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师资建设 > 上师大卢实小“十三五”校本研修中期小结

师资建设

上师大卢实小“十三五”校本研修中期小结

索引号:-0806-2020-001  发布日期:2020-06-30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十三五”校本研修中期小结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以加强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为宗旨,营造和谐奋进的研讨氛围,通过团队的发展,逐步形成并凸显学校特色的“圆融”、“创新”的教师行为文化。整合资源、创设双向互动的研讨带教模式,鼓励优秀骨干教师脱颖而出,起到引领辐射作用;根据教师成长规划,整体规划教师培训、培训资源的统整、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根据学校五彩童梦课程规划,培养创新型教师和学生。

因此,基于卢实小教师现状和发展方向,打造“卓越教师”作为卢实小新五年教师发展的目标。厘清“卓越教师”培养的内涵,形成教师发展梯队。通过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梳理与拓展,基于教师个体发展所需,整体架构与教师发展梯队相匹配的“菜单式课程群”,以多元教师评价机制的完善保障促进教师梯队卓越发展。

一、基本情况

20172月截止至201811月,学校已经开设和正在开设的校本培训

课程(见下表)。其中,师德素养类课程共开设4门,已获学分共计3分;实践体验类课程共开设6门,已获学分共计5分;能力提升课程1门,已获学分共计1分(以上学分统计均不包括2018学年第一学期正在进行的课程)。

模块

   

主要研修形式

学分

师德

素养

生成性德育微课程体验

年级组沙龙

1

“心理SPA”提升教师心理指导力

年级组沙龙

1

德育工作实施路径及要求的实践研究

个体研修

年级组沙龙

1

我爱我家——基于德育校本课程下的家庭教育指导

个体研修

年级组沙龙

2

实践体验

第三季“允能教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教研组研讨

个体研修

1

拓展型学科方案设计

个体研修

1

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学科目标细化

教研组研讨

1

以“融合创新”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教研组研讨

个体研修

2

低年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

年级组研讨

3

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系列之——学生学科评价评语的撰写

教研组研讨

个体研修

2

能力提升

基于教学需求的信息技术自主培训课程

项目研修

1

二、主要亮点

1.融合创新——创新校本培训方法,彰显圆融教研文化

学校转变校本培训的方法,由以往单一的“个人讲授式”逐渐转变为案例分享互动式项目专业团队组合式等。如,德育培训中,通过分享经典的教育案例,教师进行角色代入,分享问题解决的方法,互通自己的教育主张,有效提升班主任的角色意识和专业水准;在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中,语、数、英组团解读“如何基于绿色指标,进行个性化作业的探讨”;允能教学培训中,“听班”和主题团队教师分享他们的研究主题、经验和成果。

同时,学校倡导项目专业团队在“德育工作实施路径”、学科评价评语撰写基于绿标的作业设计等项目中进行试点、总结,并由项目团队担任校本培训的主授教师,由他培转向自培的过程中,提升了项目团队教师的反思能力,发挥了团队的专业辐射作用,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互动,突显同伴互助共同提升的圆融教研文化。

2.课题引领——匹配分层发展需求,丰富研修形式,教师发展成效显著。

以区级课题《基于“圆融教育”理念下的学校“卓越教师”培育与发展的实践研究》为引领,课题组匹配不同教师发展需求,在校本培训课程实施中,综合运用个体研修+年级组团队沙龙+学科教研团队研讨的模式进行校本研修。将课题运作过程中,一些优秀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校本推广。教师在校本研修过程中,成效显著。职初教师通过一对一导师带教,系统梳理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模仿,三位职初教师在萌芽杯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成熟教师组建允能研究团队,在骨干教师引领下,进行听班主题式的融合创新课的研究,在过程中实现自我突破,其中涌现成长出优秀的团队和个人,在区教学评比中分获一、二、三等奖。骨干教师通过带教、领衔允能研究团队,在引领中实现了自身的卓越发展,逐渐成为了学科领衔高端教师,今年1名教师评得正高级教师,1名教师评得高级教师,4名教师评得一级教师,学科涵盖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等。

3.管理创新——信息员区域责任制

学校成立十三五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办公室信息员,明确信息员工作职责,如:网络平台操作先行一步;教师学分定期梳理汇总等。以点带面,让年轻的信息员带动整体教师的学习,保证十三五培训的有效落实。

三、典型案例

今年,学校申报了优秀校本培训课程——生成性德育微课程体验,以此作为校本培训课程的范例。


《生成性德育微课程体验》校本课程

一、课程开设背景

学校在圆融文化理念的指引下,基于教师师德发展的需求,融合已有的校本课程资源链接和实践经验积累等开展了《生成体性德育微课程》校本课程培训。通过课程培训提升教师师德素养,专业能力以及文化品质。同时将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师德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直接影响学生道德生成和发展的文化、环境、信息和行动中。课程研修过程中,通过外施与内求有机结合把学生道德生活境域、学校道德教育活动、家庭及社会道德文化整合起来,使教师能获取课程实施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为每个学生真正获得自由的道德发展空间。校本研修课程的实施是基于教师教育教学的需求,时代的发展,教育的要求,通过优化并整合多方教育资源、使教师在校本研修课程的学习,体验中团队互助,资源整合,课程评价,自主改进,从而促进教师自身行为改进,提升品行的过程。校本课程在实施进程中,分学段、分主题的开展着,较为充分地体现了生成性德育微课程的研究价值。在实际培训实施过程中,以德育微课程为载体,整合各学科教师资源,开展更为细化地梳理和分析,使培训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评估性。

二、课程目标

1.基于生成体验的《我爱我家》校本系列微课程的开发研究

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目标制定与学校16个字的学生培养目标“个性阳光、文明尚礼、智慧创新、和谐圆融”进行点对点的匹配,使各年龄段课程目标的制定更精炼、更具指向性。设计问卷报告,进行随机访谈、对学生进行课堂观察、表达力)教师问卷、家长问卷

2.借助心理教师的学科背景,班主任教育经验,学科教师等全科融合的理念分析梳理、提炼汇总各年龄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个性需求等,为课程目标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师训课程的培训提供保障。

3.依托“校本课程组”家长的资源,开展师训课程生成体验调研、协调、数据统计等工作。

三、课程内容

1.结合学校“阳光少年”学生培养目标,开发基于生成体验的《我爱我家》校本系列微课程。细化学生培养目标(16字各年级段的细化)、确定课程实施内容(各年级段的课程内容框架)、完成课程方案评价(专家认定、家委会研讨、德育工作小组研讨等)

2.整合校内外德育资源,总结提炼基于生成体验的《我爱我家》校本系列微课程的实践路径。(例举现有资源社会实践活动及实施路径;课程实施模板等)

3.通过微课程课例的实践,探索基于生成体验的《我爱我家》校本系列微课程的课堂实践策略。

1)组织教师在教师沙龙、专题教育、圆融讲坛、年级组活动等时段,分学段进行课例的剖析和研讨,形成课例研究案例和调查报告

2)选取部分学科进行课例研究,找寻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或弊端。并结合学生体验过程中的现象和表现,提炼课程的创新之处。

3)请家长校本课程组成员进行课程实施同步调研,及时提取调研分析及相关数据,为课程的后续改进和完善提供支持。

4)选送教师优秀课例、研究报告等到各级层面进行交流、展示、刊登及评选,提升教师的课程总结及研究能力。

四、课程评价

1.课程方案的评价:在完成开发基于生成体验的校本系列微课程后,学校组织了由课程专家、课题研究小组、家委会课程开发小组与资深班主任共同参与,从课程目标的生成、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等方面以如下的评价表对课程方案进行了评价,为教师制定课程方案提供依据。

2.课程培训的评价:做好培训课程教师出席次数的记录和统计;开展校本教案征集、教育叙事评选,并选送优秀作品到教育期刊进行发表。

五、课程实施

1.完成课程开发后,选取经验丰富的学科教师在各年段进行实践,并定期组织沙龙进行教学研讨、案例分享等活动。

2.通过对实践案例的总结与提炼,既寻找到共性的系列化实施路径,也在不同年段分别探索了不同的实施策略。

3.依据在回顾原有的德育课程方案时所发现的课程架构散点化的不足,基于生成体验校本系列微课程在建构与实施过程中均强调系列化的课程体系与活动实施,将活动、课堂、实践、自主探究等形式有机结合,将学习过程与学习场所扩大,以系列化的微课程促进学生课程体验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4.基于不同年段不同主题下的课程内容,教师首先对照细化的课程目标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并在目标导向下布置前置的体验任务,包括收集信息、实地寻访、亲身体验等各种形式。

5.教师在学生完成体验任务后,将成果带回课堂,指导学生以队课的形式进行分享交流。在课后,通过微博、微信、美篇以及微课程“YI直播”小报等形式将所学进一步输出,并通过多平台的分享收获自评、他评、师评、家长评甚至社区、社会评价,并以评价进一步导行,促进学生行为品质的内化。

六、课程特色亮点

1.课程引领,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学校借助课题的研究,引入专家团队,开展课题指导力的培训,通过对教师在课程设计、资源开发、课程实施、家校互动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和指导,促进教师课题研究能力的提升。教师们通过微课程教案撰写、课堂教学实证研究,课程案例剖析等,逐渐提高对课程的理解、分析和研究能力,真正做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结合课题内容,已汇编形成“微课程”教案集,“微课程”案例集,学生个性化作品集。课题组选拔教师在区级层面进行课题展示活动,得到专家们的赞誉和肯定。新媒体平台开发也成功立项为上海市少先队子课题。课题研究在区级及以上层面的展示交流及研究活动推动着课题研究的进程,发挥着辐射作用。

2.资源开发,创设学校教育品牌

以学校德育微课程为载体,通过师训课程的培训,教师的指导能力得到提升。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共同设计了丽园“微生活”YI 直播分享卡,每位学生将自己在微课程体验中的过程及感悟,通过YI直播分享卡上的直播话题、直播花絮等版面进行记录和分享,并由家长在直播点评一栏中给予及时点评或点赞。假期中,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和家长们积极投入到丽园微生活的生成性实践体验中。其中,一、二年级以微行动——我爱家庭为主题,开展亲子课程体验,小手牵大手走进实践基地,学会生活,感受家庭亲情;三年级以微寻访——我爱黄浦为主题,走进黄浦红色基地,了解黄浦文化,开展微寻访活动;四年级学生开启了微体验——我爱上海,走进上海建筑,追寻老街历史,品尝特色美食,体验海派文化;五年级学生在微起航——我爱祖国主题的号召下,开启中华经典游,了解56个民族文化。

3.三位一体,协作构成教育合力

在研究过程中,倡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推进模式,指导教师借助家长资源与社会资源,促使学生在校内习得的行为能够进一步泛化至家庭、社会。

在课程开发与推进的过程中,家长资源都是课题组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课程开发过程中,来自于家长的建议与评价促进了课程方案的完善。课程实施过程中,家长的全力支持更是促进了学生体验任务与课程成果的完成。在四年级《我是上海小使者——上海美食》这一主题内容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便是由家长与教师共同合作完成了“美食分享卡”的设计与制作。而课程推进过程中的社会资源,既包括社会实践所选取的在地资源,更包括来自社会的评价与反馈。

四、调整与完善

1.请进来——充分发挥协作块区域共享的优势,通过引入他校的优秀校本培训课程,如重庆北路小学的安全课程等,同时将我校比较优秀的校本培训课程如《允能教学》、《家庭教育指导》等走出去,进行区域共享,从而提升校本培训课程的质量和内涵。

2.走出去——鼓励教师走出去,进一步拓展校本培训的学习空间。在校本培训课程学习形式上,内培讲座式、研讨式较多,可进一步丰富拓展校本培训的学习空间,让教师们走出去,不断开拓视野。

3.融合开发”——学校对学生培养目标正逐渐向融合创新发展,对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越来越凸显其融合创新性,因此,可不断完善现校本培训课程,通过借鉴其他校本培训课程的优势,有效将师德素养培养和实践体验类的教师专业培养有效融合,逐渐开设融合型课程,促进教师创新发展。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