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实验小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上海市实验小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黄浦教育“十四五”发展目标,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为根本追求,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核心理念,以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本市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为指导,聚焦学校工作计划,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积极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扎实推进内涵建设,以更高质量可感、可触、可见为要求,推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二、背景分析
第一学期,学校参加的上海市第三轮课程领导力项目《“五育”并举下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建设的研究》《信息化背景下小学项目学习的评价研究》结项,成果优秀。市级课题“基于项目学习变革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结项。进一步加强作业研究,在“强管理,不超量”全面落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强设计、重效能”,通过加强单元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教师的课时作业设计水平。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新课标理念为指针,一、二年级语、数、英学科设计单元小练习;三、四、五年级语、数、英选一个单元整体设计,其他学科高段、低段各出一份单元或主题作业设计。能聚焦单元内容进行练习设计,但针对性、层进性有待改进。受疫情影响,学校借助CLassIn平台开启线上线下混融式教学,确保线上、线下教学同步,但个性化的辅导有待跟进。
2022年11月,学校立项的2个黄浦区国家级信息化实验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项目开题。作为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工作实验校,在三、四年级各两个班级开展数学及英语学科三个助手的教学实践研究。作为上海市信息化标杆培育校,本学期将按规划启动二期建设。
三、学期目标
1.深化推进小学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和项目化学习的研究。
2.加强新课程、新课标的学习,积极应变,推进“双减”工作,进一步落实“五项管理”的各项要求,完善学校质量保障体系。
3.聚力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累数字化场景实践运用的经验,
四、重点工作
1.依托原有课程基础,根据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要求,不断迭代、升级小主综课程,凸显儿童经验,培育创新思维。
2.继续进行单元作业整体研究,完善作业管理减量提质相关机制,进一步构建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充分发挥作业巩固、检测和发展教学的功能。
3. 推进小学教学评价工作。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聚焦作业评价的研究,让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过程。探索构建教学述评制度,探索“述评前研判学情,述评中分析学情,述评后落实指导意见”的模式。
4.以“ 新课标 新动能 ”为主题,组织好第37届“五• 四”教学比武。
5.开展黄浦区国家级信息化实验区项目“基于AI分级阅读平台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AI支持下改进小学课堂教与学行为的实践研究 ”,探索英语、数学学科8个试点班级“三个助手”的常态实践,积累典型案例。
五、常规工作
1.优化课后服务工作。在“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注重“提质量、强保障”。
2.抓好体卫艺科工作。进一步布局艺术、科技、体育等项目设置,使其成为区、市有相当影响的特色项目,5月组织好上海市实验小学2023年春季趣味运动会。(具体安排见运动会活动方案)落实一学期两次视力检查工作。
3.组织好上海市实验小学第八届阅读节活动。(4月-5月),具体安排见阅读节活动方案)
4.开展语言文字工作。严格执行各级教材管理、读物管理的政策规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提升普及水平和普及质量。努力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氛围。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语言文字比赛。继续开展儿童分级阅读项目的研究。
5.组织好跨学科活动。精心设计,学科融合,全员参与,激发兴趣,促进学习方式改变,经历学习过程,培养创造力。组织好三、四、五年级语、数学科挑战营活动。
6.组织好一年级综合评价考查(思来氏公司6月25日下午)。
7.组织好三年级学生高阶思维测评(思来氏公司6月9日下午)。
8.组织好2023年五年级毕业班及小学招生工作。
9.组织好教师参加区“萌芽杯”教学比赛及区教师教学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