦课堂,致力于学科教学的研究。进入课改后,又积极探索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再完善,形成了良好的课程发展基础。

多年来,学校积极推进民主人本的管理文化,建设优美和谐的环境文化,培育精彩多元的学生文化,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各项教育改革,使百年老校倍添活力。

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安全文明校园、市书香校园、市红旗大队、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影视教育特色学校、市摄影教学特色学校,以及黄浦区科技、艺术特色校等。现有25个教学班,821名学生,在职在岗教师69人,办学规模适中,生师比为112

(一)、优势分析

1、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课程发展态势良好,结构合理,基础扎实,选择丰富

学校以“课程让学生实现创新发展、自主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在必修的基础型课程之外,开设“睛彩之窗”拓展型课程,四十多门选修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在探究型课程板块,开设贯穿五年小学生涯的“睛彩之旅”仪式教育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和生命课程,满足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多重需求。

近年来,学校还积极尝试打破三类课程的限制,将原有的影视教育课和摄影课进行统整设计,融入创意美术的一些视觉元素,以在地文化小东门元素的发掘为任务驱动,着力打造具有校本特色鲜明的“童心视界”视觉艺术综合课程。近年来,先后编撰了《童心视界》、《我是小学生啦》等校本教材。

2、多重管理机制强势助推教师队伍实现高品质跨越式发展

从“专业化”视角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精良、善于合作的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团队,一直是学校师资建设的追求。学校努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并不懈地致力于教师专业境界的提升。近年来,尝试通过“新入职教师三年带教机制”、“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机制”、“骨干教师评选机制”、“教育协作块内教师柔性流动机制”、“校本培训机制”、“兴南教育奖励机制”等一系列管理举措,关注起步发展,注重岗位成才,激励先进模范,有效促进了教师的高品质专业发展,特别近两年来青年教师进步飞快,为课程服务提供了不断优化的人力资源保障。

3、作为协作块牵头校,能在发挥带动、孵化等优势的过程中获得再成长

作为一所在区域一直有着办学影响力的老牌优质公办小学,自2012年成立新的黄浦区以来,一直是小学五大教育协作块牵头校之一。在“黄一中心”教育协作块内,六所成员校结成了协作互助的办学联盟。近年来,通过管理共通、课程共享、教学共研、师资共育、文化共融等精准对接举措,形成了高位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先后围绕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学习基础素养项目推进等核心内容,开展互帮互助,取得发展实效。作为牵头学校,在引领和助推的牵头过程中,身先士卒,形成了好的学校文化,同时也积聚了丰厚的课程资源。

4、逐年有序推进课程空间再造,已形成环境助力成长的新亮点

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与课程建设同步思考、统筹,发挥空间设施的课程价值和育人功能,是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进程中近年来一个新的关注点。学校通过积极参加“上海市创新实验室”和“黄浦区环境创意空间项目”的申报,先后建成“童心视界”视觉艺术课程空间、“童真创意”工艺美术创意空间、“童梦工房”歌舞艺术律动空间、“童慧科苑”自然科学探秘空间等崭新的课程实施空间。课程空间设计思考上的低结构、多功能、序列性,也有助于打通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之间的界限,实现更好的资源整合,加上先进而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能全方位满足学生的艺术学习需求和创新素养培养。

(二)不足之处

1、师资两元结构突出,中级职称比例饱和,大批资深教师步入职业倦怠期

近年来,在每年不断有新教师加入的前提下,全校在职教师的平均年龄仍为41岁。而其中,25-3545-55这两个年龄层的老师是主流,特别是45岁以上年龄层的老师占到教师数的将近一半,体弱多病、职业倦怠、自我更新无力、创新动能不足等问题和现象越来越多。高、中级职称教师占78%,严重超过65%的合理比例,青年教师上升通道拥挤。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8%,研究生学历占8%,近十年来,先后有市级骨干6人次,区学科带头人3人次,区骨干18人次,这些数据看似还行,但其中深藏断层的隐忧。

2、课堂教学转型和课程内涵建设之路,尚未呈现质的提升

尽管近年来,学校积极投身课改和综改,但就目前阶段而言,在课程与教学上还存在着不少需要努力提升的地方。一是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重教轻学,学校虽主动参与了市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的研究,主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但突破仅限于参与项目深度研究的数学学科部分老师,而且这些成功经验,还有待逐步培育成学校新的教研文化。二是课程框架虽然初步构建,特色课程内涵建设也有新的统整、突破和提升,但对于三类课程从目标到实施过程、评价尚未形成一体,以共生的模式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项目化学习的形式开展指向学习基础素养培育的综合课程,目前还是空白,尚未能与国家课程形成优势互补,这也是学校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改进方向。

二、课程目标群

课程目标群示意图

学校的课程目标基于学校的课程理念,并与总体的办学目标形成一致性和契合度。因而,在学校“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用真情和智慧打造师生共有的文化空间和精神家园”的办学目标总领下,基于课程理念“全面成长与个性发展并重,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并举,为学生提供精致、优质的课程服务”,将学校的课程目标定为:课程让学生实现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创新发展。

根据目前课程的三块组成部分,具体设置三项分目标:

1、基础型课程目标

以国家课程为载体,以教学理念、行为的创新为推动力,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素质,促进学生基础性学力养成,奠基学生的终身和谐发展。

2、拓展型课程目标

以学校课程“睛彩之窗”为载体,拓宽学习视野,体现知识拓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用丰富的课程选择促进学生发展性学力养成,服务学生的个性自主发展。

3、探究型课程目标

以学校课程“睛彩之旅”为载体,丰富学习经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用专题性、综合性研究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研究性学力萌芽,引领学生的持续创新发展。

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促进师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学校将学生发展目标定位,与校徽、学校卡通形象“睛睛”等文化标识元素的构成紧密结合,综合表述为: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力素养与社会性发展良好的黄一中心学子。具体对应表述为:

红色的1指向德育发展目标:做一个明是非、讲诚信、正言行的“小睛睛”

绿色的1指向智育发展目标:做一个爱学习、善思考、勇创新的“小睛睛”

黄色的1指向体育发展目标:做一个勤锻炼、耐挫折、强体魄的“小睛睛”

蓝色的1指向美育发展目标:做一个扬特长、懂欣赏、添才艺的“小睛睛”

紫色的1指向社会性发展目标:做一个能合作、会探究、乐公益的“小睛睛”

希望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艺术,以及社会性发展等各方面获得全面提升。以上目标简化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行动口号是:做创新、自主、和谐的“小睛睛”。

                

校徽与“五色睛睛”图

学校将教师整体发展的目标定位是“三个型”: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精良、善于合作的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团队。对教师个体发展的目标定位是“五个有”:有敬业爱岗的情怀、有自我更新的自觉、有引领发展的素养、有协作换位的能力和有奉献担当的精神。希望教师在课程的领导、管理与执行的过程中,承担得起成为学生成长引路人的职责。

三、课程结构

(一)课程内容的架构

目前,学校的课程内容架构,源自校徽的中心点,把这个中心点,化为一个“同心圆”,如下图:

 

“同心圆”课程架构示意图

具体内涵如下:

以全学段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研究为教研抓手,以部分年级“融入学习素养,聚焦学习能力”项目研究为科研抓手,整体推进基础型课程建设,在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过程中促进发展。

以“睛彩之窗”拓展型课程为主要抓手,利用周五快乐活动时间,通过选课走班制等形式,为面上所有学生提供拓展学习的资源、条件和机会;同时利用课余包括早晨、午间和放学后330的时间,通过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形式,为部分有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提供拓展学习的资源、条件和机会,在拓宽学习视野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

以“睛彩之旅”探究型课程为主要抓手,利用市教委课程计划中规定的集中课时,以及寒暑假,通过成长仪式教育课程和生命教育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开展学习和实践,在丰富学习经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

三大课程板块齐头并进,相互补充,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需求,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二)课时安排

                年级

说明

周课时

课程、科目

基础型课程

   

9

9

6

6

6

1)一年级入学初设置4周的学习准备期。

2)语文课程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写字。

 

   

3

4

4

5

5

   

2

2

4

5

5

   

2

2

2

2

2

道德与法治/

品德与社会

2/

2/

/2

/3

/3

唱游/音乐

2/

2/

/2

/2

/2

   

2

2

2

1

1

体育与健身

4

4

4

3

3

信息科技

 

 

2

 

 

劳动技术

 

 

 

1

1

周课时数

26

27

28

28

28

拓展型课程

兴趣活动

(含体育活动)

5

4

4

4

4

开设“睛彩之窗”快乐活动,尝试在一、二年级中试点主题式综合活动,将兴趣活动、体育活动和班队会活动有机整合。

专题教育

或班队会活动

1

1

1

1

1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每学年12

每学年2

由年级统筹、安排在春、秋游和寒暑假时段。

探究型课程

1

1

1

1

1

一至三年级上固定教材内容(探究资料包),四、五年级上校本探究内容“童心视界”课程。尝试在一、二年级中试点主题式综合活动,与原有固定教材内容相结合。

午会

每天12:40-13:00

通过多种栏目内容的设计,落实“安全与防范”“法律与道德”“民族与文化”“环境与健康”“综合与实践”等专题教育。

广播操、眼保健操

广播操:9:35-10:05

室内操:13:35-13:40

眼保健操:9:35-9:40, 13:50-13:55

 

周课时总量

33

33

34

34

34

每课时按35分钟计。

表一:基础型课程周课时

(三)专题教育

学校利用每天的午会课和班队会活动时间,结合专题教育内容,分年级进行统筹安排,午会课栏目相对固定,班队会活动月度有教育侧重点。具体安排如下:

1、午会课栏目安排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一年级

百家讲坛

养成好习惯

卫生要牢记

大手牵小手

安全在心中

二年级

百家讲坛

法律伴成长

行规促我行

健康生活

每一天

红绿领巾

牵起手

文明安全行

三年级

百家讲坛

行规礼仪争奖章

健康知识

你我晓

队员讲台

展风采

节日知识

明理行

四年级

百家讲坛

安全在心中

健康伴我行

领巾在行动

我是中国人

五年级

百家讲坛

与法同行

牵手健康

爱我中华

心系安全

表二:午会课栏目安排表

2、班队会活动月度侧重点安排

学年度上半学期

学年度下半学期

9

文明习惯养成

3

生活习惯养成

10

爱国情怀

4

安全习惯养成

11

学校集体规范

5

社会公共规范

12

文化传承

6

学习习惯养成

表三:班队会活动月度侧重点安排

(四)校内外资源的利用

1、教师资源

“睛彩之窗”拓展型课程执教教师的队伍由本校有特长的教师、有专业背景的家长志愿者,以及社区共建单位的专业人士组成,每学年由教导处根据上一学期的课程执行情况进行了解、排摸和微调后,统一规划安排实施。

2、家长资源

为实现家校共育,学校发挥家长在社会各行各业的专业背景优势,每学期开设家长微课,或面向班级,或面向年级。家长微课的主题和板块由学校拟定,家长可通过班主任向学校提出自主申报,经教导处统一协调,以年级全覆盖的原则安排落实。例如:

板块

红色基因爱党情

海派传习文化魂

职业体验匠心路

绿色生活健康行

内容

我们眼中的建筑(朱有鸿妈妈)

与古文化同行

(张心悦爸爸)

世界货币普及

(葛忆萌爸爸)

人工智能无处不在

(郭钧洋家长)

银行卡发展与演变

(朱奕昕妈妈)

读书笔记的撰写

(黄阳明爸爸)

创意绘画

(施博轩妈妈)

垃圾分类

(苏圣龄爸爸)

汉字之美

(顾懿慧妈妈)

英语词源学

(吴瀚文妈妈)

摄影知识浅谈

(王耀晨妈妈)

互联网科普

(林达爸爸)

图形变变变

(俞佳灵妈妈)

 

认识二进制

(曾子杰妈妈)

网络带来的变化

(蔡梓辰妈妈)

 

 

 

目浴阳光预防近视

(竺晨烨爸爸)

 

 

 

蜈蚣学开车

(张艺陌爸爸)

表四:2018学年第一学期“多彩学习圈”家长微课课程表例举

3、场馆资源

校内继续有序改建各类课程共建和公共文化空间,践行环境助力成长的理念;校外通过校社区委员会以及合作共建单位的资源利用,学校统一组织,统一带队开展各类课程实施。(现有主要场馆资源见表八:“睛彩之旅”社会实践课程常规内容例举表)

4、信息资源

学校在利用一切校内信息资源,保障课程实施以外,还有选择地使用晓黑板、一起作业、FUN and FRIENDS英语阅读等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网络学习资源,作为课堂学习的另一种延伸。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程评价的探索。

四、课程设置及说明

学校严格按照上海市教委小学课程计划要求设置课程:以基础型课程为主,占学校总课程的80%左右。以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为辅,占学校总课程的20%左右。

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规律,学校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课程计划,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不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基础型课程

1、课程目标

以国家课程为载体,以教学理念、行为的创新为推动力,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素质,促进学生基础性学力养成,奠基学生的终身和谐发展。

2、课程实施

1)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加强对流程精细化管理

五环节中重点聚焦:

备课的准确性。加强教研组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继续推进以单元为主的学习方案设计,重点关注对课标与教学目标的准确对应。

要求教师在备课前,首先须明确整体的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度安排与评价方法等,再依据课程标准,具体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之中。设计教案时,要求做到精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练习环节,精心设计提问,精心设计最有效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对于全体教师要求做到每学期每人至少承担一单元的精备教案,对于五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则要求做到教案课课精备。

教学的有效性。关注教学设计在课堂实施之前的“二次备课”,重视教研组集体开展课堂观察和实践研究,重点研究教学目标设置与教学过程实施的一致性。教导处加强随堂听课和即时反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法。教学中,既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又重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并能根据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表达、思维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作业的差异性。布置的作业要紧扣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基于学情研究分层,有效布置作业,同时充分体现年段特征与学科特点。加强对作业设计、批改、反馈的日常管理,提升作业品质。倡导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严格落实市教委关于学生作业布置的相关精神,控制学生作业量。

辅导的针对性。以培优辅差为总目标,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开展分层及个别辅导。利用好课余时间,因人而异地对资优生和学困生开展分类的专项辅导,使每一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

评价的改进性。基于课程标准,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评价活动,积极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由教导处牵头,联手各备课组长,结合备课组活动,做好平时的知识梳理工作,加强对质量调研和常规考试的命题研究与反思。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低年级学生五书面回家作业及考试,各年级均无期中考试。

2)开展学生学习基础素养研究,深化“素养课堂”内涵

作为市“学习基础素养”研究项目组首批17所种子学校之一,学校在预设的“三大实验室”中侧重选择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实践研究作为子项目。学校秉持“让素养在课堂中生长”的研究理念,以数学学科为先导,开展推动课堂教学设计转型的实践研究,倡导教师通过在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中用好“情境、规则、工具”三要素,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链接、经验的转化、思维的整合、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3、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4、课程评价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并开展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改变单一的以分数作为终结性评价的做法,倡导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不同评价功能,与之形成结构互补,全面、客观、综合地看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改变纸笔测试的单一性,低年级采用在情境活动中观察评价和信息化测试平台支持的平板电脑测试,以生活化和趣味性吸引学生,以大数据对学情作细致分析。具体如下:

一、二年级:

1)日常教学中开展过程性分项评价

2)期末进行全学科综合情境评价

3)利用区域开发的评价平台,做好日常自我诊断

三、四、五年级:

1)日常教学中开展过程性分项评价

2)期末进行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书面考试,英语学科的书面考查,以及其他学科的考查

同时,尝试采用科学性强、可信度高的评价软件,在每二年级上半学期的期末进行质量检测,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针对个体的学业水平分析报告,作为对小学低段的学业质量的一次自我诊断,从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行为,并进一步跟进管理举措。每四年级上半学期,接受上海市“绿色指标”质量评估或黄浦区小学质量调研,作为对小学中段学业质量的一次整体审视,在横向比较中,不断反思与提升,并通过撰写改进报告和召开质量反馈分析会,改进管理和教学。把握好每年五年级毕业考试的命题导向。

除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之外,针对体育、音乐、美术、自然、品社等学科的特点,学校通过举办读书日、运动会、艺术节、科技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与展示学习素养的平台。同时通过创意作业、长周期作业等方式,指导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

(二)拓展型课程

1、课程目标

以学校课程“睛彩之窗”为载体,拓宽学习视野,体现知识拓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用丰富的课程选择促进学生发展性学力养成,服务学生的个性自主发展。

2、课程实施

1)顶层设计与反馈微调

学校基于办学传统,对已有的点上的拓展型科目进行梳理,逐年优化“快乐半日活动”内容,统整设计“睛彩课程”,现分为“运动健身、艺术人文、民族文化、科技素养、国际视野、动手实践”六大板块,作为全校学生自主拓展的备选内容。同时点面结合,为有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开设提高型社团与兴趣小组,使学生的个性获得更充分的发展。

每学期,教导处根据既有课程的受欢迎度和新兴课程资源的引入情况,将课程内容进行微调,推陈出新,不断激发课程生命力。

内容构成分四个部分:本校教师自主申报的素养课程、由学校购买的特色课程、家长微课程、共建单位输出人力物力提供专业课程。

2)内容设置与特色培育

学校将限定拓展型课程纳入课表,保证教学时间,安排专任教师授课。教导处对此类课程进行跟踪听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兴趣特长申报自主拓展课程,借助外力聘请专业人员来校上课,发挥家长职业背景优势来校申报微课,将这些课程内容作为学科的延伸和补充,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学校每学年确保全校至少有40门以上的科目可供学生选择。

注重特色课程的培育,立足摄影和摄像两大传统项目,自主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童心视界”少儿视觉艺术课程,并逐步培育“童梦工房”少儿国际标准舞课程和儿童歌舞剧课程、“童慧科苑”DI创新思维课程和小小创造家课程等。

3)科目设计与教材编写

限定拓展课根据教学大纲备课。

自主拓展课由执教老师个人或者所在教研团队,在区教研员的专业指导下撰写科目设计,寻找课程素材,编写课程教材,安排教学计划,组织课程实施,落实课程评价。

对于相对已经成熟的科目,由学校抽调教师,统一编写校本教材,并印制成可供学生使用的课本。

4)资源协调与系统支持

学校充分挖掘教师的特长,充分借助社区、家长的专业资源,充分发挥各课程空间的使用效益,全面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特别是近些年来,积极参与上海市创新实验室、黄浦区环境创意空间项目申报,有计划、有步骤地逐年完成课程空间再造,不断优化课程实施的环境。

在具体操作上,每学期由教导处、总务处根据课程需要,调整安排各类课程实施的教室和专用场地,统一配齐课程耗材,并积极开发网上选课系统,为学生自主选课提供参考和便利。

5)区域共享与示范辐射

随着学校拓展型课程的日趋成熟,学校将有计划地把特色课程内容、特色课程师资、特色课程空间等,在协作块内开展一定的共享,起到协作块龙头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同时,通过两年一度“童心视界”校少儿视觉艺术节等形式,向市、区进行课程文化的推广。

3、课程设置

学校的拓展型课程分限定类和自主类两种。限定拓展课程又分两种,一种是市教委课程计划建议的内容,每周有规定课时排入课表;另一种是专题教育内容,主要利用午会时间开展。自主拓展课程也分两种,一种是利用每周五下午市教委规定的“快乐活动日”时间,实施学校自主设定的“睛彩之窗”六大板块普及型课程内容;另一种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提高型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主要安排在放学之后的330时段。

1限定拓展型课程

        年级

科目

说明

体育活动

2

2

2

2

2

每条年级每周两节体育活动课,一节为年级1+N活动课,另一节为学校购买的体育兴趣课(啦啦操、足球、篮球、棒球、橄榄球)

数学兴趣

0.5

 

 

 

 

 

英语兴趣

0.5

 

 

 

 

专题教育

或班队会活动

1

1

1

1

1

根据每月不同主题开展班队会活动(见附件)

表五:限定类拓展型课程周课时

2)自主拓展型课程

◎普及型“睛彩之窗”课程

系列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运动健身

武术

足球

空手道

棒球

橄榄球

 

羽毛球

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

 

 

 

艺术人文

成语故事

世界文化

地理

少儿油画

少儿油画

茶艺

 

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

 

故事大王

阅读心语

硬笔书法

(钢笔)

 

文学社

 

硬笔书法

(铅笔)

手绘涂色

整本书阅读

 

 

科技素养

 

 

计算机

3D打印

 

 

 

 

童心视界

童心视界

 

民族文化

经典诵读

 

沪语童谣

 

宋词鉴赏

国际视野

阳光课程

智趣数学

海事安全

外教ABC

英语故事汇

动手实践

百变积木

智力拼图

建筑模型

珠绣

五彩编织

 

趣味刮画

巧手钻贴

数字油画

快乐小主人

睛彩制“皂”

 

纽扣贴画

 

 

小当家

烘培坊

创意魔豆

表六:“睛彩之窗”课程常规内容一览表

除此之外,学校根据市教研室20186月启动的小学一、二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在黄浦区开展试点的要求,还专门为一、二年级(以下简称低年级)设计了一项“眼睛我能行”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简称“活动”)。这一活动根据低年级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身心特征,从“我与自己”、“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三个维度设置内容和任务,对学生进行启蒙式的教育和规范、训练和培养,通过游戏化、情境化教学,为学生提供综合体验、综合实践的经历,帮助学生在知识建构之外,形成一些综合的生活经验。(试行的活动方案另附)

◎提高型“睛彩之窗”课程

提高型“睛彩之窗”课程,为部分有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提供拓展学习,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社团建设主抓“四团、四队、一社”,竞赛类兴趣小组共十余个。“四团”是:合唱团、民乐团、摄影记者团、体育标准舞团。“四队”是:舞蹈队、茶艺队、鼓号队、DI科技创新队。“一社”是儿童歌舞剧社。

提高型课程的执教者主要由学校特色教师承担,部分社团或兴趣小组借助专业力量的支持,比如:上海民族乐团和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教师指导民乐团训练,黄浦体育总局专业教练进行体育标准舞团的指导等等。这些外来的专业力量加上本校教师的协同管理配合,承担了学校传统项目的发展传承,以及新兴特色项目的孵化和培育任务。

同时,学校还开设学科类、科技类、运动类等三大类别、十多项内容的兴趣小组,每周开展兴趣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让兴趣成为特长。

内容

指导老师或教练

四团

合唱团

本校教师

民乐团

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员

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教师

摄影小记者团

本校教师

体育标准舞团

黄浦区体育总局专业教练

四队

舞蹈队

特聘教师、本校教师

茶艺队

本校教师

鼓号队

特聘教练

DI科技创新队

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教师

一社

儿童歌舞剧社

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教师

表七:提高型社团任课表

类别

组别

指导老师

学科类

英语戏剧

赵健 、曾臻

科技类

DI科技创新队

茅宇凯

车模

李培

船模

李卫

电脑

郑波

科技创意制作

李卫

小小创造家

毛代洁

运动类

篮球

许伟红

橄榄球

张雪欢

棒球

黄曦结

游泳

许伟红

啦啦操

解亦婷

足球

张卫东

体育舞蹈

葛琪

拉丁舞

葛琪

象棋

王珏

羽毛球

黄曦结

表八:竞赛类兴趣小组任课表

4、组织形式

选课走班制、社团或小组活动

5、课程评价

普及型“睛彩之窗”课程,采用星级评定与短语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期末评价。其中星级评价既有学生自评,又有同学互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老师采用短语描述的形式,对学生的态度、技能及成果作出综合评价。

   

“睛彩之窗”课程评价模板示例图

对于教师教学的评价,通常以学校校园网上学生报名的人数来决定学生对某课程及任教教师的认可度。若某课程报名人数不足十人,则该课程被取消,并请该任课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三)探究型课程

1、课程目标

以学校课程“睛彩之旅”为载体,丰富学习经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用专题性、综合性研究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研究性学力萌芽,引领学生的持续创新发展。

2、课程实施

“睛彩之旅”探究型课程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一至三年级开设探究课,以配套资料包为主要教学内容,每周一课时,排入课表。

2)“睛彩之旅”仪式教育与生命教育课程内容设置

“睛彩之旅”仪式教育与生命教育课程包括仪式教育与生命教育两块内容。第一块是仪式教育课程。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仪式教育课程,每条年级、每个学期都有切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仪式教育课程开展,从一年级的入学仪式到建团、入队、十岁生日、毕业典礼等等,课程内容贯穿整个五年的学习生活。举行仪式教育时,学校通常还会邀请家长来校一同参加活动,或通过网络进行全程直播,不仅让家长做观摩者,更让他们成为参与者,与师生互动,与学生共鸣,见证孩子的成长历程。第二块是生命教育课程。学校将原先较为分散的、关于生命与成长的专题课程,与每条年级固定的仪式教育相配套、相整合,对仪式教育进行实质性内容补充。具体安排如下:

表九:各年级“睛彩之旅”仪式教育与生命教育课程一览表

实施时间

实施内容

实施部门

一年级

“我是小学生啦”入学仪式

教导处

“闪闪的红星”儿童团入团仪式

大队部

专题课程:出生教育——我从哪里来

社委会

二年级

“雏鹰在成长”少先队入队仪式

大队部

专题课程:性别教育——男女都一样

社委会

三年级

“共同庆生”十岁生日主题集会

年级组

专题课程:成长档案制作

社委会

专题课程:身体教育——认识隐私部位

社委会

四年级

“我为领巾添光彩”主题集会

年级组

专题课程:安全教育——我来保护我自己

社委会

五年级

专题课程:“花季男孩 花季女孩”

社委会

“放飞梦想 扬帆启航”毕业典礼

年级组

3)“睛彩之旅”社会实践课程常规内容设置

学校设计形式多元、内容多样的“睛彩之旅”社会实践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睛彩之旅”社会实践课程共分三大板块,其中,第一板块“春秋游社会实践活动”和第二板块“专业场馆实践体验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统一带队实施,第三板块“爱心公益行动”,由各班级家委会自行组织策划安排,需向报学校报备。

春秋季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导处设计任务单,借助小研究、小调查的形式,学生带着任务去实践,带着问题去探索。学校用好共建单位的场地场馆和区本体验护照,组织学生以集体参观、亲子活动、送教上门、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开展专业性较强的体验活动。学校还鼓励和宣传各中小队自发的爱心公益行动 ,多年来一些爱心善举不但得到了延续,更得到了全校师生家长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心公益行动中,比如:凉山州希望小学爱心助学行、“天使之家”助残关爱行、“拯救斑马线”交通安全行等等(具体方案详见每学年寒暑假工作计划)。例如:

板块

内容

形式

地点

春秋季

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大自然

小调查

小研究

机动

专业场馆

实践体验活动

了解隧道科技

参观日记

隧道科技馆

了解地域历史文化

老码头创意园区

开展禁毒教育

上海禁毒馆

开展海洋国土教育

黄浦海事局

了解文博与民俗文化

送教上门

DIY制作

上海博物馆

了解地域历史文化

上海档案馆

了解消防逃生知识

体验与演习

黄浦消防中队

浸润书香文化

志愿者服务

黄浦区图书馆

雏鹰假日小队活动

微报告

机动

“文文明明幸福行”

护照体验活动

爱心公益行动

赴凉山州希望小学

爱心助学行

微报告

机动

赴重庆孤儿院

结对帮困行

赴“天使之家”

助残关爱行

赴“小东门敬老院”

敬老关爱行

“拯救斑马线”

交通安全行

表十:“睛彩之旅”社会实践课程常规内容例举表

“睛彩之旅”社会实践课程三大板块中,第一板块“春秋游社会实践活动”和第二板块“专业场馆实践体验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统一带队实施,第三板块“爱心公益行动”,由各班级家委会自行组织策划安排,需要向学校备案。

3、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年级集会、各类活动或讲座

4、课程评价

目前采用的是传统的雏鹰争章方式、专项评价记录单粘贴于《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等方式。学校计划将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评价进行整体设计,以电子化的方式加以过程记录,形成属于个体的发展性评价档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有针对性、导向性的激励。

五、三类课程统整的创新探索——“童心视界”少儿视觉艺术特色课程建设

作为上海市摄影特色学校和影视特色学校,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使摄影和摄像课成为了学生喜爱、家长欢迎的特色课程,也培养出了一批影视小记者,其中不少校友已经走进上海电视台、新闻晨报等单位,成长为专业记者。

在不断深化课改的进程中,学校也一直在思考,三个课程板块相对独立的设置,虽有助于基层学校对各部分的课程功能定位及互补作用有清晰的认识,也更便于管理和考核,但在课程执行过程中,有许多学习内容无法简单机械地用“基础”、“拓展”、“探究”等字眼进行定性归类,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项完整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而近年来,学校尝试寻找一个点,将“童心视界”少儿视觉艺术特色课程的建设作为一个实践载体,试图依托此课程,对三类课程进行一些统整、融合,用课程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综合提升。

“童心视界”少儿视觉艺术课程的主干,由摄影、影视制作和创意美术三部分内容组成,使用学校编写的三位一体的校本教材,摄影、影视制作的教学课时纳入自主拓展型课程,创意美术的课时纳入基础型课程中。由部分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创编一些小故事或小童话,以绘本的形式加以呈现。利用假期,布置相关的创意长作业要求,吸引有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参与。学校每两年一度开展与此课程相关的视觉艺术文化节活动,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充分展示,在向内推动学校课程文化形成的同时,向外作适当辐射。

六、课程管理与保障

(一)组织管理与职责分工

1、课程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课程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组员由分管课程与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部分教研组长以及骨干教师等组成。领导小组负责从宏观上提出课程思想,确定课程目标,就课程架构、内容设置、评价设计以及资源保障等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研讨及部署,并听取专家意见建议,对课程不断加以完善和提升。

2、课程工作小组

学校成立课程管理工作小组,由分管课程与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任组长,组员由各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家委会、社委会代表组成。工作小组负责纵观层面上具体的计划制定,将每一个课程板块中的详细任务分解并落到实处,并实时指导、帮助与督促一线教师开展课程实践,并积极吸纳家委会成员、社区代表参与到课程开发与实施、资源挖掘与利用中来,以确保学校课程的顺利开展。

3、教师

教师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基于学科教学和课程(活动)的具体目标要求,进行点上的教案(方案)设计,并负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以完善,并适时向课程领导小组或工作小组提出实施后的改进意见和创新想法。

(二)管理程序

1、课程开发程序

1)课程领导小组在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总体方案进行前期设计,由学校校务会讨论通过。

2)各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课程方案总体要求,自主开发拓展型和探究型校本课程的具体科目内容,选编教材,撰写授课计划,设计教学与评价,由校课程工作小组审查通过。

3)课程领导小组每学年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小组的总结与反思,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校课程方案。

2、课程管理程序

1)工作小组每学年制定学校课程实施的学年度课程计划,整体协调人员、科目、场地及资源,并加强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

2)教师根据课程计划,设定教学(活动)目标;制定教学(活动)进度;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后及时反思、提炼经验;整理、保存教学  (活动)的相关资料。

3)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成员日常随机参与教学(活动),了解活动进程,予以指导和指正。每学期召开工作会议,交流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对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与总结。

(三)保障措施

1、规章制度保障

学校严格执行各项教育政策、自觉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依法治校,文化立校,特色强效,始终将教育质量管理视为学校发展的主线。

1)质量保障制度。建立校本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分德育、教学、特色课程和身心健康四方面进行标准设置、流程管理、配套跟进和成果巩固,从而对课程的实施进行全方位保障。

2)质量监测制度。教导处根据教学流程管理的要求,每学期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分项和全面相结合的定期检查、随时抽查,提出意见或建议,确保学校课程的正常运作和有效实施。

对于绿色指标的反馈报告,学校组织分管教育教学的部门和领导、教研组长认真仔细研读,寻找薄弱环节,召开质量反馈会议,撰写整改报告、落实班级跟踪听课等举措,切实改进和提高质量。

3)质量奖励制度。根据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态度、能力以及实施的效果,对教师团体或个人,进行绩效奖励。对具有开创性、且实施效果、口碑良好的项目,提交一年一度的校“兴南教育奖励基金”予以重奖。

2、人力资源保障

组织教师认真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培训,不断提高整体队伍素质。从培训目地和具体内容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推荐参与校外高层次培训

推荐优秀干部参加市级德育培训基地、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鼓励并支持教师进行黄浦区、校两级学科带头人、骨干的申报;推荐优秀班主任参加市、区班主任工作室;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市“种子计划”培训。

2)有序组织校内常规培训

a. 干部培训

为加强对学校各级干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逐年分别对中层、组长、后备干部进行滚动的专题培训。另外,学校建立五年一轮的校级后备干部选拔及校中层跟岗的激励机制。

    b. 班主任培训

加强对班主任队伍建设,做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通过例会组织班主任开展理论学习,向班主任传递最新的德育信息与方法,请优秀班主任作班级管理和教育学生的经验介绍,外请教育专家举办讲座,做好主题谈话课的培训、实践、研究工作。每年召开有主题的学校德育年会,并将年会研讨成果印制成“睛睛在行动”的德育年刊,全面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的班级管理和育人工作。

c. 青年教师培训

组织好青年教师一月一次的“花YOUNG”学习沙龙活动,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开展对青年教师个人三年规划的制定和中期对照,加强青年教师梯队培养。

为了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学校为他们配备师德素养高、教学能力强的老师作为师傅,开展结对带教工作。在签订带教协议后,通过师徒互相听课,撰写教学反思、案例,指导课题研究等多种途径,助推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市、区、协作块、校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以此发现一批富有潜力的青年教师。

从培训的组织形式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协作块通识培训

作为龙头学校,每学期,组织黄一中心教育协作块全体教师参与主题式培训。

通过外请团队的专业培训,让教师开拓了视野,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育人境界、素养和水平。

时间

培训主题

培训单位

培训讲师

2015学年度

提高人文素养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2016学年度

未来学校的变革

上海思来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2017学年度

法律进校园

上海华夏汇鸿律师事务所

计时俊

2018学年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

上海思来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宣逸芙

表十一:2015-2018“黄一中心教育协作块”教师通识培训一览表

   2)教育科研

   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引领和推动教师将价值取向和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务实的教育教学行动,并不断自觉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经常邀请市、区教育科研机构的教育专家、学者来校作各类学术报告和讲座,树立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挖掘教师的课程开发潜能,鼓励和支持教师研究课堂教学和课程实施的科学方法,通过课题(项目)申报立项、研究、成果发布与转化的形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与课程开发实施的科学水平,每三年组织一次校内的教育科研成果评比,通过“兴南”教育奖励基金予以表彰。

3)学科教研活动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区各类学科培训,并有序组织校内日常的分学科教研活动,进一步提高对市教研室“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导向的认识,细化具体操作。首先要求三个“定”:定主题、定时间、定地点,其次要求三个“研”:研读课标、研究突破重难点的设计、研究作业与目标过程的匹配度。每一个教研组均有一位学科背景相同的中层以上干部深入,共同参与学科研究。同时,加强学习基础素养培育方面的学习设计,以成立学校项目小组的形式,聚焦核心研究团队,加强互助共研,突破重点,攻克难点,培育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4)跨学科教研活动

基于综改发展背景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在强化分科教研的同时,尝试开展跨学科教研,开展对项目化学习设计的初步研究。低年级组跟随市教研室,认真学习《小学一、二年级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方案(试行稿)》,尝试模糊学科边界,基于儿童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和认知特点,从“我与自己、我与自然、我与社会”三个维度,开展活动设计的研究。在三、四年级中,尝试淡化三类课程的边界,梳理学科交织部分,形成驱动性“问题”或“任务”,开展项目化学习的设计研究。学校以各科青年教师及教研组长为主要成员,成立了低段和中段两个项目化学习研究项目组,在教科研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有分有合地开展课程进化与迭代的实践探索。

5)常规师训工作

做好“十三五”教师培训的组织工作,及时上网报名市级课程,统筹安排、合理调整,分批组织教师参加区级课程培训。把高级教师的540学时培训,一级、二级教师的360学时培训,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保证培训工作的高质量,促进教师在专业领域的不断提高。做好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记录,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培训机会和展示平台。

6)重视对教师专业发展作出多元性与客观性评价

进一步完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走出单一从学科成绩看班级发展和教师专业投入情况,倡导从“学科教学”、“班级管理”、“课程开发”、“教育科研”、“家校沟通”、“学生学业水平”等多个维度,对教师的劳动和创新作出“绿色评价”。其中,关于学科教学评价,倡导用好“黄一中心活力课堂教学评价表”,走出高控课堂单一的评价维度,倡导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两个价值判断维度,对课堂教学进行观念引领和实况评价。

3、经费保障

1)学校公用经费,除日常开支外,优先用于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与保障。每年优化三类课程的结构和内涵质量,通过举办四大课程文化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购买第三方专业类课程服务提供学生多种选择等办学举措,确保课程满足学生个性成长的需求。

2)每年根据课程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教学设施,合理添置设备,并有计划地根据课程空间实施要求,通过上海市创新实验室项目、黄浦区环境创意项目等平台,筹措专项资金,设计、改建与更新各类教育教学的实施空间,以特色空间助力学生优质成长。

3)印刷或出版已开发成熟的校本教材、教师文集,以及课程教学需要的最新资料。购买课程教学需要的各类配套教材、媒介和耗材。

4)支持教师参与各类培训、参与各种高端研讨活动,确保经费支出。同时认知组织好校内、协作块内的各类培训、研讨活动,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每学年选购教育书籍向教师赠阅,并安排专项资金组织教师自主选购课程类书籍,以提升教师学养。

5)对于积极投身课堂教学转型、参与项目实践研究、创新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教师与人员,以及年度考核优秀的教师,通过绩效与“兴南”教师奖励基金,予以奖励。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