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教学科研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2019学年课程计划

教学科研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2019学年课程计划

索引号:-0803-2020-001  发布日期:2020-06-30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2019学年课程计划

一、背景分析

(一)依据国家、上海市相关教育指南和工作意见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与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全国教育大会与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推进国家统编三科教材使用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20174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五部门关于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深入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138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切实规范中小学课程教学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1630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本市小学试行“快乐30分”拓展活动的通知》(沪教委基〔201737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沪教委体〔201836号)等文件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依据学校课程前期规划的落实成效

学校秉承“修德允能 融合创新”的课程理念,全面架构了“五彩童梦”课程体系,公平公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切教育的视角;允许并鼓励每一位学生发挥个性所长,用特长带动综合能力提升的视角培育德能兼备的现代学子。

课程建设方面,学校自2016年起“五彩童梦课程”架构加强学校原五彩课程(红色理想课程、橙色灵动课程、蓝色智慧课程、紫色遐想课程、绿色探究课程)间的纵、横向衔接与融合,从“融合创新”的视角培养学生的学科融合创新能力及面对未来社会的与人合作交往、问题解决的能力。2017学年,学校在“探究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中逐渐引入各方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学校特色课程“DI创新”,打造了“双D一日体验”、“音乐创意”等融合创新型课程,并在三、四年级开始实施,将更多的课程资源逐渐惠及到每位学生,2018学年,学校融合创新课程在全国创新论坛上进行了展示,受到来自全国各地教育同行的高度认可。同时还引入了家长资源开设了如“金融理财”课程,课程的实施成效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喜爱。2018学年学校引入更多教育资源,逐渐丰富“融合创新”型课程,如“低年段主题综合活动课程”、“移动课堂——自然博物馆课程”等,进一步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重构或创建全新的学习空间,将学习环境设计与新型教学方法相匹配,确立个性化,跨学科、走班制等理念,在创新的环境中强化学生四种关键能力培养: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逐渐形成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合力。

课程教学方面,在2017学年,学校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要求,以学校市级项目《基于绿标引领的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区域推进研究与实施》为引领,持续推进了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从全面教育质量观的视角建立学校“教--评”一致的教学与评价实施框架,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2014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分析报告的反馈中,语文、数学学科优秀率分别达到100%97%,学生学业水平均衡度高,语文、数学高层次能力指数均达到最高水平92016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分析报告反馈中,语文、数学学科优秀率分别达到91%93%,其中数学高层次能力指数仍保持最高水平9,学生学习自信心高、内部学习动机强、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对学校有高认同度。学校关注学生“生本”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聚焦教学内涵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促使学校的课程教学得以高位均衡发展。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助推了卓越教师的发展,2017年学校在上海市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市督导中获得高度评价。

 

(三)依据学校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学校在硬件和软件资源上也有一定的优势和整合发展的潜力。硬件资源配置上,学校拥有广阔的课程在地资源,设有教学临床实验室、专业室内篮球馆、计算机园区等现代化专用教室。学校课程空间以“五彩童梦课程”为主线进行课程化设置,以“丽园”为主题,通过黄浦区学校文化创意空间设计项目的申报等渠道,打造“丽园·书苑”、“丽园·足迹”、“丽园·工坊”、“丽园·文化墙”、“丽园·水景”等系列课程互动展示区域角。既凸显学校文化,更倡导学生在互动区域角中通过体验、探究,为融合创新课程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必须的课程经历。

人力资源方面,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1406名学生,在编在职教职工115名;其中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8名、小学高级教师51名;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名、区学科带头人1名、区骨干教师5名、校骨干教师8名,骨干教师分布均匀,涵盖所有学科。  

基于以上优势分析的基础上,学校目前面临的现状是,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学校周边成熟的社区,生源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很多学生在步入校园起,已表现出学习兴趣广泛、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学生学有所长的人数历年呈低龄化递增趋势,学生对学校课程个性化需求及实施要求日益增长。随着家校沟通平台的逐步完善与加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关注度逐年增加。家委会通过课程开发组的运作,直接参与学校课程管理、课程开发、调研反馈等工作。在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活动及各级家委会会议中,学校以问卷调查形式、座谈形式广泛深入地听取家长对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建议。

 

综上,学校将充分发挥优势所在,进一步提升课程领导力,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探索课程融合;优化评价引导,推进项目研究;推进课堂转型,促进教学方式转变。2019学年将增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引入更多教育资源,逐渐丰富“融合创新”型课程,如“文化传统剪纸课程”,同时更多年级普及优秀的课程,如“力瀚课程”、“艺术创意课程”等。同时,充分利用高校和家长资源,引入上师大师资,开设“机器人编程课程”,进一步逐渐形成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合力。在课程实施方面,以学校“133质量保障体系”为引领,关注拓展型、融合创新型课程的质量与过程管理,借鉴“力翰课程”的过程管理模式,在部分课程中进行试点,关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品质提升,并逐渐拓展至其他学科中。在全面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学校教育内涵建设,实现优质均衡的发展,以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二、课程目标

(一)学生发展目标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的“五彩童梦”课程是以学校办学理念“修德允能、圆融通达”为引领,整合学校、社会、家长等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以“德”修身为核心,以“能”创新为重心,从“融合创新”的视角培养学生的学科融合创新能力及面对未来社会的与人合作交往、问题解决的能力,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兴趣探知梦想的“五彩”童梦,逐渐形成并积淀学校核心课程理念 “修德允能、融合创新”。

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聚焦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最关键、最必要”的品格和能力,通过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与实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促使每一位学生学习的潜能得以开拓与发挥;通过课程资源的融合和特色课程的提炼,引导学生经历课程学习的过程,以个性之所长的方面带动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力求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三个方面,在课程培养目标中体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培养出具有“个性阳光、文明尚礼、智慧创新、和谐圆融”的现代小学生。

l      个性阳光——心理健康阳光,懂得尊重与理解,拥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积极的、

乐观向上的追求与梦想。

l      文明尚礼——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知书达理、文明有礼,

做“文明小公民”。

l      智慧创新——勤思考、会学习、有方法,既懂“传承”又能“创新”。

想知道“是什么”,爱追问“为什么”,愿尝试“做什么”,

能发现“知什么”、善创造“想什么”。

l      和谐圆融——秉承“圆融通达”的卢实小精神,愿合作、善沟通、会欣赏、能包容,

具有大气的胸襟和精神,用欣赏、包容的眼光看待世界。

 

(二)课程建设目标

基于学校的课程理念和学生培育目标,2018学年课程发展建设的总目标和分项目标如下:

【总目标】

在学校课程整体规划的引领下,进一步融合多方教育资源,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完善融合创新型课程;课程实施中,开展个性化、跨学科、走班制等形式,坚持“教--评”融合一致,优化评价引导,进一步完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的“五彩课程”体系,推进学校课程教学内涵建设,实现学生发展目标。

【分项目标】

1.基础型课程以“绿标”项目的深化研究为指引,基于标准,落实评价,聚焦第四季“允能教学”,通过语文和道法统编教材使用、学科单元整体设计等主题式研究,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助推教师卓越发展。

2.整合校内外资源,在一二年级完善并实施低年段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继续完善创智导学、圆桌导学和周五快乐活动日的课程流程管理,探索助教课程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引进课程(芭蕾、书法、歌舞剧、3D打印、法语、外教戏剧社、家长资源课程等)管理。

3.完善一日体验课程和区域辐射课程(如艺术创意课程),进一步开发探索新的课程资源,与学校现有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如机器人编程课程),拓展学习空间(如“移动课堂——自然博物馆课程”),逐渐形成学校课程特色。

4.通过133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及调研,全面推进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从学业成果、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三维度探索课程评价,全学科探索并实施学科网络评价模式,部分年级试点并推进学生德育网络评价探索。

 

三、课程结构

 

                               上师大卢实小2019学年度课程设置一览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说明

基础型

课程

语文

9

9

6

6

6

(1)一年级入学初,各各科设置4周学习准备期。

(2)语文课程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写字。

数学

3

4

4

5

5

外语

2

2

4

5

5

自然

2

2

2

2

2

道德与法治

2

2

2

3

3

唱游/音乐

2/

2/

/2

/2

/2

美术

2

2

2

1

1

体育与健康

4

4

4

3

3

信息科技

 

 

2

 

 

劳动技术

 

 

 

1

1

周课时数

26

27

28

28

28

拓展型

课程

班队活动

1

1

1

1

1

1)班队活动依据学校红色理想课程的主题内容确定。

2)一、二、三年级按上海市课程计划的要求,安排一次35分钟的课间、午间或课后体育活动(其中三年级设置阶段性的游泳课)

3)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的部分内容采用“快乐活动日”和一二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形式进行设计和实施。详见后页

/

1

1

1

1

1

主题阅读

 

 

1

 

 

应用数学

1

 

 

 

 

外教口语

1

1

 

 

 

主题英语

1

1

 

 

 

空手道/芭蕾

1

1

1

1

1

校园篮球

/团队游戏

 

 

 

1

1

周五拓展课

 

 

1

1

1

周课时数

6

5

5

5

5

探究型

课程

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一二年级)

周五快乐活动日课程(三至五年级)

1

1

1

1

1

午会

每天20分钟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35分钟

 

周总课时数

33

33

34

34

34

每课时35分钟

 

 

  四、课程实施

(一)以优质为核心追求的基础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的实施中将进一步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理念,“以学定教 以学施教”,伴随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进一步提高学校基础型课程教学的有效性。2019学年,学校将继续立足课堂、落实减负增效,通过上海市绿色指标项目“基于绿标的单元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的深化实践”及“第四季允能教学”研究项目的深入运作,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课程把握力,使课堂教学注重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科学提升学生学业水平。

1.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学校以“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实践研究”为项目引领,解读各学科课程标准,针对学情,细化目标,研读教材,开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同时,以评价为导向,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基础、心理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和习惯以及学生个体与群体间的差异,各学科全面实施等第制评价,将日常作业评价和阶段纸笔评价相结合,通过基于标准的评价指标的设置,将课堂显性评价与课堂即时评价相结合,鼓励评价参与的主体多元化,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以评价促进教学的完善。

 

2.“圆桌导学课程”

圆桌导学课程基于学生个体的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其目的是通过开展分层导学,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发展,达到减负增效的成果。形式上学校在征询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后,每天定地点分学科地为个别学生提供课后辅导。实质上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课内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计划,确立导学内容,寻找合适的导学方法,设计提供量少质精效优的分层课业来巩固课内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水平。有差异地布置作业,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水平的作业,让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为学生提供面批作业的机会,深入分析学生作业的过程表现,注意捕捉学生作业思维的痕迹,了解学生解答作业中思维的水平与质量,了解其中的问题,及时找到应对的方法使课内实施课程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9学年学校将延续“圆桌导学课程”,在二至五年级开设课程,参与的老师有二至

五年级的语、数、英老师,参与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每班5人以上,并根据学习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参与学生。课程活动时间为周一至周四,二年级导学课程时间为1525-1710,三、四、五年级导学课程时间为1535-1715

 

(二)以圆梦为价值追求的拓展型课程

以“圆梦”为价值追求,以“创新活动”和“创智导学”为实施路径,整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在“圆融通达”的管理智慧行动下,尊重学生的自然天性和差异,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接受平等、全面而又针对性地教育,完善适合学生学习需求、兴趣探知、个性追求的学校课程。在细化课程流程管理、落实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拓展学生学习领域,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展现课程特色。

学校根据学生个性、兴趣、特长发展的需求,整合校内外资源,设置拓展型课程方案,覆盖学生面100%2019学年将开设各门课程80门,其中创智导学课程23门,一二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15门,三至五年级快乐活动日课程42门,参与课程开发的老师有50余人,其中学校老师开发的课程有60门,引进社会资源开发的课程有17门,引进家长资源开发课程1门,引进上师大资源2门。为了进一步更好地完善课程方案,提高课程的质量,让更多的学生在自选参与课程活动中受益,我们将进行以下的课程实施。

1.“快乐活动日课程”

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设置拓展型课程方案,其包含了六个系列的课程,覆盖学生面100%,并以周五的“快乐活动日”为契机,在实施的过程中已初见成效。为了进一步更好地完善课程方案,提高“快乐活动日”课程(即拓展课程)的质量,让更多的学生在自选参与课程活动中受益,将进行以下的课程实施:

首先是强化常规流程管理,学期初课程申报和方案制定,教师根据自身特色,在学校创新课程即拓展型、探究型课程规划之内,进行课程的申报,填写申报表,制定课程方案,学校课程领导小组经过审核,提出调整意见,课程申报与审核制度在源头对课程规划的落实起到了调控与把关作用;学期中深化管理人员调查制度,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座谈、走访、巡视等方式观察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学期末实施课程评价制度,课程评价逐步从教师自我评价向管理评价过渡,学期结束,课程领导小组和各教研组对每个课程从方案制定、教材教案编写、过程资料收集、成果交流展示、学生活动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中发现课程的亮点。

其次将课程展示和校园环境营造相结合,创设课程展示平台,凸现学校课程特色。完成5块“五彩童梦”课程实践展示版面、4个学生能力展示区域角和一个校园文化展示平台的构建。鼓励教师根据收集的资料、成果和课程特点设计独特的展示方式,在课程的展示交流中,使老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激发与提高学习的兴趣。

2.“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

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开设既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迫切需求。主题式综合活动能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课程的综合性,能更好地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

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旨在引领儿童认识并发展自我,参与并融入社会,亲近并探索自然,初步形成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整体认识。结合学校育人目标——“个性阳光、文明尚礼、智慧创新、和谐圆融”。从“我与自己”“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三个维度确立课程目标,“我与自己”维度强调认识自己、管理自己和表达自己;“我与社会”维度强调遵守规则、乐于交往、爱国自信;“我与自然”维度,强调喜欢提问、敢于尝试、亲近自然。使学生在体验中践行办学理念中的要义——“修德”与“允能”,不断地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学生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头脑灵活的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最终归结成为一个圆融、通达的现代人,从而凸现学校办学理念中的“圆融”与“通达”。

活动内容是对学校原有“五彩童梦”课程进行再梳理、再整合、再创新。并匹配实施路径的不同,从四个路径维度,共设立15个主题,其中7个主题主要侧重“我与社会”,4个主题主要侧重“我与自己”,4个主题主要侧重“我与自然”。并匹配实施路径的不同,从四个路径维度,共设立15个主题,其中7个主题主要侧重“我与社会”,4个主题主要侧重“我与自己”,4个主题主要侧重“我与自然”。

 

3.“创智导学课程”

开放办学,融入校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兴趣爱好学生能力提升的需求,是“创智导学班”课程的核心理念。创智导学课程引入社会教育资源课程,并在征询学生及家长意愿的前提下,每周在固定时间开展。在引入课程资源之前,学校需对其教育资质进行审核,并对其课程的设置及课程预设的目标进行了解。每学期初,学校审核一个学期的课程方案(包括课程进度安排、课程学习内容安排等),提出相关的建议以及部分课程内容校本化要求,使其课程能有计划的开设。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加强课程管理,配备相关的管理人员和助教老师,并经常与对方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课程开展情况,另外通过走访学生,了解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对课程实施的反馈,以便学校对课程实施成效的评价更为全面。并要求根据进程和课程特色定期进行课程展示,其范围可以是校、区或市级,以此来更为直观地验证其合同的履行成效。本学期创智导学班开班数为21个,其中校内开发课程11门,引进的课程有10门,校内和家长共同开发的课程1门,配备的主教、助教和管理人员共37人,学生参与人次为400人左右,课程实施的时间为每周一至每周四下午1545-1715

 

4.“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学校育人目标,为不同年段的学生设计了符合其身心特点与兴趣爱好取向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增加学生对生命、自然的感悟、提高其交流协作能力与科学、人文素养。“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使每个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从而为其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

 

(三)以融合创新为品质追求的探究型课程

1.“丽园50事”微课程

“丽园50事”微课程群秉承课程理念,课程的目标定位是着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德、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的内涵素养。引领学生“迈开你的腿尽情奔跑,张开你的嘴尽情欢唱”,让学生们各种形式去亲历各种事件,在过程中丰富课程体验、丰富学习经历。“丽园50事”微课程群以社会参与的形式,通过走出课程或走出校园的方式,结合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的各类校园活动等展开。

2. 融合创新课程

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学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特设立“融合创新课程”。“融合创新课程”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多方课程资源,实现语言、思维、德育、体育、艺术等领域的融合。同时,“融合创新课程”通过不断拓展教育教学空间、创新课程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生成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融合创新课程”坚持“教--评一致”的设计与实施路径,分别在学校的周五快乐活动日课程、“一日体验”课程、创智导学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等途径实施。目前学校开设的融合创新课程有: DI创新课程、 3D打印+VR创新课程、科学种子学堂课程、 “移动课堂”——自然博物馆创新探究课程、艺术创意课程、 完美工坊创意课程等。通过优化并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开发多渠道教育平台创设“修德允能”的教育文化氛围,从“融合创新”的视角培养学生的学科融合创新能力及面对未来社会的与人合作交往、问题解决的能力。基于学校“五彩童梦 融合创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架构,从2018年开始学校不断研发并完善融合创新课程,在过程中通过“教--评一致”的设计与实施路径,从创新评价入手,对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行呵护和引导;对学生的创意、创想进行激发与鼓励;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生成进行畅想与引导。在“融合创新课程”中的创新评价还辐射到学校的基础型课程评价中,助飞孩子的成长,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智慧创新”的丽园学子提供支持。

 

五、课程评价

为确保学校课程的全面实施,凸显课程的实施效能,学校建立了“基于学习体验的学生综合素质和“基于卓越发展的教师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基于标准的评价,使评价更有据可依,促进评价真正落实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过程,实现“教--评”的融合一致,从而提升“教与学”的品质,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 基础型课程基于标准的学习评价

1)课堂学习的学生自我评价

教师通过课程标准和绿色指标评价为导向,依据《上师大卢实小学科水平描述标准》,将“学生学习体验”(包括学习兴趣、知识掌握、能力表现、习惯表现、学科素养等)纳入到课时教学目标的细化过程中。课堂中,教师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儿童语言系统中的能被学生理解、能参与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学生自我评价目标”。同时,依据学生不同年段的认知特点,匹配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内容呈现方式。

2)阶段学习的学生综合评价

学校在阶段性的学生综合评价中,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采用等第评价和描述性评价双轨制,反馈学生内容维度和习惯维度的阶段情况,通过教师的描述性评价更加凸显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优势,评价更具有指向性。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解读标准、细化目标

全体教师解读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市教委颁),制定《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阶段学科描述标准》

第二阶段:校本实施、观察评估

课程师训部与教研组长根据《阶段学科水平描述标准》制定《上师大卢实小学生学科评价指标》(见下列表13),每次阶段观察和测试前,共同商讨双向细目表,确定观察项目并匹配评价标准。学期末,学生进行阶段观察(一年级)和纸笔测试(二至五年级),教师分别从知识掌握、习惯兴趣、能力表现三维度进行观察与测试。

第三阶段:解读数据 形成报告

教师依据学生平时表现和期末观察、纸笔测试情况,依据全面进行学生综合评价,并以《学生学科评价报告》呈现与反馈。目前正在推进网络评价,2019学年将实现全学科的《学科评价指标》,搭建网络评价框架,全面推进学科网络评价,形成网络版学科报告。

 

2. 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中的学习评价

在拓展型与探究型课程评价中,教师依据课程方案中的课程目标,匹配对应的课程评价指标,运用观察点示例的方式进行评价指标的描述,分别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三个维度展开自评、互评和师评。评价方式可结合日常观察、作业分析、表现性任务等,进行阶段性和总结性的评价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规章制度

学校依据课程理念与实施情况建立课程管理制度,保障课程的有序落实。学校逐年修订各项规章制度,使其更适合当前的课程要求和发展,并以其为导向,形成指导性的文本纲要。

通过《质量保障体系方案》的完善与落实,全面保障学校课程质量;通过修订《教学流程管理制度》、《圆桌导学管理细则》、《允能教学听课制度》、《质量监控评价细则》,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的管理,保障基础型课程的有效实施;通过对课程与教材的设置、开发、选科、考核、评价等具体规定的梳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不同需求,保障拓展型课程的有效实施;通过建立课程组织管理与过程化管理,保障研究型课程的有效实施;通过落实《教研组长岗位职责》、《任课教师职责》,促进教师全员投入课程建设,保障三类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形成管理措施

学校建立有效的课程组织机构,明确相关教师职责,系统保障课程实施。校长作为学校课程领导的第一责任人,确立课程方向与内涵,学校“课程师训部”协同“校长办公室”统筹、协调课程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执行课程的全程管理。

“课程师训部”设置课程管理与评价机制,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机制的设定围绕两个关键词“沟通、合作”,将“圆融”文化通过课程管理机制的运作得以凸显。主要有课程开发论证制,通过教师个体申报、专家或学校论证,保障了课程开发的科学性;有以质量监控为目的的课程评价体系,运用表彰、谈话、跟进听课、集体研讨等方式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还有课程文本评价制,通过课程文本的呈现与展示,定期对教师、家长、学生的问卷调查等,检测课程实施的效益。此外,学校还就课程管理与评价形成预警机制,有序保障课程的推进与实施。

(三)充分利用资源

学校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场地资源,与校外的宋庆龄陵园、三山会馆、国歌馆、中山故居等场馆签约,定期开展德育课程实践。校内,以“区域角”形式开展多样化的课程体验。“丽园水景观”,学生欣赏着水生植物,和小鸟“对话”,和鱼儿“嬉戏”;“丽园书苑”,学生在转角书吧中静心阅读;“绿色探究角”,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自然界的奥秘;“橙色灵动角”,同学们围坐在棋毯上,遨游在棋类世界;“艺术角”,学生你弹我唱,感受音乐的魅力……“区域角”的开放和创设顺应了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创建能玩、慧玩的空间,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区域角中激发兴趣、合作交流、体验快乐。

学校关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监事会、家委会、社区委员会、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等,通过整合形成学校的课程资源。学校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民主参与和监督作用,不断拓宽家长、社区、上师大等校外民主监督渠道。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情况可由学校监事会专家组成学校规划实施情况评估领导小组进行阶段评估。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由三级家委会中的宣传调研组定期对课程开发和实施情况进行宣传调研。秉承民主、互通、通达的合作理念,及时了解社会各界对学校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努力营造有利于课程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经费支持保障

以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为指导,以“修德允能、融合创新”的课程理念为核心,合理配置课程资源,改善经费使用结构,保障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展示等各课程项目的顺利开始,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避免资金使用上的低效与浪费。定期对用于课程建设上项目投入资金情况作绩效评估,对学校课程区域展示角、信息设施、图书馆配置、专用教室配置等做出进一步的经费投入,加强学校校园课程文化建设。对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的教师实行一定的经费奖励措施。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