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小结
2023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小结
上海市实验小学 德育室
本学期,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考察上海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市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等重大发展规划以及学校实际,全面提升德育队伍专业化水平,提升教师的师德与育德能力,开展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打造具有育人内涵的特色品牌。
一、突出重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 主题活动,聚焦五育融合
学校德育室精心设计“少年有梦 未来有我”开学第一课,教育引领学生努力成长为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把握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庆节、少先队建队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教育契机,持续开展好“节日里的党史教育”活动;围绕劳动教育,推进“小龙人之声”第三季《唱响新时代劳动新风尚》主题宣讲活动,用童声讲好工匠故事,用童行学习劳模精神;组织开展“唱响劳动美 ‘育’见新成长”劳动教育市级展示活动。
2. 特色项目,拓宽育人渠道
发挥校家社协同育人作用,拓宽育人渠道,丰富育人模式,德育室先后与豫园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豫园街道派出所、国枫律师事务所、中科院微小卫星研究院、黄浦传统工艺研究会等单位写作,开展模拟法庭、红色观剧、宪法宣传、科学家面对面、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引导实小学子厚植爱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树立法治意识,培育科创精神,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注重实效,落实各项专题教育
1. 行规教育,常抓不懈有创新
学校积极梳理行规教育育人目标,用好《规则伴我行》(学校篇)行规教育校本课程,发挥“小龙人能量积分”评价激励功能,将行为规范教育落小、落细、落实;通过微视频导学+模拟实践+岗位实践+评选讲评的模式,进一步提升行为规范教育有效性,将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此外,学校积极发挥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区域内通过专题汇报和情境剧表演,展示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特色亮点,更大范围发挥辐射作用。
2. 劳动教育,深入课堂有研究
学校通过劳动课程、主题教育、职业体验、家庭实践等途径丰富劳动教育,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本学期,学校德育室以“唱响劳动美 ‘育’见新成长”为主题,通过《小龙人劳动百宝箱》特色课程介绍,《收纳全能王》劳动教育主题课展示,“智汇坊”家校共育微论坛,“劳动实践小达人”评选活动,“唱响新时代劳动新风尚”红领巾宣讲活动,《长大后我想成为您》情境朗诵,“劳模导师团进校园”启动仪式等,向市区领导和同行展示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举措和成果。
3. 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实际有指导
学校在二三年级隔周分别开设一课时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用好《心理健康教育自助手册》《区幸福课程》,扎实推进心理活动课程建设;开展“从‘心’开始 勇敢追梦”心理主题教育周活动;聚焦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开设《彩虹心理坊》校园电视台专题栏目,引导实小学子学习心理知识,锤炼心理韧性,提高抗挫折能力。此外,学校通过推送公众号、文章及相关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疏导负面情绪,掌握调节自身心理的方法;做好“蜻蜓心天地”63036588、上海心理热线962525、团市委12355青小聊及热线等心理热线的宣传工作,确保学生、家长的知晓率;对有需要的学生做好面对面、促膝谈,给予需求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4. 法治与安全教育
学校以预防校园欺凌以及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为教育切入点,结合学生实际,发挥学校
社协同育人功能,整合多方资源,推出未成年人模拟法庭教育实践课程、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等,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宪法宣传周等为契机,开展“‘宪’给少年的你”“快乐过寒假 安全不放假”等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三、完善体系,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局
学校积极发挥思政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作用,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深入研究部编教材,梳理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科的有机融合点,用大德育观来上好思政课,发挥最大育人效果。加强各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与意识,秉承“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在学科教学中做好德育工作的渗透与融合。
此外,本学期德育室继续在班队会课中持续推进《小龙人成长》课程,用好手册与视频,完善课程评价的育德功能、激励功能和引导功能;在低年级主题综合课程中实施《小龙人向祖国敬礼》课程,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在三年级开设《小龙人劳动百宝箱》课程,与此同时,加强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深入研究部编教材,梳理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科的有机融合点,在三、五年级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的实施,用大德育观来上好思政课,发挥最大育人效果。
四、 专业引领,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完善并推进“全员导师制”工作,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谐关系的处理”等三方面工作目标,培养能引领学生积极成长的专业导师,分享“和谐师生关系营建”方法,推荐优秀导师参与“师爱暖阳”黄浦优秀导师评选。
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聘请专家团队加强班主任培训的专业含量;组织班主任参加区骨干班主任培训班,提升班主任团队的专业能力与水平;指导三位青年班主任参加区班主任技能大赛,均进入第三轮。
五、校家社协同,实现多方合作共育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作用,学校完善“以学校为指导、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保障”的工作机制,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需求”的工作原则,加强安全、法治和家庭等方面教育。
本学期,学校围绕传统文化、亲子沟通、心理健康等热点话题,定期推送各类专题教育课,提升家长的育儿理念,丰富育儿知识与方法,;依托社区资源,引进各类课程和实践活动;开展《提升小学生行为规范家校共育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以科研引领,促进家校共育,共助实小学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