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同中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发展规划 >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打造留住学生乡愁的学校——上海市大同中学五年发展规划2018-2022)

发展规划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打造留住学生乡愁的学校——上海市大同中学五年发展规划2018-2022)

索引号:-0701-2020-001  发布日期:2020-07-01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2018-2022年学校发展规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上海市大同中学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2022年,大同中学将迎来建校110周年。百年大同的历史,是百年大同人文化自觉、全面育人、改革创新的历史。百年之前,一批文化自觉的科学与文化精英创立大同中学,将学术风范与现代思想注入其中,造就了博学文理、融通中西,享誉全国的大学附中。建国后,大同中学秉持全面育人的理念,育德为先、文理并重、关注全体,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素质全面、才学出众、人格健全的公民;坚持改革创新的锐气,实施整体课程改革,创立学分制与特长生认定制度,深化学校课程整合研究,探索创新素养的早期培养。

新时代、新发展。本轮规划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打造留住学生乡愁的学校”为诉求,守大同之正,继承和发扬“教育报国”、“文化自觉”、“立己达人”的百年大同文化核心价值观;创大同之新,以高度的历史与社会责任感,主动回应时代和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和创造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新举措,成就充满活力、和谐和幸福的卓越大同。

 

一、学校发展的战略分析

(一)学校发展的优势分析及“生长点”

学校比较早确立了育完整大同人的育人方向。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全面开花;全体教职工要对学生全面负责”的“三全思想”到“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从“坚持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健康发展个性,培养四有新人”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有特长”;从“人格健全,学力出众”到“人格健全、才学出众、科学思维、国际视野”,到“五大素养、八大能力”。学校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培养目标的表述上虽有所差异,始终把育人为本作为主旋律。

1、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坚持传承创新、与时俱进,有理念,有实践,形成了一些有成效的德育工作经验和成果。主要有

1)德育操作体系构建

在原有德育“三三制格局”和“爱国主义教育八大操作法”基础上,形成了贴近学生实际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系列,基本构建了以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为中心环节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有实效的德育操作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主要实践有:

l  校本德育课程开发

  以“传统道德现代化,现代道德民族化”的原则开发建设了“两千年前的哲言”、“心理学基础”、“邓小平理论基本常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网络技术与道德”、“创新经营”、“保险与风险”、“社会热点追踪”、“中西方文化比较”等相关的德育课程,拓展了德育教育的内容。

l  学科教学与德育实施融合

 提出并实践了“学科教学与德育实施相融合”的原则,在进一步完善“五有操作法”(有意、有机、有序、有情、有效)和操作层面上进一步落实“四个中心工作”、 “两个重要指标”。

l  学生社会实践系统化、基地化、社区化建设

l  班团活动序列化开展。

l  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主要载体——值周班制度、“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的平台——社团活动、学生论坛、系列主题活动。

2)德育课程链建设

    “德育课程链”是以学校德育为主轴,以课外拓展实践、社会服务点为分轴,以认知为前提、以活动课为主线、以社会实践为辅助而形成的“学科德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有机整合的德育实施模式。形成了 “传承大同文化、共铸大同精神”大同文化课程链 “和谐生命,和谐生活”生命辅导课程链 “阳光心情、幸福人生”心理教育课程链 “我身边的形象设计”美育课程链。

3)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

  在全面推动学校课程建设的新形势下,学校传承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以融合统整的理念,从课程内容创新、课程结构创新、课程管理创新——传承创新大同中学德育课程体系。提出实践并形成围绕学校培养目标,以学生生涯发展需求为指向,以立己、达人、笃学、敦行四大系列德育课程为依托,以德育课程链为抓手,以值周班制、导师制、学分制为保障,具有大同校本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

4)班主任队伍建设

   以班主任工作室为平台, 围绕一个核心(学校、班主任、学生共成长)、坚持三项模式(优秀班主任主持沙龙活动式、专题任务驱动式、专项课题引领式)、五大策略(对工作室主持人的扶持和管理,实行主持人任期制、工作量化制、主题化例会制、经费保障制以及过程性评价制)、六条原则(在工作室管理方面,遵循校本化原则、整体性原则、专业化原则、有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课程化原则) ,构建班主任学习共同体,形成了优秀班主任迭代成长的机制。

5)德育工作新探索——学生生涯成长伴随系统

    学校设计构建了“彩虹生涯,心晴世界——以生涯发展为指向的系列主题教育”,通过三年的大同彩虹生涯发展教育,唤起学生生涯发展意识,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2、课程与教学

    以“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为主线,追求通过课程改革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1)与时俱进坚持改革的文化自觉

   1987年, “看破红尘,全面裁军”,开展“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活动课”的课程结构整体改革实验。1995年,在学生特长认定制度和“五免”制度基础上,进行学分制课程管理与学业评价制度的探索。1997年,上海启动了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在全面探索构建以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为主干的学校课程体系的同时,学校以指导全体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为抓手,以问题研究为中心,根据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判断问题价值——学会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精神——学会反思问题,培养批判思维”的思维,构建了学校研究型课程体系。不断深化校本课程的建设,经历了“丰富课程科目,打造‘课程超市’—规范开发程序,提升课程品质—立足学校情境,建设特色课程—形成课程哲学,系列建设课程—开发跨学科课程,实验课程统整”五个阶段,开发了比较稳定的近百门科目和较为成熟的学校校本课程实施体系,为学生的选择学习和个性成长创造了课程的保障和实践的时空。2010年起,为破解学生有限的学习时空与无限丰富的课程内容之间,学生基础学习的要求与个性发展的诉求之间、教师教学的集体性与学生学习的个别化之间的矛盾。开展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进行了“学校课程统整”的实验,使学校课程不断去适应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发展需求的差异。

2)“CIE”课程创生

    CIE”是Creativity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的缩写。“CIE”作为一门课程,是以挖掘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学生创新素养为目标,以学生自主选择并参与的项目为驱动的,学生完整经历“创意——创造——创业”过程体验的跨学科统整的课程。我们通过以“CIE”理念开展活动——以“CIE”理念建设课程——形成“CIE”课程群——升级为专业导航课程”四个阶段,把“CIE”课程打造成为一门最受学生欢迎的特色课程,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3)高考新政背景下学校课程重构

    高考新政背景下,学校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点,学校课程重构作为突破点,学生发展指导作为创新点开展课程创新行动,构建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引领学校的课程变革,对学校的课程进行重新的设计,突出多样化和选择性;探索建立大同中学学生发展的指导模式;对学校现有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深度开发支持学生个性化成长的课程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学术建构;和促进包括学校管理机制、信息化系统等在内的学校支持系统的变革,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课程深化创新性成果主要体现在:

l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重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围绕大同学子的五大素养、八大能力的课程目标,重构学校课程结构为学科核心课程、素养拓展课程、专业导航课程和生涯发展课程。

l  基于课程校本化,学科课程模块化建设

        以“学段学程化”、“标准具体化”、“内容模块化”的思路对学科课程进行了统整,并完善了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系统。

l  基于选择性、个性化学习开展走班教学

走班教学采用大走班形式,具有全员、全程、全科、自主的特点。

4)“活力课堂”建设

    为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修炼课堂活力,学校制订和实施了《课堂教学改进的六项措施》,提出并实践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六个反思”和“八个关注”。围绕“六个反思”、“八个关注”,组织开展导师团跟踪听课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活动、家常课开放活动、精研课观摩活动、科研论文与教学案例评比活动、教学比武课活动及教师论坛活动。“活力课堂”建设的成效显著,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整体满意率每学期均达97分以上。

 3、学生综合素质活动

    “教科书不是学生唯一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丰富多彩的教科书”,学校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品牌引领的社会实践活动,序列化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学生自主活动,创新实践的科技教育活动,面向全体、发展特长的体育健身活动,团队建设的艺术教育活动,以学生生涯发展伴随系统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保障,架设了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生涯成长立交桥。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活动得到了保障,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4、国际化、集团化探索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意识到开展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性,不断拓展交往交流的途径、方式和内容,与13个国家30余家学校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建设了经常性交流互访、短期留学、专项(足球、艺术)交流、互派外教、共研课题、夏校课程、主题论坛(教师、学生国际论坛)、国际课程班实验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得到提升。

   2016年起,学校开展集团化办学实验,牵头区域内六所学校成立大同教育集团,推进教育集团德育教育与课程建设一体化探索,开展教师发展联合体、科技教育联合体、艺术教育联合体、体育教育联合体建设。2018年成立大同教育集团艺术俱乐部、明复青少年科学研究院,集团化成员校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开局良好。

5、教师发展

    学校重视师德建设,形成了“以党风促教风,以党性铸师魂”的师德建设基本理念,开发了“师德与素养”、“知识与技能”、“实践与体验”、“能力提升”四个板块的校本研修课程,通过理念引领、任务驱动、实践提升、团队共进的模式开展研训一体化建设,依托市、区有利条件和学校资源,构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培训网络。

    学校教师队伍整体上结构相对合理、专业能力较强且具有“团结、改革、实干、奉献、进取、创新”的精神

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在下述领域还需进一步培育生长:

l  德育

  1)德育体系化建设是大同德育工作的传统,从操作体系到课程体系,我们一直在探索一条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之路。在新时代,还必须思考如何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核心任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关键能力和习总书记提出的“六个下功夫”与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整合,进一步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育人体系和操作特色。

   2)校本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以前偏重广领域建设,要根据新时代的德育工作要求,突出特色化品牌课程的建设。

   3)学生生涯成长伴随系统的探索有初步成果,还需要在课程体系建设、实施路径开发、导师队伍培养、伴随机制运行上有新提升。

l  课程与教学

1)落实国家新修订的课程方案,继续以课程统整为策略优化学校的课程方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对课程选择学习的需求,实现学生个性化学生与生涯发展的伴随。

2)丰富“CIE”课程,重点推进CIE课程资源,尤其是创新实验室课程资源与校外支持、实践资源(基地)建设。

3)基于学生个性需求开展课程供给改革。研究学生的个性发展诉求,根据发展需求供给学生课程。使学校的课程内容、课程数量、课程实施方式等要素都能匹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l  学生综合素质

   着力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提炼大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基于数据(证据)科学设计学生综合素质活动,制订实施指导成长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服务。

l  国际化、集团化

    深化国际课程班试点,论证探索与国外高中名校开展“互设海外分校”的研学机制。

    推进紧密型教育集团建设,打造科技、艺术品牌平台。

(二)学校发展的不足与“突破口”

1、德育

    1)德智体美劳各课程体系合力育德的整合度还不足。

    主要表现在课程规划上统整度不够高,在课程实施上融合性不够高,在课程评价上缺乏系统设计

    2)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上还缺乏特色培育。

    3)基于高考新政,学校确立了基于综合素质评价的生涯发展指导实践研究课题,并初步开展了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研究、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研究以及学生成长导师制度研究与实施,如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构起符合学校学生实际的基于综合素质评价指向的生涯发展体系与机制,还需要加大整合的力度和创新工作的机制。

2、课程与教学

1      学校的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创新

    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是一项长期并持续深化的任务。在探索过程中学校的育人目标需要进一步在课程中细化落实,学校课程的多样性、灵活性、针对性对学生个性成长的支持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2      学科教学的集约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与创新

    长期的教学改进,课堂教学的活力生态虽有所成效,但学生是流水的兵,教学却不能使铁打的营盘。需要根据学生生源的变化及学情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的策略。在基础型课程的动态分层,推进学科教学模块精品化建设,各模块目标、内容、实施策略和评价的精致化水平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学校基于标准,关注过程,培养能力,立德树人上的大同中学教学风格和课堂文化还需要进一步提炼和打造。

3、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面对教育目标的丰富性与教育时空的有限性矛盾,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特别是与课程教学实施的结合,有可进一步加强探索之处。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资源、技术和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学校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还不够,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学生成长等的作为平台、技术、资源等的整合度和支持力还不够。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集成整合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4、教师专业化发展

   大同中学的文化精神就是名师办学,以名师育英才。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名师的成长。从目前的现状看,支撑学校学科高地建设的名师数量不多,名师梯队建设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学校发展的SWOT分析

领域

优势

劣势

机会

威胁

教师

l  平均年龄(40岁)相对较好,40岁以上教师和40岁以下教师各占约一半

l  专业职称结构相对合理,高级教师50人,占专任教师队伍的43%;中级职称教师46人,占专任教师队伍的40%

l  整体上师德水平高,有奉献、团队精神和改革进取精神

l  三十多年坚持课程改革,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能力较强

l  高学历教师还偏少,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39人,仅占专任教师队伍的33%

l  年轻教师体量较大,近五年引进教师数量23人。

l  高级教师学科分布不平衡,少的学科才10%,多的学科达70%

l  学科领军人物数量偏少,且学科分布不均衡。现职特级教师2人,区级骨干教师(包括区学科带头人7人、区骨干教师9人、区确认校级骨干教师)2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的23.3%

l  经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需要更新和提升。

l  青年教师的发展潜力比较大。近三学年青年教师在区级以上教育教学比赛获奖近60人次。 70%的教师独立承担和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l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导向,为激励教师发展提供各项政策保障。

l  经验成熟教师面临退休高峰。近五年,将有14位教师陆续退休,其中高级教师退休10人(有的组室一退就是3位高级教师)。

l  市中心城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弱

l  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反应及新生代教师的价值取向

 

管理团队

l  校级管理团队年龄轻,大局意识和合作精神强。

l  行政管理团队比较稳定、敬业精神强、工作经验较为丰富

l  按常规办事、创新动力不足

l  “老”干部有疲态,新干部缺经验

 

l  高考新政驱动学校管理变革,启动新人

l  行政管理团队的后续发展平台

学生

l  学业基础总体上居于区域上游

l  综合素质整体上较高。

l  视野比较开阔,思维相对比较活跃。

l  兴趣广泛,活动能力强

l  学业基础、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差异加大

l  学习习惯、学习规划及自主管理能力较弱

l  学习方式较为传统

l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足

l  学生体量少、规模小(一个年级280人左右)有利于实施个别化教学

l  高考新政多元评价录取

l  集团化办学、强校工程

l  市中心城区生源基数少

l  郊区名校办分校的竞争

l  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应对

设施设备

l  学校占地50亩,场地、场所满足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

l  实验室、图书馆、教室、专用教室满足走班教学需要

l  支撑课程,建设了10个创新实验室

l  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齐备,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选课平台、学业质量管理平台、生涯测评平台。

l  创新实验室数量和质量上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l  信息技术平台还缺乏深度整合,还存在不少“断头路”

l  校园设施、设备高科技含量不高

l  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2.0建设

l  与高校与共建单位良好互动

l  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欠缺

l  经费投入与专项资金使用的流程与规定滞肘。

学校制度、机制

l  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以来,学校基本形成了自主规划、自主管理、自主评估的机制

l  学校行政管理运作平稳,各部门、各层级运作自觉

l  基本架构了学校质量的监控和保障系统

l  制度更新不够及时

l  管理架构条块分割明显

l  层级落实,基层教师积极性调动不够

l  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不够强

l  课程改革驱动学校支持、管理系统变革

l  工作惯性改变的艰难

l  绩效分配的利益诉求

校外资源

l  半淞园街道对学校的支持

l  家长对学校的关注度高、对学校工作的支持配合度较高

l  校友资源支持度高

l  建设了33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l  与高校的对接和互动较好

l  市区专家的指导和支持力度比较大

l  境外友好学校稳固发展

l  家长偏重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切分数期望值高,对身心健康、创新实践能力的关注和支持度小

l  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式和路径还比较单一

l  学校主动开发和利用校外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l  校外专业机构服务学校发展的专业化水平提高

l  高校与社会基地与中学合作的意愿和动力提升

l  学生利用校外资源的时间和机会

l  相关政策的限制和开展校外活动的风险

 

 

二、发展战略

   大同中学自1999年启动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建规划的实施,至今已近20年,经历了三任校长、五轮发展规划。先后提出并基本实现了办“教育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国内一流的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教育现代化高水平、高质量、高品质的,有上海特征、大同特色、与国际大都市精品教育相匹配的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校”。随着外部教育环境的变化和新时代发展提出的新命题,大同中学要到哪里去?主要从三个维度去思考大同发展的未来定位: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任务、当今一流高中的指标、未来学校的样态。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分两步走,真正实现大同中学的高水平、高品质、高质量发展:第一步,2022,即《中国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阶段攻坚及大同中学建校110周年之际,建设成为一所卓越学校,提供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具有高挑战性——学校能为师生创造挑战性、高价值的发展机会,高支持性——学校能为师生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成长支持,高成长性——学校能让师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高前瞻性——学校能在主动回应时代需求中引领教育的潮流。再通过五年的努力,建设成为能对标国际一流高中的学术性(型)高中。

    (一)办学理念

育人为本,育德为先,坚持改革,服务社会,发展自我

    (二)发展目标

    1、学子目标

    坚持学校“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有特长”,使学生具备适应21世纪全球化生存与建设美丽中国的优异素养。具备五项必备品格,八项关键能力:即全球意识、民族情怀、责任担当、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社会生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效学习能力、信息与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行动能力、创意创造创业能力、批判反思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2、教师目标

大同中学所成就的教师应该具备成就学生、成就自我的杰出才力,即感知力(洞悉变化)、感召力(爱仁修身)、学习力(专业研修)、实践力(智慧行动)与创造力(个性发展)。

大同中学在成就每位教师的同时成就教师团队,形成一批在德育、课程、教学等领域,具有较高实践特色和研究水准,在全市具有影响力的教师团队。

3、学校目标

通过五年的发展,基本构建起与国际大都市精品教育相适应的,具备高挑战性、高支持性、高成长性和高前瞻性的卓越学校。

  (三)发展策略

在发展上必须秉持这样的策略

   (一)未来眼光:关注21世纪全球化竞争与合作所需能力及素养,关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前沿,把握趋势,积极回应,善于创造。

   (二)文化浸润:挖掘大同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时代意蕴,让大同文化滋养师生的精神世界,激励师生的主动成长,激发师生的无限智慧。

   (三)深度变革:聚焦学生学习的方式优化与效能提升,积极探索课程与教学的统整、变革与创新。

(四)再造机制:创建在追求卓越过程中成就幸福的机制,用愿景引领人,用精神激励人,给空间释放创意,搭平台成就努力。

  (四)发展重点任务

  在战略改进任务上,把战略改进的重点放在“教师发展,课程重构,制度再造,文化凝聚”四个领域:

    教师发展,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树立“教师第一”的观念,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创新制度,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创设平台,成就教师专业发展的获得感;创造机会,提升教师学校生活的幸福感。

    课程重构,学校是通过课程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课程是学校的核心产品。你不能改变生源,你就得改变课程。课程改变了,学校才会改变;课堂优质了,教育才会优质;教学创新了,学生才会创新。今后,我们将持续进行“从学生适应课程到课程适应学生”的课程供给转型,持续进行“从以教带学到以学导教”教学改进探索。不断创新课程的内容与实施,打通“断头路”,真正实现以学生综合素养培育为出发点和归宿,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完整的课程供给链条。

    制度再造,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具有相对的惰性,如果不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制度就会成为走向成功的阻力。如,原有的学校管理,以学校校长为中心,按照学校管理日常工作进行条块分割,如德育工作、教学工作、教务工作、总务后勤工作、体育工作、艺术工作、卫生工作等。各部门按照分工,各尽其责,最后形成对校长的负责。对各部门工作的考评与管理职责都是明晰的,各部门只需要对自己的份内事情负责,所以,各部门思考、决策和实施工作总是以最大化或最优化做好本部门工作为前提。高考新政强化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就需要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建构适应生涯指导、课程供给、资源整合、综合素质评价的学生成长支持服务系统。所以要加强学术发展和改革创新的领导机制,完善学校知识管理机制,优化学校层级管理效能,将大同中学打造成为学术氛围浓厚、具有变革与创新活力的专业社群;以“数字化学校”建设为目标,将基于数据分析的教育管理策略型研究作为突破方向,不断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应用。

    文化凝聚,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学校文化,守住教育“立德树人”的使命,“以文立校,以文化人”,让优秀的学校文化进入教师的心灵,体现在教师的行动上,真正实现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建设工程和机制制度再造培植“创新改革,追求卓越”的简单而积极的团队价值取向。

 

三、文化树人:培养“敦笃立达”的大同人

“文化树人”是本轮规划中育人实践的核心路径,包括四重意蕴:1、增强学校文化的感召力,进一步发展大同中学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铸就大同之魂;2、丰富“德”的现代内涵,构建更具针对性的德育实践操作体系;3、夯实育人实践的心理学基础,整体优化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体系和支持体系;4、提升“立德树人”的专业文化,打造一支高境界、高品质的“人师”共同体。

项目举措:

(一)“大同文化”润泽项目

在已有“大同文化”校本课程基础上,对百年校庆时期积累的文化资源进行二度开发,构建起“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大同文化”教育实践群。

1、优化“大同历史”文化教育。依托大同博物馆、院士墙、大同广场、《百年大同》等历史文化资源,完善《大同文化》校本课程,构建起体验性、探究性的教学模式。

2 发展“大同校友”文化教育。依托大同校友墙和校友会,挖掘整理百年大同学子和教师的典范,并开发效应的人文读本。

3、创新“大同仪式”文化专题。进一步发挥“仪式”在文化树人中的功能,继续完善“校庆纪念周”主题活动,持续探索“开学礼”、“成人礼”、“毕业礼”、各种奖励表彰仪式的形式创新与内涵提升,让“大同之礼”成为学校德育的新亮点。

(二)“大同情怀”感召项目

积极思考、敢于挑战,超越自我、勇担责任、服务社会是百年大同积淀下的“大同情怀”。“大同情怀”不仅存在于历史之中,存在于校友之中,亦在每个大同学子的内心之中。学校教育是一种感召,唤醒和点燃学生求真、求善、求幸福的内在能量。为此,学校将整合学校德育实践操作体系,完善拓展型课程链,构建起五大主题课程链。

1、“全球意识”主题课程链。整合相关基础型课程、模拟联合国、志愿者活动以及开发国际文化与交流社会实践基地等,培育学生国际理解素养与国际交往能力。

2、“公民素养”主题课程链。创新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操作方式;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完善值周班制度、深化学联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一班一居委”制度,探索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服务学习之中,建立学生利用学识发现社区问题并改进社区的实践机制,进而培养学生的现代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发展党章学习小组德育特色,提升学生党建工作的现代内涵,注重学生党员的责任与使命意识培养。

3、“创业精神”主题课程链。提升STSCIE等校本课程的创业文化内涵,探索校内模拟创业的环境构建,将模拟创业与服务学习、社会考察等结合,培养学生初步的企业运作常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4、“环保生态”主题课程链。培育关注环保生态的校本课程、社团与志愿者团队,组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地球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素养。

5、“健康素养”主题课程链。整合体育、艺术、心理、生物等学科资源、相关社团和拓展型课程,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体育传统项目(足球、跳高)和艺术团队(管弦乐团、民乐团、合唱团、舞蹈队)的建设。

(三)“大同生涯”创建项目

生涯发展指导是当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本项目以打造具有大同特色的生涯发展指导作为目标,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其中,提供全方位、多领域、实证化的实践操作体系。

1、进一步集成学生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技术与方法,形成心理健康、能力倾向与创造力潜质等测量与评估工具库以及相应的学生心理特征数据库。建立起大数据分析的机制,将学生心理特征数据库与学校教育决策、课程开发、个别化指导相结合。

2、发展职业体验课程计划,建立门类丰富的职业体验基地,探索职业体验课程的模块化建设和学生走学制(即学生可以在一定时间段体验不同职业)

3、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整合心理测试、生涯规划、职业分析与选课指导等工作,为学生在校课程学习计划提供个性化指导。

(四)“大同人师”成长项目

坚持全员育德的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多层次、多维度提升全体教师的育德能力,使每位教师都成为具有感召力的大同人师。

1、进一步推动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设,围绕四个研修主题,创设更大的研修平台和更多的研修资源;提升工作室的开放性,鼓励学科教师参与工作室的研修活动。

2、进一步关心班主任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设置班主任个人深造与游学计划,鼓励班主任“走出去”,提升与丰富自我。加大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增强班主任工作的轮替机制,让有经验的班主任有更多休整、沉淀与提升的空间。

3、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科育德能力,结合各学科特点,分别从提升学生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两个主题,强化学科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落实,建立相应的跨学科研修平台。

 

四、创新课程:构建21世纪的学校课程体系

“集成创新”是本轮规划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思路,主要体现在:1、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实现课程目标的更新与集成;2、丰富与创新学校课程体系的结构、内容与组织形式,以提升个性化水平;3、进一步聚焦课堂教学改进的主题,围绕高阶思维培养,深化“活力课堂”研究;4、加大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课程的集成,拓展课程学习的有效时空;5、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鼓励学生挑战性学习;6、拓展课程创新的国内外资源的集成。

项目举措:

(一)推进聚焦教学效能提升的“课堂教学动态分层”项目

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效能提升,既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领域,也是学校课程创新的重要保障。面对学生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差异日益凸显的现状,探索课堂教学的动态分层,是未来学校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方向。

1、持续完善“大同中学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纲要”,对各学科分年段执行标准进一步明晰,并进行分层设计,形成对不同水平学生所需达成情况的相应要求。

2、探索基础型课程实施的动态分层,形成公共模块和选择模块,公共模块是面向所有学生,选择模块则提供不同程度的选择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

4、推进作业的精致设计、分层实施和有效批改。

5、重视对学习相对不利的学生个别化辅导和补偿教学工作。

(二)推进聚焦高阶思维培养的“活力课堂深化研究”项目

1、以高阶思维(分析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培养为核心主题,进一步总结各学科教学的现有特色,探索各学科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创新,优化课堂教学反思范式。

2、开发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跨学科协同创新课题,搭建学科间的教学研讨,进而提升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学习方式转变的实效性。

(三)建立聚焦创新素养培育的“院社”课程

创新素养是21世纪重要的生存素养。学校探索建立院、社集成的课程组织形式。

1、书院制课程的开发。(1)学校进一步发展院士讲坛、“大同讲坛”等课程的育人功能,拓展学生的眼界;(2)建立“科学院”与“文学院”,注重高中生的大科学和大人文素养的发展,以及创新拔尖人才的早期培养。(3)书院课程的建设,应注重与基础型课程的联系、科学与人文的联系,持续提升课程的实施质量和课程的选择性。(4)设置导师制,指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并定期检视学习进度,设置灵活的学程,支持加速学习;(5)注重开发综合性、挑战性的课程体验,如科学实验与探究,综合人文研究与社会实践课程;(6)开发与书院课程实施相配套的专用教室。

2、社团制课程的开发。(1)以超级社团为建设理念,打破社团建设上的年级间隔与内容间隔;(2)初步建成两个超级社团,即产经社和新闻社。产经社涉及工程、技术、经济与社会等领域,沿承CIE课程中创造—创新—创业的递进逻辑,重点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新闻社涉及社会调查、新闻采编、公众演讲、数码视频、刊物出版等领域,重点培养学生表达沟通能力,以及公民素养。(4)学校加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社团建设,鼓励学生自主创生社团。

(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课程集成探索项目

1、建设大同中学慕课中心,开拓新型的学习体验。

2、建设适合新课程计划的课程管理系统,建立学生学业水平跟踪系统。

3、积极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

(五)继续完善学生综合评价,鼓励挑战性学习

1、为了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挑战性学习,将学生服务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社团学习等纳入考察范围;建立更具创意的学生荣誉仪式。

2、探索生涯导师指导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机制。

(六)探索建立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的双向滋养机制

1、依托国际班课程,设立研修主题,推动各学科开展本土课程与国际课程的比较和借鉴,汲取国际课程在设计、实施与评估方面的技术与理念,丰富本土课程的开发与优化。

2、依托广泛的国际友好学校,探索国际间高中课程开发的经验交流与技术分享,建立更紧密的课程研究国际协作共同体。

3、加大中国文化课程的国际化力度,提升“孔子课堂”的课程品质,形成大同中学国际交流的课程名片。

 

五、成就名师:激活每位教师的教育智慧

为每位教师创设发展平台,提供切实支持,激活自主发展活力与实践智慧,是本轮规划在教师发展领域的主要思路,主要包括:1、文化育师,让大同教师与百年大同名师为友;2、多元取向,倡导多元的成功标准与教师特色发展;3、规划先行,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4、优化研修,以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研修质量;5、个性实施,提升教师培训和指导的针对性。

具体举措

(一)提炼大同“名师文化”,倡导多元成功标准

开展“新时代大同与大同名师”大讨论,围绕新百年大同所需要的教师素养开展广泛讨论,进而形成多元化的教师成功标准。

根据多元成功标准,每年度推荐若干符合大同文化价值观的教师,并举行相应的典范宣传。

(二)探索契约式教师发展规划

学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制度,通过专业发展规划研制,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自觉的同时,整合个人发展、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需要。

(三)大同“学科高地”建设计划

1、建立学科发展规划机制。以学科教研组为基地,基于本校学情教情分析,跟踪学科教学研究前沿,结合学校发展愿景,设置实践创新与学术建树的目标与实现路径,做到组组有目标、人人有特色、实践有创新、学术有主张的教研组发展态势。

2、构建“学科高地”发展平台。建立优秀学科教研组评比制度,引导和激励学科教研组建设。学校为学科教研组的实践改进与学术研究提供外部资源和平台支持。

3、加强教学研究的科学与技术含量。鼓励学科教研组改善教研活动的流程与方法,鼓励开展问题导向、循环实证、理性提升的课例研究。提升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及教学骨干的科研素养,如课堂观察方法、调查法、测量与评价法、实验法等。

4、优化精品课的研究和后续开发。建立精品课的超媒体平台,将精品课视频、专家意见和同伴思考等集成于一体,发挥精品课的培训与研究价值。

(四)青年教师起航计划

1、进一步完善新进教师年度培训课程。在完成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培训课程的同时增加体验学习模块,如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模拟学生体验,心理拓展训练等,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学生观和团队凝聚力。

2、设置青年教师科研指导者。为每位自主主持课题研究的青年教师配备校内或校外的科研指导者,为青年教师的科研素养提升打下较好基础。

3、注重青年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青年时代是养成个人精神气质的重要阶段。学校不仅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研修,同时为其提供人文、艺术、科学等广泛学习机会,奠定人文博雅的基础。

(五)高端资深教师领航计划

1、设立教育思想孵化站。该站的功能是为高端资深教师升华提供个性化专业套餐服务,支持资深教师整理与提炼教学经验,形成个性化操作体系和思想体系。该站的运作是利用专家资源,进行长周期课堂观察与分析、指导教学主张提炼和专题研究等方面。

2、创设更多机会,支持资深教师的国际交流与访学,开阔教育思考与实践的国际视野。

 

六、领导变革:建立持续变革的专业社群

   将大同中学打造成为学术氛围浓郁,具有变革与创新活力的专业社群,是本轮规划学校管理发展的重要诉求。因此,学校管理将更注重对变革的领导,主要体现在:1、优化层级管理效能,转变管理理念,规范流程,变行政为服务;2、加强学术发展和改革创新的领导机制建设;3、探索项目管理,以更好地鼓励一线创新;4、加强知识管理的力度,浓郁学术氛围。

具体举措:

(一)更新与再造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原有学校管理制度,如各部门的职能与权责、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梳理与更新,形成新的学校管理手册。在制度梳理中,特别强调对师生需求的及时响应机制、各部门间横向沟通协调机制的建设。

(二)探索建立学校战略思考、政策设计与规划执行评估的组织基础。学校发展规划设计到目标实现之间不仅仅是执行过程,也是不断调整和完善过程。学校建立相应的组织基础,定期根据新的形势与要求,完善学校战略、丰富政策设计,并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进而推动学校发展规划扎实且灵活的实施。

(三)设立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实践项目机制。学校将部分内涵发展的工作,如校本课程的开发、社团指导、学科建设等转化为项目,进行招标,由承标人提供项目设计并进行实施。学校为项目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学校建立自下而上的通道,鼓励教师提出原创性项目,并在该机制下进行孵化与发展。

(四)完善学校知识管理机制。加强教师各类研究成果的储存、编码、检索与分享工作,构建本土知识库;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学校学术活动,开展大同学术月活动;完善学校科研管理制度,健全多层级课题申报、立项、过程管理与奖励机制;建立课题指导专家库,提升教师科研的专业引领力度。

(五)加强学校工会工作。建立教师在校生活质量调研机制,积极发现与响应教师的合理需求,尽可能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美化教师工作环境;加强工会工作与心理教育资源的整合,引入高端心理体验课程,提升教师心理调节能力,纾解教师的过度焦虑与压力。

 

七、开拓时空:丰富支持学习的资源网络

以丰富的教育资源支持学生高品质的学,是本轮规划在硬件环境建设与社会协作方面的理念。为此,学校着力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大同教育集团”建设,支持集团成员校主动发展,合作开发特色课程、开展教师主题研修。进一步加强大同中学与初中、小学的合作基础,围绕科学与工程、媒体素养、艺术等特色项目,构建“大同群”,建立特色教育协作共同体,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探索创新素养培育的序列化实践。

(二)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研究所、现代企业和职校的联系,开发高品质的教育资源。探索建立资源专家库,以更好响应课程建设与学生学习的需求。特别是注重开发现代企业和职校的教育资源,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校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建立毕业生成长跟踪机制,设置校友开放日,举办校友讲坛,探索校友参与课程开发的合作机制。

(四)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完善家长学校建设,建立家长志愿者队伍,挖掘家长在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积极能量。

(五)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友好学校,继续办好“中外学生主题论坛”,为学生的国际交往创设更多、更好机会;继续办好国际班,完善招生、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学生管理制度。

(六)进一步挖掘潜力,改善实验室条件,开发与书院课程、云课程等相适应的学习环境。

(七)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持续开发院士文化、校史文化与校友文化等主题景观;结合创业精神、国际视野、大同名师等主题,探索新景观的设计。

    () 进一步更新和再造学校的管理制度。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