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工作制度
随班就读工作制度
1、 建立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校领导深入管理,切实落实每项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2、 每学期召开二次例会,组织教师学习、研究特教知识,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
3、 学校须安排具有爱心的教师担任随班就读学生的班主任。
4、 班主任老师必须在开学初对随班就读生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分析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认真填写《随班就读工作手册》。
5、 辅导老师须根据班级中的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备课。
6、 教学中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兼顾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求。
7、 辅导老师要加强对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辅导,并认真作好辅导记录。
8、 教导处每月一次对“随班就读”教学常规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一人一册、课外辅导记录、备课、随堂听课
9、 开展课题研究,不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个案,用科研指导我们的工作,在工作中实施科研,使随班就读工作有质的提高。
10、每学期进行随班就读工作教学常规考核,凡完成上述工作者享受基本津贴。
11、对随班就读工作有显著成绩的教师,期终予以表彰,奖励。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
2023.5
随班就读工作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
一、 学校随班就读专职教师
1. 协助学校随班就读分管领导,协调班主任、学科教师等相关教师开展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2. 负责学校资源教室的使用和管理。为随班就读学生安排个别化辅导时间表,记录随班就读学生的训练和资源教室的使用情况。
3. 开展个别化教育教学和训练工作,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训练,提供个别化教学辅导。
4. 实施评价。协助学校班就读分管领导,协调班主任、学科教师等相关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5. 沟通与合作。与相关教师进行交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
6. 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宣传特殊教育知识,加强家校间的联系,指导家长采用正确的方法开展家庭教育,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7. 参与随班就读学生的申请、鉴定等工作。
二、 学校随班就读分管领导
1. 负责管理学校随班就读工作。制订学校随班就读工作计划,以及做好总结工作。组织、领导专职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等,开展随班就读学生鉴定与安置工作,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做好随班就读工作。
2. 组织相关教师制订和实施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并开展评估工作。
3. 组织开展随班就读校本研究工作。针对本校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
4. 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5. 定期开展随班就读工作考核,对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进行评估和考核。
三、 其他随班就读教师
1. 开展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工作。按照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需要,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课堂教学和个别化教育训练。
2. 注重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辅导和潜能挖掘,帮助随班就读学生树立信心,提高自我意识,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3. 培养随班就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随班就读学生发展独立生活、社会交往的能力和社会意识,为随班就读学生进入社会打好基础。
4. 实施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评价。采用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5.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宣传特殊教育知识,加强家校间的联系,指导家长采用正确的方法开展家庭教育,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6. 沟通与合作。与专职教师及相关教师进行交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
7. 参与随班就读学生的申请工作。
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学期开始各学校各学科都要制定好学年、学期个别化教学计划,并努力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课时划分科学,教学进度清楚,时间分配合理,并于开学第三周由学校随班就读分管领导进行检查。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做到学科教学目的清楚,重点难点清楚。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清楚,做到“以人为本”,制定适合个性化发展的目标。
一、备课
1、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学内容,要适合随班就读学生实际,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具,教学练习,备能力培养措施等。
2、上课前必须写好教案,教案中包括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实验操作、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二、上课
1、教学人员必须按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别,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2、坚持上课铃前教师到位,上课期间不能离开教室、不能坐着上课,下课不拖堂。
3、正确贯彻教学原则,做到掌握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知识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注意演示与示范,充分利用板书、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辅助教学。
5、重视指导随班就读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凡是有实验、操作任务的学科要按质量完成实验示范、操作,让随生学生能动手参与。
6、教学过程要组织严密,采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随班就读学生积极参与,调动随班就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教师上课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规范,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气氛。不讥笑、不歧视、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三、作业与批改
1、对随班就读学生作业布置要明确,内容要适当,难易要适度,时间要控制,杜绝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
2、课内作业要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要适量,课堂作业要全收全改,课后作业原则上坚持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
四、辅导
1、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分析原因,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个别指导或有计划的补课,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并对他们的特长予以鼓励和培养。
2、个别化辅导要按照学校制定的个别化辅导课表时间进行,做“定人、定时、定点”的进行,并认真做好个别化辅读记录。
五、 教育科研
每位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并能围绕教研内容,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坚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随班就读个别化管理制度
一、因人施教,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每个随班就读学生制定教育计划。学校每学期应组织专管员、班主任、任课教师、资源教师、家长共同为随班就读学生制定随班就读方案,讨论实施的途径与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发展轨迹,定期研究调整方案。建立例会研究制度,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二、遵循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丰富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使随班就读学生的语言、感知、运动、心理等方面的障碍得到补偿。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学生个体发展的特点、培养目标为基础,注重研究分析,确立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制定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促进随班就读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
四、加强对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辅导,合理安排课内、课外学生的学习活动。每学期制定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辅导课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接受不少于30分钟的个别教育与训练。
五、学校要借助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力量,为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康复训练提供专业指导,为家长、教师实施家庭教育康复、个别化教学计划提供专业指导。
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工作制度
一、 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温馨、安全的环境氛围。
二、 按时开放资源教室,每天不少于30分钟训练辅导,不无故停止或提前结束。
三、 教师要热心、耐心地辅导学生,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切实履行保密原则。
四、 对学生坚持正面引导,采取启发、诱导,杜绝强硬说教或强加于人。辅导过程中不带个人情绪和自己价值观。
五、 非开放时间,如遇老师、学生有任何需要,也应及时开放,给他们提供需要、最切合实际的的帮助。
六、 爱护资源教室内的一切设施,保证室内的环境温馨、洁净舒心。开放结束,做好清洁整理工作,东西放回原处,以备下次开放时使用。
七、 做好辅导记录,并整理归档。做好有关材料的存档工作,及时整理、装订有关报刊。
八、 在辅导过程,发现情况及时与相关老师联系、沟通。必要时可通知学校和家长,取得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