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第一学期蓬莱路第二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
依据市教委下发的《本市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增效工作实施意见》、《本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相关措施通知》和《学校2019学年工作计划》、《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等文件内容,继续以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为抓手,围绕学校各项教学工作,通过强化教学管理,夯实校本教研,以研促教,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凸显教学管理内涵发展。
一、工作重点
1. 通过校本培训和开展教学评比的方式指导教师学习研究统编教材的使用,做好培训与指导,确保自然衔接平稳过渡,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 加强作业管理及作业设计的研究,把控好对作业“质”和“量”的统筹。
3. 做好绿色指标测试测试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具体实施
(一)加强教学五环节的管理,综合提高智育水平。
1.切实做好日常备课检查工作,重点关注语文、道法学科统编教材全面实施后各年级教师对于教材理解以及相应的备课,加强对统编教材的解读理解和使用指导。第12周(11月19日)我校语文和道法将有共计5名教师参加大同教育集团举办的统编教材教学展示周的相关教学展示活动。
2.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项目负责人领衔、学科教研组引领,各学科分管领导随堂听课评课等方式研究关注“实践、体验、探究”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准,促使青年教师更好的成长。日常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专注力培养,并寻求提升专注力的途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加强作业管理及作业设计的研究,把控好对作业“质”和“量”的统筹。
(1)根据市教委相关重要文件,初步拟定我校作业管理制度,确保对于作业
的规范化管理。
(2)常规作业设计体现“承上启下”作用,它既是对备课、上课有效性的检验,也是辅导和检测的依据。教师依据对教材的把握和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作业作以针对性和分层的设计。教师重视作业的精选,布置适量、适合的作业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的落实减负增效。期中阶段进行教研组内作业自查,期末进行大组范围的作业互查和交流、分享,以此起到互鉴共通的作用。
(3)围绕学校绿色作业主题,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设计。在常规作业的基础上凸显绿色作业拓宽教师设计作业的新视角,发展学生个性和综合能力,同时做好绿色作业的分享工作。
序号 |
主讲内容 |
主讲人 |
1 |
《我们爱祖国》 |
张凝珏 |
2 |
《秋季运动会》 |
葛珺 |
3 |
《智能化未来》 |
徐璟 |
(4)作业设计充分体现“五育并举”,各年级依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体能要求,有针对性布置每日体锻作业,学校进行定期抽查。
(5)继续做好三到五年级每日作业公示。根据学校2019学年的课程计划及时更新三至五年级教师相关网上作业发布信息。教师做好每日网上作业公示,教导处做好作业发布的数据统计,每月进行定期的反馈,以此严格确保作业量的控制。
(6)教师批改作业及时、细致, 每个教研组要统一好作业的格式、批改的格式、订正的格式等,便于规范管理。
4.夯实培优辅差,确保教学质量水平
(1)做好各级测试的质量分析,针对学困生进行有计划地辅差工作,与相关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达到家校合力共同帮助学困生的学业进步。同时教导处以期末考各项对比数据为依据,综合分析质量情况。语、数、英项目负责人针对期末考试具体答题情况,在大组内做针对性分析和改进措施建议。各年级组开展积极有效地教研活动、日常的补缺补差工作,以此减少期末考试不合格的人数。
(2)针对上学期出现的问题,本学期期末关注好期末学生免试相关工作,切实把培优免试工作做细致。合理安排好各学科的学科竞赛活动,获奖学生名单及时公布。
(3)细读对照我校历年绿标报告,根据问题做好四年级学生10月17日绿色指
标测试的相关准备工作,并配合市教研室积极做好绿标信息化测试试点工
作。
①四年级语文、数学教研组针对绿标测试,开展积极有效地教研活动和
针对性的补缺补差工作,作业设计体现绿标试题的综合性。
②四年级部分班级参与绿标信息化测试试点,实验组班级定期做好机测和
纸质测试,相关教师做好相应的数据汇总,配合好市教研室有关研究工作。
③艺术类的美术和音乐学科也将参与本次绿标测试。
5.基于课程标准,根据双向细目表对各阶段测试卷和期末考试、考查卷进行命题,
确保检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和讲评课教案设计工作,重视
从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查找原因,以便改进下阶段教学工作。
(二)积极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推进教研影响力
1.教导处在课务安排上尽量确保教研活动专时性与全员性,充分发挥校本研修的力量,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例会。
2.充分发挥教研大组和各学科教研组主题教研的作用,发挥好组长的引领作用,每周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第三轮上海市提高中小学课程领导力项目,开启新一轮“蓬莱小镇元素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融入与实践”的研究,提升教研组集体备课教研的质量,围绕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优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等主题,在组长带领下,开展项目引领式的有效主题教研组活动,眼于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组内有主题的实践研究,推进教研组团队教学研究的影响力。
3.校内继续项目负责人每周课堂开放教学、听课分析、教研指导等工作,通过相关学科大组活动的形式,聚焦项目负责人课堂展示教学,反思研讨小镇课程元素与基础型课程相整合的实践,起到积极的引领共享作用。
4.关注语文、道法学科组内研讨活动充分体现对于新教材的解读和理解,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教研活动做好新旧教材的自然衔接和平稳过渡。
5.为我校五名教师参加本届区教学评比活动,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
(语文学科:陈缪华、周文泽、杨雯缘。道法学科:许箫。探究学科:高赐文。)
(三)丰富课程形式,有效使用即时评价系统
1.完善以“蓬莱小镇”为核心的校本特色课程的构建,做好小社会课程框架体系的梳理、调整,继续研究三类课程的融合渗透与拓展延伸,尤其是在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低年级快乐30分和社团课程中的实践研究,形成课程品牌特色。(本学期开始一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调整为李璐一人专职执教。)
2.全校每位教师按规定在OA系统申请预约,在公共汽车教室每学期执教一节研
究课,整合学科特色开展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式的学习经历从而进一步
优化创新实验室。
3.继续研究即时评价系统的使用,合理有效使用该系统生成的各类数据,通过个案分析指导即时评价系统使用的有效性,定期通过评价结果的分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学籍与日常教务
1. 学籍管理
重点做好一年级新生学籍信息的输入,学籍卡的建立,确保信息留存安全规范。
2. 学年家长会
召开期初(10月11日)二至五年级的每学年一次的家长会确保家校的及时沟通。
3. 一年级家长开放
每月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教学,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五)语言文字工作
1.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书展、学校语言文字周和沪语小学堂课程开展系列校本特色语言文字活动,凸显校本特色。
2.做好十一月中旬五年级学生写字等级考系列工作。
(六) 体卫艺科工作
1.做好体卫艺科常态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各类相关社团活动。
2.体育——开展好本学期秋季运动会,落实一到五年级体育“四课两活动”,
做到专课专用,各班每日按时参加课件大活动,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落实每日体育作业的布置和检查。形成足球、乒乓等校园体育项目的多元发展,全面提升学生身体健康素质。
3.卫生——做好全校视力检查、牙病防治的实施和反馈分析;做好学生晨报防疫等工作、全校学生启动午餐后用牙刷干刷再漱口的口腔保健。
4.艺术——完善校园环境布置、各类活动宣传美化以及市区级相关文艺演出、比赛工作。
5.科技、信息——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即时评价、网络选课、阅读质量评价等板块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应用,提升教学效率。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