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寄思念 “明”媚好春光——“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人间四月芳菲始,
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是扫墓祭祖、缅怀先烈的时节,亦是亲近自然、踏青赏春的良辰。
主题宣讲:知习俗,敬英雄
升旗仪式上,师生代表以清明文化为引,从“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到革命先烈的家国故事,讲述了传统习俗与革命精神,在庄严的仪式中播撒爱国种子。
在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员们与青年教师以声传情,共同讲述“龙华二十四烈士”的英雄事迹,让跨越时空的信仰之力浸润童心,传递信仰的力量,厚植红色基因。
各班在十分钟队会上,通过诵读诗词、观看习俗短片和先烈故事等多种形式,感受传统节日背后的智慧与温度,深入解读清明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
主题实践:动手动脑,乐享春光
遇见春天,花儿朵朵
阳光明媚的四月,孩子们走进春天,化身“自然侦探”,捕捉春天的信号。通过制作简易“春日花瓶”,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春景,让美学启蒙悄然发生。
手作美食,烟火传家
春天不仅有美丽的景色,在青团、艾饺等传统美食里更是藏着清明的味道!
小厨师们纷纷上线,洗菜制作,忙得不亦乐乎,色香味俱全的菜品更是让家人们大快朵颐。
诗词歌赋,点缀春色
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惆怅,到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的明快,同学们用画笔描摹一首首触动心灵的清明诗词,或以水墨渲染“牧童遥指”的朦胧远景,亦或用彩铅勾勒“燕子衔泥”的灵动瞬间,感受丰富多彩的清明诗词以及汉语的独特魅力。
墨染春色,笔诉衷情
同学们以“我眼中的清明”为主题,创作个性化的图文作品。有的用画笔记录杨柳抽芽、纸鸢翩跹的春日景象;有的用书法呈现深受历代诗人青睐的清明节。一笔一画、一字一句,皆是童心与传统的近距离对话。
云端献花,指尖寄思
在黄浦文明网,同学们以“数字足迹”传递敬意,浏览英雄生平事迹,在留言区书写追思寄语。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
无名剪影,赤诚致敬
五年级的同学们来到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通过参观了解缉毒警察的工作,从震撼的案例中深刻理解“英雄”二字的分量。
同学们自发为禁毒英雄设计“跨时空名片”,让无名英雄的伟大事迹被更多人知晓,让抽象的英雄精神具象为可触摸的敬意。
当传统习俗遇见童真创意,当英雄故事碰撞少年思考,这个清明,四川南路小学的同学们以脚步丈量春色,以匠心传承文化,以赤诚致敬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