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宁路第三小学2025年工作计划
一、梦想管理
1. 精神文化引领发展。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完成学校新五年办学规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品牌的迭代优化为契机,开展党建与学校中心工作的融合路径研究,升级党建课程。办好教代会,落实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2. 物质文化彰显品位。围绕“安全”“文明”“活力”“融美”“数智”主题,打造“梦想校园环境优化第一期”,实施“公共区域监控、活力操场、跨学科共享艺术报告厅”等改建项目,优化多元劳动教育实践空间,用“生态文化”场域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做优做强学校新闻中心。
3. 制度文化保驾护航。以学校制度集《文化手册》的迭代升级为契机,做好“立改废”工作。建立完善党建工作、师德标兵、梦想德育质量保障等机制,提升学校治理的实效性、针对性、科学性。
4. 特色文化提升内涵。结合市、区、校特色项目,强化以艺体育人的实效。办好艺术节和体育节。
5. 人才文化推动发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制定《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工程方案》,开展师德师风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完善工作坊工作,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二、梦想课程
1. 完善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着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探索将国家育人“蓝图”细化为学校的育人结构图,做好“蒲公英课程”的迭代管理,形成凸显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2. 融汇共享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品牌课程建设。优化新学科样态的课程规划,优化共享课程,推进科学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培育品牌课程典型案例。
3. 推进综改项目,加强优化与整改。完善“课程评价细则”的评价等第,以综合素养评价改革为牵引,撬动育人方式变革。继续开展艺术类学科创新素养培育的作业设计与实施。
4. 深化内涵建设,完善特色课程。迭代优化N个2.0版微课程,完善“微课程教学安排细目表”和任务单评价模块设计,强化常态化课程管理。
5. 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依据“书香校园”的建设指标,加强图书馆建设。以课程建设为切入口,加强“整本书阅读”和“沉浸式阅读”研究,打造阅读品牌。
三、梦想课堂
1. 聚焦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变革。以“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创新和启思提效”为教学研讨月主题开展教学研究,提炼研究成果并创新总结形式。以新秀杯教学评比为契机,促进职初教师及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2. 持续提升校内课后服务品质。加强学校课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构建丰富的课后服务课程生态,推动课后服务走向课后育人,巩固“双减”成效。
3. 完善“多维评价平台”。利用平台数字化功能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落实。迎接上海市新优质学校信息化赋能研究共同体入校调研。
4. 严而有序加强学籍管理。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严禁挂学籍和借读。按时完成新生学籍注册,优化完善请假制度。
四、梦想德育
1. 完善行规机制,培育行为习惯。依据《梦娃校园行——行为规范教育读本》,坚持“一月一个好习惯”行规教育,推进行规教育品牌建设。完成一、二年级《行规校园行》的迭代升级,完善质保体系。
2. 筑牢阵地建设,提升育人实效。继续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梦想德育融合的“大思政课”教育主阵地建设。策划编排新一季法治情景剧,纳入校本课程,发挥课程整体育人功能。着力班级文化阵地建设,整合常规宣传栏与特色宣传栏,优化文化内涵建设。
3. 搭建锻炼平台,促进全面成长。结合校本课程实施开展“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和年级主题活动。整合资源开展班队活动、“二年级入队”仪式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地考察等,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锻炼能力,厚植爱国情怀。
4. 三位一体教联,强化合力育人。完善三级家委会制度,召开各级各类家委会,增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完善“家长学校”课程内容,形成校本特色。与街道、居委开展各项社区活动,打造15分钟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联动幸福圈。
5. 关注心理情感,身心和谐发展。争创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常规管理,办好心理活动季。结合学校评价平台,开展学困生教学策略和支持方案的实践研究。
五、其他工作
1. 稳定有序推进2025年小学招生工作。
2. 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
3. 加强学校安全和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4. 认真做好人事、档案、献血、退管会以及后勤工作,提高学校治理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