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始创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前身为上海贫儿院。解放初原址曾为勤实义务学校、局门路小学。1958年学校更名为上海市第四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并作为第四师范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培养了许多新教师,曾被誉为小学教师的摇篮。1986年鉴于第四师范学校升格为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学校更为现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历经一百余年,学校不仅拥有厚泽的历史,辉煌的成果,且能秉承优良传统,始终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十三五”期间,学校整体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各项教育改革探索为师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并形成辐射影响,在赢得社会赞誉的同时,学校办学水平也跃上新的台阶,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发展,进一步推动学校高位、可持续发展,根据《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发展优势与挑战
一、发展回顾与优势
1. 办学理念传承创新重效能
2. 教育改革实践探索显成效
3. 师生成长多维砺练促发展
二、面临形势与挑战
1. 持续优化校园育人氛围,倡导价值追求,展现正能量、聚人心、富涵养
2. 持续深化课程教育研究,促进内涵发展,彰显校特色、有实践、能变革
围绕“大思政”育人格局,进一步多轨融合并举,形成德育亮点。
3. 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激发专业成长,凸显有梯度、分层次、促名优
第二部分:发展愿景与定位
一、 发展愿景
l 办学理念: “多”经历 · “漫”成长
——关注师生成长需要,提供多元经历,让每一位附小人
在不同起点上持续发展,成就“漫” ①成长。
① “漫”含三层意思,其一取“慢”字谐音,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做事;其二指“烂漫”的漫,取“广阔” 之义。意指:光彩四色,绚丽多彩。其三,含蔓延意思。意旨学校课程对孩子个性成长的影响力。
二、战略定位
在教育发展改革新趋势背景下,结合区“十四五”规划“坚持立德树人深入五育并举 聚力创新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的发展思路,围绕“高、先、精”的目标,立足学校实际,我们将学校长远的发展定位为:建构基于师生发展需要,在多经历中成就“漫”成长的优“智”② 教育。
(一)办学总目标: 把学校打造成一所赋有优“智”教育内涵及影响力的品牌小学。
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育人为本,融爱为先”的教育本源,以科研统领学校发展,实现科研与管理良性互促;以校园文化为基点,营造浓郁育人氛围;以关注师生发展需求为核心,聚焦多经历,着力创新素养培育,并以此为载体,拓宽学习时空,赋能信息技术,变革育人方式等,以此促进师生“漫”成长,把学校打造成一所赋有优“智”教育内涵及影响力的品牌小学。
(二)培养目标:培养知礼诚信、活泼睿智,具有爱国情怀、一定国际视野、勇于担当的新时代小学生。
具体表现为:
尚礼 厚德 乐合作:崇尚文明礼仪,秉承道德规范,乐于交流合作。
活泼 开朗 爱运动:倡导乐观向上,热爱锻炼运动,身心均衡发展。
自信 悦纳 懂欣赏:正确认识自我,善于发现优点,学会赏识品味。
勤思 善学 能创新:引导勤于思考,勇于担当责任,敢于质疑创新。
第三部分:发展项目与实施