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实验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教学科研 > 2022年度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小结

教学科研

2022年度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小结

索引号:-0803-2023-001  发布日期:2023-01-06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2022年度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小结

上海市实验小学教科研室

2022年,在区教科室的领导下,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聚焦“新课标、新课程”的实施,结合义务教育质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等改革背景,以重大项目的研究为核心,关注和研究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加强课题研究指导和过程管理,培育体现教改理论前沿、解决现实问题的优秀成果,从而实现以研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带动教学改革、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取向,提升研究效益。下面就一年的教科研工作做简要的回顾。

一、工作目标

1.遵循研究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推进课改与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学习理论与探索实践相结合的“三结合”工作原则,加大科研力度,健全制度,落实措施,整合力量,完善“教、研、修”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2.扩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面,争取做到人人参与课题,骨干独立承担课题,使课题研究成为实小人的职业习惯。

3.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成果总结等环节,在科研实践中,实施有效教学,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4.发挥学术专家科研顾问的作用,通过项目指导,做强、做精科研工作。

二、主要工作

1.继续以市级课题《基于项目学习变革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为抓手,在课程方面,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对小学生项目学习进行跨学科融合的系统架构,为触动课堂转型的内核做出校本化的路径探索;在学生方面,以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中心,围绕项目学习中的深度探究活动,建构支撑学习方式变革的学习环境,促进小学生有意义学习,为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奠基;在教师方面,引领一线教师走出对传统课堂的路径依赖,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小学生项目学习的合力,并形成相应的项目文本与方法策略,为教育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照。

2.抓住“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创建”这个契机,搭建以学校教育基础数据为核心,依靠信息标准、数据交换和主数据管理完成数据采集的学校大数据中心平台。配合建设完成泛感知物联网场景由此形成对学生活动区域热点分析,同时开发项目学习平台,数字化阅读平台。探索在物联感知环境下,确保学校环境安全底线,提高师生活动环境的生态标准。规划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模式。把碎片化经验系统化,把脉冲式突破式应用常态化。以“发掘学生潜质、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成就学生价值”为基本目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把《黄浦区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与学校年度工作相结合,融合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于一体,百年小学与中国商飞深化内涵合作,建立以“蓝天”为特色的创新教育硬、软环境、课程体系,实现环境与课程的一致性。以优质资源为支持,以创新学习空间为载体,探索小学创新教育的实现路径。

4.围绕2022年课题研究指南,以“课程开发” “教学改革” “德育改革”“信息化建设”“专业化发展”等方面为研究重点,组织好市、区、校三级课题的申报与立项工作。

三、完成的具体工作

二月:1.发布2022学校教科研课题指南;2.召开学校2021年度教科研工作会议。

三月:1.制定本年度教科研工作计划;2.开启本年度校级课题的申报工作。

四月:1.完成2022校级课题的立项工作;2.完成2022区级课题的开题工作;3.协同教导处搞好“五四”教学比武活动。

五月:1.完成区级课题的结题工作;2.组织参加长三角“黄浦杯”等教师征文活动。3.组织参加“教育数字化转型在线教育教学互动案例交流”活动。

六月:1.做好校级课题的中期检查工作;2.完成新一轮区青年课题的申报工作。3.组织参加“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学与教”征文活动。

九月:1.完成新一轮区青年课题的开题工作;2.完成新一轮校级课题的补申报工作。3.组织参加第六届市电教馆信息化征文活动。

十月:1.完成2021区级课题的中期检查工作;2.完成区第十四届教科研成果的申报工作。3.完成市级课题的结题工作。4.完成区三年创新教育实践项目的结项汇报工作。

十一月:1.完成新一轮区级课题的申报工作;2. 完成城乡合作项目的中期汇报工作。3.完成市课程领导力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

十二月:1.完成对二年级各班的班级视导工作。2.拟定2023课题研究指南。

一月:1.完成校课题的结题工作。2.完成本年度教科研小结。

本年度,在科研顾问邹经老师的指导下,对在研的各项课题进行了检查,对一些第一次承担主持人的教师给予细心指导,与他们共同讨论阶段具体的研究,围绕有关的内容,重点作一些突破性研究。同时,也与相关教师对研究中碰到的问题进行了商讨,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四、课题一览表

1.课题申报(立项)工作

课题名称 主持人 申报级别 成员

百年老校混合式学习空间的构建与探索 徐进 市级一般课题(待审) 课题组

基于AI分级阅读平台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 杨妍 区信息化重点课题 部分语文老师

AI支持下改进小学课堂教与学行为的实践研究 徐进 区信息化一般课题 课题组

基于班级生活培育小学中年级学生劳动素养的实践研究 郑洁 区级一般课题

三年级班主任

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研究 孙褘颖 区级一般课题(待审) 个人

指向高阶思维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吕元超 区级一般课题(待审) 个人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小幼衔接”的实践研究 童超 区级一般课题(待审) 个人

同伴关系与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 马玲玲 区级一般课题(待审) 个人

使用“三个助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裴源清 区级青年课题 个人

疫情背景下提高小学低年级体育线上教学参与度的实践研究 万张燕 区级青年课题 个人

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谢芳 校级一般课题 一年级语文组

2.课题结题工作

课题名称 主持人 申报级别 等第

基于项目学习变革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徐进 市级一般课题 待审

“D&D”平台下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丁勇 市信息化课题 良好

五育并举下的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课程的建设研究 邵婕 市级一般课题 优秀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项目学习的评价研究 袁俐芳 市级一般课题 优秀

基于“童心筑梦”阅读课程建设,重构图书馆公共学习空间的实践研究 杨英瑞 市级专项课题 通过

“筑梦蓝天”创新教育探索的实践研究 杨荣 区创新教育专项 优秀

面向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项目学习活动设计 丁勇 区级规划课题 良好

开放教育理念下,增强课程思政融合、提升协同育人合力的实践研究 徐进 区级专项课题待审

在运用新媒体提升“小龙人喜迎中国节”活动实效的研究 周静 校级一般课题 通过

小学高年级单元整合培养快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谢芳 校级一般课题 通过

幸福在实小——心理教育初探索 陈光宇 校级一般课题 通过

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王英 校级一般课题 通过

基于真实语境创设的随堂写段训练策略研究 郑洁 校级一般课题 通过

优化小学自然教学组织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 卢咏祥 校级一般课题 通过

3.在研课题

课题名称 主持人 申报级别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基于项目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忻晨俊 区级一般课题

基于学校信息化平台“星辰科学苑”应用端的构建与运作研究 张宇(大) 区级规划课题

创建“星辰音乐厅”培养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金澍昀 区级规划课题

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究 陆蕾 校级一般课题

基于真实语境创设的随堂写段训练策略研究 郑洁 校级一般课题

小学职初教师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途径和策略的实践研究 乐梦晓 校级一般课题

五、科研成绩

1.论文、成果参评

题 目 作 者 奖 项

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李亚南 首届长三角“课本中的博物馆”教师教学展评项目优秀奖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平台的小学数学视频讲题实践 秦李 黄浦区长三角“温暖的教学”征文活动一等奖、市二等奖(证书待发)

信息技术赋能在线教学有温度——信息技术助力《自然》在线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李亚南 黄浦区长三角“温暖的教学”征文活动三等奖

关注学情,助力学生居家学习——疫情期间在线心理教学工作初探 马玲玲 黄浦区长三角“温暖的教学”征文活动三等奖

莫嫌操场小,巧用可真秒 王紫莹 《上海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十年回顾与发展论坛》优秀案例三等奖

2.文章发表

杂志(书籍)名称 期刊号

(出版社) 题目 作者

上海教育 2022年第4、5期 精练活用 启智润心 杨妍

2022年第22、23期 全员导师制在线推进育先机 云端五育融合开新局 徐进

2022年增刊(格致学刊)

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表现型评价实践与研究 殷芳

在戏剧表演中播撒善与美的种子 金澍昀

学习报 2022年第22-24期 创设韵律活动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时间研究 万张燕

六、 2023课题指南

(一)课程开发

1.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完善和运用的研究

2.学校课程设置以及管理实施的优化研究(半日活动、课后服务等)

3.低年级主题综合活动课程化开发、优化设计与实施研究

4.中高年级单学科、跨学科主题活动以及项目学习的开发、优化设计与实施研究

5.基于校内场馆的专题教育、教材研发与实施研究(阅读、科技、卫生、心理、安全、电视台、特殊教育等)

6.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各学科课程的开发研究

(二)教学改革

1. “五育并举”背景下学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 各学科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3. 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4. AI支持下改进小学课堂教与学行为的实践研究

5.基于AI分级阅读平台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探索

6.数学、英语学科“三个助手”的实践研究

7.“双减”背景下各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三)德育改革

1. 基于小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2. 推进全员导师制的实践研究

3. 家、校核社会协同共育(协同的内容方式、协同主题等)的实践研究

4.“劳动教育”框架建构与设计、实施研究

5. 特殊学生补偿教育的实践研究(心理、行规、个性等)

(四)信息化建设

1.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平台建设与适用研究

2. 基于大数据教学资源开发(数据库建设)的研究

3.基于大数据驱动促进学生成长的实践或典型案例研究

4.基于大数据诊断与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研究

(五)专业化发展

1. 体现专业自觉,与任教学科一致的个人专著的撰写

2. 支持全体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学科教学特色研究、专业拓展研究)

的实践研究

3.思政助力师德师风建设的行动研究

4.提升校本研修质量的行动研究

学校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科研室将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提高科研工作的成效,把“人人成为研究型教师”作为工作的目标。同时将针对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切切实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