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小结
2022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小结
上海市实验小学 德育室
本学期,我校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契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双减”工作等多项重大部署的要求,贯彻落实市区2022年德育工作要求,围绕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两纲”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升德育队伍专业化水平,提升教师的师德与育德能力,开展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打造具有育人内涵的特色品牌。
一、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第四阶段活动,迎接党的二十大
1. 主题教育,坚持立德树人
聚焦核心价值育人,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上海市实验小学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契机,
精心设计“童心向党”系列主题教育活,通过“喜迎”“喜庆”“学习”三部曲,依次开展了“我是幸福追梦人”“长大后我想成为您”“筑梦向未来”“争做好队员”等党史主题教育活动。与此同时,结合升旗仪式,把握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庆节等教育契机,开展“节日里的党史教育”活动。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领实小学子树立“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的少年志向,接力奋斗中国梦。
2. 特色项目,拓宽育人渠道
整合多方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在上海市团校、黄浦区教育局、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的指导下,学校启动了航天精神思政课程研发项目。项目包括“航天精神进校园”“航天主题探究课”“航天主题校园展”“‘空间站’主题研学营”“航天乐趣进校园”等系列课程和活动。开学第一课上,来自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某飞行器总体主任设计师郭晶老师分享了航天人的成长故事,并带领同学们一步一景见航天,课内课外学航天,参观了航天成果微展览,激励实小学子不仅要成长为有梦想的人,还要将个人小梦想升华为国家大梦想,在追梦路上克服困难、坚定信念。
3. 自主实践,侧重知行合一
精彩的主题班队会,庄严的入队仪式,奇思妙想的各类作品展……在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
召开之际,实小学子积极行动,献礼二十大,筑梦向未来。校第四十二次少代会上,实小队员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策划队活动;审议并通过“学习二十大,做好宣讲员;热爱少先队,做好小主人;践行价值观,做好示范园”等工作决议;发起用少年儿童的方式,讲好伟大的党、伟大的时代、伟大的领袖的活动倡议,传递“强国复兴必有我”的童心童愿。每周一期的“小龙人”电视台,每年一度的“十佳小龙人”评选活动也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自主能动性,通过自主教育、自主实践和自主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二十大,厚植爱党情。
二、注重实效,落实各项专题教育,构建起“立德树人,五育融合”育人模式
1. 行规教育,常抓不懈有创新
用好《规则伴我行》(学校篇)行规教育校本课程,将行为规范教育落小、落细、落实;继续以四格漫画为创编形式,完成《规则伴我行》(家庭篇)绘本课程的设计,以身边人、身边事实现自主教育。本学期,通过微视频导学+模拟实践+岗位实践+评选讲评的模式,进一步提升行为规范教育有效性,并结合班级小岗位的设置,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将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此外,学校积极发挥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展示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特色亮点,更大范围发挥辐射作用。
2. 劳动教育,深入课堂有研究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完善学校劳动教育顶层设计,纳入德育工作体系,融入校园生活,深入课堂教学。
学校五育并举,通过劳动课程、主题教育、职业体验、家庭实践等途径丰富劳动教育,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小学低年级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小学中高年级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各班都设立的劳动小岗位,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节约美好的价值观。
学校启动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小龙人的劳动百宝箱》的建设,完善学校劳动教育顶层设计,研究育人目标,凝练育人主题,形成课程模块,健全劳动评价,将劳动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与此同时,学校坚持知行合一,家校社协同,通过课程学习+劳动任务单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劳动、家庭劳动、集体服务、公益劳动,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涵育丰富的劳动情感,培养扎实的劳动能力,培育高尚的劳动精神。
3. 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实际有指导
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二年级和三年级隔周分别开设一课时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用好《心理健康教育自助手册》《区幸福课程》,扎实推进心理活动课程建设。教心组积极开展“从‘心’开始 勇敢追梦”心理主题教育周活动,做到全覆盖、不断线,即所有年级至少开展1次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和1次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专题活动。聚焦疫情期间,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推出《舒缓情绪,当好健康第一责任人》等心理微课,推送公众号、文章及相关视频,帮助学生疏导负面情绪,掌握调节自身心理的方法;做好“蜻蜓心天地”63036588、上海心理热线962525、团市委12355青小聊及热线等心理热线的宣传工作,确保学生、家长的知晓率;落实居家学习期间,关心关爱学生的每周一报,做好线上促膝谈工作,给予需求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
三、铸魂育人,加强校本德育品牌课程建设
本学期继续在班队会课中持续推进《小龙人成长》课程,用好手册与视频,完善课程评价的育德功能、激励功能和引导功能;在低年级主题综合课程中实施《小龙人向祖国敬礼》课程,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落实区域德育特色共享课程的推广工作;探索《校史寻源》课程区域化共享实施路径的研究,学校从“知识普及型”的校史教育走向传承文化的“深入学习”,着力设计丰富可共享的参观互动的实践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弘扬实验小学百年优秀文化和历史积淀,为提升区域德育课程实施水平做出贡献。与此同时,加强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深入研究部编教材,梳理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科的有机融合点,在三、五年级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的实施,用大德育观来上好思政课,发挥最大育人效果。
四、家校社协同,实现合作共育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作用,学校完善“以学校为指导、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保障”的工作机制,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需求”的工作原则,加强安全、法治和家庭等方面教育,共助实小学子健康成长。
学校依托社区资源,与消防黄浦区复兴消防救援站联动,开展了“学习消防知识 争做安全卫士”11•9线上消防主题教育活动;邀请到来自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的杨礼丽老师,开设了主题为“网络安全与金钱管理”的安全教育讲座。学校牵手京衡律师事务所,特邀上海律协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委员会的王媛媛律师,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关于反校园欺凌的法治教育课。为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理念,学校围绕传统文化、亲子沟通、心理健康等热点话题,定期推送各类专题教育课,提升家长的育儿理念,丰富育儿知识与方法,共同守护实小学子的身心健康。
五、聚焦成长,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完善并推进“全员导师制”工作,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谐关系的处理即”三方面工作目标,组建“启梦”导师团,根据活动内容细化导师组,形成学生自主选择模式,通过“四个一”:设计一组导师组群像、组织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开展一次点对点指导、培养出一批学生小导师,确保“全员导师制”的吸引力与有效性。
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班主任参加区骨干班主任培训班,全方位提升班主任团队的专业能力与水平。以赛代练,组织班主任积极参加黄浦区第二届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评选;黄浦区第八届班主任基本功竞赛。陆蕾老师获区“十佳班主任”称号,张宇微老师获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