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储能中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年度总结 > 2019年度上海市储能中学行政工作总结

年度总结

2019年度上海市储能中学行政工作总结

索引号:-0703-2020-001  发布日期:2020-06-19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2019年,学校在北校区加固修缮和南校区过渡搬迁的艰苦办学条件下,以“红色储能、阳光校园”为工作主题,以制度保障、文化引领、强化师资、提升质量等方面为抓手,构建阳光校园,促进内涵发展,为学校新一轮办学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奠定基础。

一、   发扬民主、优化机制,落实构建阳光校园的制度保障

学校以创建第一批市依法治校标准校为基础,在“三重一大”问题上,建立党政联席集体讨论决策机制,避免重大决策和工程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逐步优化《储能中学的课程建设方案》,在准确理解课程、确定课程理念、理顺课程架构和优化实施策略上不断激发课程建设实践的各种能动性。在成功创建成为首届市文明校园的基础上,制订《2019年创建文明校园计划》,利用四届三次教代会开展积极讨论,用教师群体的智慧推进阳光校园的建设。

加大校务、党务公开力度,定期召开民主党派座谈会、校长学生面对面、校级家委会议等,畅通沟通渠道。在我校有7位教师入选新一轮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基础上,修订《校级骨干教师的管理手册》,对校级骨干教师的评选和管理进行规范要求。面对当前教师老龄化和部分教师大病重病等,补充完善了《教职工慰问金、补助金发放的暂行办法》等。根据当前学校食堂安全风险,学校建立《食堂的巡查制》和《每日学生陪餐制》,邀请家委会成员到食堂检查和用餐,认真听取家长对学生用餐的合理化建议。

校园加固给教师带来的工作的不便和精神上的压力,我们将家园课程的运行机制发挥到极致,分别举办了“我身边的好同事、好伙伴”摄影大赛、“大美小家、我爱我家”温馨组室的评选、“活力储能YOUNG起来”教工迎新沙龙等,让教师有些喝咖啡的时间和空间,在校园能享受一些人文关怀和温暖,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办学环境。

明确学校发展定位,以创建特色高中为契机,依托和绑定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办学。从下半年开始,寻找合作高校、撰写合作办学会议纪要、制订特色高中发展规划、起草合作办学协议、确定办学特色:新工科素养的培育、筹备和开展专家论证会等一一推进落实,助推学校新一轮特色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二、   传承校史、弘扬主旋律,牢固构建阳光校园的文化筋脉

学校追求内涵发展需要精神动力和源泉,传承红色校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阳光校园建设的根基和筋脉。

 爱国校史熏陶人——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辐射和宣传,联系储能的姐妹校——宁波效实中学,主动向社会开放校史纪念室,清明前夕组织学生在烈士群雕前举行祭扫和献花,以仪式教育来缅怀革命先烈,彰显红色文化。

红色寻访激励人——以迎接建国70周年为契机,开展“红色寻根”活动。走进革命圣地大别山,走访坐落于校园两侧的“一大”和“二大会址”,拜访40年代的杰出校友——原交大学副校长范祖德老先生,感悟储能校园当年依靠地下党领导,开展学生运动的光辉历程。

  主题活动点拨人——筹办开展了“岐黄传道,本草飘香”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学生们通过精彩的中医课程和体验活动,厚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情怀。12年磨一剑,举办第二轮“储能杯”青少年生肖集邮书画大赛启动仪式,活动得到原黄浦区副区长、上海文史馆馆长沈祖炜和市教委德育处调研员江伟鸣等各界领导专家的支持,亲临现场为选手们加油鼓劲。学校组织了12年的金奖书画汇编作品集中展示,出版了12年活动的珍贵纪念——《小荷群玉》邮册和纪念封。下半年,成功举办了迎接“我爱你,中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和2019年新一届“储能杯”集邮书画评选活动。

  实践活动锻炼人——学校开展“魅力校园春晚 谱写活力篇章”艺术节文艺汇演、设计组织了上海、釜山中学生文化交流活动等。在精彩纷呈的实践活动中,荣获“阳光下成长”上海市学生绘画、书法、摄影作品比赛、第七届市中小学生“我爱集邮”活动、市第十六届运动会、区第七届青少年科技节等众多活动的优秀组织奖和30多项个人等第奖。

 三、深化师德师风、助推教师发展,夯实构建阳光校园的师资队伍

 倡导教师多元发展,助推储能教师之星评选,筹建和支持“储能飞扬”青年工作室活动,搭建教师发表科研论文的平台,严格见习教师第一年的教育教学管理任务,邀请名师、教研员建立“教学研修共同体”,鼓励教师参加市区园丁评选、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名师工作室学习,激励教师多元发展,错位发展。

 阳光校园创建的主体是教师。围绕文明创建,党员教师认真学习和模范履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开展第二届储能之星——“学生最喜欢的教师”评选活动,评选贴近学生愿望,在发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和广泛投票的基础上推出深受学生喜爱的储能优秀教师代表。在储能群星的引领感召下,教师群体逐步产生了见贤思齐的育人氛围,教师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到进博会、南京路步行街的志愿者服务,通过教师自身的道德实践来勾勒阳光教师的形象。

学校将中层、年级组和教研组三大团队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重点加强中层团队的执行力和协调力、年级团队的整合力和沟通力、教研团队的指导力和学习力。通过组建数学名师杨安澜领衔的“数学研修共同体”、“拓展型课程开发小组”、“初中写作微课实践小组”等多种研修项目,形成骨干教师培养梯队。2019年有两位教师获上海市班主任技能大赛一、三等奖、一位教师获黄浦区中青年教学评比三等奖。

 为了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学校分别邀请了区督导室张瑞田主任《关于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报告会》等专题辅导报告。学校校本培训以“研究身边的教育问题”为主题的储能教育论坛,上半年《基于核心素养 强化作业研究 提升命题质量 促进精准教学》下半年《从“新”启航,多维渗透--教学展示活动总结汇报》等,展示教师群体的专业素养和育人技能。学校顺利完成了实践三年的课程领导力的项目“基于选择性、个性化学习的高中走班教学实践研究”的结题汇报,有多项市、区级课题的申报和立项。

学校以校内优秀教师黄玉霞领衔,组建“储能飞YOUNG青年工作室”,工作室邀请老校长杨明华做现场报告、开展纪念五四100周年的红色行走、参与读书分享交流会等,让青年教师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针对青年教师的公开课,邀请市教研员、特级教师等听课评课,引领青年专业发展;搭建平台,通过《上海教育》、《教育家》等刊物为青年教师论文发表和职称晋升创造条件。

自义务制和非义务制教育先后实行绩效工资以来,完中在行政上实行初高中一体化的管理,但总量和分配上初高中却有着独立性和差异性,这对学校管理的平衡和初高中教师群体的均衡都带来了理念上的冲突和操作上的难度。学校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耐心解释,主动宣传,充分发挥绩效分配和奖励制度对调动初高中教职工积极性的作用。

四、推进课程建设、关注教学质量,提升构建阳光校园的办学品质

学校推进顶层设计和合理科学的三类课程架构的研究。上师大初任校长班中学组的导师团队和校长学员、原市督导主任杨国顺等对“GREEN”课程开展诊断和分析评估,探讨学校课程建设后续发展的特色亮点和存在的薄弱环节;认真领会区综合督导对学校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理顺三类课程为主架构下各类课程纵横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面对完中性质决定的生源质量以及初高中差异对课程跨度和适切性的要求,学校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强基础型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做优拓展型课程;优化学习方式方法,做活研究(探究)型课程策略;成立了了校本课程开发教研组,挑选在拓展型、研究型课程方面有基础、有特长、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作为组员,在加速培养课程开发骨干力量的同时带动和激活学校课程的整体推进。加强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建设,逐步探索和尝试校本课程分级评价和奖励制,以课程评价促进校本课程管理和特色课程的发展

在高中走班教学上,实现“走班教学”管理模式的不断调整和创新。一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二是数、英分层教学班的“智慧管理”;三是“6选3”分类教学班的“科学规划”。学校坚持在选课、编班等关键环节上整体设计,边行边看,边做边改。

以“绿色指标”为引领,从教学五环节入手,积极主动探索课堂有效教学的突破点。开展了“强底蕴、宽视野、育情怀”为主题的教学研讨展示活动。本次研讨的重点是语文、历史、思政三门部编学科和拓展型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前,各教研组深入开展了课程标准的学习,力求充分把握本学科核心素养的纬度、内涵及其表现;通过认真研究新老教材在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拓展学生学科视野、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本学期学校还重点加强以“校本作业”为主导的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力度,引导教师对提升专题学案的设计和研究的能力,在教研组内开展精选精编专题、优秀周学案、优秀专题的评选活动,促进“减负增效”的落实。

优化学业质量监控系统。开展不同层面的数据解读和质量分析,让数据说出了学业质量可控的教育教学因素。同时在监控过程中关注教师自身教学质量的进步和对整体学业水平的贡献,给予备课组和个人即时奖励,并让取得佳绩的备课组代表或个人进行经验分享。过程艰苦,但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质量意识和自主改进的愿望在不断地提升,刚性的质量监控正在走向柔性的质量保障。学校高中学业考合格率接近100%, 优良率超于本校应有位置;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达94%,历史政治等学科的AB率接近了50%。

展望未来,储能将牢牢把握校舍修缮改善校园整体环境的契机,以第三轮办学规划建设为抓手,创建充满活力和阳光的校园,扩大红色经典的影响力、提升综合治理的统整力、强化特色课程的竞争力、丰富人文办学的生命力、创建师生共同发展的幸福力。

2019年12月25日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