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同中学基础教育信息公开 > 学生德育 > 从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大同学子走进黄浦区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心实践站

学生德育

从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大同学子走进黄浦区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心实践站

索引号:-0805-2025-0006  发布日期:2025-05-10 来源:大同中学

424日下午,我校参加“模拟区人大代表小组调研”活动的部分高一高二同学们在校德育骨干刘燕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皋兰路28号的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黄浦区中心实践站开启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课。

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黄浦区中心实践站落成于2024年初,百年建筑经过修整翻新,厚重的历史气息与新时代的蓬勃生机相得益彰。同学们最先来到了花园议事角,落着几张桌椅,身后的墙壁上是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要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实践站的老师告诉同学们,这里是黄浦区人大代表们一起商讨议案、会见群众和各领域专家学者,用以汇集民意、倾听民声的地方。老师还简要的帮同学们温习了政治必修三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相关知识点。相比课堂上单纯的理论传授,亲身站在“花园议事角”这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环中,同学们对那些原本比较疏离、抽象的政治概念有了具体更深刻的体会。

走进实践站,一面以“人民”二字为底的照片墙,数十张照片展示着黄浦区人大代表深入各个街道、居委走访调研,与群众和专家学者们讨论交流的场景。其中一张拍摄于蓬莱路二小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人大代表们与小朋友们围坐一起,小朋友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也清晰地透过照片激荡着同学们的心绪。随后大家又参观了不同主题的展示馆,了解了黄浦区人大的发展历程、黄浦区内10个街道不同特色的发展方向,翻阅了近几年黄浦区人大的议案汇总和工作小结,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身边的每一处角落,在每一张照片里或严肃认真或欣然鼓舞的面庞上读出人大代表先人民群众之忧而忧、后人民群众之乐而乐的求真务实。

这堂实地走访的政治课使同学们获益良多。高二(7)班的傅明杰同学说,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此终于具象化,能得以亲身体会到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他表示将在成年后积极参与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过程中来,成为一名关心国家的合格公民。“这次参观让我对人大代表人民、人大代表为民服务、替民发声等政治课本上的学科术语有了实践性的体悟和理解,也为后面提案的撰写指明了思路和方向。”高二(6)班的陈锴榕如是说。

部分学生有感

在这里通过历史照片和文献,不仅见识到了从90年代到现在期间黄浦区人大的各次活动以及人大代表们过往提出的议案。也充分学习了作为人大代表的工作方法,以及黄浦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细节,如“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则”“五位一体工作体系”“八步工作法”等,学习到了人大代表的选举机制、人大代表的权利以及工作方法、了解了黄浦区人大常委会的历史,培养了在社会中发现问题——分析背景——并提出可实行解决方案的能力和公共参与能力,深刻意识到了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提升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高一2班 康天泽

拜读了近年的代表提案,深刻感受到人大代表为人民的真谛。从老旧小区改造到教育医疗优化,人大代表将群众的心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福祉。这让我明白,民主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点滴的为民服务中。作为模拟区人大活动的一员,我愿学习人大代表的服务精神,去关注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

——高一9班 姚懿匀

在“人大展示厅”中,我们观摩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黄浦的探索、奋斗与实践历程,展厅中,一幅电子地图清晰呈现人大代表联系点星罗棋布,居民献言建策越来越便捷。二楼展区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五个方面为我们介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链路。最触动我的是“立法直通车”展厅里一叠叠厚重的资料汇编——每一字每一句中都凝聚了人民的智慧与代表的心血。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了人民大会代表制度并非只是停留于书本上的理论文字,而是切实落地能够彰显人民当家做主,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势制度。

——高一9班 丁怡璘

撰稿:何琬菁

摄影:刘燕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