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初级中学垃圾分类工作自查报告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初级中学(过渡校区)地处黄浦区丽园路144号,现有20个教学班,学生741人,教职工75人。校园占地面积6803平方米。学校设施设备完善,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 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校以“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垃圾分类,建设整洁校园”为主题,以“班美,校美,人更美”为载体,突出特色,扎实有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文明素质,推动了环境建设工作步伐。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
专门成立了以校长王峙渊为组长的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具体要求和重点解决的问题,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为动员师生广泛参与,通过校会、班会、广播、宣传栏等多种有效方式,向师生宣传垃圾分类的主要做法、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管理,完善机制
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成立了垃圾分类管理队伍,负责公共垃圾分类、学校每年提供必要的维护经费,建立了长效机制。
二是建立网络式管理机制。建立了“领导包校园、室长包办公室、班主任包班级”的垃圾分类工作网络式管理机制。
(三)立足课堂教学,扎实开展环保教育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环保教育的好场所,教师在各科教学,尤其是语文、自然、社会等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班级利用唱歌、小品、知识竞赛、手抄报等形式进行教育,形成了环保良好的氛围。
四、主要成效
师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了。以前都习惯于将所有不需要的东西都做垃圾丢弃,经过进行垃圾分类之后,师生维护校园环境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保持校园整洁的意识明显增强。在今后的垃圾分类工作中,我们将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坚持不懈地继续进行垃圾分类,在保持校园整洁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