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体卫艺科 > 细听中科院院士谈科学 2019-11-10

体卫艺科

细听中科院院士谈科学 2019-11-10

索引号:-0804-2020-010  发布日期:2020-07-01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 2019-11-10


近日,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了由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新闻晨报晨才学院、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和解放报业(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天才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 专家科普系列讲座”系列讲座。

他们参加的第一个讲座,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青少年研究院院长禇君浩主讲,他演讲的主题是《传感器与智能时代》。
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首发星-“风云四号”A星在全球首次实现静止轨道上三维大气的立体监测,为天气预报、灾害预警等提供重要支撑。上海今年的超强台风利奇马,通过这颗卫星,台风的走向就能看得非常清晰。智能化,是新时代的潮流。通过这堂讲座,同学们对传感器产生了浓厚兴趣。

第二个讲座,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副研究员左文文带来的《走进星空,观其中故事》,为同学们揭开浩瀚星河的神秘面纱。科学家从宇宙形成讲起,把深奥的天体物理知识用生动浅显的方式呈现出来,元素是如何形成的、什么是白矮星、星河系究竟有多大,一系列的疑惑、解答,让同学们深切感受浩瀚星空下人类的渺小、宇宙的震撼。

参加讲座的震旦少年们都非常珍惜与科学家面对面的宝贵机会,他们专注聆听并被深深吸引。讲座结束,同学们纷纷动笔写下感受。
这些文字里包含科学家所讲内容的“剧透”,千万不要错过,让我们一睹为快:

一、《传感器与智能时代》讲座同学感想录:

本周六,我与同学参加了在世博会博物馆举行的有关传感器和智能时代的讲座,由中国科学院士褚君浩老师为我们主讲。
“当年我国被其他国家所超越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国没有汲取外界的养料,没有向国外学习他们的优点只顾自己发展。”这是最令我感触的一句话,恰好正逢祖国70周岁生日,这句话让我们引以为戒,一个强盛的国家是不可能不学习别的国家的优点的。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并学习他人的优点,从而不断突破自我!
怎样才算努力并好好学习理科?我带着问题认真听了讲座,老师的回答,令我惭愧不已,他告诉我们要像小草一样,汲取别人的养料。学习别人的优点,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学习一样。我与小草进行对比,发现自己连颗小草都不如,他都懂得从窨井盖的小孔上爬出来汲取外界的养料,为什么我不能呢?可是光靠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拥有良好的素质,需要拥有一颗好奇和感恩的心。好奇能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更多的新鲜事物,从而开创美丽的时代;感恩能让我们知道现在这个时代的来之不易,是不知用多少前辈的努力换来的,所以我们要感谢他们,并且学习他们的优点。
最后老师给我们看了一幅图片,是他外甥在玩微信小程序游戏而旁边有许多外国小朋友在围观,并感到好奇。是的,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这不单单是一群小朋友在玩耍,更是展现出我们中国的强盛,拥有别人没有的新科技,这就是中国即将跨入智能新时代的象征。
初二(1)班  谢顺杰

一开始,储院士带我们了解了传感器的作用,还给我们看了他带来的红外线摄像机。用这种摄像机,可以在黑夜中拍摄照片。而且短光红外线还可以检测身上是否有凶器。接着,老师还带我们了解了现在的智能化时代。
最后一个模块也是,褚君浩老师最强调的一个部分培育飞翔潜能。他还提到了他小时候为了读书把吃饭的钱省下来买书。说这么多就是希望我们勤奋踏实,拥有科学精神拥有远大的志向,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这次讲座不仅让我了解了传感器和智能化时代,也让我对科学有了更多的了解。
初二 (1)班   杨颖悦

诸君浩院士先讲了感知自然信息。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检测人员身上是否携带违规物品的仪器,它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你是否挟藏了某些违规物品。比如炸药,枪,刀之类的东西。
接着,褚院士又给我们讲了迎接智能时代。比如刚上天不久的嫦娥和玉兔号。他们可以通过自己收集信息,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最终成功地降落在了月球背面。
然后,就是培育飞翔潜能了。诸院士提到,让我们要拥有科学的探索精神,还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灵。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初二(1)班  厉劭琪

步入会场,场内的灯光显得有些暗,大家都严肃地坐在座位上,几乎没人说话。经过简短的开场白之后,褚老师稳步走到讲台后,开始了他的演讲。讲的内容很广,从传感器,短光波,长光波,讲到自己小时候,再从小时候讲到人工智能。他讲到的知识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像他讲到过安检时经常有一个人用一种光波发射器,看你衣服里有没有藏什么东西。我还知道了有一种光,可以看物体的热度,可以用于检测体温。他还给我们看他小时候的照片,给我们看他小时候看的书,练习册,还讲了一个他为了买书三天不吃中饭的故事。他还鼓励我们和小草一样,这不是代表谦虚,而是代表着随时吸收身边的养分。
褚老师讲的十分生动,说话也十分幽默。好几次我们全场都开心的大笑。在褚老师幽默的话语里,讲座结束了。我觉得我学到了不少,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真是受益颇深。
   初二(1)班  张世哲

这周六我和同学们去参加了一个关于传感器的讲座。讲座分为三个部分:感知自然信息,迎接智能时代和培育飞翔潜能。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一下关于传感器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它的作用。接着老师主要介绍了一下可以在黑暗中拍照的红外相机。听到介绍的我十分震撼,我本以为只可以在光线中拍照,但却没想到离了光,我们也能看到清晰的照片。最后,老师告诉了我们要勤奋踏实、培养科学精神、渐进积累、实现创新跨越。这次讲座让我了解到了人类发明传感器的意义,也让我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初二(1)班  彭子宸

放假时、我通常很繁忙,忙着做很多平时上学没空做的事,比如今天,就是我期待已久的日子,为了这一天,我把我最爱的轮滑运动、户外徒步的计划都改期了。
今天是学校特别为我们热爱科技创新的同学,向爱因斯坦展申请的褚君浩院士《传感器和智能时代》专题讲座名额。
在智能时代,离不开传感器,关于传感器的应用无处不在,光伏线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等很多,比如褚君浩院士举例说的,光伏传感器在平时生活应用很普遍,几乎所有的家用电器都用到传感,它方便、安全、可靠,并减少能源消耗,让更多家庭创造舒适生活环境。还有我一直比较关注的,在航天上的应用,从远离地面的航天平台,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探测,并经信息传输、处理、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和监测的技术。未来传感器技术越来越精准,会对环境、人文做很预测,促进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当我还沉浸其中,发现两个半小时已经过去,讲座结束时我们还还有些依依不舍,许老师应该看出了我们的小心思,就带领我们一起和褚君浩院士去合影留念,真是完满一天,耶!
初二(2)班  卢永鹤

参与本次讲座后,我不仅了解了科普知识,还明白了一些道理,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目标。我认为想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明确好自己的目标,制定好自己的计划,然后再向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同时,在学习上,我们也要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进取。我认为,只用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才能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初一(2)班  彭鹏

二、《走进星空,观其中故事》讲座同学感想录:

那天,我和震旦的哥哥姐姐们一起来到世博博物馆,观看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左文文博士带来的的《走进星空,观其中故事》专题演讲。
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接触的宇宙知识:
比如太阳至少是太阳系的第二代恒星,我就联想到也许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在远古时代是真实存在的,在地球周围有10个太阳这样的恒星。
宇宙无边无际,而且还在不停的延伸,目前美国研制并建造的外层星系空间探测器旅行者号拍摄到宇宙的形状是两个上下对称的扇形,我觉得它特别像一棵大树,上面是树冠,下面是树根。我想也许圆周率有多长宇宙就有多大吧,说不定以后人类还可以利用圆周率来探索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样子,甚至预测未来,文文博士还告诉我们在宇宙大爆炸开始的时候产生了时间。
文文博士的讲解还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
比如球形面积最小而且最稳定,那星系为什么不是一个球形呢?而是有很多形状,像旋星系、漩涡星系、草帽星系、不规则星系等等。


地球诞生40亿年,人类文明2万年,打个比方:宇宙大爆炸到现在是1年的时间,那么宇宙诞生就是在1月份,银河系诞生在5月份,太阳系诞生在9月份(同期地球诞生),植物和昆虫的诞生在10月份,人类诞生在12月,人类文明产生才4秒钟,而其中有3秒钟用来研究太空了。
所以说我们人类都是来自星星的孩子,我们的生命相对于宇宙来说是极短暂的。我们需要在短暂的一瞬间在宇宙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我觉得这次的活动特别有意义,文文博士就像一个大姐姐,我已经是她的小粉丝了,如果以后有类似的报告我一定还要报名参加。
预备(1)班  周秉霖

在听了“天才相对论讲座”之后,我明白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150亿年前,一个温度高得不可思议的能量奇点突然爆裂,造就了这个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际物质的浩瀚宇宙。而且,这一爆炸过程至今仍在进行着,因为一旦宇宙停止向外运动,它必将会被自身的引力所灭亡。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答案。宇宙的万物,大至一个星体,小至一粒尘埃,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只不过是在原子的数目上的差异。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构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究竟有没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构成这个宇宙,至今科学尚未发现。但可以相信,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终究有一天,科学必将揭示整个宇宙的奥秘。
初二(1)班  严宇辉

左文文博士的《走进星空,观其中故事》。这是一个主要关于宇宙,星空的知识讲座。讲的是星云对撞,黑洞的产生以及宇宙的宏大。令我影响最深的是左文文博士的一个宇宙放大视频。先从地球放大至太阳系,再放大至有太阳系的星云,最后放大至了一个极其宏伟的宇宙。
对我而言,关于宇宙的知识我是真的不太知道许多,因此我略有些不懂,这让我意识到,我仍有许多知识要学,有许多领域值得探索。
初二(1)班  王开硕

这个周日,我与学校的几个同学前往上海世博展览馆听了一场关于天文学的讲座,令我映象深刻。
这个讲座的主题是爱因斯坦与他的著作《相对论》,我们都不熟悉这个,不过每个人都对天文学有不一样的认知,于我来说,宇宙,星空是个充满奇幻色和未知色彩的的地方。我一直对它很好奇,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呢?我抱着这样的心情,聆听这次讲座。这场讲座的演讲人是天文台的左言言老师,她分享了她从天文学中了解的事和关于天文学的一些知识,这场讲座也没有提及了太多关于爱因斯坦与相对论,它更多的是一种分享。
为什么星球和一些星系星团会是圆的呢?不知道是否有人会觉得这个问题很死脑筋。但我是在那次讲座得到了答案,因为球形很稳定,势能低,表面积还小,是个非常实用的形状。这样一想,星球长成圆形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不是所有的星球都是圆形呢?老师说这是因为它们爱上了跳旋转舞,这真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的确如此,两个星系一起旋转,变成不规则星系又变成橄榄星系,就像跳舞一般。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完美见证了这些来自宇宙的千奇百怪的奇异美景是如何形成的,从何而来的,真是令人惊叹。
还有一点很有趣的是,从宇宙的角度看 无论是人类还是地球的是十分渺小的。站在遥远的星河来看我们的历史长河,我们似乎也没有存在多长时间。这次讲座中有一张表,他把从宇宙大爆炸到现在的1亿多年算作一年,恐龙在这张表里只活了六天,猿人时代发展的21世纪也不过只有几分钟,一定会惊叹一次一位常年在这短暂的几分钟内迅速计划不也是一种伟大吗?在后一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碰撞不一定是坏事,通过讲座我得知所有元素都是来自恒星的,这说明我们获得元素是从宇宙而来的,那我们是如何得到这些东西的呢?当然是从死掉的,爆炸的恒星发散到宇宙飘过来的。这听起来暴力极了,但这是事实,所以呢,有时候碰撞并不是坏事。
听完整个讲座,我不禁赞叹这个宇宙真是有太多未知的去的东西啦!最后我用一句很喜欢的话来结尾——“我们都是星星的孩子。”让我们去开创头顶的这片苍穹,发现这片星空的秘密吧!
初二(2)班  何天旖

今天去听了讲座,听完之后收获了不少新的知识。一开始,老师从一个圆说起,为什么很多天体是圆的呢?因为各种原因,球体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表面积小,势能低,这都是球体的特征。而天体是球体,也许是他天生的,也许是其他原因,老师给我们看了很多星团,也许是几千颗上万颗星星聚在一起,他们聚在一起有时也是圆形的样子。星系的样子就更多了,有漩涡状的,有些是草帽样子的,有的是橄榄球的,还有不规则的。
很多星球看起来是个球体,表面是光滑的,其实并不,月球表面坑坑洼洼,而太阳看起来像是一个红色的大圆球,实际上是它经常释放出的热能量,附近并不整齐。后来我们讲到了恒星,一开始恒星没有很多的物质存在,只有几种很单一的物质,每当恒星死亡,原本的物质就会发散出来,当形成新的恒星时这些物质也许就会融入进去,这样一来,一去一回我们的太阳会拥有那么多的物质,就像老师所说的从哪来和哪里去,从恒星里来再回到恒星里去。
我们老师还讲了诺贝尔奖,物理学奖送给了三位在天文方位很有建树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就分别在于宇宙学和系外行星。这两个十分专业的领域,我听的一知半解,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近代天文史的知识,也尽量让语言变得简单易懂,就算没怎么接触天文学的我们也能大概了解到。
最令我难忘的是老师为我们解释了“星星的孩子”这一说法,其实是有依据的,我们体内含有的许多物质大多都来自星星,是行星相撞后产生的,我十分惊讶,也觉得新奇,原来我们真的是“星星之子”。
讲座让我们了解了很多天文知识,我受益良多。
初二(2)班  何天旎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