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阳光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发展规划 > 黄浦区阳光学校落实《上海市特教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实施方案(讨论稿)

发展规划

黄浦区阳光学校落实《上海市特教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实施方案(讨论稿)

索引号:-0701-2020-001  发布日期:2020-07-03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特殊教育持续发展,努力让每个特殊孩子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过去的三年,学校以市、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引领,秉承“建设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文化家园”的办学理念,努力让校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成为教师事业发展的热土。学校积极落实义务教育零拒绝,为无法入学的重残儿童实施送教上门,尽最大努力确保特殊儿童入学率;确立了“阳光—融合教育”理念,着力培养残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社会化发展;构建了以社会适应为核心、满足特殊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切实落实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高标准、高投入完成特教机构装备标准化建设,整体规划、因地制宜,优化硬件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多途径进行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实践探索,努力为残障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医教结合的支持性服务;重视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通过特教岗位培训、特教专业课程引入以及“十二五”师训,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办社会和家长满意的学校。
   为了更好满足特殊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办高质量的特殊教育学校,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根据《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黄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黄浦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精神,深入学习领会《残疾人教育条列》,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委印发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黄浦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系列文件,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以《黄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指导,以“着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着力加强依法治教、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整合区域资源、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在办学过程中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推进《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及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依法办学、自主发展、突显特色,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
二、总体目标
(一)依法保障区域内适龄残障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确保残障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9%以上。灵活实施多样化的教育安置形式和课程教学,满足不同残障程度的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二)全面实施医教结合服务,实现发现、鉴定、评估、教育、康复、保健一体化管理,残疾儿童参加入学评估率达到100%。依托学校医教结合服务信息化平台,为各类残障学生建立健康成长档案,建档率逐步达到100%,制定基于医教结合综合评估的学生个别化发展计划。
(三)深化特教课程改革,落实国家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校本化实施,围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育人目标,进行社区课程的实践探索,注重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潜能开发,促进社会化发展,并为进一步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奠定基础。
(四)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以《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阳光学校优化育人机制的思考与实践》为课题,实施“可爱的孩子”培养计划项目研究,确立阳光学校“可爱的孩子”核心素养,制定和实施“可爱的孩子”培养计划。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平台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着力培养教师骨干,形成后备干部梯队,造就一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符合《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德才兼备的教师团队。
(六)进一步优化无障碍的教育环境,根据《上海市聋校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装备标准(修订)》,结合学校文化和课程实施需要,科学进行装备与建设,打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完成图书馆标准化建设。
三、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依法办学,提高学校治理水平
1、依据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以“黄浦区教育系统‘依法治校’示范校指标体系”为导向,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完善“一校一制度”体系建设,修订与学校章程相配套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师生尊法、守法、用法意识。积极推进校务公开,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立师生主体地位,把学校建设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文化家园。
2、健全阳光学校家长委员会制度,完善组织形式和运行办法。保障家长委员会有效参与学校管理,创造条件,定期沟通,听取意见,使其在学校治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深化医教结合工作,有效提供专业服务
1、依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及优势,进一步探索学校与医院、教师与医生之间的合作模式,由教师、家长、医生、教育专家等共同组成教育研究团队,为学生进行医教结合诊断与评估,并制定基于诊断与评估的个别化发展计划,提供有效的教育、康复与保健服务。
2、成立特殊儿童教育评估项目工作小组,培养一支技术团队,掌握七维检核系统操作,对特殊儿童“感知、认知、运动、语言与沟通、社会适应”等领域能力进行个性化教育评估,为教育安置、个别化教育实施、学业考试、转衔服务等提供科学依据。
3、增强保健工作的针对性,健全保健工作制度,丰富保健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根据不同残疾类别、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个体需求,开展相关疾病的观察与护理、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辅助器具地使用与维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实施有针对性的保健服务。依托学校医教结合服务平台,为残障学生建立健康成长档案。
(三)深化特教课程建设,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1、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及课程标准(2016年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制的《上海市辅读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试行稿)》,结合办学文化与学生发展需求,以项目驱动,制定《黄浦区阳光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2、构建满足中重度残障学生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的社区课程。编写《社区课程教学指南》,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区生活的能力,关注潜能开发,促进社会化发展。
3、参照《中小学社会实践课程指导纲要》,构建《阳光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细化各年级教学目标与内容,建立评价体系。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开展涵盖亲近自然、民俗文化、城市生活、社区适应、公共安全为主题教学活动,汇编活动方案集,建立教学资源包。在活动中,指导学生用好社会实践活动护照,引导学生丰富体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4、以“体验互动,让课堂变得更有趣”为主题,深入探究“有趣”课堂上的教与学活动,从而促进教育理念、方法的转变,促进教育技术、手段的创新,促进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评比、展示、研讨活动,规范教案设计和书写要求,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汇编“有趣课堂”教学方案集。
5、进一步规范送教上门课程实施管理。将送教上门学生纳入教育管理全过程,实现鉴定、评估、教育、康复、保健一体化管理,提供针对性的医教结合服务。与医疗机构合作,医生定期进家庭进行康复评估、环境评估,指导家长开展日常康复与护理。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评估,每学期制定基于评估的学生发展计划,开展个别化教学。学校将依托在建的送教上门医教结合服务平台实施管理。
(四)实施综合改革项目,培育阳光“可爱的孩子”
以区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为引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阳光学校优化育人机制的思考与实践》为课题,实施“可爱的孩子”培养计划项目研究。根据学生实际,明确阳光学校“可爱的孩子”核心素养,建立不同年级(水平)学生的养成目标和相应的评价体系。开展系列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读一本好书、学一项文明礼仪、掌握一个生活本领、养成一个卫生习惯、坚持一项体育锻炼、做一件有趣的事,争做“健康、快乐、友善、自信、坚强、明理”的“可爱的孩子”。
(五)注重身心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潜能开发
1、加强体育工作。开展校园运动会、体育周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特奥运动,发扬勇敢拼搏的特奥精神。帮助学生培养锻炼习惯,学会健身本领,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
2、重视卫生工作。开展健康教育,通过主题宣传、教育、评比等形式,教育学生养成卫生好习惯。完善慢性病、特异体质学生健康信息采集与跟踪,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等日常卫生管理工作。依据“黄浦区学校卫生评估细则”(千分表),推进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作,提升学校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

3、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为指导,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学生心理体验,汇编《阳光学校学生心理活动集》。深入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建立和完善心理危机防范和预警机制,为特殊学生提供适切地心理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分批选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及考证。为进一步争创“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作认真全面的准备。
4、深化艺术教育。依托学校骨干教师和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教师资源,继续以油画、儿童剧、箱鼓等深受学生喜欢的艺术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学活动。积极推送优秀作品及节目参加市、区各级各类艺术展演和评比活动,让艺术走进学生生活,点亮学生人生。
5、探索科普教育。与校外专业机构合作,引入STEM儿童科学课程,通过“玩中学、做中学”,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成立科普学科教研沙龙,研究适合特殊学生学习的科普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汇编“玩中学、做中学”科普教学活动集锦。
(六)以专业标准为导向,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与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开展“幸福为师快乐从教”主题活动,通过“案例解析”、“寻找师风短板”、“知识竞赛”、“幸福微记录”、“诗文大会”等多种形式,树立特教教师教育理念和师德内涵,倡导热爱特教事业,关爱残疾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感悟为人师者的幸福,形成评选年度“阳光魅力教师”长效机制。
2、以新一轮文明单位创建为契机,讨论制定“阳光学校文明班组公约”及“公约细则”,建立“文明班组星级标准”,通过评选星级制文明班组,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3、全面实施“十三五”师训任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参加市、区级课程培训;探索与创新校本培训模式,开发符合特教改革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培训内容。立足教育、立足课堂,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
4、健全队伍培养机制,制定《阳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逐步形成师资队伍人才梯队。以《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指导教师制订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建立“学年度个人成长业绩”。激励骨干教师实现自我成长和专业引领双重目标,站在教改前沿,在教育教学创新、教学具设计与自制、微课技术应用、文化空间打造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成为学校教改先锋。通过师徒结对“传、帮、带”,帮助入职五年内的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学校新生代力量。通过压担子、搭台子、扶梯子,为中青年教师提供支持,助推发展,使之成为学校中坚力量。
(七)优化教育资源环境,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1、依据《上海市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装备标准》要求,有计划地完成新一轮装备标准化建设,使学校装备建设服务于课程实施,有利于医教结合服务,对多媒体多感官体验室、感觉统合训练室进行优化改建。按照《上海市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建设指南(试行)》,完成图书馆标准化建设。

2、改建(老化的)校园基础设施,依据《无障碍设计规范》对校园公用部位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改建,改善食堂、盥洗室、走廊等硬件环境,为特殊学生创建卫生、安全、无障碍的校园环境。
3、合理布局、优化资源、创意空间环境,使校园的一景一物彰显学校办学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八)拓展整合信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1、进一步完善校园信息化建设。改造无线网络,为师生提供更便捷的校园网络服务。进一步优化校园网络,厘清多个信息化工作平台的功能,打造快捷、便利的信息化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效率。
2、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开拓学校资源平台应用重建学校数字教学资源,为课程建设服务、为教师教学服务,为教育管理服务。
3、基于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启动,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鼓励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数字教学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作品评比与交流,参与上海特殊教育资源库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党组织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校长依法办学,强化目标管理,依靠各职能部门,团结全体教职工共同完成本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二)制度保障
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健全教育决策机制,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规划的组织与落实,强化目标管理,将规划中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贯彻落实在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学年度自主发展指标之中。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为方案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三)经费保障
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科学编制预算,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率。加大教育经费预算、决算以及专项经费等财务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使经费的支配、使用在学校发展中发挥最大效应。





                                                      2018年11月制订
                                                   2019年 4月修订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