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小结
本学期教科研工作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增强学校教师参与课程改革与研究的能力,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发挥教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使教科研工作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为创造教育的深化服务、为师生的和谐发展服务,从而做到“科研兴校、科研生效、科研立师”。
一、有序管理讲实效,深化学校的办学改革
1、市级课题《指向思维优化的学科教学转型研究》按计划重点实施,以此为龙头有步骤地开展各种与新课改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改革,完成中期小结。
2、2022年度区重点课题《团体心理辅导增强疫情时期初中生心理韧性的实践研究》完成中期小结。
3、区级课题《“优思助创”背景下艺术课堂项目化学习的探索与实践》进入结题准备。
4、按计划实施黄浦区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必选项目《以学科教学转型驱动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项目。
5、高金杰老师的区青年教师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完成中期检查。
6、组织青年教师参与2023校级课题暨2023区级青年教师课题的申报,指导教师修改完善课题申请书并上网申报,报送区的三项申请为:《新课标背景下沉浸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金辅力)、《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科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迟佳蕙)、《大概念视域下的初中化学复习课单元设计与实践》(陈雨)。
7、冯强老师被评为黄浦区第十四届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傅莉莉老师负责的《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初中志愿者服务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践》荣获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高金杰老师负责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研究》、刘笑老师负责的《基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初中生体能练习设计与实践研究》荣获三等奖。区思政科研攻关重点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红色资源的开发与转化实践探索》被评为思政优秀成果。
二、研修交流促发展,加强学习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1、继续实施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观察与改进COP项目,使参与研修的教师掌握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教学反思方法与技术、抽象概括方法与技术,以支持教师能够有效开展基于教育大数据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开展2023春“实践体验模块”全员校本培训课程——《打造催生智慧的“优思课堂”(一) ——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活力》。通过专家讲座、自我研修和教研组备课组研讨的方式,促使教师了解思维品质的核心概念,尤其对思维特性之一的灵活性的定义、基本要素、主要特征等有清晰的认识。各教研组确立提升学生思维灵活性的“优思课堂”观察点,围绕此开展教学设计、实践与主题研讨,提炼归纳教学策略。同时通过对教学情境内涵、意义的再学习,能使教师认识到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活力的情境创设所具有的特征要素。并以课堂观察、个体实践、集体研讨等形式,推动教师归纳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活力的情境创设路径和方法。
3、推进教师的读书工程,引导教师阅读与先进教育理念、学校办学理念相吻合的学习材料,以教育理论武装头脑。而后在教改实践中理解规律,进而运用好规律,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4、针对学校教师年龄结构正不断趋于年轻化,学校由科研骨干带动青年教师积极研究教育教学,提升青年教师的研究能力,扩大学校的科研力量。发挥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通过他们带动组内成员积极研究教育教学,起到指导、引领作用,从而加强学校的科研力量,提升学校科研质量。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大家相互启发、学习,营造一种互相激励、支持、帮助的科研氛围,用集体的智慧来思考并解决教育实践、研究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