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二学期体育工作计划
结合市区教研室“为了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坚持立德树人、深入五育并举、聚力创新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发展思路,依循教研室 “教学问题专题化,工作过程项目化,实践成果课程化”的思路开展工作,我校体育工作将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和“教学方式转变”继续充分发挥教学、研究能力,加强教师队伍,整合学校各项具体工作,努力提升我校体育教师和团队的专业化水平,促进体育教学质量和多样化教改,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学期教研工作安排如下:
一、 工作策略:
1.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和建立推进“双新”和学校市级课题开展的体育教学研究机制。整合体育教师个人、教研组和教研员各方面的作用,重点通过组内教师的切磋、协调、交流与合作下,培养2位新教师和3位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师德等方面的能力,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2. 倡导在体育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对体育健身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基础,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二、 教学教研工作:
1. 加强日常教学常规管理指导工作,尤其是上课教师的课堂管理,根据市区和学校要求,以新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为导向,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需要出发,认真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详细制定个人教学计划(表二、表三)、教学计划和教案;教案每月检查1次;做到听课10节。
2. 针对初三体育中考,组织组内教师进行分析、总结,不断修正教学策略,积累经验,对初二年级的个别项目组织校内试测,学习新体育中考政策,了解初二学生情况,进行教学调整。
3. 组织教师进行课标,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持续推动“双新”,落实“立德树人”。并配合市区开展新教材试教试学录像课活动。
4. 针对本学期两名青年教师培养,着重点为教学和科研,通过教学研讨的形式,组内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提高组内教学水平,同时要求教师积极主动的申报课题,提高科研能力。
5. 组织组内教师积极准备教案、和教学和集体备课,本学期高日和熊小倩两名青年教师参与区萌芽杯比赛。
6. 学习并参与我校校级课题,并通过备课-开课-评课系列活动,帮助5名青年教师进行校级课题的研究,开拓教学模式,开发学生思维。李健老师继续参加市体育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汤海燕老师参加区骨干教师培训。
7. 组织教师进行市网络教研学习和研讨、上传活动。
8. 教研组积极学习并制定大单元设计并进行实施研讨。
9. 通过队列、加强常规、提高早操质量、集体项目的比赛等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注重教学中学生品德意志的培养,强化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素养。组织教师积极观摩学习展示课和市教学评优展示课。
三、 安全工作:
1. 继续把生命教育融入日常体育教学中去,加强安全教育,预防为主,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把安全措施、安全教育、保护与帮助写入教案中,并在课内反复强调,做好准备活动,了解学生情况,讲解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场地器材布置得当,减少伤害事故,并保证措施落实。
2. 继续把民族精神教育融入日常体育教学中去,如在体育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民族文化的精神。
四、 教研组建设:
1. 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日常课的规范要求:上课时在落实安全保证的措施的条件下,对教师的日常教学重点要求,对学生的要求均要做到规范。加强教学资料的定期检查,如对电子备课的教师做到监督、检查、电子备课资料存档等。
2. 加强教研组营造学习、钻研教学业务的氛围,利用教研组教研活动时间展开一些教材教法(今年两位基地青年教师的开课教材)的研讨,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以及校本教材的研究和编写;教研组内教师坚持相互听课、评课,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来提高教研组的整体教学水平。
五、 学校群众体育工作:
1. 配合少体校教练搞好女子篮球、游泳、乒乓队、冰壶队、保龄球队组建和训练工作。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区级各项比赛活动。
3. 争取开展一些集体性较强的竞赛,提高学生参与的比例和兴趣。
六、 具体工作:
1、参加上海市各项传统体育的比赛。
2、组织2名新教师准备参加本学期的萌芽杯比赛,一名青年老师进行校级课题开课。
3、准备教学资料检查(教学计划、教案、考核、听课笔记)。
4、组织学生参加校、区级各项比赛活动。
5、组织组内教师参加论文和案例评选活动,特别要求5位青年教师积极参与。
向明初级中学体育组
2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