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2019年度上海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教基厅函〔2019〕12号)要求,结合《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2022)》工作要求,制订2019年上海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推进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助力上海教育现代化建设,构建支撑教学方式变革的信息化环境,营造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应用与交流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智慧,不断生成和共享优质数字教学资源,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二、活动目标
通过深入持续地开展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主战场”,提升中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与能力,推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具体目标为:
1.深入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创新应用。
2.推进中小学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生成与共享辐射,形成覆盖各学科/学段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体系。
3.建设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学与学科教研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活动内容
1.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范围为小学、初中、高中,活动形式分为教师“晒课”和“优课”评选两个环节。
2. 各区组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晒课”功能进行实名制网上晒课。在自愿参与晒课的基础上,鼓励中小学校(包括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普通高中)教师多次“晒课”,晒出“优课”。
1) 晒课范围
晒课教材的版本为经教育部审定的上海市中小学教材(含统编教材),以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教学用书目录为准(晒课时参见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晒课目录)。
小学和初中信息、劳技学科纳入综合实践课程范畴,以专题形式进行晒课和评审。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家庭教育等以主题分类方式进行晒课和评审。相关主题目录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公布为准。
2) 晒课节点
活动产生的巨量资源有效提高了国家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尽快形成系列化优质资源,鼓励教师在无“部优”和“省优”课例的节点下晒课,本市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门学科在国家平台上“省优”课例总数超过5堂的节点暂不开放晒课。
3) 晒课内容
教师所提交的网上晒课内容应包括:一堂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完整教学设计、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课堂实录(可选,拟参加市级和部级“优课”征集的必选)和评测练习(可选)等。鼓励教师上传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指教学过程视频)应展现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最低不少于30分钟),画面清晰。
教师所提交的内容须为本人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内容,不得冒名顶替,杜绝抄袭,引用资料须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3. 各区根据当年度参加“晒课”教师注册人数以及“晒课”数量为依据,按照“晒课”数量4%的比例评选出区级“优课”。本市将从区级报送的“优课”中评选一定数量的市级“优课”和市级“优课入围”课例,推荐参加教育部“优课”评选与征集。具体评选要求参见《2019年市级“优课”评选工作要求》。
四、工作要求
1.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做好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制订本区2019年活动细化方案,落实工作经费、激励与保障措施;统筹协调本区教研和教育信息中心等部门,明确职责,加强协作,保障活动的顺利实施。
2.市和各区教研部门负责对一线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上课的指导;组织教研员、相关专家开展“优课”的评选;总结、推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优秀案例和创新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3.市和各区教育信息中心(电教部门)负责技术保障的工作。建立市、区两级管理员例会制度,及时沟通、协调发展,完善技术保障服务体系,在教师创建“优课”的过程中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
4.各中小学校要加强对“晒课”和“优课”评选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完善学校领导、教研组与网管(技术)中心密切协作的联动机制,切实做好教师参与“晒课”活动的引导、管理以及质量把关工作,确保“晒课”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五、实施步骤
主要包括组织发动、中期培训与网上“晒课”以及“优课”评选几个主要阶段。
1.组织发动和培训
市教委组织区教育局相关部门召开启动会,布置本市开展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方案以及任务,并开展市级培训。市级启动会后,各区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部署本区中小学校相关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