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2023年度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上海市实验小学教科研室
一、指导思想
在区教科室的领导下,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聚焦“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结合义务教育质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等改革背景,坚持以研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带动教学改革、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取向,以重大项目的研究为核心,关注和研究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加强课题研究指导和过程管理,培育体现教改理论前沿、解决现实问题的优秀成果,从而实现提升研究效益。
二、工作目标
1.遵循研究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推进课改与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学习理论与探索实践相结合的“三结合”工作原则,加大科研力度,健全制度,落实措施,整合力量,完善“教、研、修”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2.扩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面,争取做到人人参与课题,骨干独立承担课题,使课题研究成为实小人的职业习惯。
3.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成果总结等环节,在科研实践中,实施有效教学,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4.发挥学术专家科研顾问的作用,通过项目指导,做强、做精科研工作。
三、主要工作
1.以市级课题《百年老校混合式学习空间的构建与探索》为抓手,继承和发扬学校百年文化,基于数字化转型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顶层设计、空间建设、资源开发、混合学习实践等一系列途径,形成新时代学校学习空间建设的路径;通过基于空间建设的混合学习实践,探索空间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总结实施策略与经验。
2.抓住“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学创建”这个契机,搭建以学校教育基础数据为核心,依靠信息标准、数据交换和主数据管理完成数据采集的学校大数据中心平台。通过《AI支持下改进小学课堂教与学行为的实践研究》,从视频的课堂教学行为观察与分析的视角来研究课堂教学行为,包括如何基于视频进行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分析与评价,如何用正确的理论分析与指导教学行为,如何利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解决课堂教学行为中的问题等,促使教师学会正确地观察与分析课堂教学行为,更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与研究,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达到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智能终端支持下的学生语言素养提升研究》,借助智能终端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小学生阅读分级能力发展状况的跟踪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基于数据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研究,从而探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路径和方法,最终形成“一个平台加一套评价量表加一系列教学实践案例”的课题成果。
3.积极参与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提升课程领导力研究项目,以“政策引领、实践导向、互动生成、规范创新”为指导思想,遵循学校自主发展与区域整体发展相结合、重难点突破与领导力提升相结合、研究与培训相结合、经验孵化与成果转化相结合等理念,关注“双新”“双减”等政策高品质落地的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强化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基本策略、方法和途径。
4.围绕2023年课题研究指南,以“课程开发” “教学改革” “德育改革”“信息化建设”“专业化发展”等方面为研究重点,组织好市、区、校三级课题的申报与立项工作。
四、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 发布2023学校教科研课题指南。
2. 召开学校2022年度教科研工作会议。
三月份:
1.制定本年度教科研工作计划。
2.开启本年度校级课题的申报工作。
3.完成市课程领导力(第四轮)项目的开题工作。
4.协同教导处搞好“五四”教学比武活动。
四月份:
1.完成2023校级课题的立项工作。
2.完成2023区级课题的开题工作。
3.完成2022年度区青年课题的中期检查工作。
4.完成2023年度市级课题的开题工作。
五月份:
1.做好区级课题的结题和成果推广工作。
2.完成2022年度区级课题的中期检查工作。
3.组织参加2023年度 “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教育”主题征文活动。
六月份:
1.做好校级课题的中期检查工作。
2.完成新一轮区级青年课题的申报工作
3.组织2023年度上海市情报综述征文保送工作。
4.完成“城乡合作项目”结题汇报工作。
九月份:
1.完成新一轮区级青年课题的开题工作。
2.完成新一轮校级课题的补申报工作。
十月份:
1.完成区级课题的中期检查工作。
2.完成区级青年课题的结题工作。
十一月份:
1.完成新一轮区级课题的申报工作。
2.完成区本年度“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学情调研工作。
十二月份:
1.完成校课题的结题工作。
2.拟定2024课题研究指南。
一月份:
1.完成本年度教科研小结。
2.策划一年一度的教科研年会(会议资料另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