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清华中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发展规划 > 水木清华 卓悦未来

发展规划

水木清华 卓悦未来

索引号:-0701-2020-001  发布日期:2020-09-28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上海市清华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

(修改稿)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提高质量”作为未来五年内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清晰呈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核心目标和未来人才培育的价值追求。作为一所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具有优秀办学传统的初级中学,清华中学如何站在前五年初步建设的良好基础上,深一层挖掘各种资源和生长点,高一层思考并设计未来五年的学校战略发展,推动学校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建设一所真正受广大社区百姓欢迎的、办学有特色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第一部分  背景分析

    “十三·五”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我国的基础教育转型突破的关键期。在“关键期”中,我们将面临许多可预期和不可预期的问题、困难和挑战。因此,在这新的五年中,如何审时度势、把握机会、科学设计、扎实推进,在原有的基础上,以智慧的办学策略和扎实的教育行动,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其预先分析和思考至关重要。

一、发展背景

    清华中学新一轮的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学校的办学力和服务力的再一次突破和提升;我国当前社会转型发展和区域教育改革,是清华中学思考与设计新一轮办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如何清醒地认识学校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所面临的背景与前景,是新一轮发展设计的关键和基础,本规划的思考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背景与现状的思考。

    一是集团化办学中的积极价值,提升综合改革实效。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上海市义务教育综合改革行动的不断深入,优质教育资源如何在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上海市义务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点”。20141121日,上海市委、市政府颁布面向2020年的“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提出力争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全国范围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作出表率;黄浦区以此为契机,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门口的好学校”为根本追求,树立“服务每一位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教育理念,因地制宜,系统设计,提出了区县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与重点,整体推动教育转型发展,真正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让老百姓能够实实在在地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得到实惠。为了深一层推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自2014年上海市教委提出在全市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以来,成果日渐显著、步伐不断加大;2016年,各区县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再上一个台阶,在资源共享、组团发展、集成创新的办学探索中,其优势更加明显。

    清华中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作为“向明教育小区”成员学校,进行了“小区”内学校教育合作的探索和实践,也积累了一些“学区化”教育合作的成功经验。由此,清华中学如何充分利用“向明教育集团”的优质资源和良好的教育联动氛围,进一步紧密清华中学与向明中学的教育联动,拓展和放大两校在以往教育合作中的办学经验和优势,在新一轮的学校发展中,共同打造适应新形势、新发展需求的教育联动,在更高的层面上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以此正式确立清华中学在黄浦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中的积极价值和地位,在区域基础教育战略发展的大局中画上扎实而又鲜亮的一笔,是“十三·五”时期清华中学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使命。

    二是持续有效提升清华中学办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的需要。“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是学校优质发展的两个坚实的“翅膀”,作为一所上海市中心城区初级中学,清华中学如何立足当下,根据清华中学的办学现状,挖掘优势、放大优势,并且有效整合各条优质资源,进行“校本化”的探索与实践,着力“提升办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并且有效地利用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品牌,将清华中学在区域基础教育的“优质、普惠”中更加凸显出来,提升清华中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这正是“十三·五”期间清华中学全校教师员工必须面对的核心命题。深入回顾“十二·五”期间学校探索与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是逐步地由“求稳定”向“做品牌”发展,即比较扎实地完成了“基础性盘整”,学校从教学、教研、师资等各方面的科学管理和有序提高入手,逐步建设形成了一个良好发展的通道和基本保障,“品牌”培育与特色发展的需求逐渐凸显出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门口的好学校”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黄浦区教育系统的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良性内驱力”,是国家和百姓衡量基础教育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一把“尺”。置身于我国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之中,作为一所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初级中学,如何将这把“尺”的精细标准具体落实到学校的每一项办学行动上,则是清华中学在新一轮学校发展的思考、设计和实践中的使命和方向。因此,全校教师员工在新的一轮教育提升和办学发展中,将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提升,打造品牌、振兴清华”的价值追求,立足办学现状、多元整合资源、放大办学优势,聚焦课程文化建设,积极创新探索,把学校的发展融入到区域整体发展和老百姓品质追求中思考和建设。

二、发展优势

    回顾学校前一轮办学改革的发展过程,在区委区府和教育行政的多方关怀和支持下,全校教师齐心协力,以“改革者”的精神,边学习、边探索、边实践、边推进,在学校“稳步过渡”的基础上,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并逐步积累、形成了一些有助于学校持续提升的成果和经验:

    1、学校进入良性发展的通道。在前五年的学校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中,清华中学领导班子团结一致,深入梳理、精心盘整、扎实推进,取得了可喜的成功,将清华中学推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形成,为清华中学新一轮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是为学校的持续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通过多年来“向明教育集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以资源共享、良性联动提升学校办学力”的集团化教育联动机制,使清华中学在“向明教育集团”中呈现不断做强的良性办学势头;二是层级职责明晰、积极和谐的学校三级管理架构(校级、中层、年级);三是全校一致认同的“三聚焦”办学质量提升策略(聚焦课程、聚焦课堂、聚焦学习)。

    2、具有丰富的学校发展经历。清华中学原为卢湾区红星中学,一直是区内优质初中;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校的办学水平一度处于“低谷”;1985年,在原卢湾区教育局和清华大学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挂牌“清华中学”。多年来,清华中学虽然在办学上作出了种种努力,但由于一些客观上难以解决的瓶颈和问题,使学校与清华大学之间始终缺乏实际办学、教育教学上的直接的专业指导和推动,未能真实有效地发挥“依托高校优质专业资源,提升基础教育良性发展”的“附校式办学”效应,学校一直难以真正走出“翻牌”的阴影;上世纪90年代,原卢湾区通过学区化教育布局,放大名校优质资源的辐射效应,以整体提升全区中小学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清华中学被纳入“向明教育联合体”,在学区化教育联动的探索与实践中,清华中学逐步“踏准联动节奏”,在与向明中学的教育联动中,清华中学有效依托向明专业优势,大胆改革创新,近几年,学校在逐步走出前期办学的困境和低谷同时,将“学区联动、优势互补”的发展之路,逐步提升到了自然平稳的平台上。这一发展经历和经验,对于清华中学在“十三·五”学校从“恢复平稳”走向“明显提升”的关键性改革发展,是一种极有力的支撑和推动。

    3、成熟和谐的向明学区联动。作为“向明教育联合体”成员校,清华中学在较长时期的“校际办学互动”的探索中,逐步与“核心校”向明中学建立起良性的联动关系,特别是在“互派教师”、“教研联动”等方面,更是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这些有益的探索和成果,对于清华中学在新一轮的学校改革与发展中,无论是教学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提升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和有效改革,都是一个非常可贵的生长点、支撑点和推进力。

三、面临挑战

    深入分析清华中学的办学现状和发展需要,尚存在着三大瓶颈问题:

    1、生源学力与学校发展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由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规划与发展,清华中学所属地的居住人口结构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原本作为上海市最中心地段,渐渐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租住地,清华中学的生源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目前,清华中学在册学生中80%以上非本市生源。这一生源结构对于清华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乃至于办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挑战,不仅在学科教学上教师缺乏应对这一新挑战的思想和方法上的准备,而且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发展的教育上,也出现诸多的不适应,乃至于学校今后在育人策略和办学改革上需要更全面、更策略的思考和设计。

    2、教师教科研与学校教改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教育科研是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办学质量的催化剂和推动力,在前两轮的办学改革探索中,学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聚焦不同主题,确立研究课题,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坚持以科研引领学校改革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综合分析清华中学教师科研情况,在广大教师层面,尚缺乏“以科研促教改,向科研要质量”的群体认同感和氛围,这一学校科研的氛围和局面对于学校目前的办学现状和教改需求,特别是学校在新一轮办学改革中聚焦课程建设、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探索与实践,无疑将成为“一块短板”。

    3、在集团化建设中既做强自已又能发挥作用。“学区化、集团化”是当前在上海市基础教育转型发展中的重要提升策略,清华中学近二十年的“向明教育联合体”教育合作的探索与实践中,积累不少“学区化、集团化”建设中的合作共荣的办学经验。“向明教育集团”的成立,更加密切了清华中学与向明中学之间战略合作,清华中学作为一所“大都市核心区域”的初级中学,如何在当前上海基础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改革的大潮中,立足本校前期“向明教育联合体”的教育联动的探索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学校生长点,强化“以班级和课堂为阵地,聚焦学生、聚焦教师、聚焦教育教学过程”的“多元教育联动”,在此探索实践中,不断地、切实有效地提升清华中学的教育教学实效;与此同时,通过“向明教育集团”内的联动,分享清华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成熟做法,以此发挥清华中学在集团化推进基础教育探索与实践中的积极价值。

第二部分  顶层设计

    基于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转型发展时期的清醒认识,以及对清华中学较长时期以来的办学改革和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经过多轮的反思、总结和研讨,全校干部教师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立足现状、深挖潜力,依托集团、优质联动,聚焦重点、再上台阶”,以此为“十三·五”学校发展指导思想,对学校未来五年的总体发展和提升,进行精细化的思考和设计。

四、基本思路

面对“十三·五”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特点,聚焦清华中学如何在未来五年中“立足当下、创新突破,凝聚优势、培育品牌”的策略思考,在新一轮的学校办学改革中,将在深入梳理前五年学校改革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向明教育集团”的办学优势和优质教育资源,坚持“尊重差异、积极进取,放大优势、共同发展”的价值追求,深入思考并精心设计新一轮学校发展的战略架构和实施路径。

   (一)核心概念

    1、水木清华。“水木清华”原本是康熙皇帝为“清华园”所题的匾文,语出晋朝名士谢混《游西池》的诗文:“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该园是我国名牌高校清华大学的经典景观建筑,“水木清华”也渐渐成为清华大学“代校名”。在清华中学新一轮五年发展核心价值的思考与确定中,着力点与发展性是最为关注的内容,也是学校希望以此凸显自身在“十三·五”的办学改革中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水木清华”四个字在清华中学“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的标题中,其含义有两:一是从表层看,是从“校名”的角度,彰显清华中学不仅仅是“套用”了清华大学的“铭牌”,同样从为民办学、为国育才上以清华大学为价值追求,以“追求卓越”的高水平为办学目标。二是从其内涵看,基于“十二·五”时期清华中学在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上的成果和经验,在“十三·五”的学校发展中,清华中学将以此为生长点,继续深入并拓展学校在课程改革中的优势和活力,提升国家课程校本实施的落实能力和水平,分别以水、木、清、华列为学校“四大类课程”,以此逐步完善清华中学的课程建设,丰富并建设形成具有清华中学办学特色的“清华课程体系”。通过这一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实验,整体提升清华中学的育人水平,架设校园内学生、教师“追求卓越”的通道。

    2、卓悦未来。“卓悦未来”是清华中学办学改革与发展的愿景和价值追求,更是彰显清华中学全体师生快乐阳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人格形象。因此,这里的“卓悦”并不是一般的、简单字面上的优秀、卓越等含义,而是更多地“注入”了人本主义的发展观和当代我国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即立足于“尊重差异、积极进取”的发展观,学校将智慧创设“让每一个学生差异发展、卓而不同”的教育环境,让快乐伴随着学生的每一天在校生活;教给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创造幸福人生的知识和能力。特别是在以清华中学目前的生源情况,更需要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智慧施教,以此构筑清华中学办学发展的精神面貌和人格形象,让每一个学生在清华中学的四年教育中,都能深深地种下一颗“每一个学生都是成功的我”的自信自尊、积极进取的种子,这才是基础教育所应给予的人生发展的“基础”。

    3、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可持续提升和发展的灵魂和价值导向;学校文化又是全校一代代师生在不断的探索和持续的努力中,不断成功的积淀,也就是说,它是学校持续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慢慢地凝聚、积累而成的成功的结晶。清华中学在新一轮学校改革发展的探索中,选择以校本课程建设为重要内容之一,确立了以“水木清华”四大主题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探索,并以此带动全校的办学改革行动。因此,这样的教育改革行动是最具有“群众基础”的,其成功的经历和经验是最能带动全校师生员工的。同时,课程建设的探索是一项科学性要求非常高的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是一项需要比较长时期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因此,清华中学将在认真探索“水木清华”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深入挖掘“课程建设和实施”全程的关键要素和特质,将这些“特质”从办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初步形成“清华文化”的核心要素;以此积极引导和精心培育师生员工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能够“象课程建设和实施”那样的确立目标、坚持原则、明确策略等,通过具体的细节操作,逐步培育形成具有清华中学精神特质的“清华文化”。

   (二)办学理念:厚德博学、人文立校、尊重差异、放大优势、共同发展

    清华中学是一所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有过“曾经的辉煌”的初级中学,在办学改革与发展上,一贯秉承“厚德博学、人文立校”的办学理念。之前较长阶段中,由于种种原因,清华中学在办学上渐处低谷;近些年来,生源差异也比较大,学校发展面临比较大的困惑和阻力。通过前五年学校的创新改革,学校渐渐走出低谷,回归良性发展的轨道。由于,学校目前的生源情况、办学条件等与发展的需求尚有一定差异,因此,清华中学目前较长时间的发展将处于“差异中求一致、差异中谋突破”的探索中,这种现状既是办学的困境,更是考量全体清华中学干部教师理想信念、专业能力的时刻,生源的差异增加了办学的难度,但也给广大教师在新的层面探索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曾经办学起落的差异,为学校在新一轮发展中如何“认清走势、抓住优势、联动外势”来突破办学阻力,不断提升自已办学力,带来了全新挑战、提供了新机遇,特别是深入探索如何更好地抓住上海市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大好契机,充分利用集团内向明中学的优质办学资源,强化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紧密型联动,使之真正成为清华中学办学提升的支撑性优质资源。

    所以,清华中学在新一轮的办学改革与提升中,将坚持一贯秉承的“厚德博学、人文立校”的办学理念,以此从上位整体引向学校的发展愿景;同时,根据当下紧紧抓住发展契机,推动学校在稳定的基础上,切实走向提升性发展的现实需要,注入“尊重差异、放大优势、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面对差异寻找生长点、挖掘优势把握立足点、共同发展谋求提升点,不断进取,让清华中学的发展持续稳定在良性的轨道上。

   (三)规划架构

确立“文化建设、内涵提升、品牌打造”的价值追求,是清华中学在新一轮的学校发展中继续探索“重点突破、形成优势,多元互动、学区共进”的办学道路;在“厚德博学、人文立校,尊重差异、放大优势、共同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将通过以品牌培育为“纲”,在学校发展的理念之下,整体设计未来五年学校的基本架构、战略发展的着力点,具体可描述为“一个主题、二大目标、三个抓手、四类课程、五大平台”,以此探索和推进,逐步建设成一个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升每一位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和谐家园”。

清华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简图

    “清华中学‘十三·五’学校发展基本思路”是基于学校积极创建“清华育人特色”的价值追求。在学校进入良性发展之后,如何创建一个具有清华中学育人特色的“多通道、缓坡度”的学生发展平台,体现“每一个学生都是成功的我”,则成为清华中学党政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面向“十三·五”学校发展的一个核心关注点;深入总结、精细剖析学校在前五年的改革与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进程,在新一轮的学校发展思考与设计中,一致明确“以水木清华为主体的校本课程建设和文化培育”作为清华中学“十三·五”时期学校发展的核心命题和推进主线,积极探索“课程多样化、学习多样化、发展多样化”的育人策略,以此将清华中学引向更高层面的良性发展,以显著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形成并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

    一个主题:以水木清华为主体的校本课程建设

    “十三·五”是清华中学办学改革与提升的关键期,其关键点在于学校经历了前一轮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初步扭转了较长时期以来的办学“弱势”,各方面的主要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梳理和解决,学校渐渐进入平稳的发展态势。这一发展现状为学校在新一轮的提升性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铺平了推进的道路,搭建了提升的台阶。在“十三·五”学校的提升性改革探索中,学校将针对当前面临的三大挑战,探索以适合于清华中学生源和师资现状的校本课程建设,以此带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整体提升和发展。

    两大目标:构建具有清华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系列和学校文化

    在新一轮的学校提升与发展中,清华中学全体干部师生将在清醒认识学校发展现状和未来历史使命的基础上,团结一致,积极进取,聚焦“具有清华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系列”,坚持“愿景导向、实践第一”的校本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高质量地达成“构建具有清华中学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系列”的核心目标;与此同时,学校将深入梳理并总结清华中学的办学历史经验,根据当前上海基础教育转型发展和清华中学“大都市核心区域”优质初级中学建设的现实需要,深入研究并提取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客观规律和基本流程,在清华中学转型发展的各个方面,积极倡导和精心培育“象课程建设和实施”那样的确立目标、坚持原则、明确策略等,通过具体的细节操作,逐步形成清华中学“尊重差异、积极进取,扎实规范、追求完善”的做人、做事的“风格”和校风,以此逐步培育清晰的“清华文化”。

    三个抓手:学校课程、社团建设、校园环境

    围绕着“以‘水、木、清、华’为主体的‘课程文化’建设”的品牌项目的培育行动,学校将牢牢抓住学校课程、活动系列、育人环境,作为新一轮学校提升性改革的抓手,以此分块推进学校的教育改革行动。

    ●学校课程——实效性: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具,如何使每一门课程都能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出最大效益,是长期以来教育改革探索的核心命题之一。清华中学新一轮提升性发展的课程推进,核心任务是实现“在多元整合基础上的实效性”,“生本化”的建设则是这一实效的核心思想,即基于当前清华中学生源和师资等方面的弱势和集团化办学建设中的期望和目标,聚焦具有清华中学特色的四类课程系列研发和实施,更好地体现清华中学课程创新在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中的积极价值和功能,切实彰显清华中学在各级各类课程实施中的“生本化”建设的价值追求。同时,清华中学在前期的课程研发和实施的探索与实践,为新一轮的学科育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行校本课程系列建设与实施的探索被列为新一轮学校办学改革的主要突破口,学校将牢牢抓住学科育人这根弦,探索将学生综合素养要求和学校课程功能多元整合,力争让每一门课程都能逼近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既适合于他们的学习,又能被他们所喜欢,更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获得进步,真正地从学校的主阵地入手,从教学质量和学校品牌两个方面同时提升学校的办学力,把清华中学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初级中学。

    ●社团建设——主动性:学校的社团活动(课外小组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学校生活形式,也是非常有效的学校教育形式。在新一轮的改革发展中,学校将针对长期以来学生在校的“自主时间少、自主活动少、自主学习少”的弊端,以 “水、木、清、华课程系列”建设为主线,探索建立一个“学校主导、学生主建、教师辅导”清华中学学生社团建设规范和运作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在学生社团建设中的积极价值和作用,强化向明中学体质资源对清化中学学生社团建设与成长中的支持、联动作用,真正让学生社团这一形式在清华中学成为学生的“我喜欢”,真正体现学生的“个别化发展、差异性发展、主动化发展”的功能和价值。同时,在充分发挥学生在社团建设主动性的同时,学校还将积极开展“清华课程系列”如何在社团活动得以延伸和拓展的研究,探索“水、木、清、华课程系列”真正成为具有清华中学办学特色的学校教育主体内容。

    ●育人环境——联动性:环境育人始终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清华中学新一轮教育改革所提出的育人环境,有其特指的范围和内容,它主要包括两大块,一是“硬环境”,如校园环境、教室文化等等;二是“软环境”,即在学校办学理念引领之下,教师的育人观及其教育行为、学生的品德发展等。同时,从另一个维度还包括校内和校外两大块,特别是强化家校教育联动机制,是当前社会建设背景下的一项教育合作有效途径,更是提升清华中学办学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在学校新一轮提升性的办学改革中,强化育人环境的优化和建设,是全校领导教师普遍关注和重视的内容。

    四类课程:水-人文艺术、木-基础课程、清-德育课程、华-创新实践

    所谓“四类课程”是“清华中学校本课程系列——SWEET课程”,即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共分为水(S)、木(W)、清(E)、华(E)四个大类,再加上最后一个字母TTime时间的意思),它不是专指哪一类课程,而是彰显清华中学在探索和实施校本课程中的一种理念,即让每一个学生“在清华中学度过的每分每秒都是快乐时光,都是学习经历和课程体验”。这一建设是清华中学基于前一轮学校聚焦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上,在“十三·五”期间将着力建设的核心任务,清华中学校本课程系列建设行动,是一项真正意义上“从基层学校出发,探索学生为本的学习,彰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课程科学整合”的有益探索,“四类课程”的建设将从内容模块、途径策略和结果评价等全程都充分考虑国家要求、学生学习、教师指导的价值定位,将在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最优化基础上,逐步完善形成清华中学的一项办学品牌。

    五大平台:课堂、班级、校园,家庭、社区

    所谓“五大平台”,即是清华中学在“十三·五”期间开展提升性改革探索与实践的五个重要阵地,这五大平台包括了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所有区域”,以此真正落实“学校教育无空白,学生发展无断痕”的教育价值取向。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课堂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最重要关注点。因此,清华中学新一轮的办学改革的实践行动,必须从聚焦课堂入手,以“课堂”作为改革平台,探索学生发展、探索课程改革、探索教师的专业成长、探索学校的配套设置、探索学校管理等等。

    ●班级: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家”,从儿童品德发展心理理论的角度看,初中阶段的学生的品德心理正处“他律”向“自律”进化的关键阶段,班级生活中的青少年同伴交往,是这一进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和途径,学生的许多“半社会化经历”的体验和经验的积累,主要由此形成。从这个意义上看,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和共同成长的“家”;同时,班级也是全校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人格发展和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新一轮清华中学的教育改革中,将聚焦班级建设,以集体荣誉感教育为引领,创新设计并架构师生在校生活的“精神家园”。

    ●校园:校园是学校体现环境育人的重要平台,也是营造区域文化高地的重要元素,如何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体现出学校所特有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育人文化等等,都是学校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思考和探索中的首要问题。在未来五年中,清华中学在目前初步完成基本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在“四大校本课程系列建设”引领下的深度开发和内涵建设,让校园呈现课程功能、让花草发挥育人功能,使整个清华中学的校园“处处内隐着学生发展的教育元素”。

    ●家庭:家庭是学生的终生学校,基于家校合作的教育联动是积极营造校内外学生健康成长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和策略。因此,学校在新一轮的办学改革中将把学生家庭作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的教育环境,探索建立良性的家校教育联动机制,引导家长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真正地从操作层面与学校的教育目标达成一致,营造一个校内外无缝对接的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环境。

    ●社区:区域教育环境建设是“十三·五”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关注点,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是当前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方面。由此,清华中学在新一轮的学校发展中,必须有效地将把社区这一“教育平台”充分地整合进来,强化学校与社区在青少年教育上的战略合作,探索以“学校社区教育联动”的形式,从制度和机制上进行深入探索,形成常态、长效的联动,为青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形成创建更大的天地。

五、发展目标

    “十三·五”是清华中学新一轮提升和发展的关键期,经历了前五年初创的常态化建设之后,在新的五年中,学校将进行提升性的改革发展阶段,学校将以即定的办学理念为引领,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升。

(一)办学使命

根据黄浦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为根本追求,创建“最具海派文化特色的大都市核心区域精品教育”的发展定位,清华中学在持续的办学改革与发展中,将坚持“三个构筑”的办学使命,不断进取,以学校的优质品牌和办学质量,逐步形成并彰显清华中学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

●以不断优化的校园文化,构筑师生共同精神家园

●以稳步提升的师资专业,构筑学校持续发展通道

●以逐步彰显的办学特色,构筑优质教育社会声誉

由此,通过全校师生长期不懈地努力,将清华中学打造成为一所“学生快乐学习、感受成功;教师求真求实、精研高效;学校阳光朝气、开放求新”的师生共同家园。

(二)发展愿景

    清华中学“十三·五”时期学校发展规划,是在前一轮办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基础上的深化和提升,是建设形成能够真实体现“服务每一位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的区域教育发展理念的一次新发展;而在新一轮的学校发展思考和设计中,全校干部教师有一个鲜明的共识,那就是“必须坚持和传承清华中学长期以来的探索与实践的精华”,即继续传承和凸显清华中学“快乐学习,幸福生活”的办学思想和“厚德博学、人文立校”办学理念,是新一轮学校发展立足当下,继续攀登的核心思想和行动导向。但是,传承不是照搬,传承是将前一轮探索和实践证明是有价值的经验和做法放到新一轮的发展中加以创新和提升,在注入新的现实需求之后,使其更具有现实性和提升力。

    因此,在新一轮的学校发展思考与设计中,在学校原有的办学理念基础上,立足于目前学校的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和有效提升的可能性,注入新的思考和追求,以丰富和形成“十三·五”时期学校发展的新理念,即“厚德博学、人文立校,尊重差异、放大优势、共同发展”,以此凸显清华中学在传统优势的推动下,针对“十三·五”期间的办学的薄弱环节和发展需要,创新设计、创新实践,将清华中学的办学改革提升到更高的层面。在这样的办学理念引导下,学校聚焦课程改革和课堂效率的提升,着力于“‘水、木、清、华’学校课程系列”建设,通过若干年的建设和完善,逐步形成一套具有清华中学办学特色的课程系列,以此搭建学校在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价值;共同打造一个“五乐五善”的清华校园人文氛围,让清华中学的教育成为培育和提升学生“终身快乐学习、追求幸福生活能力”的区域内优质初级中学,把清华中学建设成为一个“区域特质、集团骨干,开放创新、不断进取”的优质初级中学。在这样的学校中,每一位不同学习准备的学生都能在清华中学的四年学习中,“找到学习中的自我、找准发展中的坐标”,让学生在校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进步,都能为未来的人生充满自信和应对能力。

   (三)培养目标

    在“快乐学习、幸福生活”的办学思想的引领下,清华中学坚持以具有扎实基础、拓展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综合素养为培养目标,具体表现在“五大素养”,即公共道德素养、体质健康素养、终身学习素养、现代信息素养、文明闲暇素养”,以此为学生后续的学业发展、职业成长和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人格道德、思想观念、基础知识、拓展能力等各方面的坚实基础。

   (四)办学目标

    面对区域生源的特点、学校办学的现状和转型提升的需求,清华中学将新一轮的办学改革的目光聚焦于三个方面,即学校文化建设、课堂质量提升、课程系列建设,在“三个聚焦点”的探索和实践中,有效突破较长时期以来的办学困境,更好、更有效地落实“快乐学习、幸福生活”的办学思想,将清华中学的发展推进到一个可持续的、高效的轨道上。通过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建设,提升国家课程校本实施的效率;聚焦课堂改革,以智慧教、快乐学提升课堂效率;以学校文化培育和建设,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在育人中的积极价值和作用,在“学区化、集团化”建设中不断提升清华中学的办学力,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将清华中学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提升到更高一层面,成为一所“师生快乐、质量稳健,品牌鲜明、文化凸显,集团中坚、区域优质”的初级中学。

    一是学校文化建设。建校之初,清华中学所处环境有三大特点:一是洋房多、二是文化界人士多、三是地处上海市最繁华的中心地区,这些特点在较长时期的生源情况、家校合作、社区氛围等诸多方面都对学校的办学和学生的成长产生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尊重个性、追求品质、开放创新等元素,虽然,久经流变,但依然可以从学校的点点滴滴中隐约感觉。在新一轮的学校文化建设提升中,清华中学将通过走访老教师、老校友,深入梳理学校历史资料,客观总结近几轮学校发展中形成的优势和生长点,在“快乐学习、幸福生活”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去粗取精的提炼与整合,以初步形成具有清华中学历史感、先进感、发展感的学校文化架构和基本元素,并通过五年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特征鲜明、内涵丰富的“清华文化”。

    二是课堂质量提升。学校将坚持“尊重差异、放大优势、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将“课堂”作为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发展、质量提升的聚焦点,深入探究在“认同基础差异、推进共同成长”教育观引领下,强化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个别化、针对性地再创造”价值,通过五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一种“具有清华中学课堂特征的智慧课堂”,那就是“以教师的顺畅的教推动学生快乐的学,以学生快乐的学提升课堂高效的质”。以此,在学校科学管理的统整和服务下,整体带动学校新五年综合办学质量的明显提升,初步建成一所社区家长信任、政府放心、学生喜欢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三是课程系列建设。具有校本设置与实施特质的课程是推进学校课堂质量的基础保障,清华中学在前一轮的课堂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根据清华中学教学实际,探索课程重建”的创新想法,并且初步形成了“水、木、清、华四类校本课程”的架构设想。在新一轮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改革中,清华中学将以此为基点,确立“水、木、清、华——清华中学课程系列”为研发主题,组建由校长主持、相关专家指导、学校学科教师参加的“清华中学校本课程研发小组”,力争通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研发形成具有清华中学办学特色的、内容多元开放的、学生乐学高效的课程系列基本架构和核心课程。

六、发展重点

清华中学“十三·五”时期的学校发展是一个承上启下、不断创新、不断积累的过程,各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相应的发展重点,以期在全校师生员工的齐心协力之下,聚焦阶段性发展问题,突破瓶颈和障碍,在原来的发展平台上得到更高的提升和发展。综合分析学校发展现状和需求,在新一轮的发展中, 学校将凸显“水木清华、卓悦未来”的价值追求,以“厚德博学、人文立校、尊重差异、放大优势、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为引领,以具有清华中学办学特色的“水、木、清、华校本课程系列建设”为主线,通过校本课程系列的研究与实施,“串起”学校的各条块的管理和运作,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在这一主线的统领下,新一轮的学校发展将以三大主题为发展重点,逐步形成“一体两翼”基本发展架构:

1、“清华中学校本课程系列”建设。基于当前学校课程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对现有的三类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进行深入的分析,坚持“二个立足点”,一是以学校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历史积淀为立足点,二是以“学生差异”为立足点,分别从品德教育、基础知识、人文艺术、创新实践四个方面,以清华大学校名的“出处”为“课程标志”,确立水、木、清、华四类课程,为学生在校的四年生活,“重建”一个适合于绝大多数的、不同的学力准备的学生个性发展、健康成长的“学校教育载体”,让课程这一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载体真正为清华中学的绝大多数孩子在校的快乐学习、个性发展发挥主要作用。

围绕着学校课程建设,学校将整体带动以“水、木、清、华校本课程系列”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专业成长、班级集体建设、学校育人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以此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良性发展的教育生态。

2、“聚焦差异”的智慧课堂探索。“差异”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里)办学的一个“难点”,也是新一轮学校办学改革的主要“突破点”。我们的基础教育在很长的时期中,因为差异而造成了大量的学生成了“差生”;因为差异而让择校至今成为全国的“痛”;更因为差异给课堂教学的结果和质量带来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同时,综观清华中学这些年的办学情况,其中很大的一个困难,就来自于“差异”。因此,聚焦“差异”是清华中学当前课堂改革、教学提升一个关键命题,在新一轮的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中,清华中学将在尊重差异、拓展优势上面下功夫,客观正确地面对“差异”,探索以优势提升教学质量,助推学生快乐学习、体验成功、个性发展。

3、在梳理归纳中明析学校文化。在比较长的一段时期中,清华中学在学校文化建设一直处于梳理的阶段;在新一轮学校发展中,学校将组织全校师生员工,从多个层面深入细致地挖掘、梳理和分析清华中学几十年的办学历史,归纳提取出对历届清华学子的四年学习中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的文化要素,针对新时期的育人要求和办学目标,注入全新的内涵提升和外延拓展,使清华中学诸多“无形的教育力和发展力”能够在未来的办学和育人中加以进一步的明析和确定,以逐步建设形成具有清晰的“清华特质”的学校文化核心要素和基本架构,为清华中学今后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学校文化,奠定坚实而明析的主题标识、核心内容和基础框架。

第三部分   内容架构

上海市清华中学在认真总结前五年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新一轮的办学改革实验要求,立足于学校为学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的学校教育与校园环境建设,凸显学校办学改革与发展中“厚德博学、人文立校,尊重差异、放大优势、共同发展”的教育思考和理念,在新一轮的学校办学改革中,围绕“课程”与“课堂”建设,确立以下五项探索与实践的重点:

   (一)具有清华中学办学特色的“水、木、清、华校本课程系列”建设

深入梳理、总结现有清华中学课程研究与实施的成果和经验,立足于“尊重差异、个性发展”和“快乐学习、幸福生活”的教育思考,组建由校长主持、相关专家和学校教师协作进行的“清华中学校本课程系列研发小组”,进行具有校本实施特色和办学价值追求的“水木清华校本课程系列”及其“课程实施指南”研究和实施。

“水木清华校本课程系列”分为“水、木、清、华”四个结构模块,在对学校现有的课程进行科学统整之后,建设形成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水木清华SWEET”课程系列:

水课程,以英语Stream的首写字母S为标志,取“水”的“润物性”的含义,汇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人文底蕴的教育内容。

木课程,以英语Wood的首写字母W为标志,取“木”的基础性,将学生在校的基础性科学文化知识整合到这一课程模块中,突出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性和整体性。

清课程,以英语Elegant的首写字母E为标志,取清华中学现有的为学生多元学习、多元发展的平台和教育教学措施,凸显清华中学“尊重差异、放大优势”的个体发展价值观,通过课程设置,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提供差异发展、多元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准备。

华课程,以英语Essence的首写字母E为标志,取“华”的才华、创造等内涵,整合学校三类板块中所有创意学习、探究学习、学科实验等学习模块内容,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T”在这一课程系列中不属于课程类型,但有其特殊的内涵和价值,它取义于英语单词“Time”(时间)的意思,说明学生在清华中学度过的每分每秒都是快乐时光,都是学习经历和课程体验。

清华中学在新一轮的办学改革中,以这一课程系列的研制与实施为主线,旨在以学生在校生活中的主要阵地和内容,即课堂和课程,作为新一轮学校办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有效贯彻“幸福生活”和“卓悦未来”的价值追求,将“五乐”培养目标融入每个年级、每门课程、每节课中。同时根据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特点,将“五乐”分侧重阶段进行培养。在有效的课堂时间里凸显“智慧教学、智慧课堂”。

   (二)聚焦学校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研究

较长时期以来,清华中学在黄浦区教育的大架构引领下,一直重视“智慧课程”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如何立足于学校的生源、资师现状,从“尊重差异、个性发展”的角度,真正为绝大多数学生创设一个“快乐学习”的课堂,以此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感受成功的快乐,不断地在学习中得到提升,尚缺乏更精细、智慧的思考、设计和实施。因此,在“十三·五”学校围绕校本课程建设进行的办学改革中,将以“新课程”为导向,进行“聚焦课堂的三全改革探索”,即全科、全过、全员;这一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索,是新一轮清华中学办学改革的关键点,这一探索的成功,将彰显清华中学在认同差异的基础上,以教师的教学智慧,创设一个个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快乐学习、感受成功、个性发展”的“智慧课堂”。

   (三)聚焦课堂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操作研究

    教师的专业能力及其持续的良性发展,是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保证,清华中学新一轮的校本课程系列研发、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对目前的师资专业水平和发展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因此,为了确保新一轮学校核心项目的改革提升目标得以良好实现,学校将把教师的专业能力及其成长作为“十三·五”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攻克项目,学校将立足于课堂、针对教学、关注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思想、课堂能力等进行综合的提升,初步形成一个具有良性成长的清华中学教师团队和成长通道,为逐步培训形成一支“尽职爱生、专业扎实,视野开宽、风格多元,团队和谐、梯队贯通”的清华中学专业教师团队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聚焦于学生品格发展的创新实践的策略研究

    综观国内外较长时期以来的青少年发展研究与实践成果,创新实践是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与成长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策略和途径,清华中学校内外拥有非常丰富的学生创新实践资源,是学校以此为着力点,从校本课程实施、学生社团建设、社会实践推进、家校教育联动等,全方位开拓、架构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差异发展、个性发展,搭建更健康、更广阔、更多元的成长通道。

同时,在学生创新实践策略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清华中学的校本课程系列的建设、拓宽课程实施的途径。

   (五)以“清华历史”为基础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学校文化不仅体现一所学校精神和风貌,还是推动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是对在校学生进行健全人格、良好品德培养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资源,是一种无形的学校教育生态。因此,学校在新一轮的办学提升中,将以清华中学办学历史为基点,以时代精神为引领,融入学校课程系列建设行动中的基本要素,探索形成一个具有清华历史、时代精神、发展前景的“清华文化基本要素和架构”,为今后的不断丰富与积淀打好基础。

七、模块职责

针对新一轮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五大重点项目,学校各职能部门根据学校发展的整体要求和本部分发展的特点,创新思考并扎实推进。

   (一)学校管理   

●实施目标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人文兴校”学校管理观,实行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优化民主管理与项目管理,积极探索差异化管理,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学校管理团队的领导力、执行力与凝聚力。

●重点项目

    1、强化规划落实过程监督机制。学校成立“规划落实指导小组”,具体指导各部门、各条线根据学校规划制定相应的五年规划;建立以《学校发展规划》为蓝本的自我监控机制,进行定期的实施情况的过程性检查评估和指导。

    2、继续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推进民主管理。

    3、进一步完善学校政务、公务公开制度。坚持校务公开,推行阳光校务,提供多种平台,结合主题或学校发展,引导教师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提高决策水平。

4、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研发管理机制。研究制定适合于清华中学开展“校本课程系列”研发与实施的基本规范。

5、加大力度推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培养机制。建立以《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为依据的教师评价机制,凸显清华中学办学改革中,教师在基于“尊重差异、个性发展”中的教师价值、在课堂提升中的专业水平的积极推进作用。

6、探索建立学校办学实效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拓宽管理渠道,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发挥家委会作用,建立家长沙龙,探索多渠道、多形式沟通、交流、监督、反馈机制,形成合力,推进学校工作。

   (二)德育工作

●实施目标

    清华中学的学生德育最大的优势有两:一是已经形成诸如“何氏灯彩”、“学生悦读”、“学生志愿者队伍”等特色项目,二是日常德育工作平稳扎实;薄弱处在于一是缺乏“统领性主题项目”,二是缺乏创新。针对当前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学校将在新一轮的德育改革中,强化创新与整合,围绕清华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初步建设形成具有清华中学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探索形成适合于清华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模式和途径,使清华中学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学校德育在初步形成整体架构的基础上,初显品牌效应。

●重点项目

    1、“清华文化”内涵要素与基本架构研究。根据新一轮学校发展的核心工作,深入梳理清华中学长期以来的办学经验和优势,以学校发展愿景和发展理念为导向,立足学生现状、瞄向学生未来,研究设计“清华文化”的要素和基本架构。

    2、探索建立学校德育“校级统领、分级实施”的层级职责与实施制度。从学校德育的角度,根据清华中学德育现状和要求,创新探索一套高效顺畅的“分级定责”的学校管理制度与实施机制。

    3、清华中学分层教学模式下的班级管理研究。分层教学是当前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清华中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阵地,如何在班级管理的角度为这一改革重点搭建一个高效的管理机制,将是清华中学新一轮班级管理改革的重点项目,以此为学校的课程改革与课堂提升从“班级平台”上营造积极良好的实施环境和运作机制,保证改革的顺畅推进。

    4、以国家认同为重点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核心素养是引导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要素,更是学校教育思考与设计的依据;爱国主义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青少年教育重点,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教育,是清华中学德育系列中的核心部分,学校将在新的五年中,深入探索建立以此为核心的学生德育内容和实施策略,以此在更高层面上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5、“悦读清华”教育品牌建设研究。清华中学的“学生悦读”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学校在新一轮办学发展中,将立足现有的良好基础,从学生“悦读”心理出发,整体思考和设计不同年龄学生的阅读内容系列、围绕“悦读”开展的系列活动等,将清华中学的“学生悦读”提升为“清华悦读”的学校教育品牌。

    6、强化家校合作、社区联动机制的探索和实践。教育社会化是当前我国教育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学校教育作为政府为老百姓优质服务的一个重要模块,不仅体现学校在办学和育人上的水平,更是反映政府在整体推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中的执行力。因此,清华中学在新一轮的办学提升中,将聚焦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的联动机制建设与作用发挥的探索,在学校与家庭、社区中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通道,在更高层面上加强清华中学的办学力。

   (三)课堂教学

●实施目标

    “智慧课堂”是清华中学长期的改革追求,特别是在新一轮的学校发展中,“水木清华”校本课程系列研发和实施,对课堂将提出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这对于全校教师来讲,是一个大挑战。因此,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学校在课堂改革的目标中将更加强化“智慧”的作用,在教师“智慧设计课堂模式、智慧落实新课程、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力”上做文章、下苦功,围绕校本课程实施要求,凸显教师在课堂实施中设计、实施的智慧和能力,以此带动全校的“智慧课堂、智慧教学”向更高水平提升。

●重点项目

    1、基于校本课程建设中的教师校本培训内容系列研究。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是清华中学的“个别化”特色项目,而实施中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培训也自然没有外力可借,能否建立健全的校本课程实施背景下的清华中学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和校本培训系列,不仅关系到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关系到这次学校发展中的核心项目校本课程建设的成败。因此,在新一轮发展中,学校将集中精力,多方挖掘和整合资源,设计建立适应于校本课程实施的“清华中学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内容系列”,为特色化、实效性推进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奠定基础。

    2、新发展背景下教师“智慧课堂”建设研究。“水木清华”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是新一轮学校发展的重点项目。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如何适应,使课程发挥出应有的效应,是改革的关键环节。因此,学校将聚焦“水木清华”校本课程内容和要求,成立由部分学科教师组成的“研究小组”,立足课堂、立足新课程,深入研究课堂推进的有效策略和实施方法。

    3、深化“向明教育集团”中的教研和教师成长机制研究。“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是清华中学在新一轮学校发展中的良好契机和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清华中学办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校本课程建设和“智慧课堂”建设,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新一轮发展的关键要素,而作为“向明教育集团”主要成员校的清华中学,将充分有效地利用“向明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强化与向明中学教育教学联动,促进清华中学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在高水平轨道上稳步推进,不断提升。

    4、探索建立学科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学校梯队培养机制。针对学校教师新老交替和“有影响力”教师缺乏的现状,在学校发展需要和教师成长愿望“磨合”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梯队培养机制”,努力为清华中学的教师发展机制建设,架设一个“后浪推前浪,浪浪步步高”良性发展通道。

    5、以“突破点”为导向的学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在深入分析梳理清华中学各学科教学质量与师资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由学校分管领导主持、外请专家指导、各学科骨干参加的“清华中学学科推进研究小组”,对各门学科进行深入分析,帮助教师找出“教学突破点”,探索建立“突破路径和提升策略”;同时,在整体层面上,根据实际的“薄弱学科”,找出“学科突破点”,探索建立“突破路径和提升策略”,以“两级分层突破”的策略,带动各学科有目的、有针对、有策略地改革教学、逐步提升。

    6、基于学生作业辅导“即时性、直观性”需求的电子平台建设。针对清华中学目前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提升的现实需求,学生作业辅导的“即时性、直观性”显然成为一个重点,科学设计和建设一个基于清华中学教学实际的“学生作业辅导电子平台”是有效突破现状,提升教学实效的现代技术的手段,这一项目将成为新一轮学校教学改革和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重点项目。

   (四)品牌建设

●实施目标

    教育品牌既是“学校形象”对社会影响力具体表现,更是学校发展的导向。因此,深入挖掘并有效放大学校已有的办学优势或教育特色,进一步培育、丰富和完善,逐步提升为学校教育品牌项目,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清华中学在长期的办学发展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和教育优势,在新一轮的发展中,立足于现有的学生“悦读”特色项目,进行深入梳理、理论解读,并以此为主线,整体开发、形成系列,初步培育成为具有清华中学特色的教育品牌——“悦读清华”,并且不断丰富、逐步完善,在整体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同时,精心打造清华中学鲜明特质的“悦读清华”的办学品牌。

●重点项目

    1、清华中学教育品牌建设与管理。组建由校长主持、各部中层参加、外请专家指导的“清华中学品牌建设项目小组”,以整体协同推进品牌项目建设工程,包括研发、培育与提升等各个环节的指导、总结和评估工作。

    2、研究制定“清华中学教育品牌建设与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办学品牌和教育特色建设的需要,研究制定“清华中学教育品牌建设与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的办学品牌和教育特色项目研究和实施的管理。

    3、探索建立“清华中学教育品牌建设项目职责与评估机制”。为确保学校办学品牌和教育特色建设的科学规范、有序有效地进行,学校将组织力量研究制定“清华中学教育品牌建设项目职责与评估机制”;同时,以校本资源为主体,多元整合体各方面专家资源,对学校办学品牌和教育特色项目研究与建设进行全程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其全程各环节的科学规范和高效推进。

    4、分年级、分模块架构学生“悦读”内容的研究。基于清华中学现有的“学生悦读”成功经验,学校确立专题项目,组织力量,对已有成果进行深度梳理和分析,从更高更广的层面解读“悦读”;立足于初中学生发展心理原理,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追求“幸福生活”能力培养的需求,在更高更广的层面研究并架构具有清华中学教育特色的、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教育策略和模式,以此逐步建设形成一个聚焦学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理念的办学品牌。

   (五)教育科研

●实施目标

    以科研引领教育改革、以科研提升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策略和有效措施。“十三·五”时期,正是清华中学由稳定走向提升的关键期,强化教育科研在清华中学新一轮办学改革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努力做好科研在学校总体发展中的咨询服务功能,让教育科研在振兴学校中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推进课堂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进一步完善清华中学教师科研制度,鼓励并支持教师将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转变”为研究课题,助推教师主动立项、尽心研究,并以研究的成果来提升教育教学实效,以真正实现“向科研要质量”的教育改革价值取向。

●重点项目

    1、进一步完善“清华中学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科研管理制度,特别是针对“十三·五”期间学校“水木清华”校本课程研发、“悦读清华”品牌建设、深化“智慧课堂、智慧教学”等多项重大研究和改革项目,都必须以科研为引领,因此,学校将根据当前办学改革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科研管理制度”,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

    2、积极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重大项目中的积极价值。根据“十三·五”期间清华中学办学改革重大项目的研究需要,学校科研部门将在学校领导的主持下,集中精力、全程参与各大项目的研究工作,确保研究项目优质顺利进行;深入总结学校多年来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组织开展优秀成果的推广和深化活动,以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3、探索建立“教师微研究项目管理制度和推进机制”。为了切实推进清华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真正立足课堂、聚焦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向科研要质量”,自“十三·五”起,学校将不断强化教师针对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小课题”的研究,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师微研究项目管理制度和推进机制”。

   (六)后勤服务

●实施目标

    为了确保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办学改革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后勤保障部门将认真学习并领会学校发展规划的各项内容,在学校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科学计划、注重细节、全力投入,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切实做好20162017年度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重点项目

    1、整体规划建立学校后勤保障机制。从学校科学发展层面上认识学校后勤工作,根据学校新一轮发展的需要,科学协调、整体规划,制定完善的学校保障制度和实施机制。

    2、完善学校安全保卫机制。根据学校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后勤部门协调学校各个教育实施部门,不断完善联络沟通机制和协同推进机制,逐步建立一套制度完善、联动和谐、运作顺畅的“清华中学校安制度和运作机制”,以确保从细节上环环到位,校安工作无漏洞、无死角。

    3、建立教育项目后勤保障机制。在新一轮清华中学办学改革与发展中,充分发挥后勤的积极能动作用,后勤部门在学校领导班子的统一领导和布署下,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清华中学重大教育项目后勤支持制度”;根据“制度”要求,每学期召开各部门联络会议,将各教育模块每学期的重大改革项目的“项目内容”、“实施进度”和“支持要求”等登记造册,定期定项检查、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各项重大教育改革项目顺利有效地开展。

第四部分  实施与分工

八、模块分工

    根据清华中学“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将学校管理、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品牌建设、教育科研、后勤保障等六个实施模块提出分年度实施的主要工作、达成目标和主要成果:

 

    2、学校德育模块主要举措(包括完成期限)

达成目标

任务年限

主要工作

主要成果

1.梳理校园“四节”“一星”和《弟子规》校园活动情况。

 

 

2016

1.梳理校园“四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和科技节)“一星”(清华之星)与《弟子规》校园传统文化建设情况。

1.学校开展“四节”“一星”和《弟子规》校园活动情况资料。

2.开展《弟子规》系列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梳理以《弟子规》为主的校园传统文化建设。

2.开展《弟子规》系列活动资料。

3.完成《分层走班背景下班级管理重构的实践研究》项目申报。

3.开展《分层走班背景下班级管理重构的实践研究》项目准备阶段。

3.《分层走班背景下班级管理重构的实践研究》项目申报资料。

4.完成《清华中学“拾光主题微阅读”活动实践探索》项目申报。

4.开展《清华中学“拾光主题微阅读”活动实践探索》项目申报。

4.《清华中学“拾光主题微阅读”活动实践探索》项目申报资料。

5.完成《以国家认同为重点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项目申报。

5.开展《以国家认同为重点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项目申报。

5.《以国家认同为重点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项目申报资料。

6.梳理完成德育相关制度

6.梳理目前学校德育相关制度

6.清华中学德育相关制度

7.家长学校资料整理。

7.梳理目前学校家庭教育资源和面临的瓶颈。

7.家长学校资料。

8.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资料整理。学校与社区联合共建课程资料整理。

8.梳理目前学校与社区联合共建单位资源。

8.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资料。学校与社区联合共建课程资料。

1.初步实施校园“四节”“一星”与学校特色课程资源整合。

 

 

2017

1.校园“四节”“一星”与学校特色课程资源整合的模式探索。

1.校园开展“四节”“一星”资料。

2.固化《弟子规》特色项目,打造学校品牌项目。

2.固化《弟子规》特色项目(知识竞赛、辩论赛、诵读、课本剧等),拓宽《弟子规》渠道,加强学校的校园传统文化建设。

2.开展《弟子规》特色活动资料。

3.完成《分层走班背景下班级管理重构的实践研究》第一阶段实施。

3.以某年级试点实施《分层走班背景下班级管理重构的实践研究》。

3.《分层走班背景下班级管理重构的实践研究》第一阶段实验报告。

4.整体思考和设计不同年龄学生的阅读内容。

4.整体思考和设计不同年龄学生的阅读内容。

4.完成分年级阅读书目推荐。

5.重点梳理“弟子规”分年级行为规范课程,分年级行为规范教育。

5.开展子项目《以弟子规德育课程为重点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

5.“弟子规”分年级行为规范课程资料。

6.重点开展非遗进校园项目上海灯彩校本课程建设

6.开展子项目《以非遗上海灯彩为重点的学生核心价值观素教育的实践研究》。

6.清华中学上海灯彩校本教材。

7.初步形成“校级统领、分级实施”机制及框架

7.根据清华中学德育现状和要求,探讨“校级统领、分级实施”的层级职责与实施制度

7.“校级统领、分级实施”机制及框架

8.重点进行分年级家长学校主题活动建设。

8.根据学生及家长特点,重点打造分年级家长学校主题活动建设。

8.分年级家长学校资料。

9.全面实施清华中学学生初中四年春秋社会实践课程。

9.重点打造清华学生初中四年春秋校外实践课程。

9.清华中学学生初中四年春秋社会实践课程资料。

1.进一步实施校园“四节”“一星”与学校特色课程资源整合。

2018

1.校园“四节”“一星”与学校特色课程资源整合的模式改进。

1.校园开展“四节”与学校特色课程资源整合资料。

2.开展《弟子规》《论语》《三字经》传统文化赏读活动,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2.延展《弟子规》渠道,加强学校的校园传统文化建设。

2.开展《弟子规》《论语》《三字经》传统文化赏读活动资料。

3.按照分年级阅读书目配齐班级书架,整体设计装修好班级阅读墙。

3.硬件配备。

3.添置班级书架;分年级阅读书目配齐;班级阅读墙整体打造完毕。

4.《清华悦读积点手册》;紫藤花开书香俱乐部开展系列活动。

4.打造品牌读书活动——《清华悦读积点手册》;成立书香俱乐部,开展小型多样化读书活动。

4.清华悦读积点手册》使用情况;书香俱乐部活动资料。

5.重点梳理“弟子规”分年级主题校班会课程,分年级开展主题校班会课程。

5.开展子项目《以弟子规德育课程为重点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

5.“弟子规”分年级主题校班会课程资料。

6.重点开展非遗进校园上海灯彩校本课程建设。

6.开展子项目《以非遗上海灯彩为重点的学生核心价值观素教育的实践研究》。

6.清华中学上海灯彩校本教材。

7.完成《分层走班背景下班级管理重构的实践研究》项目改进后第二阶段实施。

7.项目《分层走班背景下班级管理重构的实践研究》前一阶段成果进行改进,进行第二阶段实验。

7.《分层走班背景下班级管理重构的实践研究》第二阶段实验报告。

8.初步形成“校级统领、分级实施”机制及框架

8.根据清华中学德育现状和要求,探讨“校级统领、分级实施” 机制及框架

8.“校级统领、分级实施”机制及框架

9.重点开展家庭教育讲师团走进“清华讲坛”,分年级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

9.挖掘校内外资源,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走进“清华讲坛”,分年级分重点开展家庭教育。

9.家庭教育讲师团 “清华讲坛”资料。

10.全面实施清华中学学生初中四年校外志愿服务实践课程。

10.重点实施清华学生初中四年校外志愿服务实践课程。

10.清华中学学生初中四年校外志愿服务实践课程资料。

1.进一步实施校园“四节”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

 

 

2019

1.校园“四节”“一星”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的模式改进。

1.校园开展“四节”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资料。

2.重点对教学楼四层楼进行整体设计,打造清华文化走廊,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硬件装修,重点打造清华文化走廊,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教学楼清华文化走廊初步完工。

3.邀请更多儿童作家加入清华讲坛,扩大影响力;校园读书小报创刊。

3.打造品牌读书活动——清华讲坛;创建清华读书小报。

3.清华讲坛资料;校读书小报资料。

4.重点梳理“弟子规”主题活动课程及校外实践课程。

4.开展子项目《以弟子规德育课程为重点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

4.清华中学“弟子规”主题活动课程及校外实践课程。

5.成立清华中学非遗进校园上海灯彩校际联盟。

5.开展子项目《以非遗上海灯彩为重点的学生核心价值观素教育的实践研究》。

5.清华中学非遗进校园上海灯彩校际联盟资料。

6.对实验成果进行总结,初步形成清华中学分层教学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机制。

6.项目《分层走班背景下班级管理重构的实践研究》成果总结阶段。

6.清华中学分层教学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机制

7.制定“校级统领、分级实施”下的相关德育制度(初稿)

7.制定或修改“校级统领、分级实施”下的相关德育制度

7. “校级统领、分级实施”德育制度(初稿)

8.重点进行清华中学家庭教育工作的反思与改进,初步形成清华中学家庭教育层级教育模式,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

8.初步形成清华中学家庭教育层级教育模式,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

8.家庭教育资料。

清华中学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手册(初稿)。

9.全面实施清华中学学生四年寒暑假社会实践课程。

9.重点打造清华中学学生四年寒暑假社会实践课程。

9.打造清华中学学生四年寒暑假社会实践课程资料。

1.清华德育校园文化课程与外部特色环境建设的匹配,形成“清华文化”。

 

 

2020

1.通过校园内(德育校园文化课程)外(外部特色环境)兼修,形成特色“清华文化”。

1.清华德育校园文化课程资料及校园外部特色环境建设。

2. “悦读清华”品牌特色成果总结。

2.“悦读清华”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

2. “悦读清华”品牌特色总结报告。

3.形成清华中学以《弟子规》德育课程为重点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课程体系。

形成清华中学以非遗上海灯彩为重点的学生核心价值观素教育初步模式。

3.开展《以国家认同为重点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项目结题工作。

3.清华中学以《弟子规》德育课程为重点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课程成果资料。

清华中学以非遗上海灯彩为重点的学生核心价值观素教育的培育成果资料。

4.完成项目《分层走班背景下班级管理重构的实践研究》结题。形成清华中学分层教学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机制。

4.清华中学分层教学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机制全面实施,项目结题。

4.项目《分层走班背景下班级管理重构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5.制定“校级统领、分级实施”下的相关德育制度(定稿)

5.形成“校级统领、分级实施”下的相关德育制度

5.清华中学“校级统领、分级实施”德育制度(定稿)

6.家庭教育总结,汇编形成《清华中学家庭教育指导》。

6.学校五年规划家庭教育总结,形成分年级家庭教育指导系列。

6.分年级家庭教育资料资料《清华中学家庭教育指导》。

7.汇编《清华中学校外综合实践课程》(包括春秋游、暑期学生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服务课程等)

7.总结形成《清华中学校外综合实践课程》。

7.《清华中学校外综合实践课程》。

学校与社区联合共建资料。

    3、课程教学模块主要举措(包括完成期限)

达成目标

任务年限

主要工作

主要成果

1、基于校本课程建设中的教师校本培训内容系列研究。

设计建立适应于校本课程实施的“清华中学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内容系列”,为特色化、实效性推进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奠定基础。

2016

1、学校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学校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实施手册

2017

1、梳理学校现有课程资源,设计编制学校课程方案

2、关于语数英学科教学重点难点的学科微课开发

3、进一步完善学校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1、完成学校课程方案框架结构设置

2、语数英学科微课制作成果汇总

3、制定学校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探究型课程指南

2018

1、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方案的编制

2、设计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初步完成“男足”、“女篮”、“上海灯彩”、“花样跳绳”“积木课程”等课程设计

1、学校课程方案(征求意见稿)

2、初步完成学校“男足”“女篮”教学指导手册、“上海灯彩”“花样跳绳”“积木课程”等校本教材的设计

2019

1、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方案的编制

2、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初步完成“男足”、“女篮”、“上海灯彩”、“花样跳绳”“积木课程”等校本课程

1、学校课程方案(正式稿)

2、进一步完善学校“男足”“女篮”教学指导手册、“上海灯彩”“花样跳绳”“积木课程”等校本教材的编写

2020

1、尝试基于中考改革的综合学科案例分析命题工作

综合学科案例分析试题汇总

2、新发展背景下教师“智慧课堂”建设研究。

聚焦“水木清华”校本课程内容和要求,立足课堂、立足新课程,深入研究课堂推进的有效策略和实施方法。

以“突破点”为导向的学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根据实际的“薄弱学科”,探索建立“突破路径和提升策略”,以“两级分层突破”的策略,带动各学科有目的、有针对、有策略地改革教学、逐步提升。

2016

1、做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细化工作

2、尝试开展作业训练体系建设

3、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设计五年发展目标

1、部分学科教学目标细化的双向细目表

2、数学、物理学科训练集

3、教研组五年发展规划

2017

1、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分析制度

2、教学公开课研讨活动

3、以课题项目引领教研组发展

4、设计评选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活动

5、聘请校外数学教学专家来校,进行重点学科突破指导

1、教学质量分析制度

2、教学公开课教案汇总

3、教研组课程领导力项目开题报告

4、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评选方案和结果

5、数学教学专家指导工作小结

2018

1、总结分层教学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管理

2、开展分层教学背景下的作业指导

3、教研组深入开展课题项目研究,引领发展

4、进一步做好质量分析工作

1、学校分层教学课堂教学管理指南

2、分层教学学生作业指导方法汇总

3、教研组课程领导力项目中期小结

4、各学科质量分析小结

2019

1、总结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细化工作

2、课题引领教研组发展

1、教学目标细化的双向细目表汇总

2、教研组课程领导力项目总结

2020

1、进一步总结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细化工作

2、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分层教学管理工作

1、教学目标细化的双向细目表汇总

2、分层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总结

3、深化“向明教育集团”中的教研和教师成长机制研究。

充分有效地利用“向明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强化与向明中学教育教学联动,促进清华中学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在高水平轨道上稳步推进,不断提升。

2016

1、开展向明教育集团教学研讨互动(听课、评课等)

1、教育集团教学公开课展示研讨

2017

1、尝试教育集团联动共享课程建设(网球等)

2、设计教育集团创新实验资源共享

1、向对口小学开设小初衔接网球课程

2、“创新课堂”初高中衔接课程

2018

1、教育集团联合教研顾问团建设

2、做好教育集团青年教师联动工作

1、教育集团教师培训工作坊

2、教育集团青年教师教学论坛

2019

1、教育集团学校互派教师,进行教学交流互动

1、教育集团教师交流心得体会

2020

1、总结教育集团教研工作经验,完善教育集团教研机制

1、教育集团教研成果展

4、探索建立学科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学校梯队培养机制。

探索建立“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梯队培养机制”,努力为清华中学的教师发展机制建设,架设一个“后浪推前浪,浪浪步步高”良性发展通道。

 

2016

1、完善健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明确教师教学工作要求规范

1、学校教学规章制度汇总

 

2017

1、青年教师制定五年发展规划

2、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3、制定学校骨干教师管理制度

4、制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评选方案,开展评选活动

5、坚持“请进来”,努力建立校外教育资源顾问团,进行专业引领,聘请数学教学专家来校指导

1、青年教师个人五年发展规划

2、职初教师培养指南

3、学校骨干教师管理手册

4、最喜欢的老师评选结果

5、教学专家工作指导小结

2018

1、做好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工作

2、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带教制度

3、积极开展“走出去”校际之间的教学交流互动活动

1、青年教师成长档案

2、青年教师带教手册

3、相关学校参观考察学习小结

2019

1、继续做好教育资源顾问团工作,进行专家引领教师成长

2、总结青年教师培养经验

3、做好学校骨干教师的管理工作

1、教育资源顾问团成果汇总

2、青年教师工作成果展示

3、学校骨干教师工作成果展示

2020

1、总结“十三五”教师队伍培养经验

1、“十三五”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5、基于学生作业辅导“即时性、直观性”需求的电子平台建设。

针对清华中学目前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面实需求,科学设计和建设一个基于清华中学教学实际的“学生作业辅导电子平台”。

2016

1、做好学生作业辅导系统六年级英语试运行

1、学生作业辅导平台操作手册

2017

1、总结六年级英语试运行经验

2、做好学生作业辅导系统数学、语文上线运行

3、做好学生作业辅导平台六年级语数英微课资源上线

1、进一步完善学生作业辅导平台操作手册的编制

2、六年级语数英教学重点难点微课在线

 

2018

1、做好学生作业辅导平台全面推广工作

2、做好学生作业辅导平台七年级语数英微课资源上线

1、语文数学英语作业辅导经典题型汇总

2、七年级语数英教学重点难点微课在线

2019

1、总结学生作业辅导平台运行经验

2、做好学生作业辅导平台八年级语数英微课资源上线

1、各学科作业辅导经典题型汇总

2、八年级语数英教学重点难点微课在线

2020

1、做好学生作业辅导平台九年级语数英微课资源上线

2、做好学生作业辅导平台资源库建设

1、九年级语数英教学重点难点微课在线

2、学生作业辅导经典案例汇总

3、学生作业辅导重点难点知识指导微课汇总

 

  5、教育科研模块主要举措(包括完成期限)

达成目标

任务年限

主要工作

主要成果

1、建立完善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以管理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营造校园氛围,注重科研工作的人文性和实效性。

2016

1、修订学校教科研制度、课题管理制度,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检查和验收和成果的评选、奖励制度。

1、上海市清华中学科研制度(初稿)

2017

1、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课题管理制度,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检查和验收和成果的评选、奖励制度。

2、以教研组作为教育科研活动的主阵地,将科研与教研紧密结合。

1、上海市清华中学科研制度(修改稿)

2、教研组教育科研记录手册

2018

1、进一步完善管理网络,力求制度化、科学化,以管理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发展。

2、为各教研组收集、积累材料,建立资源库。

1、教研组教育科研资源库(初稿)

2019

1、优化科研管理网络,设想建立学校科研电子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能。

2、优化教研组资源库,方便交流与查询,使科研工作信息化。

1、科研管理网络平台(试运转)

2、教研组教科研资料库(整理稿)

2020

1、总结五年来制度和管理上的经验和问题,为后五年发展积累资料。

 

2、形成清华中学研究梯队,健全教科研领导小组、核心组、和课题组队伍,形成教科研网络,带动学校整体教科研工作,提高教科研水平,发觉教师内在潜能,形成学校科研工作特色。

2016

1、健全教科研领导小组和课题组队伍,形成清华中学研究梯队。

2、开展教育教学案例研究,举办教育教学论坛,组织教师积极参与、交流。

1、成立领导小组

2、教师案例汇总

2017

1、建立良好的学习制度,编辑整理先关理论学习资料,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方便。

2、加强各项目组和课题组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切磋,相互促进提高。

3、加强与校外学术交流,请校外专家来校开设讲座与指导;加强与上级科研部门、向明教育集团学校校际的联系,带动我校重点、特色学科发展,为教师实践教学研究提供平台。

4、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 “教研组微论坛”,交流分享教研组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1、教科研参考材料汇编

2、教研组教科研手册

3、教研组微论坛案例集

4、学习心得汇总

2018

1、进一步加强与校外学术交流,请校外专家来校开设讲座与指导;进一步加强与上级科研部门、向明教育集团学校校际的联系,带动我校重点、特色学科发展,为教师实践教学研究提供平台。

2、开展专题研讨,总结、交流、分享教改中的经验、问题等

1、讲座、专题研讨会等

2、学习心得

2019

1、丰富教师科研培训形式,不断提升学校教师科研水平。

 

2020

1、回顾、总结五年教师科研队伍发展情况,梳理好的做法,为后续工作积累经验

 

3、以课题、项目研究促教育观念的转变,促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变,促教学质量的改变,促教师个人成长。

2016

1、结合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推进学校重点项目研究申报工作,成立学校重点项目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2、围绕学校综合改革重点项目,推进各子项目的申报工作,成立子项目组,制定研究计划。

3、推进第二批课程领导力项目学校工作在学校的开展,申报学校课程领导力总项目,各教研组围绕总项目,申报各教研组的子项目。

4、对学校现有三个2015年区级课题进行管理,为明年的验收做好准备。组织教师围绕学校重点工作,积极申报2017年区级、校级课题。

1、学校重点项目申请书。

2、课程领导力项目申请书。

3、现有区级课题积累的各类材料;

4、新课题申报材料。

2017

1、加强对学校现有重点项目、课题的宣传工作,让更多教师参与到课题、项目研究中来。争取立项更多区级、校级课题。

2、加强项目、课题的过程管理,定期研讨,做到有程序、有议题、有中心、有记录。

3、三项2015年区级课题结题,2017年校级课题立项、结题等,2018年区级、校级课题申报。

1、阶段性成果:论文、案例、研究课展示、调查报告等

2、项目过程管理记录

3、区级课题结题报告及各类材料,重点课题结题论证会。

2018

1、对学校综合改革重点项目以及各子项目进行中期评估

2、对学校课程领导力项目和各教研组子项目进行中期评估

32018校级课题立项、结题,2019年区级、校级课题申报。

1、中期评估各类材料汇编

2、中期评估研讨会

3、结题材料

2019

1、继续推进学校综合改革重点项目以及各子项目研究。

2、继续推进学校课程领导力项目和各教研组子项目研究。

32019校级课题立项、结题,2020年区级、校级课题申报。

1、阶段性成果:论文、案例、研究课展示、调查报告等

2、项目过程管理记录

 

2020

1、对学校综合改革重点项目以及各子项目研究进行验收。

2、对学校课程领导力项目和各教研组子项目研究进行验收

32020校级课题立项、结题,2021年区级、校级课题申报。

1、各项目结题材料

4、广泛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探索建立“教师微研究项目管理制度和推进机制”

2016

1、根据学校新五年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当前教师队伍教科研水平,思索“教师微研究项目”的可行性。

 

2017

1、在英语教研组内开展微研究项目的试点。

2、在试点过程中,积累为研究项目开展的经验和各类资料。

1、英语教研组“微研究项目”材料汇总

 

2018

1、对英语教研组微研究试点进行梳理、总结,初步建立“清华中学教师微研究项目管理制度和推进机制”。

2、加强英语组内微研究项目的实施,并且逐渐向其他教研组推广。

1、英语教研组“微研究项目”材料汇总

2、清华中学教师微研究项目管理制度和推进机制”(初稿)

2019

1、完善“清华中学教师微研究项目管理制度和推进机制”。

2、在更多教研组推广微研究。

1、清华中学教师微研究项目管理制度和推进机制”(修改稿)

2、开展“微研究项目”材料汇总

2020

1、对微研究项目进行总结,逐步形成具有清华中学特色的科研途径。

1、学校“微研究项目”材料汇总

 

  6、后勤保障模块主要举措(包括完成期限)

达成目标

任务年限

主要工作

主要成果

梳理已有的后勤保障制度

 

 

2016

后勤保障制度

建立后勤保障制度框架

调整布局、对校园进行文化设计

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的设计定稿

排摸设施设备情况

教学设施设备

了解已有设施设备

制度完善

安全校园

修订部分安全制度

 

 

 

修订后勤保障制度

 

 

2017

后勤保障制度

完善后勤保障制度

建设精致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建设

提升人文环境

更新教学设施设备

教学设施设备

提高硬件设备条件

联动巡查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部门协作,运作顺畅

 

 

 

探索“清华中学重大教育项目后勤支持制度”的制定

 

 

2018

后勤保障机制

跟进学校重大改革项目的开展

更加符合现代学校管理需要

校园环境建设

符合学校发展需要

更新教学设施设备

教学设施设备

符合现代学校教学需要

建立“清华中学校安制度和运作机制”

安全校园

制度保障校安工作的开展

 

 

 

制定“清华中学重大教育项目后勤支持制度”

 

 

2019

后勤保障机制

及时调整学校重大改革项目

建设“人文”校园

校园环境建设

凸显“人文”环境

及时更新教学设施设备

教学设施设备

符合现代学校教学需要

完善“清华中学校安制度和运作机制”

安全校园

确保校安工作顺利进行

 

 

 

完善“清华中学重大教育项目后勤支持制度”

 

 

2020

后勤保障机制

完善学校重大改革项目

提升人文气息

校园环境建设

彰显育人环境的文化品味

更新教学设施设备

教学设施设备

符合现代学校教学需要

校安工作无漏洞、无死角

安全校园

建设安全文明校园

 

 

 

 

 

 

第五部分  保障机制

确保学校的“十三·五”发展规划能够持续、扎实地得到落实。

九、组织保障

    学校建立“清华中学五年发展规划实施管理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实施全程的检查、评估、指导工作。

十、制度保障

    研究制定“清华中学规划实施目标及职责管理条例”,由学校“规划实施管理和指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将学校发展规划分解,做到“目标细化、目标到岗、职责到人”;并探索建立相应的部门自查、校级检查制度,分阶段对应目标,检查达成情况,奖惩到位。

十一、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

    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是当前我国中小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清华中学“十三·五”办学发展中,根据学校发展的要求,将在强化常规化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组织力量,针对学校的课程改革、学法改革,推进教育教学项目改革需求的各种各类现代化技术平台建设,以加快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程,提升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拓展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新天地。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