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年度总结 > 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2019学年办学绩效自评报告

年度总结

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2019学年办学绩效自评报告

索引号:-0703-2020-001  发布日期:2020-09-30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2019学年是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正式开办的第三个学年。目前在读学生包括小学1-3年级共8个班级;初中6-8年级共12个班级,高中10-11年级共3个班级,学生总数计527名。本学年第二学期,瑞金南路小学部校区正式启用。

一、学校管理

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清醒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接受黄浦区教育局业务管理和督导的民办学校,因此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秉承“全人教育”理念,以服务并促进学生发展为办学之根本,致力于学术立校,彰显双语教育的课程-文化融通特色,学校核心理念“和、信、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随着学校的成长,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也在逐步形成。

学校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本学年学校在课程设置、规范收费、境外教材使用、入学招生、德育工作等对标相关规定要求切实落实,严格执行,顺利通过了学校办学许可证到期更换的全面评估,并得到较为正面的反馈。本年度,学校被区教育局评为“依法治校合格校”。

今年学校重新调整了组织架构,采用理事会决策下的学部制管理模式。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有相对独立的教职员工及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在管理上汲取英国康德及其他英制学校的经验和做法,又始终坚守了民办学校的办学底线,做到了有效融合、优势互补。理事会和校长团队对学校的中长期发展均有明确规划,并在日常学校管理中逐步推进。

学校把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学校安全与健康委员会始终将确保全体师生的在校安全为工作目标,全面关注校园安全工作并保持持续改进态势。特别在今年的疫情期间,中学部和小学部校区都严格按照教育局要求落实防控工作,确保了师生返校复学后的健康和安全。在安全保卫、人防技防、饮食卫生、疾病防控、信息网络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常态化机制,对标执行上级部门的各项安全和检查要求,并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和建档、归档工作。

二、学校党建

学校坚持党领导下的民办学校办学方向,党支部书记为理事会成员。学校现有党员12名,多为学校业务骨干,在副校长、学术总监、学科组长、导师等重要岗位任职,体现其先进性。

学校党支部认真做实“四责协同”,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四史”学习活动。同时通过每月一次组织生活和中心组学习,开展专题学习交流研讨,统一认识,凝心聚力。

疫情期间,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主动承担责任,工作在抗疫工作第一线,不但对疫情期间的学校管理、在线教学的组织、规章制度的建立、返校复学各项要求的落实等采取了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管理,而且党员同志们在第一时间为浦东仁济、九院、儿科医院等医院捐献了防护用品,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心意。

党支部认真组织开始民主测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三、课程教学

学校不断完善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和双语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在现有的小学和初中年段学校严格执行市教委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基础型课程,这些课程采用部编、统编教材,由中方老师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在中考改革的大背景下,保证学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并参加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学校的校本课程为融合课程,在不引进境外课程、不使用境外教材的前提下,融合基础型课程的学习内容,衔接互补,同样的知识内容,不同的语言表述、教学视角和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素养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校本课程实行全外教、全英语教学。小学部的双语融合课程为读写课程、主题学习课程以及创造力和运动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利用儿童时期的最佳语言习得期、天性和想象力旺盛期以及运动技能的初始发展期,为小学生提供在语言、智能以及运动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多元选择和可能性。而初中则在英语、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上进行强化,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科英语词汇的积累以及英语思维和表达上的自信,从而确保最终决定进入本校国际课程学习的学生在适当的时候具备充足的信心去接受和挑战高难度的高中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除了国家课程和双语融合课程,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还包括倡导“全人教育”理念的综合性拓展课程,在原有的“第二外语、STEAM、自信心培养”三大模块构成的共计26门可供选择的课程基础上,强化了高年级课程的深度和个性化。六、七学生仍然需要每学年从三个板块中各选一门参加学习,而对于八、九年级的学生,我们开设了进阶课程和竞赛课程,学生可以突破模块界限,从自己真正喜欢或有成就的课程中自由选择两门参加,课程的时长也从低年级的每节课1小时增加到1.5个小时。这样的拓展课程体系兼顾了低年级时的选择性和广泛性,同时增加了高年级课程的针对性和深入性,让学生从兴趣选择走向特长发展。

高中提供以IGCSEA-level为主体课程的国际融合课程体系。A-level课程是一个比较完整和成熟的国际课程体系,其学术成绩在英国、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大学招生录取中被广泛采信。考虑到A-level课程的难度以及学生的起点,我们在高一开设IGCSE课程,高二、高三开设A-level课程,以此为试点的国际融合课程将兼容并汲取其课程的完整性、递进性、选择性以及在知识广度和支持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形成包含中国元素、具有国际特征的国际化融合课程体系。今年,学校第一届高三学生已经顺利毕业,这些毕业生全部获取了自己心仪的海外顶尖大学的offer, 其中一位学生拿到了英国牛津大学数学系预录取通知书,四位拿到伦敦大学学院的预录取通知书、两位拿到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还有华威大学、卡迪夫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巴德学院等英美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谓成绩斐然,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无论是高中学生在考试和录取中取得的佳绩,还是初中学生在各学科会考中的全员通过,都得益于学校有严格的学业监控体系。学校不允许老师在课堂上随意安排测试,而是在开学初由学术部门做好周测的统筹安排,并发布给家长,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达到学科平衡及合理的测试频度,也能让学生和家长有充分的准备,从而提高周测的效度。每周周测的数据都会记录在学校内部的数据管理平台,老师和家长都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和数据走向,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学校每学期都为家长定期提供包括给学科成绩、等级和学习评价在内的学业报告、建立每学年两次的家长与任课教师的预约面谈制、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制等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在校课程学习能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和双语特色需求。

在初高中学段,我们采用全科目走班教学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小班授课,因材施教,这对学生的时间管理和自主自律提出很高的要求。小学采用一般双师制,中方课程老师走班上课,融合课程由外籍导师包班上课,管理有序,有利于小学生养成专注耐心又积极活跃的学习习惯。在中学部各学科教师都有自己的授课教室,更便于积累学科资源,展示学习成果,实施过程评价。学校对作业的布置量有明确规定,并且采用作业延时递交制,机械操练类作业每科每天需控制在20分钟之内,非操练类作业需给予学生1-3天的完成时间,确保作业质量。学校不设期中考试,每学期仅在期末统一停课考试,考试科目包括音乐、体育、艺术等所有科目,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和口试,考试前一般不设复习周,鼓励学生平时积累和知识迁移,而非靠死记硬背和临时突击取得好成绩。

今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学校采取积极有效举措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在线教学,并分阶段有侧重地加强在线教学管理。学校在一月底就着手准备各项工作,包括学校自建的校宝平台互动学习的建设、面对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全方位培训,以及教师团队的教研工作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让老师们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使用平台,发现的问题,也有时间对平台功能不断改进和优化,以确保线上教学内容的质量和实施效果。3月初,学校用合理安排时间对于校宝平台使用和市教委统一的空中课堂的课程做了试运转和演练,在此过程中排摸清楚了学生的情况,也排除了平台使用中各种可能出现问题。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运营部和IT技术人员全程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每个老师都认真记录和反馈学生的出缺勤、迟到、课堂纪律、作业质量等情况,再由导师通过微信工作群和家长每天更新在线学习信息,形成家校合力,确保在线教学的实效性。

四、师资建设

2019学年,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员工97名,其中行政管理人员33名,小初高专职教师64名,其中中方教师45名,外籍教师19名,目前有2名尚在境外。无论是中方教师还是外籍教师,都具备政府规定的从业资质,有一定的从教经历和教育教学经验。中外方教师的合作日益密切,融合度逐步提升。

本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是严把招聘和试用关。对于教师招聘,学校有明确的标准,致力于选择有着高文化认同和高专业水平的优质教师,同时严格对于教职员工试用期的考核严格把关,对于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要求的老师采用试用期淘汰制,以确保教师队伍整体处于较高水准。

加强和优化的过程中对教职员工的全员培训,并形成长效机制。学校确保中方教师参加市区两级师资培训、校本研修和教研活动。除此之外,每学年伊始,学校都要对新教师开展入职培训,让他们了解学校文化、办学理念以及规章制度。每学期开学前,学校会围绕下学期的工作重点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明确目标,交流经验,分享成果。

建立并规范教职工绩效考评和内部晋升流程。学校每学年都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评估,对表现有优异者进行绩效奖励,给予教职工公正而积极的评价激励。同时,学校的重要管理岗位主要会面向内部老师开放,老师们根据岗位描述,通过自主申报-部门考核-校长面试等流程,将有管理能力和潜力的中外教师提拔到各层级的领导岗位。今年,学校内部提拔了三名学部主任,两名教研组长和三名年级组长。一线教师兼职管理岗位,无论对于学校工作还是个人发展都是双赢互利的。

当然,今年疫情的爆发对本校外教的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虽然理事会在政府限制外国公民入境前已经召回了大部分的外教,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外教主动和被动离职率远高于前两年,包括在去年年底已经完成招聘程序的身在境外的外教目前尚无确切的可申请签证的时间表。预计这对学校下学期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必然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五、学生发展

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注重对学生行为的品格和行为的教育和要求,通过公平公开的奖惩制度和家校联系机制,帮助学生树立是非观和集体的荣誉感。学校每周都有各年级的学生晨会,包括在疫情期间,线上年级晨会也从未中断,通过这样以年级和导师班为单位的团队建设和仪式教育,学生的价值观得到正面引导,增强了信念感和判断力,不断明晰要成为具有国家意识、本土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栋梁之材需要具备的品行、修养和习惯。

学校以导师组和学院为单位的学生管理模式日趋成熟和完善,中外方两名导师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有分工也有合作,为学生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导。学校开发的PSHE(个人、社会及健康教育)课程,有系统地有针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指导。每周晨会学校会集中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同时各导师组也有机会上台展示他们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或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各学科都会定期在学院间开展各项竞赛,表彰积极参与和表现突出的同学和学院。学校采用积分制对各学院进行评价,每周公布积分情况,鼓励各导师组和同学的进步。

学校心理教育虽然开始的时间不长,但是却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了局面,并通过了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合格校的评审。学校为小学部学生每月开设讲座,为初中六、七年级学生提供每周一节的心理课程,为高中学生组织社团活动,还为全体老师提供了包括潜在心理危机学生的早期识别、如何帮助学生做好长假后返校的心理适应、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如何与影子老师合作等内容的心理教育和指导培训。除此之外,心理老师积极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为学生的日常情绪管理提供支持。目前学校已经完成了小学和中学的校本心理课程的开发,形成心理课程、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的立体化心理教育网络。我校小学部还积极尝试引进影子老师的心理指导制度,在校外咨询或治疗、校内支持性辅导及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家长的四方综合性干预下,有干预需求的学生情绪、行为困难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面对疫情爆发以及居家学习阶段的学生心理调适和亲子关系,心理老师加强了面上指导和点上跟踪。坚持每周固定时间(每周六)通过固定路径(校宝系统)将心理指导内容发送给学生和家长指导内容尽量避免“说教型”或“鸡汤式”的方式,更注重亲和力和实操性。在疫情期间和开学之后,我们还是发现了学生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焦虑甚至抑郁的情绪和症状,对此,心理老师凭借专业敏感性和判断力,及时提供咨询、指导和沟通,避免情况严重和恶化。

学校虽然人力和场地有限,但仍致力于开发包括艺术、体育、音乐、科技、人文等领域的拓展活动以及少先队活动,以充分体现“全人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学校拓展课程部负责开发、实施、管理、评价拓展活动和课程,已经形成了“拓展课程模块化、社团活动自主化、体育活动项目化”的格局,涵盖不同领域、利用各方资源、平衡不同时段,确保学生每天的活动量,提供学生充分全面和个性特长的选择。学校不断优化对体育活动课程项目化建设,充分挖掘、整合校内外的资源,通过本校老师自主承担体育活动课程、区体育局射击馆、棋牌中心、兄弟学校提供场地和教练援助课程、向社会机构购买课程和与具有品牌授权资质的组织合作开发课程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地充分利用优质资源,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和潜能发展。本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成功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音乐艺术节、新年音乐会、体育活动日、慈善义卖、“六一”嘉年华等活动,提供平台让学生展示才华,培养自信。学生在市区两级的学科竞赛、科技、体育比赛、艺术展评等活动中均有出色表现。

学校的卫生防疫工作始终保持较高水准。除了常规的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并录入学校管理系、每天都会发布空气质量数据,做好室内外活动的提示、注重健康教育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对肥胖、近视的有效控制之外,疫情期间,卫生室两位老师每天坚持做好数据统计和上报工作、学校入校测温工作、学生发热就诊指导工作,确保了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准确、到位、无遗漏。

六、办学成效与特色

既然是双语学校,积极探索中西教育的最佳结合之路是我们必然的选择,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特色发展之所在。

学术立校,彰显双语教育的课程-文化融通特色。目前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国家课程和校本双语课程的配比合理,能达到相互衔接和贯通;课程实施有严格的质量监控和过程管理,学业评价既执行标准又兼顾个性发展;初高中升学能实现合理贯通,这些都在上海康德逐步推进,并将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全面育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信心。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是学校的追求,也是家长的诉求。面对学业压力层次递增,家长焦虑居高不下的常态和现状,学校在不降低学业标准的前提下,摒弃机械操练、反复刷题的常规套路,以走班教学和一班双师制为从观念到实践的转变契机,养成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课堂变大变活变新,师生互动活跃,学习场所开放,个性评价凸显,在学校开办的第三个学年,首届高中毕业生以极其亮眼的名校录取佳绩,彰显了康德学子的优秀和才华,也综合反映出了政府、社会各方面对康德的支持以及学校内部的有效学术管理。在校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满意度高,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未来,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在依法规范办学的前提下,会适度引进西方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项目进行有机的文化融合,在合作交流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火花,形成新的经验,为推动民办教育多元化、国际化的改革作出自己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