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阳光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发展规划 > 黄浦区阳光学校五年办学规划(2016—2020年)

发展规划

黄浦区阳光学校五年办学规划(2016—2020年)

索引号:-0701-2020-001  发布日期:2020-07-03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为进一步依法办学,实现学校科学可持续发展,根据《残疾人教育条列(修订草案)》、国家教育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黄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立足办学基础与发展需要,制定阳光学校五年办学规划。

一、学校发展的基础
(一)确立了“阳光—融合教育”理念,着力培养残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社会化发展。
(二)构建了以社会适应为核心、满足特殊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切实落实特殊教育培养目标。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文化家园,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四)高标准、高投入完成特教机构装备标准化建设,整体规划、因地制宜,优化硬件环境,改善办学条件。
(五)加强信息环境建设,更新多媒体设备,打造数字化平台,无线网络进校园,推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六)多途径进行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实践探索,努力为残障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医教结合的支持性服务。
(七)积极贯彻义务教育零拒绝,为无法入学的重残儿童实施送教上门,尽最大努力确保特殊儿童入学率。
(八)完成了学校章程的修订,建立了与学校章程相匹配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加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步伐。
(九)重视师资队伍专业发展,通过特教岗位培训、特教专业课程引入以及“十二五”师训,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十)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修订和完善了“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和“年度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人事制度和绩效工资管理。

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教职工缺编情况较严重,队伍年龄结构呈老龄化趋势,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数少,男教师更是稀缺。由于受特殊教育专业的限制,以及对特殊教育职业认同等方面的原因,优秀青年教师引入困难较大。教师队伍普遍较安于现状,自我发展和提升的意识不强、动力不足。
(二)在读学生大多属于中重度智力落后,并伴有言语、运动、情绪与行为等多重障碍,自闭症学生逐年增多,学生个体之间差异非常大。学校在课程设置与管理、课堂教学的组织、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等方面,仍未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由于缺乏科学、适用的特殊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教师难以对学生进行科学、规范、全面的教育评价,从而把评价结果有效地运用到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之中。另一方面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有待完善。
(四)对于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亟需组织教职工参加学习与培训,并研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实施的方案,使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尽快与新课标对接。
三、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领会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残疾人教育条列(修订草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制定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以《黄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指导,以“着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着力加强依法治教、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整合区域资源、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在办学过程中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执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依法办学、自主办学、特色办学,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
(二)总体目标
1、依法保障区域内适龄残障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确保入学率不低于99.5%。灵活实施多样化的教育安置形式和课程教学,满足不同残障程度的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2、深化特教课程改革,完善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实施的方案,围绕“培养基本适应社会生活的公民”育人目标,进行社区课程的实践探索,重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评价,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并为特殊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奠定基础。
3、全面实施医教结合服务,依托学校医教结合服务信息化平台,为各类残障学生建立健康成长档案,建档率逐步达到100%,制定基于医教结合综合评估的学生个别化发展计划。
4、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以《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阳光学校优化育人机制的思考与实践》为课题,实施“可爱的孩子”培养计划项目研究,确立阳光学校“可爱的孩子”核心素养,制定和实施“可爱的孩子”培养计划。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平台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着力培养教师骨干,形成后备干部梯队,造就一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符合《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教师团队。
6、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根据《上海市聋校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装备标准(修订)》,结合学校文化和课程实施需要科学进行装备与建设,打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四、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依法办学,提高学校治理水平
1、依据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以“黄浦区教育系统‘依法治校’示范校指标体系”为导向,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完善“一校一制度”体系建设,修订与学校章程相配套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师生尊法、守法、用法意识。积极推进校务公开,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建设健康、快乐、文明、和谐的校园。
2、健全阳光学校家长委员会制度,完善组织形式和运行办法。保障家长委员会有效参与学校管理,创造条件,定期沟通,听取意见,使其在学校治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深化特教课程建设,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1、以《辅读学校校本化课程建设研究》课题为引领,基于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制的《上海市辅读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试行稿)》,结合办学文化与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阳光学校校本化课程实施方案》,继续编写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学指南。
2、构建适合中重度智障学生认知需求,以社区生活为核心的社区课程。编写《社区课程教学指南》,帮助学生提高参与社区生活的能力,促进社会化发展。
3、以“体验互动,让课堂变得更有趣”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评比、展示、研讨等教学活动,深入研究学生的行为表现、兴趣爱好和认知发展规律,探索多元化的特教教学模式,修改教案编写要求,修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4、完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工作,形成《阳光学校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工作方案》,构建考核评价标准,汇编《阳光学校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案例集》。
(三)实施综合改革项目,培育阳光“可爱的孩子”
以区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为引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阳光学校优化育人机制的思考与实践》为课题,实施“可爱的孩子”培养计划项目研究,根据学生实际,对“可爱的孩子”进行自定义,明确特殊学生核心素养,制定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阶段目标,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通过开展系列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读一本好书、学一项文明礼仪、掌握一个生活本领、养成一个卫生习惯、坚持一项体育锻炼、做一件有趣的事。在活动中成为一个“健康、快乐、友善、自信、坚强、明理”的“可爱的孩子”。
(四)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构建阳光学校社会实践校本课程方案,设立各年级分目标和评价体系。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开展涵盖亲近自然、民俗文化、城市生活、社区适应、公共安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用好社会实践活动护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丰富体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五)注重身心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潜能开发
1、加强体育工作。开展校园运动会、体育周等活动,教会学生习得健身的本领,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特奥运动,鼓励学生发扬勇敢拼搏的特奥精神。
2、重视卫生工作。开展学生健康教育,通过主题宣传、卫生评比等形式,教会学生养成卫生好习惯。依托学校医教结合服务平台规范建立学生保健档案,完善特异体质学生健康信息跟踪,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等日常卫生管理工作。推进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作。依据“黄浦区学校卫生评估细则”(千分表),通过学校自评、区专项督评,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提升学校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

3、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为指导,积极创建“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学生心理体验,汇编《阳光学校学生心理活动集》。深入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建立和完善心理危机防范和预警机制,为特殊学生提供适切地心理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分批选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及考证。为进一步争创“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作认真全面的准备。
4、深化艺术教育。依托学校骨干教师和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教师资源,继续以油画、儿童剧、箱鼓等深受学生喜欢的艺术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学活动。积极推送优秀作品及节目参加市、区各级各类艺术展演和评比活动,对学生的艺术作品进行衍生开发,让艺术走进学生生活,点亮学生人生。
5、探索科普教育。与校外专业机构合作,引入STEM儿童科学课程,通过“玩中学、做中学”,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建立科普学科教研沙龙,研究适合特殊学生学习的科普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汇编《“玩中学、做中学”——阳光学校科普教学活动集锦》。
(六)深化医教结合工作,有效提供专业服务
1、利用学校医教结合服务平台,为在校学生和送教上门学生建立健康成长档案,建档率逐步达到100%。
2、借助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及优势,进一步探索学校与医院、教师与医生之间的合作模式,形成合作规范,为残障学生提供有效的康复与保健服务。
3、由教师、家长、医生、教育专家等共同组成教育研究团队,对学生定期开展入学后的医教结合诊断与评估,学校基于诊断与评估,为学生制定个别化发展计划。
(七)以专业标准为导向,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以人文管理提升教师内涵品质,开展“幸福为师快乐从教”主题活动,通过“案例解析”、“寻找师风短板”、“知识竞赛”、“幸福微记录”、“诗文大会”等多种形式,明确特教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理念和师德内涵,倡导热爱特教事业,关爱残疾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感悟为人师者的幸福。
2、以新一轮文明单位创建为契机,讨论制定“阳光学校文明班组公约”及“公约细则”,建立“文明班组星级标准”,通过评选星级制文明班组,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3、师德修养与专业知识能力并重,全面实施“十三五”师训任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参加市、区级课程培训;探索与创新校本培训模式,开发符合特教改革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培训内容。立足教育、立足课堂,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
4、健全队伍培养机制,进行队伍建设顶层设计,逐步形成师资队伍人才梯队。以《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指导教师制订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激励骨干教师实现自我成长和专业引领双重目标,站在教改前沿,在教育教学创新、教学具设计与自制、微课技术应用、文化空间打造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成为学校教改先锋。通过师徒结对“传、帮、带”,帮助入职五年内的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学校新生代力量。通过压担子、搭台子、扶梯子,为中青年教师提供支持,助推发展,使之成为学校中坚力量。
(八)优化教育资源环境,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1、依据《上海市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装备标准》要求,有计划地完成新一轮装备标准化建设,使学校装备建设服务于课程实施,有利于医教结合服务。
2、为心理健康教育达标学校的创建、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提供硬件环境支持与资源保障。
3、改建(老化的)校园基础设施,依据《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对各教室、专用室进行灯光改造,依据《无障碍设计规范》对校园公用部位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改建,改善食堂、盥洗室、走廊等硬件环境,为特殊学生创建卫生、安全、无障碍的校园环境。
4、合理布局、优化资源、创意空间环境,使校园的一景一物彰显学校办学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九)拓展整合信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1、进一步完善校园信息化建设。改造无线网络,为师生提供更便捷的校园网络服务。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开拓学校资源平台应用,建立阳光学校教学资源库,实现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共享。
3、以“信息技术助力有趣课堂”为主线,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以学促用,切实提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开展信息技术评比展示活动,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运用新技术,以点带面,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4、探索智能移动设备在特教课堂中的应用,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增强师生课堂内外的互动性,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十)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制定家校联动工作制度,通过应用微信平台、建立家校联系册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日常沟通与互动,共同教育管理学生。
2、办好家长学校,丰富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与形式,树立家庭教育新理念。
3、家校合力开展“可爱的孩子”培养、社区课程建设、医教结合服务等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十一)重视语言文字规范,争创达标建设学校
以黄浦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为契机,对照《黄浦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标准及其实施细则》,规范工作制度和措施,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渗透,优化语言文字环境,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能力,争创达标建设学校。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党组织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校长依法办学,强化目标管理,依靠各职能部门,团结全体教职工共同完成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教代会、家委会发挥积极作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切实保障学校科学、可持续发展。
(二)制度保障
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健全教育决策机制,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规划的组织与落实,强化目标管理,将规划中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贯彻落实在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学年度自主发展指标之中。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为规划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三)经费保障
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科学编制预算,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率。加大教育经费预算、决算以及专项经费等财务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使经费的支配、使用在学校发展中发挥最大效应。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