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发展规划 >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15-2020)

发展规划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15-2020)

索引号:-0701-2020-001  发布日期:2020-06-29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聚焦“多”经历    成就“漫”成长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2015——2020年)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前身为上海贫儿院。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曾铸、盛宣怀捐资捐地创建,招收贫儿入学,实行半工半读制,进行小学文化程度教育。民国13年改为全日制学校。民国15年收纳非贫儿附读,自付学费。当时结合教学创办的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组织并担任指挥演奏的西式管弦乐队,并在1915年美国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荣获乐队组织金奖。贫儿院期内“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宗旨和“以学会一技一艺,能自立于社会”的培养目标,堪称近代教育中的一大亮点。

1958年学校改名为上海市第四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并作为第四师范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1986年第四师范学校升格为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又更名为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学校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能始终走在改革的前列,先后被评为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54所整体改革试验学校、上海市首批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实验基地、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等。作为师范院校附属小学及师范生实习基地学校,不仅为全市各小学输送了大量的师范生,也为本校吸纳优秀师范生留校,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而保障了学校师资的持续高水平、高质量。经过几轮发展,学校在教学改革、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且有意义的探索,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办学水平也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一部分:发展优势与挑战

一、学校发展的优势

1、办学核心理念传承中有创新

追溯学校百年发展历史,能始终秉承办学宗旨,从最初的“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丰富学生经历——为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发展理念的提出,既延续学校发展的优势,又能结合新的教育形势在传承中有创新。核心理念能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学生成长的乐园,使每一位学生能不同程度的获得发展。

2、学校管理脉络运行中重效能

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法律法规,准确把握办学方向以此不断提升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目前学校行政班子成员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业务能力较强。较为合理的机构设置,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职责分工以及较为科学的决策行为与规范的实施运作,都使学校各项管理施行畅通。近几年,学校先后荣获“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文明单位”、“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科技特色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心理健康达标校”;学校语文大组荣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等称号。

3、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中求实效

作为二期课改试点学校,学校随课改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幼小衔接”教学、一年级亲子助考等,帮助新生起步;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生评价方面的相应研究;贴近生活的假期菜单作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五段式教研则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在课改中能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先后被评为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实验基地、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围棋特色学校、上海市少儿茶艺特色学校、区“做中学”项目示范学校、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

4、整体师资队伍稳定中能改善

作为师范院校附属小学以及师范生实习基地校,学校在优秀师资引进中具有一定优势。在吸纳高质量师范生充实到学校师资队伍的同时,还能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相结合;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扬长成才和用人所长相结合等方式来打造队伍。目前教师团队整体学历高(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占教师数95.1%),各级各类骨干多(区学科带头人、区级、校级骨干占19.7%)且分布学科较均匀,整体专业水平高,教师工作作风严谨、合作意识较强,对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及新要求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5、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中显实力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从学生学习习惯抓起,以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着力点,以各类丰富多样的活动开展等途径来开拓学生视野、陶冶情操、学会学习。另外,学校地处中心城区,大部分家庭比较重视学生的学前教育,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对学生成才的期望较高,愿意联手学校共同教育孩子。纵观近几年发展,附小的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与合作,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参与艺体活动积极,阳光开朗,乐探索、能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2014-2015年全球DI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头脑奥林匹克大赛中分获世界亚军、即时挑战第一名和全国赛第一名的佳绩。在区小运会、艺术节和各类学科竞赛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显现出较强的实力,捷报频传。

 

二、学校面临的挑战

1、学校课程架构需进一步完善,以科研带动变革,彰显学校特色。

教育在发展,学校的课程建设必须与时俱进,使课程内容更具有时代气息,为每个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及育人目标,学校已有的课程体系中三类课程间知识的延伸与衔接体现还不够充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探索还需进一步深入,学校特色拓展课程的开发还有待完善。在学校办学理念引领下,以科研为抓手,整体思考学校课程架构,既确保课程基础性,加强选择性,增设丰富性,同时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做进一步的明确,形成较为清晰的实施路径,以此通盘规划,彰显学校特色。

2、教学研究特色需进一步提炼,重理念行为转换,关注执行效度。

课程架构的丰富,需要课程的具体实施——尤其是与教学的改进予以匹配。目前,我校教学研究还没有自身的显著特色,缺乏在理念引导下的教学行为方式的提炼。因此,从学校办学理念到教师实际教学行为,还存在一定落差。表现为,教师教学行为还不能准确体现学校办学理念,课堂教学还未能充分关注学生需要,在不同课程之间乃至教师之间,还存在一定的教学水平差异。教师在理论层面的认识有一定的高度,但在转化为教学行为方面仍有所欠缺。我们拟围绕学校办学理念,以教学研究为着力点,将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力图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多种经历,激发兴趣、丰富体验,从而成就师生的互为“漫”成长。

3、学校德育项目需进一步深入,树学科育人意识,形成序列特色。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的逐步深入以及社会环境的变迁,学校德育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新挑战。全球化的背景需要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而面对互联网的海量学习信息,学生既要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要具备筛选鉴别的意识。与此同时,学生的家庭教育中还普遍存在着重物质,轻心理,重智育、轻习惯培养的问题。由此学校现有的德育工作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尚待深入,必须不断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生活出发,树立学科育人的意识遵循“有意无痕、有序分层、有机自然”的原则,将德育融于学校整体教育中,逐步形成序列特色。

4、学校师资队伍需进一步打磨,激发专业内驱力,凸显分层次、有梯度、促名优。

学校教师整体素养较高,中年教师占比55.7%,在学校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仍存在专业内驱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自发学习动机尚不够强烈等问题。骨干教师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并能在区级及以上层面有一定的影响力。成熟型教师虽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仍需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期。青年教师虽然朝气蓬勃,然而经验不足,亟需专业引导。如何营造学校氛围,激发各层次教师的内驱力,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能够各展所长、各取所需,形成各级领军人物、骨干教师梯队,是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5、校园文化建设需进一步营造,引导科学价值观,展现正能量、聚人心、富涵养。

校园文化是学校价值取向与办学特色的体现。只有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将科学价值观体现于其中,才能使广大师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发展成长。校园文化的品味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内在品质,也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因此,学校将遵循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在传统中挖掘新意,营造“温馨雅致、淳朴务实、和融睿智”的校园文化氛围,使之内化于师生心里,外显于日常的行为中,为师生丰富经历,成长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与此同时,学校也将进一步着力于教师凝聚力与内在的涵养提升,让每一位附小人都能在校园文化中汲取满满的正能量,展现丰厚内涵。

第二部分:发展愿景与定位

一、 发展愿景

l 办学理念: “多”经历 · “漫”成长

              ——关注师生成长需要,提供多元经历,让每一位附小人

                       在不同起点上持续发展,成就“漫” ①成长。

二、战略定位

 在教育发展新趋势背景下,结合区“十三五”规划“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总体思路,我们对学校长远的发展定位为:建构基于师生发展需要,在多经历中成就“漫”成长的优“智 教育。

(一)办学总目标: 把学校打造成一所赋有优“智”教育内涵及影响力的品牌小学。

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育人为本,融爱为先”的教育本源,以科研统领学校发展,实现科研与管理良性互促;以校园文化为基点,营造浓郁育人氛围;以关注学生需要为核心,聚焦多经历,构建智立方——指向学生创新素养的课程体系,并以此为载体,探索“互联网+教育”网络运用服务教学的途径,促进师生“漫”成长,把学校打造成一所赋有优“智”教育内涵及影响力的品牌小学。

(二)培养目标:培养知礼诚信、活泼睿智,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勇于担当的小学生。

具体表现为:

尚礼  厚德  乐合作崇尚文明礼仪,秉承道德规范乐于交流合作

活泼  开朗  爱运动:倡导乐观向上,热爱锻炼运动,身心均衡发展。

自信  悦纳  懂欣赏:正确认识自我,善于发现优点,学会赏识品味。

勤思  善学  能创新:引导勤于思考,勇于担当责任,敢于质疑创新。

                                           

 “漫”含三层意思,其一取“慢”字谐音,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做事;其二指“烂漫”的漫,取“广阔”  之义。意指:光彩四色,绚丽多彩。其三,含蔓延意思。意旨学校课程对孩子个性成长的影响力。

 “智”指卓越、智慧。优智教育旨在期望学校教育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更为上乘,更凸显高质量、高品质。

 

第三部分:发展项目与实施

一、 管理改革

(一)发展目标

以科研统领学校整体发展,以“开放办学、整合资源、融通发展”为主旨,不断探索完善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管理方式,将管理与科研融合互促,提高管理效能,实现资源科学配置,人员合理调配,部门协调发展的良性激励机制,营造“温馨雅致、淳朴务实、和融睿智”的校园文化,使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以此不断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 课程建设

(一)发展目标

根据《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在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结合学校办学宗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构建基于丰富学习经历、指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智立方”校本课程体系,从三类课程推进实施,协调并举。并注重校本化实践研究与改进优化,打造多维课程的“移动学习场”,增强国际意识与文化交流,使课程设计体现孩子的需要,课程实施真正让每一个孩子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持续发展。

三、 教学改革

(一)发展目标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多”经历为前提,实现师生“漫”成长为目标,以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开发学习潜能、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显著增强为重点,不断探索改革创新,聚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探索评价改革;夯实教学“五环节”,规范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行为,推动基于学习基础素养的课堂教学转型;加大教研组建设力度,倡导研究氛围,形成分享互促的激励机制,促进学校教育品质的持续提升。

四、 学生成长

(一)发展目标

“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教育全过程把德育贯穿到育人的各个环节。围绕培养目标,.以“礼”教育为核心,落实学生行规养成教育序列;以主题节日活动为载体,形成特色节日文化。整合各类资源,拓展和丰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逐步形成具有学校地域特色的社会实践课程。同时能加强德育队伍打造,提升育德能力;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提升活力与自主管理能力;加强心理健康安全教育,丰富内容与形式。并进一步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作、互融模式,使德育真正回归生活化、常态化、无痕化,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五、 教师发展

(一)发展目标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为目标,整合校内外资源,丰富教师经历,优化激励机制,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有追求、乐合作;有思想、善创新;有情趣、能融通的教师队伍。并搭建不同的成长平台,营造宽松研究氛围,拓宽国际视野,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能够各展所长、各取所需,形成各级骨干教师梯队。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规划的制订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式,在充分听取全体教职员工的基础上,在国家、上海教育方针大背景下以及区十三五规划的精神要求下,结合校情、师情、生情凝练而成的。明确学校发展愿景,将办学思想和发展目标内化为教职工的共识,为规划有序有效地实施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二、组织保障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等工作。

2、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障工会、教代会在民主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街道社区等相关组织的作用,促进学校发展规划落到实处。

三、执行保障

课程领导核心委员会为中心,把规划转化为项目计划,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学校规划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评估与反馈、项目的修改与完善等工作,统领学校各种项目的开展,重视行动计划的实效性。

四、资源保障

根据学校年发展规划,科学规划预算,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加大人防、技防、物防安全防范,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保障校园安全和稳定。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