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专项工作 > 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复验自评报告

专项工作

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复验自评报告

索引号:-0902-2020-001  发布日期:2020-06-30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创办于1920年,是一所有着96年历史的老校。从80年代起,学校就开始了“乐、能、创”的教育改革实验,其中“乐”即注重培养学生乐观、活跃、向上,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1993年学校自编出了一套共计25.3万字的儿童休闲生活辅导教材——《休闲世界》,以帮助孩子建立达到积极“交往、生活、冶情”三大目标,并大胆在活动课程中予以实施。如今看这套教材似乎与现有的“心理自助手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作为上海市一期、二期课改实验学校,我校又先行将“心理课”纳入课程。在近几年的规划中,又将“乐活”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可持续发展。

2016年成为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来,我们立足于“让乐园孩子健康快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整改、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下面根据“上海市心理健康达标校”的评估指标,作如下汇报:

一、组织管理

1、目标规划

围绕学校“乐学、能干、创新”的培养目标,在积极心理学理论背景支持下,将 “乐活”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中,以“快乐心情每一天”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细化执行到班主任管理、日常课堂教育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康快乐可持续发展

 

2、组织机构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书记牵头,德育、教学、科研、工会、总务等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计划、目标、制度的制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专项经费的保证等。

学校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对如何完善和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如何组织培训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和原则等进行研讨,并及时记录归档。健全的领导机制保障了学校心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3、制度建设

1  管理制度

为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将其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全过程,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并不断健全和完善,如:《北京东路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专用教室使用管理制度》、《北京东路小学心理档案管理制度》、《北京东路小学心理辅导老师工作职责》、《北京东路小学心理辅导个案转介制度》、《北京东路小学心理设备仪器管理制度》、《北京东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科研制度》、《北京东路小学心理咨询预约、接待制度》。

2  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制度

为预防和处理心理突发事件,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德育教导、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班主任等成员组成的危机干预领导小组,预防和监控学校可能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各种生活事件。为使这项工作更趋完善,学校还制定了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心理危机处置预案》、《心理危机干预预防工作实施方案》、《预警制度》等。学校针对各类心理危机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做培训,对已发生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进行预警和初步干预,全体教师对危机干预的工作流程有清晰的了解:由第一发现人上报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协同配合,并通知心理老师及时介入进行干预,对情况较为严重的学生及时上报黄浦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63036588)并及时转介其他医疗机构。

日常工作中以预防为主,同时班主任关注班级学生动态,及时备案,把情况反映给心理老师。心理老师通过个别辅导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若心理老师在接待学生咨询过程中发现危机倾向,及时疏导。如果学生出现的问题较严重,超出咨询范围,则及时转介。当危机学生回归校园后,对其保持密切的关注,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制定可能发生危机的防备预案。

3)学生心理档案

为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学校每年利用华师大仪器厂心理软件测评系统为三年级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监测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为完善重点个别心理辅导工作,学校通过心理软件测评系统、智能型反应时测试仪、智能型手指灵活测试仪等软件、训练仪器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评估,并完善个别辅导档案。对于各个班级中的特殊学生,建立专人专档,以观测学生心理变化,针对个别情况严重的学生,引进校外资源对学生进行干预,联系家长,加强家校沟通,并及时记录、反馈。

二、保障条件

1、硬件配置

学校已于2015年,参照《上海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辅导室装备指导意见(试行)》的标准,修建学校心理咨询室星馨小屋。心理辅导室按功能设置个体咨询区、放松(阅览)区、仪器测试区等,添置了沙盘、注意力集中仪、反应时测试仪等设备,各类仪器设备均有使用记录;同时重新修葺团体辅导室,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放松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室和团体辅导室按常规正常使用,并且不断添置心理视听材料、团体辅导材料箱、各类心理卡牌等资源,保障个体和团体心理活动的顺利展开。

2经费保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相应的专项经费保障,仅2015年,为重新修葺心理辅导室,学校就花费了24万元,添置设备约6万元,2016年,学校添置团体心理辅导材料用具等花费上千元,2017年,添置教学所需的心理游戏卡牌和心理视听资料近万元。此外,近年来学校用于教师的心理培训,如:邀请心理专家为班主任、全体教师开展团体辅导,组织班主任参加心理拓展游戏活动等,也花费上万元。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根据相关规定,享受班主任的相应待遇。

学校每学期都有一定费用用于订阅心理书籍、儿童绘本、添置心理设备。每学期的专题教育活动与每年5月心理健康活动月中,学校也积极投入经费,为各类心理活动开展提供硬件保障。

同时,学校积极支持心理教师参加各类校内校外培训学习,在经费和时间上给予大力支持。学校每学期投入经费组织班主任、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参加心理游戏拓展活动。

 

3、队伍建设

我校现配备心理兼职辅导教师1名,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任教心理学科并承担相应的个案辅导工作,目前为上海市学校初级心理咨询师及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学校中级心理咨询师在读中。心理教师积极参加积极参与市、区各类心理专题培训,取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生涯规划师证书,积极参与市、区心理教研活动,观摩比赛课等,并在黄浦区举办的新教师萌芽杯教学评比中(心理课)取得二等奖,在2016年黄浦区心理教师基本功带赛中荣获教学比赛的三等奖,案例评比的二等奖;在2018年的黄浦区心理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历经教案、说课、现场教学,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优异成绩;其所撰写的心理相关课题《表达性心理辅导对学业拖延干预的个案研究》也获得区级青年教师课题二等奖。同时,学校心理教师积极投入区级的青春期项目组担任志愿者,参与到区级幸福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中,并不断将各类培训中的理念、资源、活动融入学校的心理工作中。

学校重视心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全体教师的心理普及培训,大力支持教师积极参加了各类市、区级组织的专题培训,如:学校教师积极参加区影视心理培训,并取得相应的结业证书;又如:学校一名班主任参加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并取得证书,两名班主任取得了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证书,一名班主任参加学校初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心理教师还认真接受个案督导,分享案例。

除了积极参加市区层面的培训外,学校也积极引入校内外资源,向老师们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如:学校邀请资深心理培训师廖丽娟老师开设《沟通,从心开始》的讲座,提升教师的沟通技巧;邀请陈默教授为老师排解工作压力。学校每学期有计划组织班主任、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参加心理游戏拓展活动,帮助教师释放压力,放松身心。

 

三、教育实施

1、课程教学

(1)  心理活动课

原先学校心理活动课在三年级中实施,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调研中,我们发现五年级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更大,因此教研组商讨后汇报至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经不断地商议调整,今年将心理活动辅导课调整至五年级。

目前,五年级每周每班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使用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审定通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手册》进行教学活动,每学期有心理教学计划、教案、教研活动记录等资料整理归档。

(2)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队会

近年来,全校班主任每学期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如:20179月,全校开展以“善意沟通 真诚赞美”为主题的班会,由大队部统筹安排,心理教师协助提供适用于各年级的活动资料。班主任根据各班学生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主题活动,如:“不听话的剪刀”、“齐心协力”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为提升全体学生心理品质奠定基础。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队会一览表如下:

时间

主题

20169

我的情绪我做主

20175

友善互助

20179

善意沟通 真诚赞美

20185

持久力

 

2、实践活动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周)

近几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也逐步展开。在心理活动月(周)中,同学们在升旗仪式上分享心理小故事;更有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心理课堂和心理游戏活动:性格小测试、趣味故事分享等游戏活动拉近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心灵;通过表达性艺术辅导就情绪这一主题开展系列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心理情景剧形式对友谊这一话题进行团体辅导……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伴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的心理广播也时常分享“心灵鸡汤”,引导学生做一个心灵阳光的人,传递正能量;分享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开展“放松训练”,欣赏舒缓音乐,排解压力,放松心情。

时间

形式

主题

内容

20165

心理活动周

调适情绪

合理表达

1、升旗仪式

2、广播分享

3、团体心理辅导

20175

心理活动月

让心灵微笑起来

1、  高、低年级分年段线上心理辅导

2、  心理广播测试分享

3、  黑板报评比

4、  团体心理辅导

20185

心理活动周

新时代 心成长

1、  黑板报评比

2、  团体心理辅导

(2)  心理社团及同伴心理辅导

学校在四年级中开设“趣味心理”社团活动,有计划、有记录,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小心理辅导员”,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资源,以心理小报、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对全校学生进行普及性的宣传教育。同时,学校也将青春期教育纳入五年级的主题活动课,向五年级的学生宣传青春前期知识,帮助他们将来能够从容应对青春期中身体、心理的变化。

 

3、心理辅导

(1)  学生心理辅导

学校设有星馨小屋,开放时间为:每周一~周五12:00~1:00。星馨小屋接受当面预约、电话预约(63223842-809)悄悄话信箱预约、电子邮箱(beixiaoxinli@163.com)预约。每次个案辅导有记录,并定期梳理。如:面对一名家中发生变故的三年级学生,为预防危机产生,心理教师及时对其进行了辅导,避免了危机产生;三年级一名学生遭遇车祸意外去世,学校在第一时间邀请区县心理中心的专家对学生所在班级进行团体危机干预,心理教师针对团体干预中筛选出的危机对象进行跟踪追访,避免了危机的发生。

此外,学校每学期就不同主题开展团体辅导。如:在五年级开展情绪调适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6次活动,认识不同情绪,感受不同情绪,能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适。本学期,学校将结合院校合作项目《沟通悦纳——区域学情调研平台优化与教学改进》在四年级开展《沟通悦纳》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能够学习与他人沟通的技巧,提升和他人沟通的能力。

近年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一览表:

时间

主题

2017年第一学期

释放压力

2017年第二学期

时间管理

2018年第一学期

人际交往

 

(2)  家庭教育指导

学校制定家庭教育指导计划,每学期为不同年级家长开展心理家庭教育指导。如:近两年邀请华师大陈默教授为一年级家长开设专题讲座;又如:为三年级家长开展心理故事分享活动,向家长开放心理课堂,指导家长创设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学校的“家长客堂间”也经常开放此类活动,《新民晚报》记者在“客堂间”里与家长们聊起了男子汉的话题,指导家长关注男孩的心灵和成长。2017年,学校也加入到了青春期家长系列培训的项目中,为期6周的系列活动让五年级的家长受益匪浅,专业的沟通技巧能使亲子关系更加和睦。

3)校外转介

针对心理问题严重者学校也转介至黄浦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蜻蜓心天地以及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医学中心等专业机构,为他们提供适切的咨询辅导;针对个别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无法从心理上适应校园生活的现象,学校与华师大心理系的专家联动,为个别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咨询和指导,心理危机预防、辅导转化及转介系统运作有效。

 

4、宣传教育

1)学生层面

学校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近年来,多次通过微信公众号对家长、学生进行宣传。每年心理月上各个班级也通过黑板报的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各类活动,力求扩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辐射范围。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也融于学校活动的各个领域,如:少代会的心理游戏环节、心理动画的欣赏,都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心理,也尝试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

2)教师层面

学校重视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师间的宣传。为提高学校全体教师的心理素养,学校每学期开设教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具体一览表如下):

 

2016学年第一学期

沟通,从心开始

资深培训师:廖丽娟

2016学年第二学期

多管齐下——加强情绪调适

华师大心理系教授:陈默

2017学年第一学期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教师压力与心理维护

华师大心理系教授:陈默

2017学年第二学期

玩转游戏力——心理活动分享

学校心理教师:陈霏

 

(3)  家长层面:

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尤为重要,为了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学校每学期向不同年级家长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一览表如下):

年级

内容

一年级

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二年级

培养好习惯——家长的陪伴期、渐离期和放手期

三年级

倾听孩子 尊重孩子

四年级

提高记忆的方法

五年级

青春期教育系列培训

此外,学校微信公众号也积极宣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星馨小屋介绍、心理周活动专题介绍、青春期家长培训专题宣传,力求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面,家校协同共促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四、教育成效

1、教育达成度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类机制的不断完善中,师生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晓度达100%,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五年级学生中,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在品牌特色的打造和影响力还有进步空间。

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应将其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中,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为学生和家长更好的服务。我们还将以此次复评为契机,在课题研究、品牌特色、示范辐射等方面进行探索,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让校园充满欢声笑语,让孩子们在北小乐园中,更健康可持续成长!

                      20189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