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格致中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教学科研 > 上海市格致中学(奉贤校区)教科研重点项目总结

教学科研

上海市格致中学(奉贤校区)教科研重点项目总结

索引号:-0803-2020-006  发布日期:2020-07-16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上海市格致中学

近几年教科研重点项目总结

1、探集团办学之新路——开展集团化办学,探索一体化培养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逐步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区域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已渐趋均衡。校际之间发展差距的制约因素从硬件设施层面转变为学校办学理念及管理机制。因此,开展区域教育集团化办学,引导集团内优势学校辐射先进的办学理念与管理机制,成为了打造区域优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实施集团化办学,依托优质学校担纲发展核心,推动集团成员单位内部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在办学理念上取得高度认同。要实现集团内部学校的实质性整合,必须强化集团成员单位在发展方向、思想认识、核心理念、价值诉求上追求高度一致,如此才能实现集团校内部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集团的凝聚力,为学校管理、协作、发展、提升提供基础性保障。

我校承蒙黄浦教育厚爱,先行探索区域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之路,于2014年11月3日得到黄浦区教育局关于同意组建上海市格致教育集团的批复,联合格致初级中学、曹光彪小学、浦光中学(现已转型为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应昌期围棋学校组建上海市格致教育集团。这是在探索“格致链”合作办学10周年的基础上区域集团化办学的一次全新升级。目前,新增储能中学、卢湾一中心小学和民办明珠中学三所成员校后格致教育集团共用成员校8所

格致教育集团是黄浦区独树一帜的以纵向学段衔接为特色的教育集团。三年多来,我校作为格致教育集团的领衔校,通过实地调研各成员单位、召开集团成员校行政例会等方式,对格致教育集团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开展顶层设计,形成“格致教育集团章程”、“格致教育集团三年发展规划”,在教育集团内逐步形成了“价值共识、文化共创、课程共建、师资共享、资源共用”的发展特色。

集团充分融合各成员单位的办学传统,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作为成员单位协同发展的特色项目,以《创新素养人才一体化培养》课题为引领,贯通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加强纵向和横向联系,做大、做强、做优各学段的品牌特色项目。形成了课程建设贯通、实验室建设贯通、学生活动贯通、教师队伍建设贯通、学术研讨贯通的“五通”的实施原则。

“五通”实施原则的指导下,学校先后派驻由资深学科专家组成的导师团进驻各成员校,实地调研各学校的课堂教学与备课工作,指导开展备课组活动。学校定期组织格致教育集团学术节、联合党课学习、联合研讨会,为集团教职员工搭建学习平台。近期,学校又先后举办格致教育集团联合音乐会、成立格致教育集团名师工作室,进一步打通集团化办学的交流渠道。随着区域教育集团化发展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格致教育集团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前来共谋发展。目前,不断发展壮大的格致教育集团共有八家成员单位,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各学段。在格致教育集团示范典型的带动下,集团化办学有了可资借鉴的模板,如今黄浦教育又陆续组建了大同教育集团、向明教育集团和四大学区,使得区域教育集团化办学不断走向成熟。

2、课程改革之特色——“四类、八群、百门”的格致课程群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我校在全面落实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始终致力于学校课程的优化,探索能达到具有示范水平的课程改革新路。在最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课程先后经历了“双轨同步”、“三大板块”与“基、拓、研三型”课程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的三型课程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将三类课程统整为“公民人格类、文化科学类、身心意志类、创意技艺类”四个大类,又将相关学科组合成“民族历史与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人类社会与自然、艺术审美与体验、心智意志与体魄、社会责任与能力、学科前沿与先导、世界文化与视野”八个学科群,以对应四个大类,又将学校先后开发的近百门校本课程,分别归入对应的学科群之中,形成了“四类、八群、百门”的学校整体课程体系。

我校的四大类课程互为联系、互相补充,形成了既注重个性特长、又注重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

我校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多元化、研究型课程自主化”。鉴于我校学生的水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我校认为:基础型课程校本化,目的是为学生提供高于平均学业水平、少于平均学习时间的基础型课程,夯实学生学习基础,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学习时间;拓展型课程多元化,目的是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可供学生在学校指导下、根据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质、自由选择的课程;研究型课程自主化,目的是提倡学术自由,让学生展开自由翱翔的科学之翼,真正走上自主发展的创新之路。

3、担教育均衡之责任——承办奉贤校区,支援郊区教育

当前,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

根据上海市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总体要求,由黄浦和奉贤两区合作创办的格致中学(奉贤校区)于2014年9月正式启用,奉贤校区与本部实行“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一体化”、“育人目标和培养方式一体化”、“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一体化”三个一体化管理确保两校区同质发展。格致中学(奉贤校区)传承“爱国”、“科学”的优良传统,秉持“格物致知、求实求是”的办学理念,彰显科学教育的办学特色,以“建构创新的课程、搭建创新的平台、丰富创新的实践”为发展策略,坚持“让每一位学生在创新中成才”的发展目标,从“科学伦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等四个维度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素养,将格致中学(奉贤校区)打造成一所国际化、信息化特征鲜明的高科技特色高中。目前,奉贤校区管理有章运行有序教师有劲学生有成。整体发展成良好态势为教育均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百花齐放春满园,一枝独秀不是春”。除了持续推进格致中学(奉贤校区)办学各项工作外,我校还乐于向兄弟学校积极分享、推广学校在开展教育改革试验中取得的经验成果。近年来,我校与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中学、北师大南山附属中学、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跨省区结对,支援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建设。累计接待慕名来我校参观学习、考察取经的外省市学校代表团数百次。多位教师志愿放下国际化大都市的教职工作、赴云南省孟连县加入支教队伍。刘骏老师2014年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后加入特级教师郊区流动计划,赴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开展为期三年的郊区支教工作,并发展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成为我校奉贤校区的结对帮扶学校。我校张志敏校长、庄起黎校长、吴照校长分别担任双名工程上海市名校长培养基地主持人、双名工程上海市物理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上海市地理学科德育基地主持人,他们在开展基地活动过程中,向基地学员授业、传道,无私分享我校在教育管理、学科教学、德育工作中取得的教改实验成果,将格致的实践经验名扬远播。

4、格致文化的传承发展

学校作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致力于开展各类教育实验项目,努力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教育改革实践路径。我校的实验项目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更注重项目的实践研究。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围绕学校发展所遇到的突出问题,探索“格致教育”模式的实施途径,基本形成了以“格物致知”学术思想为基础、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目标、有效实施科学教育为平台的教育形态。近年来,学校开展的各类实验项目主要可以分为“文化传承发展”、“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素养培育”三个方向。

学校通过实施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百年名校的持续发展研究——格致文化的历史与发展》研究项目,从理论与实践这两个层面,回顾总结“格致教育”模式的形成、内涵和时代特征,深入认识“格致教育”模式所蕴涵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科学理性精神。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就明确以《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格致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为核心课题,统领学校新一轮的改革发展。实验项目重点研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格致教育”模式的发展内涵、发展特征和发展愿景,通过对“格物致知”的一些原命题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探究“格物致知”的丰富意蕴,并从时代所需的认知方式和实践价值等方面予以发展性的诠释,给传统的“格致教育”模式注入新的内涵,更好地把古今中外先进的办学理念落实到当今教育教学实践中。

格致文化是中国近代基础教育史中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其核心价值是“爱国、科学、开放”,在14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它演绎了与书院文化不同的办学风格,并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和其他领域的杰出人才。学校通过广泛探索“格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并由此透视人才发展的有效学校环境和教育条件,进一步关注学校的学生文化及学校发展的国际意识。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为学校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教育管理经验,并为学校“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于2012年起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子课题《续沪声越曲,承水乡雅韵——上海市格致中学推广地方戏曲文化探究》,这是学校首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课题研究,开展本课题进一步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探索,旨在寻找一条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教育路径。学校通过合理布局、规划和实施,将本课题的研究与开展作为培养学生综合才艺和审美素养的载体,推动广大格致学子了解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和地方戏曲内涵、感受戏曲的韵致,唤起学生对演绎沪声越曲的兴趣与激情,使之发展成为学校新增的艺术特色。自开展本课题以来,学校连续开展了多堂“越剧”教学展示课、比赛课,拍摄以传统戏曲传承为主题的微电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持续提高。学校先后开展了多场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绒绣代表性传承人李蔷、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滑稽戏代表性传承人钱程等名家来我校作专题讲座。学生们还利用课余时间组成非遗课题小组,赴上海师范大学采访非遗研究中心主任陆建非教授,将采访心得制成宣传刊物在校内发行。

5、信息技术的融合实践

学校自2012年起,连续四年申报上海市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均获得立项,分层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历来重视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注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关注课堂教学方式转型。学校于2012年11月被教育部评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同年被中央电教馆确认为全国首批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

由我校承担的2012年度上海市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多点触控”技术背景下高中互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应用》通过搭建全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装备、开展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格致互动课堂”管理平台上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拓展多学科领域学习资源等五个阶段,逐步将基于多点触控技术的课堂教学常态化。

我校承担的2013年度上海市教育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基于iBooks Author的高中地理电子书制作及实践应用研究》是对多点触控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应用的进一步探索,项目以高中地理学科为背景,借助iBooks Author软件开发系列交互式电子书,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我校承担的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信息技术应用重点项目《以校为本的学生综合素质成长数字化档案建设》聚焦基于Web与数据库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实践应用。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轮实践,注重学生“五能”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成为学校具有广泛辐射影响的示范性实验项目。

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信息技术应用重点项目《基于FabLab创智空间的学生信息素养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在我校奉贤校区开展项目实践。项目围绕FabLab创智空间,通过三位一体的格致创意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索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积累了丰富的学生作品和教学实践案例。

    学校传承理科见长的办学传统,重视在理科教学中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意识。学校积极创造理科教学的优质实验环境,连续多轮申报上海市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先后建成基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创新实验室,以及机器人、FabLab创智空间等一批跨学科融合的创新实验室。随着格致中学奉贤校区的启用,物理创新实验室、生物数字创新实验室、地理天文实验室、FabLab创智空间等陆续在奉贤校区按相同标准装备。

学校还重视创新实验室教学应用的案例积累,多次参与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组织的创新实验室案例征集。《我的梦想我创造》、《基于Fablab创智空间的格致创意课程开发与实践》、《格致中学生物创新实验室实践案例》在上海市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建设案例评选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此外,我校的格致书馆、地质馆也都极富特色,学校还在环境教育、生态教育等方面开展了诸多教育创新实验项目,在海内外有着极高的影响力。

6、创新素养的校本培育

格致中学的前身“格致书院”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系统传授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培养民族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

学校自2011年起承担《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贯彻“整体设计、联手高校、重在创新、注重践行”的指导思想,制定了我校创新素养培育的实验方案。学校先后通过三轮规划,结合时代发展对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调整,找准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建立理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细化了学校创新人才培育的具体方案和实践流程,明确了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创新人才申请方式、校内名师与高校教授共融的导师团队、专家面试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遴选方法、注重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搭建校外实验基地与海外研修的拓展途径、优化课程安排与评价机制的保障举措,稳步推进格致中学创新人才培育与教学质量保障的健全与完善。

2014年5月,在格致中学14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揭牌成立FabLab创智空间,这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指导和管理的中国大陆第一家FabLab创新实验室。

我校积极推进科创教育理念的传播和校际合作,通过搭建科创教育中心,进一步推进科创教育的校际合作,辐射我校科创教育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学校作为领航校牵头成立了跨越我国11个省市的中国FabLab校际联盟。联盟成立至今,发起并组织实施的青少年科技创意大赛,已在上海、福建、安徽成功举办了三届。成员单位之间的紧密交流,不少成员单位还先后派出学生代表团来我校FabLab创智空间实地体验现代制造的过程与实践。

在中国FabLab校际联盟运作的基础上,学校得到中国教育学会的大力支持,当选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全国仅12家)。2017年我校积极推动中国教育学会与黄浦区人民政府共同合作打造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发展中心,我校成为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发展中心示范校,力争借此机会将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成果向区域内传播。

多年来,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多样化人才一直是学校追求的育人目标。在格致的校园里,不乏既能获得理科奥赛金牌又能妙笔生花、挥毫泼墨的青年才俊。我们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素养需要融入到社会整体的发展之中,引进并整合社会各行各业的优势资源,能够将学校的创新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为此,学校广泛吸引各类学术资源,积极开展与学术大师、行业精英的交流合作,力争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广泛的学习机会。

学校注重校外学术资源引进的数量与质量,能够合理分布校外学术资源的学科门类,聘请的专家学者对学生的专业发展与指导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成长和业务水平,实现了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全面发展的理想与目标。我校作为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排球特色学校自2005年起与排球名宿祝嘉铭先生合作成立上海市祝嘉铭格致排球俱乐部,十余年来,格致女排的比赛成绩傲立沪上中学女排之首。近年来,我校又尝试在奉贤校区推进沙滩排球特色创新项目。我校于2016年牵手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共同合作成立“格致油画创作基地”,基地汇聚了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著名油画家俞晓夫先生在内的一批沪上中青年画家,定期开展油画创作指导、油画作品展等各类活动,基地的成立让我校学生有机会和顶尖艺术家的作品零距离接触,并有机会在艺术家的指导下,进一步挖掘自身的艺术潜能,提高艺术素养。我校还积极拓展棋类运动在学校的发展和影响力,“陈毅爱心围棋教室”于2016年在我校奉贤校区落成,中国围棋协会领导和国家围棋队教练、围棋世界冠军共同参与我校“陈毅爱心围棋教室”揭牌仪式,并现场指导我校学生开展围棋活动。我校学生弦乐团为上海市学生艺术团,常年聘请曹鹏、林友声等国内顶级指挥家担任特聘指挥,通过引进大师学术资源,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在校园中交响。

7、促学生综评之发展——“五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八年实践

2010年起探索并持续开展的基于大数据与学生数字档案袋的格致“五能”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历经多轮实践和不断优化,不仅在促进学生发展、为高校选拔学生提供参考依据等方面发挥了长足的作用,更是为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参照样例。

2010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继实施,“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改变传统的成才观,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的理念逐步成为共识。

高考制度的改革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施自主招生,其发展趋势必然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高考成绩不再成为高校招生的唯一标准,作为高中学校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究竟应该如何调整培养学生的“配方”?如何推荐合适的学生?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学校从2010年起开始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漫漫求索,目标是通过探究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保障的策略和制度;建成由学生道德操行、学习研究素养、健身运动、心理心智素质、创新实践五大评价子系统组成的、基于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建立由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教师、学生、家长等组成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保障系统”;制定科学的五大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在研究过程中,学校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确立、综合素质评价管理与保障体系的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在线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基本构建了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验基础。学校进而组织试点班级开展了共三轮的先期试点,逐步调整和修正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设置和系统记录方式,丰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呈现的方式。

2011年9月至今,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完整记录了学校全体学生在“道德操行”、“创新实践”、“健身运动”、“心理心智”、“学习能力”五方面的成长数据,并通过系统生成的评价结果给予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时反馈与发展指引,可以说,以校为本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陪伴了一届又一届格致学子的成长,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校承担的2011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保障系统设计及其应用研究”进一步总结“五能”评价的经验与成果。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同志与研究人员曾多次上门实地调研我校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经验和特色做法,对我校先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成果给予高度认可,并将我校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模式作为上海推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实践基础。学校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实践经验得到了广泛交流、报道与推广,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辐射,成为了学校办学的特色项目。

我校“五能”评价,从单一的学业评价走向综合评价,从封闭的评价走向开放的评价,从注重眼前的评价走向前瞻未来的评价,主要体现了以下几处亮点:

第一,突出全局意识,从评价学生到提升质量。此五能”评价方案,是从提升办学质量、育人水平的全局出发的,不仅限于单一地对学生的评价,也从教育质量、育人质量的角度入手的,拓展了评价的功能。

第二,突出导向功能,从评价过去到引导未来。在过去,评价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是拿一些冷冰冰的指标去“套”学生,仅仅是用来测定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已。而“五能”的评价方案,不是对传统评价的简单修补,而是站在全面育人的高度,注重在评的过程中,实现由“评”走向“导”,导向素质全面培养;由“测”走向“明”,明晰学生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三,突出个性培养,从评价一般走向评价特长。个性培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课题。我校“新版”评价方案,具有引导学生注重个性培养的导向功能。

8、攀科创教育之高峰——组科创教育联盟,汇科创教育集群

在上海加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培育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如何建立青少年创新素养培育的“格致模式”始终是我校锐意探索与实践的教育改革实验方向。近年来,学校持续关注全球科技教育发展热点与前沿,着力引进先进成熟的科技创新教育项目,立足格致创智空间FabLab创新实验室,力图让创新实验室变身成为学生科技创意的孵化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意素养与创意技艺。我校先后在黄浦、奉贤两校区按照统一标准配备FabLab创新实验环境,并实施一体化管理。

学校以FabLab创智空间建设为基础,拓展完善了基于创新实验室的格致创意课程体系,通过申请立项2015年度上海市教育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基于FabLab创智空间的学生信息素养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上海市中小学创新实验室项目,以项目为引领落实创新实验室常规运转的经费保障。学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意作品交流、展示的舞台,通过举办校级科技节孵化优秀学生创意作品,主办中国(国际)青少年科技创意大赛等途径,帮助学生搭建平台、开拓视野、提升自信、增长见识、收获荣誉,我校多组学生作品在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国(国际)青少年科技创意大赛中获得好成绩。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教育,除了引进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指导和管理的中国大陆第一家FabLab创智空间项目外,我校还积极推进科创教育理念的传播和校际合作,学校作为领航校牵头成立了跨越我国11个省市的中国FabLab校际联盟。联盟成员单位有着明确的工作方案和活动计划,定期组织开展面向教师的培训活动和交流论坛,每年组织面向学生的科技创意作品大赛。中国FabLab校际联盟成立至今,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协作愈发密切,不少成员单位先后派出学生代表团来我校FabLab创智空间实地体验现代制造的过程与实践。还有部分成员单位在借鉴了我校科创教育的实践经验后,也将FabLab创智空间的建设思想带回他们学校。

在中国FabLab校际联盟运作的基础上,学校得到中国教育学会的大力支持,当选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全国仅12家)。借助中国教育学会与黄浦区人民政府合作成立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发展中心契机,成为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发展中心示范校,力争借此机会将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成果向区域内传播。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