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贯彻落实《黄浦区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和《黄浦区推进创新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相关文件精神,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教学各项管理,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推进学校内涵建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迎接2020年12月底的综合督导。
一、教师教育
重点工作
1.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学四史,担使命,争做新时代好教师”为主题的师德素养校本课程培训;以第27届“兴南奖”颁奖典礼、教师节等为契机,进一步弘扬教师爱岗敬业、勤学善思、乐于奉献、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2.加强师资队伍梯队建设。做好综合督导的迎检工作,进一步梳理各年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继续推行校内定期展示制度;加强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以青年教师教研沙龙为平台,继续开展好读书分享、课堂实践、教学比赛等活动,凝聚团队力量,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常规工作
1.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继续通过文明组室创建、社团活动、读书活动等,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的精神文明建设。
2.加强区域共建共享。横向上,继续加强“黄一中心”教育协作块六所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共研共享,组织语文、数学、自然三个学科工作坊继续做好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活动,拟于学期末开展阶段汇报;继续组织好德育共享课程的推进工作,为协作块学生提供更多优质课程体验。纵向上,积极参加上海市格致教育集团的各项活动,在一年级中开设围棋社团,对接教育集团特色课程。组织好与贵州省赤水市第二小学的“东西部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探索开展线上教学研究。
二、德育工作
重点工作
1.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迎接进博会为重要契机,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家国情怀,践行文明风尚,养成良好规范,健康快乐成长。
2.结合行为规范教育、节粮教育、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扎实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做好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中期评审汇报。迎接12月底的综合督导。
3.深化德育综改,实现课程育人。继续丰富原有德育课程,探索PBL学习方式,开展“睛睛学四史“德育特色综合活动。
4.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动。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委会、家长学校,通过讲座、听课、座谈、邀请家长参与主题活动等形式,丰富家长学校内涵建设,并确保家长参与率。成立新一届学校家长委员会,强化家委会功能与职责,有效沟通家校联系,共同助力学生成长。
5.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落实心理健康课程教育、“阳光小屋”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做好个别学生“一人一档”、行规引导、心理疏导、心理个案研究、辅导资料积累等工作,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
常规工作
1.开展系列德育活动。采取主题教育月与随机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突出活动的实效性、针对性。本学期拟开展五个主题教育月活动,即九月份“爱国情怀”主题教育月;十月份“自主自信”主题教育月;十一月份“快乐学习”主题月;十二月“法制安全”主题教育月;一月“文化传承”主题教育月。
2.继续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每月训练有重点、有检查、有反馈。9月文明礼仪;10月生活习惯;11月学习习惯;12月学校集体规范;1月社会公共规范。各年级根据分年级具体要求,通过午会、班会、活动等形式落实教育,有方案有步骤。指导大队委员参与领巾、卫生、板报等各类检查评比工作,做好每月一次的行规评比。行政分年级检查,及时反馈,督促改进。做好期末评价工作。
3.切实开展班主任实务培训,提升班级管理能力、家校沟通能力和班级文化创建能力。本学期班主任实务培训重点为劳动教育。做好楼梯及走道的德育文化建设。
4.开展“光盘行动”等系列争章活动。继续开展法制行规课的研究,形成序列。设计好每周的升旗仪式,充分发挥新星电视台、黑板报、宣传栏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各个板块合理安排,成为学生了解天下大事、校园新闻、进行各类专题教育及行规养成的重要途径。
5.开展好少先队活动。做好少先队大队委员的竞选、增补工作,健全团队组织,开展好“建队日”活动。全面开展学生特长社团建设,除了各中队每周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以外,大队部面向中高年级学生,在睛彩课程中开设每周两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做好2020年文文明明幸福小使者的评选工作。
6.加强安全教育。在一、四年级开设“公共安全”课程。继续按时开展消防逃生演练、校园防暴演练,及时开展“交通”、“游泳”、“法制”、“防灾”、“自护”、“民防”等专题教育。在五年级中开展禁毒教育。加强校内外安全的教育指导。
7.开拓社会资源、家长资源,完善睛彩课程,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推进“三位一体”,实现协同育人。建立校级网络联动,完善班级通讯网络建设,拓宽家校日常沟通渠道。及时做好家庭教育指导的服务工作。组建三级家长委员会。
三、教学工作
重点工作
1. 全面梳理近六年来教育教学工作成果,进一步规范教学五环节,迎接区综合督导。(2020.12.29—12.30)
2. 进一步完善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建设。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订校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活动手册》。积极参与区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案例撰写、区级展示活动。
3.组建团队,积极备战“2020学年黄浦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评选活动”。(英语、体育、拓展)
4.做好四年级绿色指标反馈、解读工作。
常规工作
1.加强日常管理力度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以规范的管理制度为保障,发挥线上+线下的功能,引导教师、学生、家长关注疫情背景下的新学习方式,尤其要加强对批改、反馈环节的有效性研究。树立35分钟课堂教学的质量是落实“五环节”之关键的认识,引导教师把课堂作为实现自身专业自觉、专业提升的重要手段,推进国家课程的规范、有效实施。注重规范日常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通过“深瞳优学”评价平台、家长(学生)课程问卷、日常检查与抽查等措施,制定比较全面、可操作性的各学科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听取来自学生、家长对学科教学实施的意见、建议,分析数据,找准原因,力求改善。
教导处继续深入教学第一线,加强听课评课等各类学习、沟通,承担起对学科、对教师的指导、检查、反馈、整改的职责。
2.倡导教研主体管理建设,形成主题特色
各教研组以“等第制评价”“学科素养”“小学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为导向,倡导教研主体管理建设,确定研究主题、专题、项目。关注各级各类学习活动,主动提高自我钻研能力、责任意识,将学习收获体现于学科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在学期初的计划中能明确制定与之密切有关的教研内容,提升学科质量,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形成主题特色。教导处采用“组长每月一会”制,深入学科讨论、指导。
3.平稳有序开展教学工作,提升教学品质
(1)继续开展与无锡五爱小学的第27次教学研讨活动,探索网络互动新模式;继续携手黄浦区四川南路小学、贵州赤水二小探索校际精准协同发展。
(2)继续做好“师徒带教”工作(马星辰、黄唯蓉、李家歆、王辰、程晨、谢丽娜、王力平、于嘉璐、富李明、沈天皓、姚杰筠),发挥教师队伍传、帮、带的优良传统。
(3)组织开展好各类教育、展示、评价、考试等活动:一年级学前教育活动(2020.8.30);一年级学习准备期(为期一月);一年级课堂教学开放活动(2020.11上旬);三年级课堂教学开放活动(2020.12上旬);四年级高阶思维测评(思来氏 2020.9);一年级期末情景评价活动(2021.1);二年级期末学科素养测试(思来氏 2021.1);五年级写字等级考试(2020.12初)。
四、科研工作
重点工作
1.积极参加市学习基础素养项目新一轮研修,组织校项目组教师在暑期对评价平台开发研究的基础上,细化评价目标,改进评价方案,制定评价标准,调整活动方案,开展学科项目化课堂实践研究,并基于探索撰写学科设计案例;11月,组织教师团队参与第二届项目化学习峰会;做好申报市教委基教处《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实验校工作。
2.开展“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校“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作为标杆校对学校在黄浦区创新教育学校项目申报中的预申报课题《基于“要素融合”的小学创新教育实践研究》的研究方案进行完善,并展开实践研究。将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整合升级成学校的新“融合课程”,对此课程进行分步开发和实施研究。对“融合课程”框架进行设计和完善;建立“融合课程”评价体系,搭建评价框架、制定评价指标,优化配套活动方案并开展课堂实践和反思。
3.丰富半日活动和“330课程”内容,凸显多元化选择。请校外专业团队助力,在原“睛彩课程”中增设“国际象棋”、“围棋”、“朗诵”、“昆曲”等课程,为拓展学生视野、发展综合能力提供机会。
4. 作为项目学校,参与市教委装备中心主持的《上海市中小学学习空间重构行动研究》的课题研究,并积极参与11月的“2020中国国际教育装备(上海)‘云’博览会”中的“学习空间应用”优秀案例展示活动,对文字、图片、视频素材进行准备。
常规工作
1.做好2020年各级课题申报工作
(1)收集课题信息,提供课题指南,同时提供去年区级立项课题的题目,供教师参考学习。
(2)指导教师运用校园内网资料,学习撰写立项申请,在11月前完成新一轮区级教师课题申报工作。
2.做好各级课题的推进工作
(1)区级课题:加强流程管理,9月,完成区级重点课题《项目化学习中支持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修改;10月完成对区级规划课题《基于绘本的小学三年级英语故事教学实践研究》的中期报告。
(2)区青年教师课题:12月完成课题《指向创新思维提升的小学英语四年级综合类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的中期报告。
3.做好“睛彩课程”的推进和管理工作
(1)调整新一轮“睛彩课程”的授课内容。
(2)每周五课程有序推进,及时做好课程耗材的配备。
(3)进一步丰富330课程,有序开展社团活动,把好防疫关。将课后服务机制的完善作为学校的长效机制。
4.做好教师论文、案例等文章的收集整理,为教师发表文章搭建平台。
5.及时报道学校课改活动,向区课改办提供信息,宣传我校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行动。
6.继续做好“黄一中心成长加油站”学校微信公共平台的发布工作,及时报道学校大型活动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亮点。
五、信息工作
重点工作
1. 完成对学校网络系统布局优化,确保新空间(图书馆、校史室)的顺利投入使用。
2.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提供技术支撑,做好相关系统的后台维护。继续配合教育局相关部门做好每日疫情信息上报工作。
常规工作
1. 按时完成学校网站系统各类安全评估报告,并及时交与上级部门。配合区信息中心做好学校门户网站及网络系统安全维护工作。做好重大活动节庆期间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
2. 配合信息中心做好黄浦区城域网学校防火墙和无线网络的常规巡检,定期检查学校网络及其相关设备,做好服务器系统维护、软件更新、数据备份等工作,确保全校网络系统安全正常运行。
3. 对教室、办公室电脑及相关设备做好维护,对相应的教育教学软件及时更新与优化,确保其在教学活动中的正常使用。完成对专用教室相关设备的更新升级。
4. 为学校本学期重大活动提供相应设备及技术支撑,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5. 为全校老师和学生提供计算机使用上的帮助,同时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老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积极组织学校老师和学生参加黄浦区第二十二届教育信息化大赛活动。
6. 做好新学期学校短信群发平台、学校官方微信号、自助缴费系统等平台数据更新优化工作,对其进行进一步开发,使其功能更丰富。
六、总务工作
重点工作
1.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实施“校园相对封闭管理”。严格执行“外来人员进校制度、无必要不得入校”,先询问、测温、随申码出示、才能进入,并做好确认登记挂牌工作,严格把好校门第一关,确保师生在校安全。做好各项防疫物资的储备与管理。
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学校的安保队伍年轻化,无犯罪记录,严控六十周岁以下安保人员上岗。开学初对校内的人防、技防全面摸排检查,迎接市、区两级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全方位检查,并继续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做到时刻巡视校园内部及校门口的安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食品安全与消防安全是本学期的重点工作:(1)响应政策,全面开展光盘行动,从源头上控制食物的量,做到人人知晓、事事关心(2)继续加强对食堂的监督管理,确保食堂工作人员有健康证,做好食品溯源系统的上报工作与监控,每天有卫生老师检查厨房运转情况,校级领导不定期检查,明厨亮灶可以在公共位置看到后厨的操作流程,接受老师、学生的监督,为确保食品安全,明确管理岗位职责,做到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3)加强食品溯源,严格执行上级任务,确保师生在校食品安全。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按要求做好测温、留样、记录等工作,定期督促食堂清洗油污和管道。加强师生饮食饮水安全、卫生的管理,定期做好饮水器具维护消毒工作,要求做到每天清洁,消毒,专人管理、记录、签名。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联系,及时处理。(4)全面检查消防设施设备,做到万无一失,并做好每一次的维保记录,确定维保人员随叫随到。
4.加强校产管理,确保账物一致。一如既往做好原校产及新增校产的贴标记工作,对新进设备做好登记造册编号工作,并要对新设备的数量,去向做好备案。同时,继续深化我校的校产分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责任到人,做到物有所管,合理使用。
5.做好学校2021年的预算工作,为下一年的工作夯实基础。
常规工作
1.疫情防控期间,继续要做好教室、厕所及公共空间每天两次的消毒工作并记录。增强物业后勤人员“服务育人,优质管理”的意识,及时了解教育教学上的需求,优质高效地为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服务。
2.加强财务管理,用好教育经费。严格执行物价局制定的收费政策,杜绝一切违法乱收费情况。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合理使用安排教育经费,并用好用足。财务人员必须遵守财政法规,严格把好学校经费一关,每月须将经费使用状况向校长通报,对当日收取的费用要及时清理,及时上缴银行。
3.加强对各类教育设施设备的定期维护与及时更新,确保各类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加强校园消防、技防设施的维护,督促维保单位定期保养。定期对校园防火门、安全出口,以及用电设施开展自查。
4.加强校园内部环境卫生工作,经常督促保洁员,不留一处死角,保持清洁卫生的校园风貌。加强对绿化的养护力度,严格要求外聘园林专业人员作好绿化的修剪、除虫除草、浇灌和补种,保证花草树木的存活率,营造好校园绿化景观。
5.定期检查学校的网络及其相关设备,做好服务器系统维护、软件更新、数据备份等工作,确保全校网络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维护好教室的电气化设备,做到及时报修、及时联系专业队伍进行修理。
七、体卫艺科及其它工作
1.体育:明确并严格落实疫情下体育课的各项规范要求。加强学生体质,保证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根据应对雨天、雾霾天的活动方案,切实提高室内体育锻炼质量。将阳光体育运动与本年度学生体质测试相结合,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和上传工作,在确保及格率的同时,逐步提高优良率。继续开展篮球、足球、啦啦操的运动普及,新设排球、花样跳绳课程,新增国际象棋、围棋运动社团。
2.卫生:根据上级部门最新要求,严格按照流程做好每日防疫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积极创建“健康教育促进校”。做好一年一度的学生体检、视力、龋齿普查及预防接种等各项常规工作。完善“一生一档”健康服务网络机制。切实加强每日晨、午检,并及时上报。做好肺结核等传染病的观察、预防、控制、统计和宣传工作。做好饮用水、食堂安全检查工作。抓好卫生室各项常规工作,做好学生常见病的防治与小伤病的治疗,确保药品的及时更新。每周三中午进行全校卫生广播,通过宣讲、板报等形式,加强健康教育,培养教育教育,培养卫生习惯。做好学生平安、住院及居保的保险收费造册、理赔等工作。
3.艺术:继续开展合唱、舞蹈、绘画、书法、摄影、影视、茶艺等艺术类兴趣组活动,进一步建设学生社团,设计校本课程。以兴趣组和半日活动为载体,点面结合,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市区艺术展演活动、比赛等,发挥学生个性特长,陶冶情操。
4.科技:丰富学校的科技活动,组织好各类科技兴趣小组,参加市区各级三模比赛,努力在比赛中保持优异成绩。继续拓展科技社团课程。积极探索DI课程、未来创造家、校园大亨等课程,鼓励学生乐于探索,开拓视野。
5.特教:做好随班就读融合教育,设计相对应课程,并做好辅导记录。排摸残疾学生,做好人文关怀。
6. 学籍管理:认真做好新学期在校生市学籍库及档案注册工作,仔细核对学生信息。对学生的转入、转出等常规异动,认真做好市库、区库相应操作及资料留档。做好一年级新生信息核对、注册建档以及电子学生制证工作。
7.语言文字:依法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进“书香校园”长效机制的创建。切实做好第二十三届推普周各项工作,通过市区文化传承活动推动中华经典诵读行动的深入开展。
8.档案工作:整理好近几年的档案,配合做好12月底的综合督导。
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