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2019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四川南路小学
(2020年3月——6月)
指导思想:
围绕黄浦教育的定位,结合当前的防疫防控形势,努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一、防疫防控:
1.学校成立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机制,制定防疫“两案十制”的工作操作手册,完善各级各类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做到制度上墙、操作流程上墙。
2.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师生员工不外出、不聚会、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做好科学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3.动态跟踪师生员工的动向与健康状况,每天通过晓黑板上报健康状况和行踪,7排摸回沪人员的情况,进行14天的居家隔离和体温监测,对重点人群予以重点关注,根据不同时段要求,进行落实。
4.随着学生的陆续返校复课,对教师开展专题的培训与场景演练,落实各年级的错时上下学,消毒的频次、时间与要求,明确每天晨检、午检、巡检的要求,聆听专家讲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好线上家长会,设计并上好开学第一课,为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5.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家长一律不进入校园,学校门卫实行“五个一律”要求,严把校门关,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互通信息,确保师生员工在校期间的安全。
二、德育工作:
1.举行线上“走进经典,品味书香”校第十三届读书节活动,从“经典云欣赏”“作家云讲座”“诵读云分享”“基地云寻访”“书迷云评选”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体验阅读的奇妙,分享阅读的成果,鼓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2.在疫情期间,学校微信公众号上线,利用这样的平台,对学生家长及时推送各类教育活动、特色活动,也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
3.重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仪式教育,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举行二年级的入队仪式、五年级的毕业典礼,让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学会责任与担当,落实校育人目标。
4.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结合疫情防控,帮助学生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合适的社交距离,鼓励学生携手家长成为防疫小卫士。
5.重视家庭教育,利用信息化技术多渠道对家长开展防疫知识培训、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关注家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保证学生在线学习期间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尽快调整作息时间,上好每一堂课。
6.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疫情期间,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环境等因素,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推送相关的链接,给予家长科学指导;设计好返校复学第一课,让学生尽快适应线上线下学习的转化,确保学生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
三、教学工作:
1.基于本学期的特殊情况,学校运用“晓黑板”平台实施在线教学,组建教学工作管理领导小组,搭建管理平台,全员教师线上培训,熟悉软件运用和操作。
2.定期开展线上教研活动,细化每周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统整每课的作业设计,不断优化作业批改与评价的操作,同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3.要求教师提前一天听课,及时调整教学目标,设计后二十分钟的直播教学,同时完成“师生线上共学记录表”的填写,为第二天的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4.行政相关人员进入不同的教研群,及时了解教师线上教学的状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校级领导通过后台数据了解学生学习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开展教研培训,保证教学质量。
5.根据疫情情况,一年级的招生实施网上校园开放,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做好五年级的毕业工作,信息核对、动态确认、表格填写等,做到细致而准确。
6.继续落实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项目,梳理总结相关的经验,完成案例的撰写,推荐优秀案例参加区的交流与分享。
7.体育教研组设计和拍摄室内亲子游戏,推送给学生和家长,每天保证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增强体质、健康防护;返校后做好学生体能恢复,有序推进各个项目的落实。
四、师资队伍:
1.根据黄浦区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要求,梳理学校现有的办学、师资情况,确立十四五区级重点课题的申报,成立课题的负责人与主要参与人,分阶段推进“以完善学校创新教育生态为导向培养教师创新教育胜任力的实践研究”。
2.发挥校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带教青年教师,以项目引领开展研学活动,教学相长,共同提升专业能力和素养。
3.积极探索线上教研的方法与策略,用好“空中课堂”的优质教育资源,完成“共学记录表”,学期结束前做专题的经验分享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4.继续助力数学工作坊的学科研究,特别以新进教师为突破口,规范培养、落实基础、创新方法,使新教师尽快胜任岗位的要求。
五、其他工作:
1.本学期以承担区未成年人“经典诵读”活动的启动仪式为契机,以“最美声音”、“沪语小达人”的各项活动为载体,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鼓励师生说好普通话,规范汉字书写,努力成为“书香校园”。
2.规范档案管理,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档案分类要求,不断提高档案整理的能力,完善档案管理各项制度,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
3.做好退休的管理工作,关心高龄、大病、孤老等特殊群体,给予必要的帮助,完成参保工作,尽早联系落实下半年的体检工作,合理经费使用。
202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