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发展规划 > 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实施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

发展规划

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实施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

索引号:-0701-2020-001  发布日期:2020-09-28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我校围绕“让每一个儿童少年都拥有尊严、幸福、健康和快乐”的办学理念,坚持营造“让每一个儿童少年都能充分、和谐、多元、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通过实施《华师大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在推进医校结合发展,开发课程内容,注重课程教学实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全面落实,取得阶段性成果。

随着特教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特殊教育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我校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提升特教发展质量,给予残疾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使学校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根据《黄浦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的各项要求,制定本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精神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落实《黄浦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中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通过新一轮特教行动计划的实施,在学校现有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实践,调整特教体系建设,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提升医教结合水平,促进内涵发展,形成办学特色,使每一位残疾学生均享受到高质量的特殊教育。

二、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尊重教育规律和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校情,创新机制,积极有效落实《黄浦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设定的目标与任务。通过三年努力,继续深化生存教育内涵的研究,以“医教结合、按需施教、开发潜能、人人有所发展”为目标,关注残疾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我们将继续以科研为载体引领特殊教育改革和实践,以信息化为载体带动特殊教育现代化,以科学管理为载体加强学校的民主法治化,以教育多元化为载体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积极推进学校特殊教育质量稳步前行,发展提高。

(二)任务

1.调整特殊职业教育办学体系。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原黄浦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转型为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学制四年。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能力接受职业教育的各类残疾学生提供高中阶段职业教育。

2.继续科研引领教育改革和实践。学校一直秉承着“问题就是课题”的工作思路,把学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作为学校总领课题。我们坚持通过课题探索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课题引领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

3.加强特殊教育课程建设。以生存教育为主线,基于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促进特殊教育课程内涵发展。根据学生障碍程度开展个性化教学,加强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建设,满足全体智障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需求,促进特殊学生的有效发展,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4.深入推进医教结合。有机整合并积极拓展特殊教育专业服务机构的资源,发挥专业机构的支持保障作用。进一步推进“医”和“教”的合作,建构康复课程序列,聚焦教辅具在教育康复中的运用,实现发现、鉴定、评估、教育教学、康复训练、转衔的一体化管理。

5.强化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建设。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优化办学条件,图书馆进一步按照建设指南完善配备,推进中职校校区无障碍建设。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制,调整特殊职业教育办学体系

1.规范特殊教育中职学校管理制度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加强特殊职业教育管理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办法》等,结合特殊职业教育办学的实际需求,建立特殊中等职业学校相关管理制度。

第一阶段(2018年)初步形成我校招生面试方案,参加市特殊中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研究项目组,初步形成我校学籍管理制度。第二阶段(2019年)修改与完善我校招生面试方案,做好特殊中等职业学生的学籍管理。根据学校各方面工作开展情况,修改与补充学校其他相关管理制度。第三阶段(2020年)修改与完善我校学籍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关学籍管理的档案工作。根据学校各方面工作开展情况,完善与落实学校其他相关管理制度。

2.探索残疾学生职业能力评估

对高中阶段特殊学生实施评估、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社会实践等一体化管理,开展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估,促进学生发展。

第一阶段(2018年)学习针对特殊学生职业能力评估的相关内容,初步选编适合我校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估内容。第二阶段(2019年)开展我校学生“职业能力评估”的试用工作,初步形成学生的评估报告。第三阶段(2020年)修改与完善“职业能力评估内容”,根据学生职业能力评估情况,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社会实践等。

3.建立特殊教育中职校门户网站

建立“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门户网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记录学校各项工作以及学生的成长过程等。

第一阶段(2018年)与网络公司合作,讨论建立“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门户网站方案。第二阶段(2019年)初步完成“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门户网站的基本模块与功能。第三阶段(2020年)试用“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门户网站,上传相关资料,修改与调整门户网站的模块与功能。

4.建立特殊中职校学生实训基地

与区残联和教育机构牵手,进行残疾青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实验,同时积极利用区域内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资源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高特殊职业教育质量。

第一阶段(2018年)总结已开展的职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与区残联及现有的志愿者合作单位保持联系,初步商讨合作意向。第二阶段(2019年)尝试开发各种社会资源,商讨与实施短期的职业学生实训方案,为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铺垫。第三阶段(2020年)争取建立12个校外实训基地,能签订协议,定期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

(二)科研引领发展,实施新三年规划的统领性实验项目

实施新三年规划的统领性实验项目——《基于课程标准的培智学校低年级段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以培智学校低年级段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生个性化教育需求为起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培智学校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重新定位与改革,提出并构建适合教育对象多元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

1. 基于课程标准的培智学校低年级段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为依据,了解培智学校现有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构建培智学校低年级段科学的、有效的新教学模式。

2. 基于课程标准的培智学校低年级段教学模式的实践

基于课程标准,探索具体的内容、方法和策略运行新构建的教学模式,帮助教师更科学、更系统、更规范地实践新课程标准,促进低年级段智障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一阶段(2018年)完成基于课程标准的培智学校低年级段教学模式的构建;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培智学校低年级段教学模式的实践;开展课题中期汇报。第二阶段(2019年)综合评价新构建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形成与完善研究成果(研究报告、专著)。第三阶段(2020年)召开成果展示会,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三)探索课程改革,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

1.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在领会国家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与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上海市特殊学校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指导纲要及课程实施指南等要求,从本校残疾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并落实课程计划,提高课程领导力。学校将以项目研究为抓手,不断加强基础性、发展性、补偿性课程的有机整合,分学段开展多元发展的课程建设。

第一阶段(2018年)低年级段在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试点进行课程改革,尝试按学生学习能力实施走班教学。中年级段进行智障学生室内体育课微课的开发。高年级段进行实用语文习题库建设。第二阶段(2019年)低年级段进行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的综合运用研究与实践(生活数学)。中年级段进行智障学生美术课微课的开发。高年级段进行实用数学习题库建设。第三阶段(2020年)低年级段进行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的综合运用研究与实践(生活适应)。中年级段进行智障学生生活课微课的开发。高年级段完善实用语文、实用数学习题库。

2.深化学前特殊教育课程改革

贯彻、实施《上海市学前特殊教育课程实施指南》,以幼儿发展为本,开展学前特殊儿童课程的深化研究,逐步构建较完善、系统的学前特殊教育课程,增强评估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度。将有特殊教育需要幼儿的入学评估、医学评估、教育评估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点,制定有针对性、适切的个别化教育计划。针对特殊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设计与主题活动相关的集体语言康复训练内容,探索、实践适合学前特殊儿童的语言康复课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开展普特融合活动,鼓励学前特殊儿童走出校门,与普通儿童一起参与各项活动,促进发展。

第一阶段(2018年)初步开展学前特殊儿童集体语训康复训练,评估教学对象的言语语言发展情况,确定言语沟通集体课的目标、课程框架与课堂效果评价表。

初步开展学前阶段普特融合活动,联系机关二幼,共同商定普特融合活动的计划。第二阶段(2019年)继续开展学前特殊儿童集体语训康复训练,结合每月的主题活动,开展特殊儿童集体语言康复训练,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并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继续开展学前阶段普特融合活动,设计融合活动方案并实施,完成活动手册。第三阶段(2020年)深入开展学前特殊儿童集体语训康复训练,评估幼儿言语语言发展情况,比较前后测结果,验证结合主题活动开展集体语言康复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深入开展学前阶段普特融合活动,整理活动资料,总结融合活动经验。

3.实施职业教育课程

根据《上海市特殊中等职业学校(班)课程方案》,以“育人为本、尊重差异、促进融合、支持就业”为指导思想,构建以社会融合为导向,以提升特殊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殊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基于我校特殊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课程方案。加强对课程教学的研究,注重特殊中等职业学生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对特殊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

第一阶段(2018年)学习和解读《上海市特殊中等职业学校(班)课程方案》,讨论与制定我校课程方案,进行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开展教学实践。第二阶段(2019年)初步探索特殊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康复训练课程”的实施,修改与调整我校课程方案。第三阶段(2020年)根据学校落实课程方案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与修订我校课程方案,初步形成“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框架。

4.研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强化校本研究,关注个体差异,开展个别化教育,积极探索适合残疾学生的课堂教学,提供教学具、玩具、辅助器具、助教等支持,运用信息技术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有效性。强化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各学科教研组在教学改革中的研究引领作用,聚焦课堂教学研究,并针对当前特殊教育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指导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第一阶段(2018年)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请专家跟踪指导35岁以下教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研组从听课评课、微课宝的使用、个训介绍等方面开展教学分享活动。第二阶段(2019年)搭建各级各类教学展示、比赛平台,开展课堂教学展示与教学技能比赛,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实践能力。教研组从学生学科活动介绍等方面开展教学分享活动。第三阶段(2020年)推选优质课,参加高一层次的课堂教学比赛。教研组从教学具的应用等方面开展教学分享活动,积极参与特殊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

5.提高康复课程质量,规范送教上门课程实施管理

对有需要的特殊学生进行医学和教育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送教上门方案。基于学校实际,合理安排相关教育和康复课程,充分利用教学具、辅助器具等教学与康复资源开展好课程实施。

第一阶段(2018年)制订低年级段动作领域的康复训练内容框架,研究动作领域教育康复中教学具、玩具、辅助器具等的开发和使用。着手准备签订新一轮医教结合合作协议。第二阶段(2019年)制订低年级段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两大领域的康复训练内容框架;研究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两大领域教育康复中教学具、玩具、辅助器具等的开发和使用。评估基础上,全面跟进医生进校园,进家庭,开展定人、定点、定时、定内容的专业服务。第三阶段(2020年)继续探究、实践、调整低年级段动作、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三大领域的康复课程内容,形成行之有效的培智学校低年级段康复教育课程。进一步推进“医”和“教”的合作,聚焦教辅具在教育康复中的运用,梳理、调整动作、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三大领域教辅具的使用指南。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1. 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任务。第一阶段(2018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品读”、“品鉴”等系列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第二阶段(2019年)加强师德典型人物的建设,弘扬与宣传师德建设中的先进人物与先进事迹。第三阶段(2020年)将师德师风培训纳入教师培训体系。

2. 创设多载体多层次培养平台,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坚持“以发展为本”的理念,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创造各种条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第一阶段(2018年)继续加大校本研修的力度,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中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第二阶段(2019年)加强实施分层次业务培训,促进教师将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第三阶段(2020年)进一步完善区、校“骨干教师”评审机制,形成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校骨干教师三级梯队。

3. 抓好德育队伍建设,优化德育梯队结构

进一步完善星级班主任评选方案以及班主任考核评价机制,发挥优秀班主任示范引领作用,做好青年班主任的“传、帮、带”工作。第一阶段(2018年)制定有关班主任培训工作的规定,加大班主任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坚持校外进修与校内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和自我学习相结合。第二阶段(2019年)积极推进星级班主任评选制度。第三阶段(2020年)完善班主任考核评价机制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特殊教育办学条件

1.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提升学校文化建设

提升以学校网站、官方微信、智慧校园管理平台系统等为代表的软文化,丰富学校、家庭、学生的交流沟通平台,使学校的特色文化深入人心。第一阶段(2018年)门户网站完善调整。第二阶段(2019年)官方微信与门户网站同步跟进。第三阶段(2020年)智慧校园管理平台以及互动课堂初步构建。

2. 开展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达标建设

根据市教委制定的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建设指南,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实施要求,新三年内开展图书馆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书、多媒体设施等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3. 稳步推进学校教育资源与无障碍建设

根据学前特殊教育班(园)装备配备指南,参照辅读学校设施设备装备标准和上海市教委等关于加强特殊职业教育管理的实施意见,科学配备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提供丰富的教学具、玩具、辅助器具和特殊职业教育机构的专业实训室,还要根据无障碍建设要求和不同残疾类别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坡道、厕所、扶手、电梯等建设,以及特殊课桌椅、康复设施设备、辅助器具、影视资料、学习用具、学习资源等配置,支持残疾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三年内协调多方资源努力实现。

目前,我们学校正处于稳定前行,调整完善,努力上升阶段,未来三年在黄浦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我们将联合区域内多方资源和力量,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整体谋划学校新一轮的发展。我们将继续秉承尊重生命、尊重人性、尊重差异、尊重科学的理念,让特殊教育科学发展得到更好体现。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