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学生工作 > 卢实小教育惩戒实施细则

学生工作

卢实小教育惩戒实施细则

索引号:-0802-2024-001  发布日期:2024-12-24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一、实施规则

违反《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七条所列情形,包括:

Ø 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从教育、管理的;

Ø 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

Ø 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

Ø 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的;

Ø 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Ø 其他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学生实施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学校、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实施教育惩戒,加强管教;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1. 违规违纪情节很轻的

教师当场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

2. 违规违纪情节较为轻微的

1)教师可以当场实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八条,包括:

Ø 点名批评;

Ø 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

Ø 适当增加额外的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

Ø 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

Ø 课后教导;

Ø 学校校规校纪或者班规、班级公约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2)教师实施教育惩戒后,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家长。

3. 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

1)学校可以实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九条,包括:

Ø 由分管德育校长、学生发展部老师予以训导;

Ø 承担校内公益服务任务(2周至1个月不等);

Ø 暂停或者限制学生参加校内外集体活动以及其他外出实践体验活动;

Ø 学校校规校纪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2)学校实施教育惩戒后应当及时告知家长。

4. 小学高年级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的

1)学校应当及时告知家长。

2)学校可以实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十条,包括:

Ø 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

Ø 由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予以训诫;

Ø 安排专门的课程或者教育场所,由青保教师、心理教师等进行行为干预、心理辅导。

对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经多次教育惩戒仍不改正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者留校察看的纪律处分。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学校可以按照法定程序,配合家长、有关部门将其转入专门学校教育矫治。

5. 学生其他违规违纪行为

学校及其教师可以实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十一条,包括:

Ø 学生扰乱课堂或者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他人或者可能对自己及他人造成伤害的,教师可以采取必要措施,将学生带离教室或者教学现场,并予以教育管理。

Ø 学校、教师发现学生携带、使用违规物品或者行为具有危险性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发现学生藏匿违法、危险物品的,应当责令学生交出并可以对可能藏匿物品的课桌、储物柜、书包等进行检查。

Ø 教师、学校对学生的违规物品可以予以暂扣并妥善保管,在适当时候交还学生家长;属于违法、危险物品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应急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二、教育惩戒红线

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不得有《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十二条所列行为:1. 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

2. 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

3. 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

4. 因个人或者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

5. 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

6. 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

7. 指派学生对其他学生实施教育惩戒;

8. 其他侵害学生权利的。

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后,应当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帮扶,对改正错误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鼓励。

学校建立学生教育保护辅导工作机制,由分管校长、学生发展部教师、心理教师、年级组核心、正副班主任以及法治副校长、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辅导小组,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行为矫治。

 

三、权益保障

1. 学校拟对学生实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十条所列教育惩戒和纪律处分的,应当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学生或者家长申请听证的,学校组织听证。

2. 学生受到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后,能够诚恳认错、积极改正的,可以提前解除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

3. 学校支持、监督教师正当履行职务。教师因实施教育惩戒与学生及其家长发生纠纷,学校及时进行处理,教师无过错的,不得因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而给予其处分或者其他不利处理。

4. 教师违反《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十二条,情节轻微的,学校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暂停履行职责或者依法依规给予处分;给学生身心造成伤害,构成违法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5. 学校、教师重视家校协作,积极与家长沟通,使家长理解、支持和配合实施教育惩戒,形成合力。家长应当履行对子女的教育职责,尊重教师的教育权利,配合教师、学校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教。

6. 家长对教师实施的教育惩戒有异议或者认为教师行为违反《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十二条规定的,可以向学校或者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师德师风建设管理的有关要求,及时予以调查、处理。

7. 家长威胁、侮辱、伤害教师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保护教师人身安全、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情形严重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配合公安机关、司法机关追究责任。

8. 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依据《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十条实施的教育惩戒或者给予的纪律处分不服的,可以在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作出后1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提起申诉。

9. 学校成立由学校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法治副校长等校外有关方面代表组成的学生申诉委员会,受理申诉申请,组织复查。学生申诉委员会应当对学生申诉的事实、理由等进行全面审查,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原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的决定。

10. 学生或者家长对学生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学校主管教育部门申请复核;对复核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