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实验小学与金山第一实验小学城乡互助活动
城乡互牵手 携手再实验
上海市实验小学与金山第一实验小学城乡互助
2021年1月,上海市实验小学与金山第一实验小学城乡结对互助项目正式启动,我校的儿童分级阅读研究工作室、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项目工作室、青年班主任工作室与金山实小的“竹新”青年教师成长营牵手,本着实验创新的精神,共同开展项目研究。
项目研究促成长,儿童分级阅读研究项目组工作
“竹新”青年教师成长营的四位青年语文教师加入了上实小的语文分级阅读项目组。项目组负责人吴英老师经常会在微信群内分享一些有关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资讯和干货满满的讲座,丰富青年教师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每学期,上实小项目组六位老师一对一指导金山实小的青年教师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教案撰写,通过反复修改,提升了他们的阅读指导能力。
两校还开展了线上研究活动,樊金花老师执教了一堂《中国神话传说》推进课,吴英老师执教了一堂《小鲤鱼跃龙门》一书中《狐狸打猎人的故事》导读课,并作了《依托整本书导读单,有趣有效地阅读》的讲座。儿童分级阅读工作室的导师杨妍还进行了点评,阅读指导注重策略研究有助于学生形成阅读能力。课堂研究与讲座的结合,使青年教师受益匪浅,纷纷写下自己的听后感。
项目组活动内容丰富,两所实验小学项目组的老师,通过理论学习、聆听讲座、课堂观摩、教案撰写、课堂实践等方式,共享了不少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在整本书阅读指导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联合教研,数学混合式教学项目组工作
由上实小忻晨俊老师负责的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项目组,和金山实小的“竹新”青年教师成长营的四位青年数学教师结对,以联合教研的形式开展线上教研活动。
忻晨俊和秦李两位老师为青年教师分别上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与周长的应用》和《点图与数》两节研究课。忻老师在教学中运用“幸福小区业委会发来设计邀请函”这样一个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秦老师的课让青年教师认识到,在项目化的学习中,一定要设计合理的操作步骤,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创造力和批判精神。
此外,忻晨俊、秦李两位老师还分别为青年教师做了专题讲座,《转变教学方式,提升关键能力》和《基于项目的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丰富的案例给了青年教师许多新的启示。
结合研究课和报告,两校老师对基于项目的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两位指导老师对就混合式教学的组织模式、单元教学设计,PBL设计的“6A”参考框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以便他们及时调整项目方案,不断研究实践。
联合教研活动,对打造高效课堂,为两校推进小学数学项目化研究,助力整体共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巧“导”妙“引”,青年班主任工作室项目组工作
针对青年教师在设计、实施班会课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上实小班主任工作室项目负责人王英老师,则以视频的方式与金山实小班主任工作室项目组老师进行了交流分享。
在《班会课中的“导”与“引”》这一讲座中,王老师结合自己上的主题班会课《我眼中的学习》和《我有一双灵巧的手》,细细阐述了如何在主题班会课中巧“导”妙“引”。巧“导”要有“艺术”:先要做到自然、贴切;其次要依据班情、学情;再次要找准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妙“引”有法,“引”而得法:其一要和学生产生共情,以求得学生的真情;其二适时的点拨,以求的学生的共鸣;其三顺应学生的思想变化,寻求进一步发展。
青年班主任认真学习后深受启发,就讲座主题进行了连线交流,结合自己的班会课设计与实施,提出了观点,发表了看法。互动交流中,王老师对大家的分享予以充分肯定,并耐心解疑答惑、点拨指导。
同“学”共“研”,互通有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青年教师明确了如何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确立和策划班会的主题。
上海市实验小学和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城乡互助共同体,以工作室活动为平台,以项目研究为抓手,在实验创新中求发展,为探索城乡互助项目研究新模式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