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卢湾中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年度总结 > 以责任守正出新 用情怀至善致远——上海市卢湾中学2019年度工作总结

年度总结

以责任守正出新 用情怀至善致远——上海市卢湾中学2019年度工作总结

索引号:-0703-2020-001  发布日期:2020-07-01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2019年,卢湾中学认真贯彻黄浦区《教育与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和《黄浦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实施计划》的精神,坚持“坚守初心、为教而生、向梦而行”的教育情怀,以“至善”的标准办家门口的好学校,以“致远”的梦想努力创造卢湾的未来。学校以“众教育”为办学策略,以培育具有“五力”特质的卢湾学子为育人目标,在新中考改革的背景下主动变革与创新,着力在构建无边界课程、创新优质课堂、探索生涯教育、有效跨界教研、多维度综合评价等方面研究发展,探索着一条“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新中生优、优中生特”的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2019年学校自我施压主动作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这一年在原有的奖项上又获得多项荣誉: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上海市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试点学校、黄浦区青年文明号等称号。学校被列为上海市少先队示范校创建单位、上海市学习素养市级项目学校(上海市唯一一所参与实践的初中校)。学校在2019年黄浦区教育综改项目终期评估和2018学年区办学绩效考核中,获得两个“优秀”。

学校教学质量稳中有升。2019年,学校获得区级以上奖项23项,教师获得区级以上各类奖项50项,学生获奖近176人次。

学校坚持科研强校,统领教育教学改革。《六度教学:基于绿色指标的行动研究》荣获上海市第六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学校现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课题1项、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2项、市家庭教育研究规划课题1项、市少先队课题1项、区重点课题2项、区一般课题2项、区级规划课题4项、区青年教师课题1项成为黄浦区教育科研成果区域品牌项目《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推广校。2019年《跨界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境界》一书由华东师范大学正式出版。

学校办学效益整体提升,广泛得到认可。2019年4月22日—26日,作为黄浦区初中学段点上调研学校之一,学校接受了由上海市教委基教处、教研室组成的专家团队的“课程与教学”专项调研,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在课程与教学建设中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敢于开拓创新,善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炼,又重视阶段性的反思和改良,从而开创了一条变革课程→学校改变、创新课堂→无边界学习的创新之路,实实在在地让每一个卢湾学子看得见未来。2019年11月13日,上海市对黄浦区依法履行教育责任综合督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组到学校实地走访调研,得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认为学校为创建“具有海派文化特色的大都市核心区域精品教育”作出了积极努力和有益探索。

现将2019年学校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 突破边界,打通课程,“无边界”变革学习

2019年6月,在黄浦区“创新教育与育人方式变革”高峰论坛活动中,学校向全市兄弟学校作了专题报告《“无边界”理念下的学习变革》。学校作为新一轮上海市学习素养市级项目学校,面向全市召开了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的学生获得”为主题的研讨会。

.空间重构,资源共融,“学习场”无处不在

2019年学校新建“智慧音乐创作室”、“卢湾校园电视台”2个创新实验室;地理科学专用实验室、多功能校园剧场、英语听说测试教室、音乐室等4个专用学习场所;进一步完善“空中艺术花园”、未来学习教室等原有学习场的环境与设备。

.技术赋能,时空拓展,“混合式”深度融合

学校完成黄浦区信息化项目《基于无边界学习下的交互式数据平台建设》,逐步构建起七个互相连接、互补互用而又相对独立的技术平台,包括基于iPad课堂互动教学平台、微视频互动教学平台、无线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制作系统、数字化教学应用教学资源平台、作业与考试评价系统以及数字化应用校本培训课程。

《混合式交互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区级重点课题结题评审获得“优秀”;学校还成功申报了2019年黄浦区信息化项目《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与评价系统建设项目》2020年黄浦区信息化项目《学校网络多媒体资源库服务2019年程建周老师因积极实践,推进个性化学习,被评为上海仅有4位之一的“苹果杰出教育工作者”,获得赴澳大利亚全球教师培训的机会。

.立德树人,“五力”领航,“众教育”多元育人

学校在“无边界”教育的理念下,多“点”聚力,多层次,多维度搭建育人格局,着力在“众教育”生态中聚焦培养具有“健康生命力、美德感召力、博识学习力、多元思维力、梦想创造力”特质的卢湾学子。学校力求突破时空、学段、领域、文化和家校,链接生活与社会,统整专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团队活动等形成广域课程群,分为大活动、大专题、大实践三大系列,实现了德育“目标—课程—活动”一体化,让课堂学习延续在学习的整个历程中,从而让校园的5”更丰富、更充实,让校外的“2”也更加精彩、更多元,真正让孩子看得见自己的成长。

诸如大专题“礼仪行规”课程,探索学生阶梯式、序列化的培养目标,构建了“二分一合”的课程教育体系。学校被评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

大专题之“传统文化探寻”课程,此课程也被遴选为黄浦区学校德育特色课程,供全区共享。

又如大活动中的“开学第一课”。别样的“第一课”,让德育教育无痕渗透,让学生爱上德育主题活动。《文汇报》《新民晚报》《黄浦报》《中学生报》、上海教育电视台、东方网等多家媒体,对学校创设的独特的育人活动进行了报道

学校积极探索新中考改革背景下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和社会实践新探索。大实践之“生涯探索”项目,区级重点课题《新中考背景下的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研究》为引领,开展新中考背景下生涯教育。

学校加大探索学生多元化评价,设立“卢湾星辰榜”。 “六一”年度活动,专门设立“星光大道”,让所有上榜学生走一次红毯,接受全校师生的掌声和祝贺,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上海教育电视台、《东方网》《新民晚报》《青年报》《上海中学生报》《黄浦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颁奖盛典活动。2019年11月,在黄浦区市级行为规范示范校展示活动中,学校家校共育“最美孝心”评选活动进行了现场分享。

学校发挥“黄浦区家校合作试点学校”的示范作用,通过《全媒体下家校合作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引领家庭教育指导更深入。2019年被评为“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

.强师铸魂,跨界学习,“教育力”持续提升

学校重视师德建设,致力于塑造“心美至善、行美至真”的教师群体。学校以“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作为校园精神,让优品成为师生的价值取向,努力打造一所“党员干部讲品行,教育教学讲品质,师资队伍讲品牌,办学特色讲品位”的精品学校。

 

学校开发了跨界学习素养、跨界思维训练和跨界实践能力三个版块的跨界学习课程。《以跨界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行动研究》成功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跨界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境界》一书由华师大出版社正式出版。2019年12月,在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专题展示活动中学校向全市作了《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 实现教师生长性发展》专题介绍。2019年6月,吴浩班主任工作室被授予“黄浦区青年文明号”。

. 学段贯通,学区联动,“一体化”协同发展

黄浦教育推出“学区化”集结发展,联动发展。在卢湾高级中学的领衔与支撑下,卢湾学区的五所学校不断丰富和充实教育学区一体化的内涵,实现“办学理念趋同,学校特色相近,教育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贯通”。

 

改革与创新,成为卢湾中学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学校将在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引领下,继续集智聚力,砥砺前行,在新的发展机遇下,教育改革前沿主动探索新的发展空间,“四个更”作为发展的方向标尺,努力实现黄浦精品教育的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努力实现“优”与“特”的同步发展,为学生适应美好未来创设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卢湾学子看得见未来!

 

上海市卢湾中学

2019.12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