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四川南路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年度计划 > 四川南路小学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年度计划

四川南路小学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索引号:-0702-2020-002  发布日期:2020-07-01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一、线上教学阶段:

(一)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暂时无法开展现场教学研讨及校本研修。在线下开学前,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采用网络方式,组织教师开展研修和学习,以聚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和线上教学教研为主要内容,开展教研活动。

1.以聚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配合上海市微校网课的在线教学平台(晓黑板)使用及如何促进师生有效互动、探索作业批改与反馈的有效途径、方法为主要内容,学习线上教学互动交流、作业布置、反馈评价等技能,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增强在线教研的实效性,从而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确保网上教学顺利进行,并保证教学质量。

2.组织全体教师参加2.152.19每天8:30-9:00教育频道播放的“全市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课程”,学习在特殊时期开展在线教学的方法,学习直播课堂、资源的获取和加工、线上教学形式、组织线上教学、高效反馈和网上教研的方法与途径,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227日起,组织教师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登陆“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开展“如何使用晓黑板开展在线教学”,进一步提升教师使用晓黑板开展线上教学、互动的实际操作能力。

4.以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和年级特点,组织教师参加优质市级共享课程“送课上门”的培训,学习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升教学理念,拓宽教育视野,学习优秀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

(二)加强教学管理,引导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教学“五环节”研究,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的“停课不停学”线上学习计划。各年级语文教研组长负责做好各学科的统筹和协调

1.线上教学期间,各教研组教师要通过课前预看“空中课堂”,开展线上教学研讨,对教学目标、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第二天“后20分钟”互动时的提问、点拨、答疑准备和作业布置。课后认真填写《师生线上共学记录表》,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线上教学结束后,对线上教学阶段的教学工作进行深入反思,撰写500字研学反思。

2.各教研组要根据学科、年级教学计划,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培养学生自助学习的能力,并将学习情况,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批改、记录与评价。学科教师通过班级微信群、晓黑板,发送学生自主学习、互动讨论的内容,并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及时作出解答,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课后及时复习巩固。

3.本学年,语文和道法学科全面使用统编教材,在市“空中课堂”优质教育资源学习的基础上,学校要加强教研组自培基地建设,组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语文和道法学科课程标准及评价要求,有效落实这两门课程的课改精神,顺利推进学科教学,不断提高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研组可针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案例研究。

4.各教研组教师要提醒学生,听从老师指导,注意劳逸结合,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并请家长们配合提醒。尤其要关心仍留在外地的学生,做好心理安抚和疏导,确保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

 

二、线下教学阶段:

线下教学复课后,要严格落实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关于返校复课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认知规律,把握教学节奏,稳妥推进“教学过渡期”教育教学工作,特别关注线上与线下教学衔接,循序渐进推进教学五环节的落实,确保学生顺利适应返校复课。

(一)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线上线下平稳过渡。

各教研组、教师要积极做好线上与线下教学衔接,依据学情,以学定教,合理规划“教学过渡期”,有效落实教学五环节,做好适应性教学安排,力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适应由线上转向线下学习方式的变化。

1.依据学情,有效备课

1)教师要对学生前阶段线上教学期间学情进行摸底和分析,依据学情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适当整合教学内容,合理控制教学容量,突出重点,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加强个性化指导与帮助,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

2教师要选择多种教学方式,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加强课堂互动,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获得进步和成功的体验。

2.线上线下,教学衔接

1)依据学情适当调整教学进度。考虑到前期各科在线教学进度普遍偏快的情况,任课教师不急于每天都上新课,可交错安排新授课、专项练习课、梳理式复习课、实践体验类活动课等。

2)教师要总结线上教学期间的教学经验,及时应用到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鉴于复课后“空中课堂”仍持续播放,教师可利用优质教学资源,继续采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进行备课,有针对性地予以点拨和指导,提高学生过渡阶段的适应性。

3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向课堂要质量,精讲精练,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低质重复的教学环节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4)重视学法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家校合力,帮助学生调整作息时间,改正不良学习习惯。

3.分层作业,提升效度

1)学校要严格遵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强本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根据课程标准确定作业内容、难度和数量,减少机械性抄写作业和题海练习,各年级由语文教研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各科作业,控制作业总量,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2)教研组通过集体教研,加强作业专题研究,设计分层作业和可供选择的弹性作业,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线上教学期间已完成的作业,不能要求学生重做一遍。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借助“晓黑板”“一起作业”等平台,利用大数据,收集统计学生作业情况,进行激励性评价,及时展示优秀作业,促进学生养成认真作业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4.科学诊断,个别辅导

1)各教研组、教师要做好前阶段学生在线学习的诊断和评估,了解学生知识、能力的短板和漏洞。

2)针对诊断情况,教师要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对于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研组可以进行专题备课,寻找补救措施,进行集体补学,强化知识和素养的落实;对于个别学习能力弱、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采用“一生一策”,开展补偿性教学,在课堂中多给予关注和帮助,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及时开展个别辅导和心理疏导,帮助这些学生共同进步。

5.重视过程,多元评价

1)严格遵照市教委相关会议精神,开学二周内不组织大面积的考试和测验。

2)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学习习惯、口头汇报、小报制作、课本剧表演、思维导图、口语交际、专项比赛、作品展示等综合性评价方式进行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家长参与、同伴互评等多角度形成性评价等进行评价。

3重视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点滴进步,给予更多学生成功的体验。

(二)线下教研组活动:

1.线下开学后,各教研组要进行组内和组间交流,辐射和交流优秀线上教研经验和成果,包括线上教学师生共学记录表、优秀师生互动案例、优秀作业设计、重点(中心)问题的设计、教学、点拨以及线上教学反思、教学评价等。

    2.复课后,要将前阶段在线学习情况纳入到后期总体学习评价中。期末,各教研组根据学科、年级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学业评价方案,完成《学生成长手册》的填写。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