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重庆北路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教学科研 > 精彩绽放的背后故事

教学科研

精彩绽放的背后故事

索引号:-0803-2023-003  发布日期:2023-10-26 来源:黄浦区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

精彩绽放的背后故事

黄浦区重庆北路小学  费海雄

 

案例背景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和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有关要求,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倡导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丰富师德师风建设项目,满足学生、家长的实际需求,黄浦区重庆北路小学丰富学生课后活动,拓展学生综合活动的时空,让学生每天都有尽情释放、参与兴趣活动、快乐学习体验的机会。学校挖掘资源,注重减负增效,以“课程多样化、看护人性化、管理精细化”为指导思想,融合各类资源,优化服务内容,拓宽课后服务渠道,构建丰富的课后服务课程生态。

学校教师全员参与,开发了27门“玩”与“学”相结合的“重北森林玩玩乐”课程和20门“生活技能”课程,有意识地把“玩”与“学”相结合,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培养学生习得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

学校还引入校外优质资源,构建丰富的课后服务课程生态,用好课后服务补助经费,实现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的愿景。

 

【情景还原】

情景1:“咏春”的继续

暑期放假前的教研组长总结会上,体育教研组长提出:为进一步发扬学校的武术特色,让特长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能不能增开一个“咏春”课后服务社团。为此,校长召集了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和体育教研组长一起商量。

“课后服务专项经费就这么多,已经安排得差不多了。况且学校每个班级都已经安排‘咏春’课了,没必要再开设课后服务的社团课。”总务主任上来就交了底。

“武术是学校的特色项目,虽然‘咏春’各班都开了,但从长远出发,应该让学生在课后多一些时间体验传统文化,提供机会让部分好的苗子参加‘咏春’展示和比赛,既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开发学生的身体潜能,也可以进一步擦亮学校武术特色品牌。”教导主任谈了自己的想法。

“‘咏春’老师也说,我们的学生因为有武术底子,接受能力强,平时课上练得不错,让有特长的学生再加强一下,还是很容易出彩的!”体育教研组长说了自己的理由。

总务主任也说道:“听了大家的话,为了学生的发展我觉得可以重新盘一下课后服务的专项经费,将钱用到‘刀口’上。”

“我也觉得有必要。有了‘咏春’社团,老师上课时会更加投入,学生也会把进社团作为一个小目标,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咏春’课的质量也是一个促进。这样,我们提请校务会议讨论决定!”校长的话更有说服力。

……

2021年秋季,学校的社团名单里多了一个“咏春”。每周四下午的课后服务时段,校园里便一改往日的安静,铿锵有力的“哈”“哈”声不绝于耳。学生、老师的汗水换来了武技的增长、体能的提升,而长长的获奖名单让这个社团更有了“继续”下去的理由。

评析:作为黄浦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的武术特色教育已取得不小的成绩。学校通过“尚德崇武”校本课程,渗透武德教育。而咏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项目,架子小,所需场地也不大,而学生习练后手到眼到,身到步到,身体运动智能得到开发,体能也得到了提升,这对于身处市中心的小场地学校来说非常适合。在课外服务中开设咏春社团后,学生在上海市中小学生咏春拳比赛中收获了不少团体和个人奖项,对习练咏春的兴趣愈发浓厚,也进一步扩大了学校武术特色的影响力。

 

情景2:“机器人”的取舍

在信息化浪潮席卷而来,数字化转型全面霸屏的时代,学校创新教育如何破局?一场学校信息科技推进会正在热烈的讨论中。

信息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学校创新实验室建成了,能否在课后服务中引入‘机器人’创新课程,将创新实验室真正利用起来?”

“我们学生基础差,家里也没有计算机,学校的信息课程也学得不怎么好,家长也不会花钱培养。就算学校课后开设了‘机器人’社团,也很难出成绩。投入大,产出小,不划算。”教导主任这么认为。

“‘OM’是学校的科技特色项目,投入不小了,脑子好的中高年级学生都在这个社团,低年级学生也有‘乐高’社团,已经够了,好学生就这几个,分散精力和财力没必要。”副校长也表示赞同。

科技辅导员说:“我们学校虽然底子薄,也没有科创项目的传统,但是不是能够从这个点突破一下呢?”

……

面对反对多于支持的局面,总务主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专用教室建成了不充分利用也是浪费,经费我们试试申请专项,毕竟学生的发展是最重要的。社团可以以‘乐高’社团的学生为基础,升到三年级后就可以选拔部分学生参与‘机器人’社团,时间安排尽量不与‘OM’重叠,这样也能让更多孩子有继续提升的机会。”

“我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好不好?尝试了才知道,说不定这还是学校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呢!”校长点点头应和道。

在激烈的讨论中,大家慢慢想到一起了:是啊,学校不能闭门造车,应该利用课后服务的契机,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全面发展的机会。

评析:课后服务时段学校开设了机器人社团之后,逐渐发掘了一批科创苗子,继而又增设机器人搭建和机器人编程两个社团。有了科创专项经费和课后服务经费的支撑,学校完善了“乐高——机器人、OM”社团梯队建设,为学校创新教育搭建了基础框架,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学习平台。如今,机器人社团的学生已在多项市区的科技创新赛事获得了奖项,同时也在OM创新大赛的舞台上展现出不俗的实力。

 

情景3:“小荧星”的未来

学校艺术节就在眼前了,艺术总辅导员到校长室诉苦:“艺术节节目学生表演不行,一个个都要我去编排、指导,脑子也不够用,实在太累了!好节目实在出不来!”确实,因为学校规模小,学生人数也少,只配置了一名音乐老师,艺术节要精彩纷呈,确实非常难为她。

校长叫来了德育教导、大队辅导员一起商量,群策群力一起来想办法。

“我们的学生大都没经过大场面,怯场,艺术节主持挑了几个试下来都不行,连每周一升旗仪式的主持来来去去只能就那几个孩子。”大队辅导员说道。

没想到,问题没解决,又多出来一个难题。

德育教导也谈了:“我们的孩子参加市区各类艺术的节目质量也不高,要得好名次很难。”

“那我们要不要在课后服务中引入一项主持或表演类的课程,促进学生主持、表演能力的提升?我们大家议一议,有什么培训比较专业?知不知道哪个机构提供的服务好?”校长提出了她的想法。

“好啊,如果课后开设‘主持’社团,今后我就不愁主持人啦!”

“太好了,我赶紧去打听一下有没有好的教表演的老师!”

“有了专业的培训,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有很大提高的!”

……

之后,学校多方联系与上海小荧星集团携手,在课后服务中开设了主持演讲社团,对学生的口才、舞台表现力等方面进行培训,提供学生释放主持才能的舞台。

评析:每一个孩子都有艺术天赋,小学阶段没有好好发掘和培养,兴趣和天赋可能就慢慢磨灭了。学校50%左右的学生为随迁子女,大都借住在老式里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加上在上海生活成本高、生存压力较大,大多整天忙于生计,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愿意在艺术方面培养孩子的并不多,更多责任就由学校担起来。通过内部挖潜和购买服务,学校已经在课后服务中开设街舞、儿童舞、合唱、空灵鼓等社团,极大地丰富了课后服务的内容,提升了课后服务的质量。

 

用好课后服务专项经费,引入优质资源,在武术、科技、艺术等学校特色项目上拓宽课后服务渠道,构建丰富的课后服务课程生态,使学生的天赋在课堂中展现,能力在活动中彰显,不仅满足了学生、家长的实际需求,更使学校的办学特色进一步鲜明。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