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学生德育 > 2023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学生德育

2023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索引号:-0805-2024-006  发布日期:2024-10-14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依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发展规划,以立德树人为抓手,研究引领,校内外协同,资源整合,继续探索完善具有向明特色的三全育人格局,在传承中寻求新突破,推进学校德育一体化建设纵深发展,助力向明学生健康成长。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重点工作

1、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化学科德育工作。

1)推进开学第一课与思政课程的紧密联系,开展“红色基因永相传,爱党爱国爱学校”开学典礼。

2)从“与师友为伴”、“与家人共历”、“与城市同行”和“与祖国筑梦”四个板块开展“我是接班人,共筑中国梦”第十八届“向明杯”上海中学生快乐文化节开幕式。

3)开展“青言心语”理论宣讲团第三季课程,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浅出的语言,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4)依托思南路周边的红色文化资源、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及特色建筑的资源,开展“思南行走”德育课程。

2、融合推进全员导师制,探索“三全育人”新机制

1)以“向明班主任节”为背景依托,开展校内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专家讲座、青年班主任沙龙等。组织班主任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法规,加强经验交流,探索提高学生管理、班级管理成效的新途径、新方法,“以老带新”,提高青年班主任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

2)通过深化班主任与导师的协同合作,优化导师与学生家长间的家校沟通与家庭教育指导,重构新型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缓解焦虑、促进和谐、增强信心,打造“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学生健康成长支持网和守护网,营造“全员育德”大环境。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1)继续开展“心思说”,帮助学生深入和全面地反思心理问题。

2)以5月心理健康教育季为载体,通过心理课程、心理讲座、专家咨询、沙盘游戏、心理游戏、团队辅导、心理健康操等方式,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确保学生身心安全第一位。

3)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00-13:00向全校学生开放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让“心理驿站”真正成为学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放逐烦恼的小港湾。其他时间全天预约接待有需求的学生。对来访的学生,以平等、尊重、保密、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原则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做好来访者登记和个别辅导记录,每学期整理归档。

4)依托“双减背景下融洽家庭关系的策略研究”,多渠道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共同关注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4、推进家长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家、校、社协同发展

1)依托家委会,招募有家庭教育经验的专家、教师、家长,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小组。以不同年级、不同家庭和关键时段家庭教育指导的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积极营造学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良好范围。

2)深化学校家庭教育品牌建设,以5月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为契机,通过校内外结合,家校合作,社区牵手等渠道,提高家庭教育实效。

3)家校携手落实手机管理制度、睡眠管理制度、学生近视眼防控机制以及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每天阳光锻炼1小时,落实五项管理,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知行和谐,引领学生积极幸福成长。

5、加强团队一体化,树立“强国复兴梦”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仪式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团队员基本素养。以传统节日为抓手(如:元宵节、端午节等)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深入开展爱党、爱国教育,结合五四青年节,举行“国旗下成长”升国旗暨爱国宣讲主题活动;结合争章活动,举行分年级仪式教育(六年级换戴大号红领巾仪式、七年级重温铭言仪式、八年级十四岁集体生日仪式)。

二、常规工作

1、重视行规养成教育

1)加强午餐、午睡和教室的环境卫生的检查,每周进行文明礼仪小红旗和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以此加强学生的行规养成与巩固。

2)以黄浦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行规规范教育,着重以垃圾分类和校门口的秩序为突破口,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3)每个班级一个校内包干区,落实好劳动教育。

2、发挥家校社教育合力。

1)以3·5学雷锋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学生的校外志愿者服务。

2)以沟通有方·快乐成长为主题,做好第三届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

3、发挥课题引领作用

做好“双减背景下融洽家庭关系的策略研究”,发挥德育课题研究的助推作用。

4、强化学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

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通过“开学安全第一课”、放假前“安全最后一课”等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认真组织“未成年人主题保护教育月”、“安全教育周”、“防范校园欺凌”、等各项活动。开展每月一次安全疏散演练活动,集体外出前安全教育活动,结合市、区、校级丰富多彩的安全实训课程,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学生了解地震等基本知识,掌握避险逃生常识,树立生命意识。进一步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依法治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求。

5、扎实开展体卫艺工作,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

做好春季流行性疾病及其它学生常见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师生、家长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意识和应对能力。

抓好“三课两操两活动”,从根本上保证学生体质的全面提高;以小型多样化活动的开展,推进体育多样化教学的实践探索,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