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创教学工作新局面——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方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教育质量做了明确论述,提出了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的要求。为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切实践行绿色指标,建学生喜欢的学校,我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了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的讲话中深刻地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而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教师,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转换管理机制,促进学校管理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从而达到教学质量保障的目的。
二、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教学工作是中小学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中小学管理的主要目标。因此要建立强有力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明确各组织机构的教学管理效能,相互协作,密切配合,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上图中各个机构的性质和职责简述如下:
1、校务会议:校务会议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决策机构,由校长和分管教学副校长为首组成。负责学校教学质量目标和教学质量管理决策工作。校务会议有一个决策辅助组织:即学校教学质量咨询顾问委员会。
2、教导处: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机构是教导处,它的职责是遵照校长办公会议的决策,负责指导、监督和协调全校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质量的管理,学校各个管理机构在教导处的指导和协调下承担各自职责内的教学质量管理职能,并接受教导处的监督。
3、教学质量咨询顾问委员会(校长顾问):学校教学质量咨询顾问委员会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咨询和顾问机构。学校聘请资深学科退休教师担任校长顾问。
4、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是年级层面教学质量管理的专家;而教研组长则是学科方面教学研究和质量管理的专家。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架及主要内容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架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1)确定教学质量目标
基于我校“面向国际,综合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在各阶段所要达成的目标,并据此制定了学期工作计划,并通过每学期初的教学工作研讨会向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传达。同时通过集体学习、分岗位讨论、分别明确校长、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备课组和全体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的职责,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制定各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双向表,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和依据。
(2)完善管理组织机构
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各机构的管理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管理。做到管理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具体,指导性和操作性强。学校为每一位员工都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使不同岗位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3)制定质量管理制度
制度是人们行动的指导和规范,有了科学的制度,组织活动才能目标一致、步调一致。质量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所需的规章制度。教学工作是由一个个教学环节组成的,因此,除了对各类人员工作的基本规范外,还必须制定实施每个教学环节的规章制度。
据此,学校制定了《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备课组管理制度和教师备课制度》、《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教研组管理制度》、《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年级考试质量分析会议制度》、《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面批面改作业制度》、《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等文件,实施常规管理,努力实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
(4)强化教学信息反馈
教学信息是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保证,是决策机构实施调控的重要依据。教学质量管理要求以实事求是为依据,定期收集有关教学过程和效果方面的信息,根据信息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教学进行调节,促进教学沿着计划的方向进行,以达到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为及时获取教学信息,我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具体如下:
*聘请资深学科教师担任校长顾问;
*实行“推门听课”制:学校行政领导、教研组长和校长顾问可以随时推门进教室,进行随机听课;
*开展“行政组长听课周”: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行政、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开展为期一周的“行政组长听课周”活动,从听课中采集教师的教学信息,进行临床诊断分析,并提供具体改进处方。
*实行“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每学期中期两周,学校教导处开展对教师的教案、学生的作业、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录本;教学计划等材料进行常规检查,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
*推行教学质量抽查制度:每学期,在对教师教案、学生作业等材料进行常规检查的基础上,不定期地开展抽查,以便随时掌握教师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不仅如此,每学期各年级各学科进行一到两次教学质量抽查,了解教学质量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实现教学调控。
*实施问卷座谈制度: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问卷中所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开展部分同学的座谈会,了解具体情况;此外,每学期还开展家长的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学校办学、对教师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等多方面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学生和家长问卷,全面采集各班教师教学得失,进行全面具体分析,发现教师教学中的情况,及时发扬教师的闪光点,解决突出的问题,实行教学调控。
(5)进行质量评价问责
教学质量管理要求建立质量质量评价问责系统,依据教学管理目标和教学规范标准,通过对学校教与学情况的系统检测与考核,评定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及制定改进措施。
教学质量评价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学质量抽查、测验、考试等方式方法对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质量获得清晰的定量结果,通过分析、研究,对当前的教学质量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通过评价获得质量情况后,需要进一步作问责处理,即分析质量问题所在的环节与方面,从而找出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责成并帮助其寻找原因,提出调控措施,及时补救。
为此,我校推行了《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年级考试质量分析制度》和《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关于学生考试违纪处理的若干规定》。各备课组、年级组、教研组和教导处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备课组内各位教师要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质量检测以达到自我监控调整;年级组要统一组织安排好年级质量分析大会;教研组长了解该学科各年级的考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就各备课组的教学给予指导;而学校教导处择要从全校角度进行调控,并据此达到阶段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并做好试卷、各年级各学科质量分析报告(表)的归档整理工作。
(6)实施质量调节改进
教学质量管理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质量调节改进。这是管理的调控职能的目的与作用,就是及时有效地做出质量补救工作。教学质量的调节改进就是通过教学质量诊断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并使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这六项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其过程和相互关系如下: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充实和完善其理论体系。各学科也要结合本学科课程、教材体系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我们也将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