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重庆北路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教学科研 > 让安全的种子生根发芽

教学科研

让安全的种子生根发芽

索引号:-0803-2023-005  发布日期:2023-10-26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让安全的种子生根发芽

上海市黄浦区重庆北路小学

 

案例背景

儿童意外伤害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小到擦伤、扭伤,大到异物插入、气道梗阻……件件都牵动着家长和老师的心。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肢体还未完全发育,协调性差,对生活中的危险行为认识不足,识险避险和自护自救能力也较差。自“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儿童的意外伤害死亡率是美国的2.5倍、韩国的1.5倍,因此关注未成年人安全、提升未成年人自身安全意识和能力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而在中国仅有不到5%的未成年人接受过安全自护方面的教育,急救知识更是匮乏。

上海在2013年出台了《关于本市实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指导意见》(沪教委基[2013]65号),立足“以学生为本,以预防为要”的基点,要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掌握识险避险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公共安全行为习惯。

作为上海市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实验校,学校根据“5Y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学生全面发展保障”模块的推进要求,将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课程与校本“生活技能”“儿童学急救”课程相融合,开展了渐进式实施,以唤醒学生对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的渴望,促进其养成健康安全的生活和学习行为。

 

【情景还原】

情景1:注重实践 关注安全——开设“生活技能”校本拓展型课程,关注“人身安全”教育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组聚集到了会议室。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学生的安全教育怎样落到实处’,请大家各抒己见。”程校长一开始就抛出了问题。

“我想起一件事,大家先分享一下。”姜书记说到:“我们区有一个学生在家里遭遇火灾时,想到了学校里学到的应急自救,及时帮助家人撤离到了安全地带。”

“这是安全教育的典型成功事例。我们学校该从哪些方面推进安全教育呢?”大队辅导员小王提出了疑惑。

“学生安全素养提升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德育张教导说到:“问题是从哪里入手?”

……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大家陷入了沉思。

“我来说说吧。”程校长打破了这份寂静:“大家仔细想想我们学生的安全问题有哪些?有什么实实在在的举措可以帮助到学生,这才能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才能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护驾保航的作用!”

“对呀!”工作组成员频频点头,大家茅塞顿开,研讨顿时火热起来。

“学校处于市中心的大沽路上,路虽不宽却是一条主干道,过往车辆来来往往,学生上下学时校门口经常传出急刹车的声音。”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蹦蹦跳跳,而学校的走廊像九曲桥,下课时孩子一奔一跑,不小心就会撞个满怀,很危险。”

“现在的学生生活能力各方面都欠缺,安全素养更是差”

“我们的学生很多都是外地来沪,不熟悉上海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也不同,安全隐患多多。”

“学生大多居住在附近的老城厢,居住面积小,楼道狭窄,玩耍或下楼时容易扭伤、骨折,让学生掌握安全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

大家纷纷直抒己见。

“我突然有个想法,是否可以为学生开设一门‘生活技能课程’,除了以上所谈到的人身安全、生活自理外,还可以涵盖道德修养、技能技艺、生活品质等。把全校老师都动员起来,大家群策群力,发挥自己所长,申报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形成一个个小科目,让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学习、体验一些生活中必备的技能。”程校长信心满满。

“好主意!”

……

后记:

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都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申报“生活技能”的科目往往来源于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最终形成了学校“生活技能课程”科目群,其中人身安全方面包括:学会搭乘交通工具、气象灾害应急避险常识、认识各种各样的交通标志、你知道生活中的安全符号吗、安全使用火和电、动物亲密接触等多个科目。随之,“生活技能课程”在“快乐活动日”开始实施了。

启示:

1. “生活技能课程”,注重以“技能为核心,实践为载体”,其中的人身安全内容,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正确的适当的行动,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问题,促进良好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养成;

2. 通过“生活技能”课程的实施,让学生适应本地生活,学会从容应对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课程实施角度落实了学校“5Y”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学生全面发展保障”模块中的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的要求

 

情景2:学会识险 主动避险——“公共安全教育”课程与学校基础型、拓展型课程融合,全方位推进公共安全教育

“生活技能课程”的实施为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抓手,学生安全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教育效果初见成效。为了集中安全教育的优势力量,学校成立了“安全教育课题组”。

某个周四下午,风和日丽,延中绿地的小鸟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唱歌,学校安全教育课题组正在召开例会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程校长兴高采烈地宣布:“我们学校已经被正式列为上海市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实验校了,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

大家喜笑颜开,议论纷纷。

“我们学校成为了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试点校,这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今天会议讨论的主题就是如何多渠道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因为公共安全教育是学校‘5Y’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学生全面发展保障’模块中的重要一环。”

课题组老师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

“我们原来的‘生活技能课程’中的人生安全内容就是公共安全教育中的一部分内容。”姜书记说到。

“这是我们学校安全教育的起步课程!”程校长说。

“我觉得公共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德育的范畴。”德育张教导说:“所有学科都有涉及。”

思品教研组长肖老师说:“《品德与社会》学科各年级都有与之匹配的公共安全教育。”

体育教研组长马老师说:“体育课中也有相应的内容,我们一起梳理。”

大家纷纷应和。

程校长说:“大家讲得很好,我们把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中与公共安全教育有关的内容都梳理出来,为学生开设公共安全教育微课程。”

“另外,学校每年第一学期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程校长又启发大家:“是否可以在第二学期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基地考察?”她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德育张教导,顿了顿又说,“这样重北的每一名学生在小学阶段都可以经历五次公共安全教育的实践体验。在实践体验中,学会识险,主动避险,使公共安全行为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些都是安全教育的微活动。”

“我也想到啦!”大队辅导员小王接过话题:“我们学校每周开展消防逃生演练,每年开展防空警报演练、防拥挤踩踏演练和防暴力入侵演练等等,这些也是公共安全教育的微活动!”

“对的,这些与我们梳理的基础型课程,以及‘生活技能’等拓展型课程,可以一起组成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的立体课程,更加夯实‘5Y’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学生全面发展保障’。”程校长明确提示。

思维碰撞,达成共识。

学校的安全教育按照微课程、微活动进行分类,涉及所有年级、所有学科、所有校本课程,教师们齐心协力,一起开展梳理……

后记:

结合学科特点,学校对自然、体育与健身、品德与社会等基础型课程进行了梳理,将公共安全教育的课程内容融入五个年段,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自然地接触安全知识和技能。根据校本课程、专题教育等拓展性课程的内容,结合午会课,老师们分年段梳理并开设安全教育微课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活中处处有安全。

学校筛选出五个公共安全教育基地:上海儿童博物馆、上海消防博物馆、上海民防科普馆、上海公安博物馆、上海禁毒科普馆,学生在每年3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前后进行实地考察。定时开展的9月的防空警报演练、11月的消防警报演练、寒假前的防拥挤踩踏演练、3月的防暴力入侵演练等,学生都积极参与安全体验微活动,识险避险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启示:

1. “公共安全教育”课程,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按低、高年级分解“在路上、在学校、在家里、在社区”等内容,着重强调识险避险等要求,通过公共安全教育微课程、微活动,落实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科学知识、法律要求、道德准则、行为习惯“四位一体”。

2. 通过“公共安全教育”课程与学校的学科教学、“生活技能”校本课程以及专题教育等相融合,全方位推进,增强了公共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课程推进角度夯实了学校“5Y”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学生全面发展保障”模块的基石。

 

情景3:懂得自护 学会自救——建设学校安全体验教室,同步开发并开设“儿童学急救”校本拓展型课程,教会学生掌握力所能及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依托黄浦区教育局的支持,2017年学校完成了“儿童学急救”安全体验特色教室的建设,从外出玩耍、校园活动、家庭生活、常见创伤、紧急情况等五个方面配套开发了“儿童学急救”课程,上线了包含“知识小锦囊”“能量加油站”“急救小视频”“每日急救小常识”四个模块的安全教育网站。

在急救教室建设同时,程校长开始了五个年级急救课程教学的“招兵买马”。五名青年教师敢为人先,自愿报名参与这一课程教学。虽然有“生活技能课程”的科目申报基础,但这一次急救课程与之不同,不能由着自己的兴趣、特长来,因此学校成立了“儿童学急救”课程组。

对青年教师需要“扶一下、送一程”,课程组的第一讲就由程校长亲自进行培训。

程校长从急救课程的开发背景开始介绍,让大家了解到,小学生普遍自我保护能力差,“儿童学急救”课程的开设既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自护自救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丰富学校5Y”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学生全面发展保障”模块的内涵。

青年老师对“儿童学急救”课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大家就开始讨论了。

“校长,‘儿童学急救’的内容已经有了,但是我这个年级中各项内容的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做呢?”小瞿老师觉得有点无从着手。

“大家可以从三维目标入手,想想学生在这课时的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哪些?我们集思广益,团结合作,共同研究,先讨论一项内容的教学设计,一起修改、定稿,完成后就可以作为样板了。”程校长说道。

“太好了,我真怕自己一个人完不成任务呢!”小瞿老师开心了:“有了同伴合作,世上无难事!”

(两周后)

在青年教师之间若干次头脑风暴后,第一份教学设计完成了,大家又聚集到了一起。

“不错,到底是年轻人,这里有自己想法!”程校长边看边不时表扬着。

青年教师互换眼神,眼睛里是被认可的欣喜。

“不过,你们有没有想过对本年级学生学习的急救内容进行多元化的学习评价呢?”校长循循善诱:“学生学这些内容,是为了掌握正确的自护自救知识和技能,因此学得如何、掌握的牢固程度都可以开展相应的学习评价。”

“对呀,我们可以参照其他课程。”小王老师接口说:“开展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评价内容是什么?”“用什么形式来评价?”“这些评价内容和形式是不是有助于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程校长又抛出了一个个犀利问题,触及了青年教师尚未涉及的思考点,大家又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一周后)

青年教师群策群力,按照年级学习内容为单位,交出了一份包含学习情况、学习表现的评价表初稿,并设计了实践操作考核、急救知识考核的内容和方法。

……

后记:

20183月,“儿童学急救”校本课程正式推出,重北的学生在五年中都会历经五个急救分模块的学习。在这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身处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借助媒体、实物开展急救体验,激发了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习得了自救自护的本领,都成为了“急救小达人”,安全教育变得更有趣、更主动。学校“5Y”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学生全面发展保障”模块中安全教育的内涵也更加丰富

启示:

1. “儿童学急救”课程,从《外出玩耍会卫护》《校园活动能关护》《家庭生活懂自护》《常见创伤知救护》《紧急情况来帮护》等五个方面组织学生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降低意外伤害对孩子健康造成的影响,提高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时的自护自救能力。

2. 在建设学校安全体验教室的同时,开发并开设“儿童学急救”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急救常识,掌握因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自身不当行为等造成意外伤害时的紧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也进一步丰厚了学校安全课程。丰富课程形成的安全课程体系,为学校“5Y”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学生全面发展保障”模块提供了强有力的课程支持。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