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年度总结 > 2023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年度总结

2023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索引号:-0703-2024-001  发布日期:2024-12-06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2023年度学校工作总结简略版

 

2023年,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基于办学理念“修德允能·圆融通达”,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五育融合”,积极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探索数字化转型发展,勇于变革与创新,在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师资建设、资源保障、学生发展等领域不断创新发展,充分彰显学校“融合创新”的品牌特色,助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现梳理总结如下:

 

一、学校管理——圆融管理重创新,集团办学显成效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以“圆融文化”为引领,创新开展主题教育,积极推进民主管理,不断完善发展规划及管理机制,保障学校各项目的有序实施与高效运作,全面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构建健康安全的文明校园;以“五项管理”、“双减”、“五育并举”、“数字化转型发展”等要求的有效落实为抓手,聚焦“管理创新”,注重“减负增效”,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彰显办学品质;以市级课题成果推广为抓手,通过黄浦区第五轮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项目“集团化办学背景下质量保障共同体构建的实践研究”为引领,积极探索硬性、柔性、浸润式等多样态教师流动方式,强化学科联盟机制,形成质量文化,推动优质均衡,教育集团从“紧密”走向“示范”。

 

二、课程教学——项目引领优课程,数字赋能促变革

学校以上海市教育科研课题《设计思维视域下小学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创新行动》为引领,以黄浦区综改项目《指向创新素养培育的小学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实践及推广研究》为抓手,明晰校本创新素养发展目标体系,整体再构指向创新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推进项目化学习方式,探索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课堂转型,凸显融合创新品牌特色;作为上海市数字化转型整体试验样板校,积极探索全学科全年级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开展教学数字化转型常态化教学、学习数据分析支持下的精准教研、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单元作业诊断系统优化与运用的校本行动,全面推进优成长数字化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提质增效促“教与学”变革;聚焦学生调研结果,整体规划“按需·多元·分时段”的课后服务,落实减负增效,以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促课程品质的提升。

 

三、师资建设——分层规划重师德,创新培育促提升

学校继续与高校合作开发“卓越教师”培养项目,把上海市2-5年教师培养项目的成果继续进行辐射,通过各项课题引领,梳理提炼实施项目的路径等,分层规划并培训教师,培养德能兼备面向未来的现代教师;教师培养聚焦在创新素养提升、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等教育教学前沿研究的需求之上,通过项目化学习等方式,引领更多老师提升专业水平、提高岗位胜任力。

 

四、资源保障——“家校社”协同促成长,资源优化助发展

作为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和上海市“十四·五”家庭教育基地,积极学习并推行《家庭教育促进法》,持续关注家庭教育的研究与指导,以家庭教育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活动为阵地,全面整合家、校、社等合作平台,坚持家校友好协同共育。在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等方面,有效整合治理资源,“丽园”为主题进行学校空间的设计与规划,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再构课程资源空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五彩童梦”课程的实施及“圆融创新”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支持保障

 

五、学生发展——课程活动重体验,教育实践助成长

学校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坚持文化、课程、学科、实践与协同育人等实施路径,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中华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黄浦区学校德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持续优化“我爱我家”课程实施,通过午会课、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的教育形式,提炼课堂教学策略,注重实践体验,促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作为新一轮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学校以行为规范评价导向为抓手,通过争章、考章、颁章、示章等路径全面推进行为规范争章活动。在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区级展示中,学校以争章活动微课的形式向全区分析行为规范教育的特色和阶段成果,获得专家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2023年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在“修德允能、圆融通达”办学理念引领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高效并创新完成了各类规划项目。学校始终紧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践行在高位、优质、富有特色的学校发展之路上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